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迪
摘要:紅色故事承載著紅色歷史,高校在思政課教學中引入紅色故事可以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培養時代新人,引領個體社會化的正確方向。高校思政課教師運用紅色故事進行教學要做到“基點”和“看點”相統一、“陳情”和“說理”相統一、“歷史”和“現實”相統一、“主導”和“主體”相統一。運用紅色故事進行教學時要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杜絕娛樂化與庸俗化,要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關鍵詞:紅色故事;高校思政課;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路徑;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9-0037-04
中國共產黨在過去一百多年的奮斗歷程中,留下了一個個動人的傳奇。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紅色故事,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財富,更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對于新世紀青年的成長來說,紅色故事所蘊含的高尚品格、所彰顯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一門重要的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注重紅色基因的傳承,將一個個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不僅可以為實現高品質的教育目標提供最鮮活、最生動的材料,還可以為培育肩負起國家振興重任的時代英才提供一條新的途徑[2]。下面,筆者從幾個方面簡述紅色故事賦能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和具體路徑,并指出需要克服的幾種傾向。
紅色故事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鮮活教材,高校思政課教師在講好教材內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充分發揮紅色故事的重要價值,認識到講好紅色故事對于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意義,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3]。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中國共產黨一向強調以德育人,黨的十八大更是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高校思政課教師能否講好思政課、學生是否喜歡思政課,將直接關系到育人使命能否順利完成。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4]。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想順利實現,就必須從教育入手,大力培育符合國家發展要求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學生正處在“拔節孕穗期”和“灌漿期”,這個階段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形成愛黨愛國情感。因此,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對于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紅色故事蘊含著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彰顯著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能夠促使大學生從鮮活、生動的德育素材中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高校將紅色故事融入思政課教學,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具有感染、教育、啟迪作用,能對大學生的“三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培育[5]。
2.提升思政課親和力的有效途徑
一些思政課教師習慣于照本宣科,將理論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要“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要求,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6]。那么,怎樣才能讓思政課具有思想的高度、理論的深度和情感的溫度呢?有句話說得好,講好故事,事半功倍。與抽象的理論相比,故事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與單純的說教相比,真情更能讓人感動。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融入具有跨越時空的思想穿透力與情感影響力的紅色故事,并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迅速地產生感情上的聯系和思想上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
3.培養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就需要高質量人才,需要高質量教育培育這些人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關系到黨和國家未來的重要戰略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的重要職責。紅色故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頑強奮斗的拼搏歷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拓偉大事業,振興中華民族的人民情懷[7]。“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發展興旺的堅強力量,將擔負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任。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真實寫照,體現了黨高度的歷史自覺和理論自覺。紅色故事是新時代青年汲取智慧的源泉,高校將紅色故事融入思政課教學,有利于新時代青年從紅色故事中不斷汲取精神養分,將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轉化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4.引領個體社會化的正確方向
對于大學生來說,要想從“校園人”轉化為“社會人”,就必須經過社會的鍛煉,從社會中獲取經驗,通過鍛煉實現自身價值。在社會化過程中,個體需要確定自己正確的發展方向,即明確自己的社會化方向。只有先明確方向,才能朝著明確的方向前進,才能使自己的社會化進程順利完成。而紅色故事因其思想內涵和價值意蘊,能夠影響大學生的知、情、意、行,能夠對大學生個體的發展起正向引導作用。大學生個體深入了解紅色故事后,方可以從中感受和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德觀念等,進而對自我與他人、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形成全方位、深層次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建構正確的價值觀念[8]。
講紅色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要通過事實說服人,通過形象打動人,通過情感感染人,通過道理影響人。在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想讓紅色故事起到賦能作用,思政課教師就要做到“四個統一”,即“基點”和“看點”相統一、“陳情”和“說理”相統一、“歷史”和“現實”相統一、“主導”和“主體”相統一,這樣才能有效地將紅色故事和思想政治課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1.守正創新,堅持“基點”和“看點”相統一
“基點”是講好紅色故事的基本原則,以“基點”為基礎,才能把紅色故事講真實、講正確,只有講得真、講得對,才能讓紅色故事更有活力,更能讓人感動。而要想把紅色故事講好,就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進行指導,必須尊重歷史的真實性。中國共產黨人一直以來秉持歷史唯物主義,并在實踐中運用該方法認識歷史、把握歷史,這為我們講述紅色故事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9]。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永葆青春活力,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就是因為始終堅持唯物主義。因此,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用歷史和辯證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總結歷史經驗、把握發展規律,我們才能將紅色故事講好,深刻理解紅色故事所蘊含的精神價值。“看點”以“基點”為基礎,有“看點”才能讓我們講述的紅色故事更加吸引人。關于這一點,思政課教師首先要注意敘述方式與語言上有“看點”。要想故事不“干巴巴”,讓那些紅色故事鮮活起來,就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養和語言表達能力,注重增強紅色故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聽紅色故事的興趣,讓學生在聽紅色故事的過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其次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作為思政課教師,不應拘泥于傳統教學工具,而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形象生動的課件讓學生觀看,或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再現歷史,營造一種沉浸式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感知紅色故事的內涵。
2.情理交融,堅持“陳情”和“說理”相統一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主干是思政教材內容,紅色故事是優秀的教學資源,是一種鮮活的輔助教學材料。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僅要講好紅色故事的內容,而且要將紅色故事的精神準確無誤地講清楚。要將紅色故事背后的思想與情感傳遞給學生,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紅色故事的內涵。從這一點來說,僅靠“陳情”是不夠的,教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質,與“說理”相結合,做到“陳情”與“說理”的內在統一[10]。思政課引入紅色故事,不在于讓教師簡單地講述故事內容,而是要求教師深入挖掘每一個紅色故事所蘊含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尤其要找到它與教科書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紅色故事給學生帶來思想上的熏陶和指引。例如,思政課教師可以將“理想信仰”作為主題,選擇《一個軍需處長的故事》等紅色故事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生命,讓學生體會到理想信念何其重要,從而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與信念。
