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柳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高校需要應用各種方式對課程教學予以改進和創新。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高校需要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基于此,文章將從案例教學法出發,首先闡述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的困境,最后基于困境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進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成本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案例教學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6.001
[中圖分類號]F230;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6-0004-03
0? ? ?引 言
2013年以來,我國財政部陸續發布《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等指導性文件,這些文件不僅強調成本管理會計的重要性,還認為成本管理會計將成為我國未來會計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綜合性人才,而在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依托多樣化的豐富案例,能夠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同時也能滿足國家發展需求。由此可見,對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 ?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1.1? ?提高教學質量
在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能夠使教師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更加重視案例教學。除此之外,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其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出能在日后工作中解決企業實際經濟問題的學生。如果學生缺乏成本管理案例應用的能力,則顯然與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相悖。教師通過將各類案例不斷融入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為學生構建案例情境,幫助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對各類經濟案例展開討論與分析,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1.2? ?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隨著案例教學法的深入運用,學生能夠在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了解較多企業經濟實例,這為學生鞏固成本管理理論知識,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實現了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教育要求[1]。例如,教師在講解“成本形態分析”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企業成本控制具體策略作為案例,學生通過學習企業真實的成本控制案例后,可以通過經驗總結的方式形成一套獨屬于自身的成本管理方式,從而提升綜合能力。這也使得學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法。
1.3? ?幫助學生獨立思考
一方面,教師通過融入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成為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的“主角”,自己則主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這樣的課程角色配置無疑會增強學生對案例分析和討論的參與意愿,激發學生的交流欲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另一方面,一個個教學案例的提出,勢必會讓學生對每一個案例進行深入思考,并探究案例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被充分提升,此舉有助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1.4? ?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應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深刻影響,還能給教師帶來有利影響。例如,教師在搜集成本管理會計教學案例時,一方面需要對案例進行加工和整理,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案例和理論知識的契合度。在此過程中,教師能掌握更多案例,并對案例教學法的使用得心應手,不僅能對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持續更新,還能依托案例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這對于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教學水平等具有深遠影響。
2? ? ?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的困境
2.1? ?對案例教學法存在認知誤區
長期以來,部分教師對于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例如,有些教師認為隨著案例教學法在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的不斷融入,案例教學法能夠逐步取代課堂教學;有些教師認為在案例教學法下,學生將成為絕對的教學主體,教師的功能將被持續削弱;也有些教師認為在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只需要讓學生在課堂開始前提前準備案例,在課堂上針對案例開展討論,教師不需要付出較大的精力。由上述教師的觀點可以看出,部分教師對案例教學法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而這些偏差會如實反映在成本管理會計課程實際教學中,進而影響課程的教學成效。教師亟待加強對案例教學法的認識。
2.2? ?案例資源匱乏
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存在案例資源匱乏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案例數量不足。當前,我國尚沒有針對成本管理會計課程建立案例庫,且在已經出版的案例教材中,相關案例重復內容較多,因此依然需要教師花費較大精力收集案例資源。第二,案例比較陳舊。目前,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的大多數案例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案例內容、案例觀點較為陳舊,無法真實反映當前成本管理會計的內涵。第三,案例以西方國家企業為主。由于西方國家在案例的編寫、推廣、應用等方面開始較早,成本管理會計教材上出現較多西方國家企業案例。然而,不同國家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性,許多西方國家企業案例與我國國情不符,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案例[2]。第四,案例綜合性差。為了確保案例和理論知識點相符,教師通常會為了單一知識點設計教學案例,但忽視了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這種情況容易導致案例教學法淪為單一的習題練習。
2.3? ?案例實施方案有待改進
在案例具體實施方案設計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部分教師在案例實施方案的設計上較為隨意,且沒有花費足夠精力設計案例教學目標、實施計劃、實施步驟等,使得案例缺乏足夠的啟發性內容,無法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對案例的討論內容和案例總結較為忽視,學生無法得到真實的教學反饋,使得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學生同樣存在不認真閱讀和分析案例、沒有積極參與案例交流討論等問題。
