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潔 徐娟 劉絢艷
摘?要:為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培養化妝品相關專業高技能人才,開展創新團隊協作的課程模塊化探索是重要的途徑之一,本文圍繞“科教融會、產教融合”,在創新團隊教師建設、創新團隊能力提升,以及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教學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提出建設化妝品基礎化學“雙師型??結構化?遞進式”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協作共同體,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雙主體?雙平臺?混合式?模塊化”教學模式等觀點。
關鍵詞:創新團隊;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90
0?引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在2019年印發的《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中對打造一批高水平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提出了總體要求:開展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創新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打破學科教學的傳統模式,探索行動導向的教學、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支持教師形成特色教學風格。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同樣指出要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普遍開展項目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以上文件為創新團隊協作實現職業教育課程模塊化探索指明了新方向。
香精香料協會在《化妝品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指出:化妝品由原來較為單一的精細化工學科發展成為化學化工、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皮膚醫學等交叉學科。基礎化學是化妝品各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包含了化妝品類各專業學生必需的理論知識和化學基本操作技能,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其中理論部分為搭建化妝品類各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系起著非常重要的鋪墊和支撐作用,實踐教學則保障了學生從事化妝品研發、化妝品配制工、化妝品質檢、化妝品功效評價等職業崗位必須具備的實踐操作技能。由于高考制度和中學階段化學教學的改革,導致高職高專學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很多學生化學理論知識不扎實,不熟知基本的實踐技能操作要點,無法很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狀態,不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一部分學生在高中學過化學,但不夠全面和深入;只有少部分學生具備系統的化學知識,能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由此,開展基于創新團隊協作的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研究是迫切的需要。
1?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國內,創新團隊是職業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涉及:(1)創新團隊建設的價值及意義研究,曹曄、李夢卿等學者認為創新團隊建設有利于開展協同創新,深化產教融合,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增強高職院校綜合競爭力。易雅琴從落實三全育人、服務終身學習體制、校企合作三方面分析了教師創新團隊建設的意義。(2)創新團隊建設的路徑與策略研究,李晶華等人認為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應提升團隊校企互培能力,通過實施企業實踐計劃和“雙創”能力行動計劃,提升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和推進成果轉化。劉祥澤認為“專兼教師互補共進,促進組織知識整合,創新模塊化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深化組織教學變革。”創新團隊在外文數據庫中相關研究文獻較少。國外將創新團隊簡稱為團隊,而重點在研究團隊創新力和創造力等方面。CHANDR?ASEKA?RAN認為創新團隊主要由團隊任務協作、團隊成員技術互補、團隊交流模式三大因素構成。
自1997年開始,國內學者就對模塊化教學開展了自主探究,研究角度較為廣泛,李婧將我國模塊化教學的研究劃分可行性與內涵探索、從基于崗位技能向基于學科和專業的泛化、從泛化到回歸三個階段,她認為模塊化教學模式肩負著培養高質量、高水平、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重任,陶曉慶、丁馨等學者則以“1+X”證書制度為切入口,探究了課程模塊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將崗位考核標準融入人才培養之中,來提高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以獲取技能證書的有效性。”國外模塊化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模塊化技能培訓與能力本位教育兩種模式。CBE模式是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代表,該教學模式可以解讀為以能力為核心的教育形式。
綜上所述,國內主要集中在創新團隊的意義、建設研究上,而將創新團隊協作與模塊化教學模式融合,將創新團隊落實在課程模塊化教學的研究幾乎沒有,以此為切入點,如何將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融合在模塊化教學中,以及如何去實踐應用,是本文實踐應用的重要探究對象,同時也是職業教育創新團隊研究的創新點。
2?開展創新團隊協作的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實踐的意義
開展創新團隊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高職院校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基于創新團隊協作的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實踐研究是傳統模塊化教學的一次理論創新,對在模塊化教學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的改進建議,對其他課程教學方法的革新起到了一定的借鑒意義,能夠有效地完善當前模塊化教學法的理論體系。
在實際應用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應用價值。
2.1?教師層面
通過引進企業導師和高級技術人員可以豐富教師隊伍,將校內教學資源和企業生產設備和實踐技能技術等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推動組建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團隊建設;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化團隊人員配備結構,為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能力、課程標準開發和優化能力、教學效果評價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各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特點,量身定制和開展能力提升計劃,通過“走出去,引進來”思路深度拓展教師企業實踐經驗,帶領創新團隊教師下企業鍛煉,學習先進的實踐技能和教學手段。
2.2?學生層面
模塊化教學將抽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操作更有效地結合,給人以更加強烈的感官體驗,能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及實踐能力的掌握。模塊化教學建立起了以職業崗位需求為體系的新模式,縮短了教學與就業的距離,它可以根據化妝品市場動態、化妝品工藝技術發展以及科學的進步,動態更新模塊內容,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在校內創新團隊教師結合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理論教學下,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學生能學到行業最新的技術和實踐技能知識。
2.3?職業教育體系層面
