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卉 張丹
【摘要】數學情感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情感變化,以及學生內在情感產生、發展、完善的過程,包括學生豐富的內心體驗.情感教育這一教學策略由來已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人格塑造有重要意義.文章詳細介紹了情感教育的內涵、在教育學中的體現及實施現狀,分析了中學數學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并通過實際調查研究總結出在中學數學課堂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情感教育;中學數學課堂;實施策略
引 言
近年來,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情感對于人的重要性,情感貫穿于人類生命的始終,無論是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講,還是從人的自然發展來講,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都顯露無遺,情感教育對于中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在中學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充分關愛學生,與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并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數學思維能力.
一、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是人類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以目前通用的定義來說,情感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數學認知活動是在情感參與下的體驗活動,其特點決定了一項數學活動的開展必定伴隨著某種情感體驗的產生,反映出學生在數學認知活動中的精神世界和個性特征.
西方學者認為不應該把情感教育看成特殊的教育形式,而應將其視為學生完整的受教育過程中的重要部分.情感教育是體現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教師要在課堂上營造和諧氛圍,創造積極、團結、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環境,并妥善處理學生情感與認知間的關系,使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并通過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積極、正向的情感體驗,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乃至在生活中產生求知欲與探索欲,促使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特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情感教育不僅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在未來教育中,任何漠視、曲解、妨礙學生情感發展以及為了維護教師本人尊嚴而產生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等體現“唯理智教育”的行為都將不被允許,情感教育與理智教育需要共同開展.
二、我國情感教育的實施現狀
(一)傳統應試體制導致學校及教師忽視情感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社會以及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中學數學教學已經取得了許多振奮人心的成果,但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觀察到這樣一些事實:一些對數學知識掌握得很牢固的學生,卻無法運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解答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入21世紀,在新課標以及中學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雖然情感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但從學校教育的現狀來看,忽視情感教育的現象仍十分普遍.基于高考的升學壓力,在具體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仍舊沒有被根除,許多教師以及學校的教學目標仍定位于高分數和高升學率,沒有意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二)以往情感教育研究內容、對象在學科及應用方面存在局限性
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關于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甚多,但這些研究大多是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的,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語文、政治等文科類學科,這就導致很多教師認為情感教育只適用于文科教學,強調邏輯性和思辨性的理科教學完全沒有必要實施情感教育;而研究的對象也都集中在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上,認為中學生的思想、情感已經比較成熟,其對自我的個人行為和情緒情感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對其實施情感教育沒有必要.基于我國數學教學的現狀,部分數學教師不重視情感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具體落實情感教育目標缺乏應有的關注,從而導致在中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沒有把情感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而在教育改革中新課標的要求和社會轉型中對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對每一個中學數學教師而言,探索出符合中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理論聯系實際的,且便于具體操作的關于中學數學情感教育的理論體系是當務之急.
三、中學數學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由于數學學科本身邏輯性、推理性極強的特點,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得章法,難以取得優秀成績,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極易產生厭煩心理,從而更加倦怠.在這種現實情況下,教師應格外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有了良好的心態,學生才能更好地面對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學生的進步,要以愛的眼光從贊美的角度出發評價學生,使學生在教師的贊美中逐步重拾對數學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并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怕犯錯,可以采用分組討論互助學習模式,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與表達,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提高數學成績,更體現在強化數學思維上,學生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生活化,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解決更多的實際生活問題,這個過程不僅磨煉了學生的意志,而且能讓學生從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形成良性循環,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時刻謹記教師只處于“導”的位置.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及心理都在發生巨大的轉變,經歷一系列的心理動蕩后,中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將逐漸穩步形成,但是這些變化往往會導致一些叛逆心理的出現,所以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時常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矛盾.教師想要完美化解這些矛盾,就需要了解這些矛盾產生的內在原因,知道原因所在才能“對癥下藥”,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已產生的矛盾,并減少未來矛盾的產生.
分析師生之間的矛盾案例,可總結出如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學生方面因素,主要體現在學生紀律觀念不強,尊師觀念淡薄以及學生個性心理的偏差上.
第二,教師方面因素,主要體現在業務水平和修養亟待提升以及教師缺乏教育心理學知識上.
第三,師生共有因素,主要包含由性格、壓力和其他外部環境因素造成的師生矛盾激化.
