侯志遠
摘要:在體育強國戰略的推進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學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既是培養新時代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我國競技體育水平的基礎環節。核心力量訓練是體育教學的關鍵內容,關系到大學生的身體協調、技能發揮、競技水平提高以及身心健康發展。當前,高校在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力量訓練還存在教學觀念滯后、教學資源匱乏、教學體系不健全、教學針對性低等現實問題。基于此,文章圍繞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力量訓練探討相關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核心力量;高校體育課程;訓練項目;優化策略
體育課程是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的核心環節,也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高校的體育教學也是“體育強國”戰略不可或缺的實施環節,關系著大學生運動技能以及競技體育水平的發展。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力量訓練是推動教學高質高效的內驅力,有助于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更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對身體的控制力、協調力、靈活度。基于此,本文將重新審視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項目的開展現狀,并圍繞存在的問題探討其優化策略。
1核心力量訓練的界定
所謂核心力量訓練,即對人體核心部位及其肌肉群力量的提升訓練。從生理角度來講,人體的核心部位是指髖關節以上、肩關節以下的軀干部分,如脊柱、骨盆、背部、腹部。其中,腰部與髖關節之間的部位是人體運動的樞紐,是平衡機體協調性與穩定性的關鍵區域。因此,針對人體核心部位及其肌肉群進行力量訓練,有助于機體在“力量”的支撐下確保肌肉群的承載力,也有助于機體以更協調、更穩定的姿勢提升運動技能。從這個角度講,核心力量訓練不僅是提升機體運動效能的前提,而且是協調機體協調度與靈敏度的重要保障。因此,重視體育教學中的核心力量訓練,既是完善體育課程體系的要求,也是推動大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的必要動力,更是落實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結合以上討論和研究,本文認為核心力量就是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或運動時,能夠協調自身的一種力量,是個體力量的一種特殊形式。核心力量來源于運動員核心區域深層或淺層的肌肉群,可以協調動作和身體的平衡,尤其是在發力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傳導身體力量,以保證動作的協調與流暢。
2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的研究綜述
在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正確的教學觀念對體育教學起指導作用。其中,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人才,高校體育教學的革新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即在體育課程的內容安排、教學資源、教學方法上要適應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多元化成長需求。核心力量訓練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基礎環節,也是不同類型的體育項目在準備階段與專項提升階段的關鍵訓練內容。核心力量訓練在“體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不論是專業的體育運動還是非專業的體育運動,都需要活躍的肌肉運動來支撐,而活躍的肌肉運動需要日常力量的訓練來保證。因此,這個課題得到了一些學者的研究和討論,這些學者從各個角度開展相關的研究,為理論體系的構建及實踐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學者對核心及核心力量進行了理論的構建。學者馮德紅指出,核心就是人體力量的中心,處于人體的核心位置,通過核心將力量傳遞給四肢以及其他部位,保證身體的平衡及姿態的平穩。學者王衛星研究指出,核心力量對運動員的發揮與表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強大的核心力量可以讓運動員的技術和表現更加完美,能夠更好地控制身體和姿態,保證運動員身體的平衡與穩定,讓動作更加優美、流暢。更重要的是,核心力量的科學運用,可以有效減少運動員動作不規范帶來的損傷,節省運動員的體力和能量,保障運動員的比賽效率。另外,還有學者對核心力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探索,馮冰等研究指出,核心力量概念的提出具有空前的意義,它彌補了體育素質訓練中的空白,豐富了力量訓練的研究體系,創新了力量訓練方法及模式,對傳統力量訓練具有革命性的影響,有效提高了運動員力量訓練的質量與效率。
除了進行必要的理論構建以外,還有學者對核心力量訓練的實踐開展了研究和討論。核心力量訓練是各項體育運動中的必要環節。比如,有學者研究發現,在擊劍運動員群體中開展核心力量訓練,結果表明擊劍運動員的耐力和爆發力得到了質的提升與飛躍。學者郭慧以我國游泳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通過長期的跟蹤觀察與研究發現,在游泳運動員中開展核心力量訓練,可以促進游泳運動員四肢的協調性,因為游泳運動是以核心部位為中心,力量向外傳遞,統籌四肢完成動作與項目。在游泳運動中,不論何種姿勢,核心力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和價值。如果沒有核心力量的參與,游泳運動員就會停滯不前,無法完成比賽項目。當然,核心力量的訓練離不開器械的應用,有學者利用簡單的訓練器械對核心力量訓練實驗進行干預,通過干預觀察發現,運動員的整體素養獲得了質的提升,運動員的力量和協調性比之前有了重要的改變。