3.縱橫貫通,堅持“歷史”和“現實”相統一
我們要繼續前進,就不能忘了我們曾經走過的道路;無論我們走得多遠、走得多輝煌,都不能忘了走過的路。紅色故事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窗戶,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讓我們知道自己“從哪里來”,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走向光明的未來。紅色故事又像扎根于人們心靈的火把,指引我們思考“到哪里去”。因此,思政課教師要堅持“歷史”和“現實”相統一,要將歷史的深度與時代的畫面相結合,這樣才能講好每一個紅色故事[11]。作為思政課教師,一要選擇與時代特點和現實需求相結合的紅色故事,讓大學生從紅色故事中感受到它的思想價值離自己的生活并不遙遠,感受到它所蘊含的價值觀念正是自己所需要的,進而激勵自己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堅定的目標,并向著目標不斷前進。二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紅色故事的歷史意蘊,并感知紅色故事的時代價值,讓學生在體會紅色故事的過程中產生思想與情感的共鳴,從而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專業技能,用執著的態度書寫時代新人的責任與擔當。
4.合作對話,堅持“主導”和“主體”相統一
“主導”與“主體”的統一,是回歸到合作對話的教學本質。合作對話包含兩種教學行為,一種是協作,一種是交流。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若只是教師一個人站在講臺上講紅色故事,忽視師生間的互動,不重視學生的參與度,則不僅會降低學生對思政課的注意力和關注度,還會影響到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自己將紅色故事講好,還要引導學生講好紅色故事,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有溝通的橋梁,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紅色文化內涵[12]。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各小組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實踐活動主題的設計,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設計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在課堂上,各小組可以圍繞主題講述紅色故事,感悟紅色文化,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感悟革命英雄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質。這樣,學生就會堅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13]。
歷史永遠在向前發展,我們要從過去汲取經驗教訓,以史為鑒,不斷前進。高校要利用紅色故事賦能思政課教學,還需要克服以下傾向。一是歷史虛無主義。我們對歷史的看法,將會影響到我們的未來。對于歷史,誰也不能含糊;面對紅色故事,一定要充滿敬意。我們要傳承好紅色基因,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記住歷史,不忘初心,不迷失前進的方向。作為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能夠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在思政課教學中,思政課教師要運用紅色故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真正讀懂歷史,增強文化自信。二是娛樂化與庸俗化。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述紅色故事可以在形式方面不斷創新,但要有底線意識,不能搞娛樂化與庸俗化。娛樂化會導致思政教師的講解變為一種娛樂式的活動,庸俗化很可能會讓一些野史或戲說混雜進來,這樣學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紅色故事的思想內涵與時代意義[14]。作為思政課教師,必須讓思政課具有科學性、思想性和時代性,這樣的思政課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立德樹人的作用。三是歪曲評價歷史人物。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立足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理論正確評價歷史人物,而不能歪曲評價歷史人物。具體而言,要尊重歷史事實,堅持歷史分析方法。要讓學生明白,紅色故事中的人物是歷史上最先進的革命者,他們為中華民族崛起和富強貢獻了自己的畢生心血,甚至生命,他們在中國共產黨奮斗進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高校要在思政課教學中引入紅色故事,以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培養時代新人,引領個體社會化的正確方向。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思政課中運用紅色故事時要做到“基點”和“看點”相統一、“陳情”和“說理”相統一、“歷史”和“現實”相統一、“主導”和“主體”相統一,并消除幾種不良傾向。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紅色故事的育人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玉龍.高校在大學生中講好“紅色故事”的價值意蘊和實踐路徑[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02):35-37.
[2]肖蓉.紅色故事賦能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與契合路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43):73-75.
[3]閆鵬,吳家華.紅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價值、問題及對策[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2(05):144-149.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017-10-27) [2023-02-15].https://www.gov.cn/zhuanti/ 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5]李曉華,陳明真.西柏坡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17(01):92-97.
[6]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EB/OL].(2019-08-14)[2023-02-15].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7]胡建松.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21,31(06):12-16.
[8]周興杰.高校思政課教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2.
[9]陳健萍.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底蘊與應用策略[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35(10):71-72.
[10]張素敏.紅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理路[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32):55-57.
[11]舒暢.紅色檔案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J].檔案天地,2022(11):29-32.
[12]楊銳,夏紅.建黨百年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紅色文化融合的新路徑探究[J].文山學院學報,2022,35(04):94-99.
[13]馬南楠.紅色教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以廣西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紅色傳奇》為例[J].教育觀察, 2020,9(41):28-30.
[14]王曉霜.“泛娛樂化”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消極影響及對策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21.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Meaning and Corresponding Path of Empowe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with Red Stories
Sun Di
(Wenhua College of Yunnan Art University,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00, China)
Abstract: Red stories carry red histor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red stori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an better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enhance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ltivate new talents of the times, and lead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use red stories in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starting points" and"viewpoints", "expressing emotions" and "reasoning", "history" and "reality", and "leading" and "subject". When using red stories for teaching, we must firmly resist historical nihilism, eliminate entertainment and vulgarization, and correctly evaluate historical figures.
Key words: red sto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path;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