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焦慮是阻礙學生英語學習最大的情感障礙之一,會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降低、自信心不足,以及師生互動減少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積極完善教學方式,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其積極樂觀的心態。文章對如何減輕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焦慮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給廣大小學高年級學生和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學習焦慮
作者簡介:石明玉(1987—),女,江蘇省啟東市南陽小學。
隨著年級的提升,英語知識的難度也逐漸增加。在自我、學校和家長等多方面的影響下,小學高年級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焦慮。他們中的部分學生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常常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并容易因此產生自卑情緒。這種焦慮情緒會進一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會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要注重創新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英語學習,并確保他們能夠高效地達成英語學習目標。
一、打造愉快課堂,融洽師生關系
愉快的課堂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會對學生的感知產生顯著影響。如果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學習英語,他們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同時提高吸收英語知識的效率,進而減輕他們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焦慮感[1]。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時,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準確運用日常交際用語“What dose he/she do?”“He/She is a teacher/farmer/writer/doctor/driver/cook/policeman...”,能聽懂、會說、會拼寫teacher、farmer、writer、doctor、driver、cook、policeman等單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的形式進行引導。首先讓學生自由討論,然后提問:“What do your parents do?(你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有學生回答:“My mother is a teacher and my father is a policeman.(我的母親是一位教師,我的父親是一位警察)”。對于正確回答的學生,教師應及時表揚,而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則應進行鼓勵,如“It's OK, keep trying(沒關系,繼續努力)”。為了增加互動,教師可以開展“蘿卜蹲”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當教師念出角色對應的單詞時,相應角色的學生要蹲下。出現錯誤最少且反應最快的學生獲勝,并得到一定的獎勵。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在教師的言行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特別是對于那些存在英語學習焦慮的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緊張情緒,從而使其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時,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正確聽、說、讀wing、body、tail、animal、rabbit、the other等單詞,能運用句型“I/We/They have...”和“He/She/It has...”來描述人類及其他動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簡單描述動物朋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的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例如:“Good morning, class. Look, I have a bag. There is a toy dog in my bag. It is my animal friend. Do you have any animal friend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早上好,同學們。看,我有個包。包里有一只玩具狗。它是我的動物朋友。你們有動物朋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復習了前兩個單元的“There be”句型,又引入了新的課題,有助于減輕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PPT展示動物圖片并提問:“Are they lovely? Do you like them?(它們可愛嗎?你喜歡它們嗎?)”。接著,引導學生描述動物的顏色、外形等特征。最后,引導學生通過跟讀的方式模仿錄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重音調的處理并嘗試背誦。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小短文來描述自己的動物朋友,并與其他同學分享。這樣的活動不僅鞏固了教學內容,還有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2]。
二、改進教學方式,增強教學效果
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減輕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關鍵因素。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實際出發,注重靈活應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法,以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更充分地吸收所學知識,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3]。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時,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聽懂、會說、會拼寫Christmas、presents、pretty、pudding、Christmas Eve等單詞,并且能夠理解和初步運用時間順序副詞first、second、then、finally,學會有條理地描述圣誕節活動。課堂上,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What holiday is today? Today's topic is Christmas.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Christmas?(今天是什么節日?今天的主題是圣誕節。你們了解圣誕節嗎?)”,然后邀請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和經歷。接著,播放名為“Christmas Fun”的短片,根據短片中關于圣誕節的信息提問:“What do people do at Christmas? What is the fun of Christmas?(人們在圣誕節會做些什么?圣誕節有哪些有趣的事情?)”。用具有趣味性的內容進行課堂導入,引發學生思考,并鼓勵他們積極回答,能活躍課堂氛圍,有效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
最后,教師可以運用游戲來鞏固所學內容,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享受快樂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從而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引入一個名為“心心相印,我比你猜”的游戲: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兩人,以圣誕節相關的事物為猜測對象。游戲開始時,一人為表演者,另一人為猜測者,教師出示要表演的詞語,表演者需要通過表情、動作和英文表述來描述該詞語,但不能直接說出詞語,在規定時間內猜出最多詞語的小組獲勝。在游戲中,教師可以進行評價并給予獎勵。這樣的游戲有助于學生在猜測中進行語言訓練,時間限制則能夠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唱圣誕歌,以此營造濃厚的語言文化學習氛圍,增進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時,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聽懂、會說、會拼寫keep、clean、make、dirty等單詞,會運用句型“What can we do to...”。在教學策略方面,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展示兩組城市圖片,一組整潔優美,另一組凌亂骯臟,并向學生提問:“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s?(通過圖片你看到了什么?)”。接著,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次提問:“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是什么讓我們的城市變臟了?)”。隨后,帶領學生熟讀課文,以環保為主題,組織黑板報比賽,投票評選最優小組。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演講表演的形式,讓學生表達他們對環保的看法,并提出解決方案。這種活動方式能使學生獲得多感官體驗,幫助他們鞏固知識,同時也能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4]。