總之,核心力量訓練不同于一般的體能訓練,是一個嚴謹而科學的訓練過程。對于體育教學而言,不僅要考慮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而且要考慮大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無論參加哪一種體育活動,教師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同時,針對不同體能、不同競技水平的學生,其訓練內容與強度需要有所不同,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也能真正突破個人的“最近發展區”,從而發揮核心力量訓練的育人價值。
3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力量訓練項目的構建策略
3.1全面增強師生的核心力量訓練意識
基于核心力量訓練在提升機體協調度與靈敏度、提高競技體育水平上的重要價值,為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校要重視體育教學觀念的頂層設計,尤其要全過程、全環節、全維度提升師生對核心力量訓練的價值認知。一方面,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可將核心力量訓練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師生對核心力量訓練的價值認知;另一方面,定期組織與核心力量訓練相關的競技比賽或社團活動,在全校范圍內打造熱愛健身、崇尚健康的正向校風。另外,除了傳統的校園廣播站、校園內部網站、校報校刊,要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如通過創建以核心力量訓練為主題的微信公眾號,定期向師生推送核心力量訓練的項目類型、訓練方法、價值意義等內容,以此實現核心力量訓練的“生活化”。
3.2全面建設核心力量訓練的教學資源
對于核心力量訓練而言,健全而適用的健身器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為了滿足體育教學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高校要配套健全的健身器材,要從教學資源方面解決學生核心力量弱、身體素質低的問題。對此,高校要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比例,完善與核心力量訓練相關的器材數量,保證器材自身的實用性與安全性,為大學生的日常與專業訓練提供設備保障。此外,高校可聘請或定期邀請專業人員,對健身器材的質量與性能進行定期維護與檢修,以確保健身器材的安全性與適用性,同時能夠圍繞核心力量訓練開展專業性指導。
3.3完善體育課程體系
為切實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水平,除了必要的專業健身器材,高校還要圍繞體育教學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尤其在教學內容上要將核心力量訓練課程滲透至各類體育項目中。對此,高校要圍繞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興趣愛好開展體育項目的傾向性調研,如平板支撐、卷腹訓練、仰臥交替抬腿、V字支撐等,既要挖掘出大學生關于核心力量訓練的興趣點,也要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核心力量訓練意識。在此基礎上,再圍繞師資建設系統提高體育教師關于核心力量訓練的理論知識與訓練技巧,如通過視頻培訓、教學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師對核心力量訓練應注意事項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核心力量訓練課程要與各類體育項目進行融通式教學。無論是在準備活動階段,還是專項練習階段與素質提高階段,都要循序漸進地將核心力量訓練課程融人體育項目訓練的全過程,從而符合大學生對核心力量訓練課程的接受程度。
3.4教學方法的適用性
較之一般的體能訓練,核心力量訓練課程更強調循序漸進,而不是一味地進行強度與深度訓練,這就需要教師對核心力量訓練項目進行“層次性”與“個性化”劃分。在訓練初期,教師可引導學生做一些基本的核心力量訓練項目,如平板支撐、卷腹訓練、V字訓練等,并強調動作的標準性與針對性。例如,在進行卷腹訓練時,雙腿間距要與胯同寬,雙手要合攏并置于胸部上方,然后再利用腹部牽引力與手臂向上牽引力抬起上半身。在此過程中,腿、腳要保持穩定,并進行反復、多組訓練,直到腹部出現酸痛感。最后,再做一組腹部拉伸動作,既能減少拉傷,也能因緩解訓練導致的酸痛,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此外,無論哪一種訓練項目,教師都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如男生與女生在訓練項目上要有差異性,不同體質、不同條件的學生在訓練強度與深度上也要呈現出層次性與多元化。但無論如何,訓練要遵循由簡入繁、由輕到重、由弱到強、由靜到動的原則,既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訓練需求,也能引導學生在逐漸適應中突破自我極限,進而提高其對核心力量訓練的興趣。這種循序漸進與個性化的教學方法需要體育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掌握學生的個體條件,以提高訓練的針對性。
4結語
核心力量訓練是高校體育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基于核心力量訓練的特點與重要價值,為避免學生對力量訓練產生抵觸心理,教師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并將其嵌入不同體育項目的全過程。除了完善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體系,教師還需要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多元化訓練需求創新訓練方法,以符合核心力量訓練的循序漸進性原則。一方面,核心力量訓練不應僅存在于體育課堂之中,更多的是要滲透至學生的日常生活過程,即通過日常訓練增強學生的核心力量訓練意識。另一方面,為使核心力量訓練適應學生的體質并突破其“最近發展區”,要圍繞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教學,并以培養學生的終身訓練意識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