通過充分的情感交流,教師與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相互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師生之間的感情會日益濃厚,矛盾自然淡化,并逐漸消除.教師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時,要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去了解問題產生的始末,然后對學生分別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終通過教師公正的評判解決矛盾,不再產生類似矛盾.教師通過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改善師生關系,真正做到關愛學生,才能提高班級的凝聚力,這也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互動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人翁地位.而情感教育恰恰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強了彼此之間的了解,使教師的人格魅力得以散發,更容易形成和諧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可為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提供環境基礎.數學教學在這種和諧融洽的氛圍中進行,更有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對學生的良好行為給予正向反饋,比如及時的語言表揚或類似于“小紅花”的精神獎勵.另外,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錯誤給予充分的理解包容,并進行說服教育,以規避該行為的再次出現.教師可以采用幽默的教學方式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盡量實現民主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長期在這種課堂氛圍下生活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敢于交流表達、勇于創新的個性特點,并能解放學生天性,引發思維的碰撞.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必將大幅度增長.
(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內在,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了情感的滋養,各種教育就有了養分,從而茁壯發展.也就是說,情感教育與其他形式的教育理念有機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以情促教,可使學生在心理上得到足夠的關愛,同時掌握更多知識技能,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積極向上的人.豐富的情感是人類獨有的特征,有了情感人們才會感覺到世界的美好.教育即教書育人,教書為輔,育人為主.而情感教育的實施是解決青少年情感缺失問題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開展情感教育.
四、中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情感投入
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要求極高,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要求也極高.雖然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涉及數學,但是學生由于仍處于不斷發展不斷學習的階段,認知水平不夠,思維能力尚有欠缺,有時在學習中會產生厭倦心理,難以體味數學中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就顯得十分重要.第一,數學教師要努力成為讓學生喜歡的老師.第二,教師要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創新,并讓學生參與課堂,盡量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注意提問技巧,在學生回答正確時要及時給予其肯定與贊美,在學生的回答出現問題時也要及時糾正.第三,教師應帶領學生廣泛深入地了解數學史,引導學生樹立積極遠大的學習目標.
(二)增加師生之間問題探討的頻率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熱愛教育事業,教師這一職業之所以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就是因為教師要心中充滿愛,充滿對學生的關愛、對職業的熱愛及對生活的摯愛.可是在應試教育模式下生存的教師和學生將注意力大多投放在成績上,再加上數學學科較強的復雜性和抽象性,迫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滿堂灌”模式從而忽略了情感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會使教師感到疲憊,而且會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中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多留出時間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應積極鼓勵學生課下詢問老師數學問題,并對學生的數學熱情給予正向肯定表揚,配合學生解決問題,并在學生取得成績時不吝嗇表揚贊美.通過這樣的努力,師生之間對數學問題的探討不斷增多,不僅可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斷增強,也可使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這對于今后的教學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三)滲透數學思想
盡管學生很難直觀地用眼睛看到數學思想的具體表現,也不是說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下學生就能將數學思想完全領悟了解,但是數學思想的的確確體現在數學教育過程中.數學思想的靈活運用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采取相關的情感教育,學生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練習與體悟才能達到運用自如的目的.在中學數學中存在很多解題思想,下面筆者介紹一種函數思想,先給出問題:“已知當a∈[-2,3]時,不等式4x-9>2(a-x2)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圍.”看到這道題,學生首先要做的是整理化簡不等式,將不等式進行移項,將除含a項的所有項移到不等號的一端,然后構造出新的不等式,并將它視為一個關于變量a的不等式進行解答.掌握并能靈活運用數學思想對于學生快速解決數學問題至關重要.
結 論
在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已是一種普遍趨勢,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對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有顯著作用,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民主教學的側面反映.在中學教學中適當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因此,教師只有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根據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結構進行及時調整,動態靈活地適應課堂,真正做到滿足學生需要,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并將數學情感教育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譚昕.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01):257-258.
[2]張春筍.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10):77-78.
[3]江蘇省射陽縣明達中學“情感教育研究”課題組,王克亮.中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實踐研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6(17):48-51.
[4]向大愛.讓學習情感在問題性教學中升華———初中數學問題性教學中學生情感培養策略芻議[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10):27.
[5]南新煥.初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策略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114.
[6]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安朗峰.增強學生數學情感 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數理化學習,2011(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