2.4? ?師生角色未發生轉變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的教學主導者,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而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理念在于以學生為核心,讓學生對知識展開自主探索,教師則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但是,部分教師長期應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習慣十分固定,不放心將教學主動權交給學生;也有部分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沒有認真參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也沒有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引導方向。上述教師的做法顯然與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理念相悖,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長此以往,容易影響學生對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的學習興趣。
2.5? ?教學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一方面,許多高校的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大綱中雖然明確規定了教學課時,卻沒有指出明確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上存在較大主觀偏好,如有些教師不愿意采用案例教學法。另一方面,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的成績評定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平日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但是,由于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以分組形式學習課程內容,不免有部分學生存在“搭便車”行為,即部分學生自身沒有好好學習,也能依靠與優秀學生組隊取得好的成績[3]。
3? ? ?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的對策
3.1? ?強化對案例教學法的認識
讓教師正確認識案例教學法,是案例教學法融入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的重要前提。案例教學法和理論知識教育相輔相成,教師讓學生掌握成本管理會計相關理論知識后,依托案例教學法能使學生鞏固知識、應用知識。為了強化教師對案例教學法的認識,高校可以組織教師參加案例教學方面的培訓,使其加強認識,還可以加強對案例教學法的宣傳,使教師在潛移默化中認識案例教學法。
3.2? ?重視案例資源
首先,兼顧案例資源的典型性與時效性。在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加入諸多典型案例,并讓典型案例與相關知識點相融合,能夠幫助學生切實掌握成本管理會計理論知識,同時學生也能在理論知識掌握后依托典型案例了解知識的使用方法,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育目的。另外,成本管理會計課程中所使用的案例,需要根據時代發展和企業經營管理的變化而改變,也就是說,教師要增強案例的時效性。其次,兼顧案例資源的西方化和本土化。即便西方國家的企業案例擁有內容全面、方法嚴謹、形式規范等顯著特點,但因西方國家與我國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差異性,西方國家企業案例并不完全適合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鑒于此,教師需要立足本土企業,對案例進行重新編寫,全面整合案例資源[4]。最后,兼顧案例資源的針對性與綜合性。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案例學習的方式,對成本管理會計相關知識加以鞏固,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既要注重案例的針對性,也要提高案例的綜合性,使學生在案例分析中應用更多專業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3.3? ?改進案例實施方案
在案例實施方案設計上,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改進。首先,案例選擇準備。在這一環節,教師要針對當堂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然后將案例通過班級微信群等發送給學生,而學生需要提前閱讀案例和分析案例,并在分析后寫成簡單的案例分析報告,以便在分析討論環節展示。其次,案例分析討論。學生需要以小組的形式,在課堂上對案例內容展開交流討論,隨著小組彼此間的互動,學生能夠加深對案例中各類知識點的理解。再次,案例總結評價。所有小組討論結束后,由教師對各小組的結論進行總結評價,并指出其中的錯漏之處,要求學生進行持續改進。最后,案例報告撰寫和評閱。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將之前的口頭表達上升為文字表述,即撰寫案例報告。案例報告的內容應該包括案例分析目標、問題識別、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分析結論等[5]。學生撰寫案例報告的過程是對成本管理會計知識再梳理的過程,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知識內容的總結能力。
3.4? ?及時轉變師生角色
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在案例教學法下,學生將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則扮演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因此,為了適應案例教學法融入課堂后的變化,教師應該盡快轉變對自身角色的認知。一方面,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思維,在理論知識傳授之外,將課堂的“主舞臺”交給學生。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案例展開交流討論,并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幫助學生彌補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基礎上,應該對教師提供的案例材料進行閱讀和整理,同時要具備熟練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課程結束后針對案例撰寫案例分析報告。
3.5? ?持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首先,由于成本管理會計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高校應該對該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調整,并明確規定案例教學法是該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其次,為了區分不同學生在案例教學法下對成本管理會計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高校可以在平日考核中加入案例討論、案例報告等內容,由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打分,避免出現“搭便車”行為。最后,高校應該對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教師予以更多鼓勵和支持,同時通過開放數據庫、資源庫的方式,為教師搜索更多案例提供助力。另外,高校還可以定期舉辦案例教學比賽,并為賽果優異的教師提供物質獎勵。
4? ? ?結束語
對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融入案例教學法的現狀進行研究,發現運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成本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還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然而,高校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依然在教師認知、案例資源、案例實施方案、師生角色、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困境。而教師可以通過強化對案例教學法的認識、重視案例資源、改進案例實施方案、及時轉變師生角色等方式有效解決困境,高校也要持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從而實現案例教學法高效融入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進而提高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鄧芳.案例教學法在會計高職教育中的運用[J].山西青年,2022(7):21-23.
[2]趙永佳.案例教學法在高校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析[J].財會學習,2021(28):163-165.
[3]胡蓉.案例教學法融入高職會計教學中對教學效果的作用分析[J].經濟師,2021(6):165-166.
[4]方海宏.高職會計教學引入案例教學法的有效嘗試[J].現代商貿工業,2020(27):146-147.
[5]白露珍,邱玉蓮,張宏.案例教學法在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19(增刊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