通過創新團隊教師對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有利于構建綜合性的化妝品基礎化學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將產業發展、科技創新融入課程內容,樹立大職教觀,促進化妝品相關專業“產教融合、科教融會”;創新團隊教師的建設和能力提升有助于高職院校同類型“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以及模塊化課程的建設,打造新示范,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
3?開展創新團隊協作的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實踐的困難
(1)教師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意識不強,教師組成結構有待完善。
化妝品專業建設起步晚,大多數基礎化學課程教師從化學、生物等學科轉型而來,缺乏化妝品生產實踐經驗,教師組成結構需要完善;另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各自負責自己的課程,教師之間溝通不緊密,團隊協作意識不強,致使在教材改革、資源構建等方面成果不突出。
(2)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教學模式多采用傳統枯燥的單向教學模式,致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大部分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教師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不愿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應根據化妝品實際生產需要選擇,以適應化妝品技術專業學生職業發展所需,化妝品技術學生有部分在高中階段沒有選學化學,化學知識薄弱,教師若采用傳統單向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一方面,學生會產生對化學知識的畏難心理,會阻礙學生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枯燥的教學課堂也會挫敗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程沒有對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不能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是職業院校的主要任務,高技能主要體現在職業工作技能,職業教育應該圍繞職業工作環境為基礎,目前化妝品基礎化學類課程若不基于崗位能力需求,仍依照傳統化學課程的內容進行教學,將無法滿足化妝品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
4?開展創新團隊協作的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教學模式化實踐的基本策略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教師團隊應以對接化妝品產業需求為目標,基于對化妝品中下游產業所面向各專業的職業崗位進行的調研結果,聯合當地優質化妝品企業協同探索創新團隊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具體策略如下。
4.1?建設化妝品基礎化學“雙師型?結構化?遞進式”創新團隊教師能力和協作共同體
校企合作,與企業兼職教師實現互聘、互兼,在“雙師型”教師建設背景下,建立學校優秀教師與企業師傅相結合的“雙師型?結構化?遞進式”團隊,通過研討,明確團隊教師職責分工,組建“五協作”平臺,提升教師團隊協作水平;教師能力提升方面,注重過程培育,分層打造創新團隊,組織開展專業教學方法、教師信息化教學手段、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課程標準開發和優化能力等培訓,組織定期到化妝品企業實踐等,提升教師實訓指導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創新團隊管理方面,實行柔性化動態管理,保證團隊高水平建設和項目高質量實施,具體思路如圖1所示。
4.2?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的化妝品基礎化學模塊化教學模式研究
創新團隊教師開展化妝品崗位能力調研,基于調研結果,從育人模式、教學模式、全員參與、教學手段四方面探索,以學生為中心,基于信息化技術,虛實結合,以能力遞進為主線,以職業院校和企業為主體,構建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雙主體?雙平臺?混合式?模塊化”教學模式,如圖2。創新教師團隊分工協作,帶領學生充分思考、互相交流分享開展模塊化教學實施,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效果。
4.3?基于產教融合、前沿科學,對接職業標準的模塊化基礎化學課程體系研究
按照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圍繞化妝品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協同創新,推動技術創新,將化妝品領域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規范融入課程教學內容,將綠色、安全和高效融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依據行業企業優質課程智能化教學支持環境下的課程資源,整合化學、新材料、皮膚醫學、微生物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前沿科學,構建化妝品基礎化學模塊化課程資源。
5?結語
開展創新團隊建設、課程模塊化建設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與企業兼職教師實現互聘、互兼,通過教師能力建設計劃,使教師定期參加培訓,著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雙師型”創新團隊,重點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育理論創新等方面探索創新,以生為本,利用信息化技術和國家級化妝品技術專業資源庫平臺,結合仿真實訓平臺,創新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緊緊圍繞“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充分提煉崗位要求,對接職業標準,深入挖掘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內涵,完善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體系。基于創新團隊協作的化妝品基礎化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助力化妝品相關專業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深化職業教育體系改革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Z].20190605.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Z].20190213.
[3]香精香料協會.化妝品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J].日用化學品科學,2022,45(1):15.
[4]李夢卿.“雙高計劃”背景下“雙師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08):79.
[5]曹曄.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價值、內涵與任務[J].職教論壇,2021,37(5):8692.
[6]易雅琴,馮天祥.提質培優行動計劃背景下特色高水平高職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09):7682.
[7]李晶華.“雙高計劃”背景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探究[J].高等職業教育,2021,30(02):1620+91.
[8]劉祥澤.組織適應性視角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20):2225.
[9]CHANDR?ASEKA?RAN?A,MISHRA?A.Task?design,team?context,and?psychological?safety:an?empirical?&?D?projects?in?high?technology?organizations[J].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2012,21(6):977996.
[10]李婧.專業群視角下基于STEAM理念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22,(11):2326.
[11]陶曉慶.“1+X”證書制度下數控技術與編程課程模塊化教學方法探究[J].科技風,2020,(32):2223.
[12]丁馨.從“1+X”證書制度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教育與職業,2021,(1):7882.
[13]Dowding?A?E.?An?introduction?to?Vocational?Training?using?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J].International?Labour?Review,1973,(6):553.
[14]李陽.中國式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邏輯理路與實踐向度[J].教育與職業,2023,(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