三、注重合作學習,增進同學感情
英語課程倡導實踐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以樹立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合作精神為目標。合作學習有助于帶動慢熱型學生,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其享受學習的樂趣,并減輕學習焦慮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英語知識和學習方法,還能加強同學之間的情感聯系[5]。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時,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聽懂、會說、會拼寫live、study、sit等單詞,理解并會運用句型“What subjects do you/they like...”。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通過Story time部分的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習題。接著,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國家及其標志性建筑的圖片,要求學生用第四單元所學句型描述不同的國家和建筑物,如“The Great Wall is in China, Big Ben is in the UK(長城在中國,大本鐘在英國)”。如此,學生既能掌握新知識,又能鞏固舊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接著,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課后搜集不同國家的建筑物圖片和相關資料,然后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學生可以互相幫助,運用所學句型進行交流,從而減輕學習壓力,建立平等互助的關系,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時,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聽懂、會說、會拼寫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dumpling等詞匯,能理解并會運用句型“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in...or...”和“What do people...”。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表示1至12月份的英文單詞,引導學生朗讀并將其與月份內具有代表性的節日配對。接著,組織學生討論,給予表現優異的小組“最佳搭檔”稱號。在Think and talk部分,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the festivals?(關于節日你想知道什么?)”。讓學生表達自己對節日的疑問,從而引導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可以將節日作為主題,組織學生搜集他們感興趣的節日的資料,制作英語海報,并進行展示和交流。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向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節日,幫助學生掌握自學質疑、合作探究等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能力,有效達成學習目標[3]。
四、培養積極心態,增強學習信心
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的還有學生積極的心態、思想和行為。積極的心態在英語學習中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而焦慮感常常困擾著那些缺乏自信的人。因此,教師應該經常激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6]。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時,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聽懂、會說、會拼寫doctor、have a rest、take some medicine、drink some warm water等單詞及短語,理解并會運用句型“What's wrong with you?”。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描述圖片信息。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嘗試拼讀新單詞,教師則在糾正發音的同時進行領讀。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按照角色分工朗讀課文。最后,教師可以設計涉及課文中的句型的表格,讓各小組討論并填寫。此外,教師可以將這些句型與實際生活場景相結合,創設“看病”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醫生和患者的角色,互問互答。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如讓小組討論如何應對外國人前來看病的情況,學生課后根據課堂所學知識進行表演練習,小組成員分工準備,然后在下一節課集體上臺表演。通過這樣的任務,學生能夠展示口語能力,體驗交流的樂趣和成就感,同時也能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激發潛力,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以積極的心態學習英語。
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時,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聽懂、會說、會拼寫weekend、sometimes、chat、much、play with等單詞及短語,理解并會運用句型“What do you/they do at weekends? ”“They/she/he often/sometimes...”。首先,在Story time部分,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課文動畫來展示教材內容,讓學生邊聽邊劃出重要句型和單詞。教師展示sometimes、often、always、usually等頻度副詞,引導學生理解并區分它們的用法。然后教師領讀,并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讓小組根據對話內容進行練習,各小組輪流上臺展示。教師可以點名表揚表現優異的小組,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動,讓更多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實踐,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最后,教師可以布置一篇小作文,要求學生以“我的周末”為題寫一篇短文。教師可以主動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周末,這有助于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學習英語,增強學習動力。
綜上所述,焦慮感是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同英語水平區間的學生的焦慮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采取正面激勵和多元評價的方式,來減輕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焦慮感。
[參考文獻]
潘琴.學生英語學習焦慮心理的成因及對策:以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為例[J].英語教師,2016,16(10):64-66.
李曄.探究教師課堂反饋對學生學習英語焦慮的影響[J].英語教師,2015,15(22):20-21.
黃麗娜.英語學習焦慮問題的影響因素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1):74.
宋紅霞,張孟婷.小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情況調查與緩解措施:以L市L區第一實驗小學為例[J].學園,2021,14(15):75-77.
田蕾. 英語學習焦慮的成因及其應對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9(21):95-96.
泮巧蕾,郭繼東. 小學四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研究[J]. 校園英語, 2015(1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