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成,李偉,李淑霞


[摘 要]為進一步推動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文章致力于健全組織機構,完善機制體系,形成行業企業、院校、學會協會、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社會媒體六方聯動評價機制,具體包括健全組織機構、完善機制體系,細化規章制度、完善指標體系,以及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畫像等措施。希望通過研究能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提供有力參考,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作出貢獻。
[關鍵詞]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六方聯動評價;大數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6.073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6-0229-03
0? ? ?引 言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要將信息化作為教育改革的內生力量,開啟教育現代化新征程。在信息化時代,職業院校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第三方評價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實時溝通、信息交互、資源共享,健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職業院校改革的核心要務,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1]明確指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科學客觀評價高職人才質量。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2]明確提出要通過吸納行業企業參與評價,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健全教育質量評價制度。2011年,教育部將行業規范、專業標準、社會意見、用人單位意見等添加到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中,以此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專業評價體系。同時,教育部多次提出建立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估體系[3]。這主要因為第三方評價在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職業教育發展速度的加快,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元化,學校在教學方面不斷創新,但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方面重視度不足,無法滿足當代人才培養的要求和企業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因此,將第三方評價加入評價體系中已成為各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首要課題之一。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建立完善的第三方評價體系在國家層面、行業企業、高職教育改革等多方面都顯得尤為重要。
1? ?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職業教育的評價認證大多是第三方認證機構對具體學校、學院、專業的認證。2001年的《悉尼協議》是國際上針對“工程技術專家”培養的權威協議之一,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規格比較匹配。《悉尼協議》在教學過程、教學成效、教師質量、教師教學成果、畢業生跟蹤、社會評價等方面對培養目標定期評價,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定期改進[4]。其他一些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認證標準,如美國由學院和專業在培養目標、學生及學習成就、課程體系、師資等方面進行工程技術專業認證標準制定[5]。德國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符合的相關規范要求、特色專業等方面對內容進行細化,形成《德國ASIIN專業認證》[6]。英國準官方機構大學審計的核心是強調政府的教育問責制,促進大學提高教育質量,尊重高校自主權,注重內部質量,提高社會參與度,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7]。
我國職業教育的第三方參與評估始于20世紀末,目前已經取得積極的研究成果。多名學者一致認為[8],高職院校應建立多社會組織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這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人才培養模式完善有著積極的作用。現有評價體系大多是通過設置具體指標對高職院校進行評估,如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設置了辦學、師資、科教、聲譽等方面的評價指標[9];軟科(軟科大學排行榜)設置了人才、科研、服務、國際等方面的評價指標;麥可思公司設置了畢業生、用人單位方面的評價指標[10];評價指標不同,觀測點不同。目前,全國不存在統一的關于職業院校專業評估的第三方標準,因此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三方評價機制的研究勢在必行。
2? ? ?信息化背景下職業教育六方聯動評價機制構建路徑
筆者針對職業教育的特點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三方評價現存問題,通過邀請行業、企業、高校專家組成專業理事會和質量管理中心,成立行業企業、院校、學會協會、用人單位、學生家長、社會媒體六方聯動的評價體制,建立行企、院校專家聯合制定,學院、校外專家、學校審核,學會協會溝通協調,企業及時反饋,學生家長、新聞媒體監督的閉環通信領域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機制,具體如圖1所示。六方聯動評價機制可以描述為院校設立質量管理中心,監督評價課堂教學、實驗實訓和畢業設計等內容;行業企業成立專業理事會,監督評價人才培養標準、課程標準、專業結構調整等內容;學會協會成立內設機構對協調溝通和監督咨詢進行評價;用人單位通過咨詢公司對就業滿意度、專業對口率、企業忠誠度進行評價,學生家長通過網絡或問卷評價就業滿意度、專業對口率;社會媒體通過電視、報紙、自媒體進行宣傳和監督。信息化背景下,職業教育六方聯動評價機制具體構建路徑如下。
2.1? ?健全組織機構,完善機制體系
企業專家組成專業理事會和院校質量管理中心聯合辦公,根據崗位要求和企業行業標準進行崗位能力分析,對專業定位、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方案、實訓基地建設方案、課程標準、新專業申報進行反復論證,制訂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院校質量管理中心聘請行企技術專家為校外兼職督導員,開展隨堂聽課、觀摩實驗實習等相關活動,對任課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資源建設等情況進行考核,對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需求不一致的內容進行修改,并提出合理的反饋建議和意見,做到企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的無縫對接。以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為例,根據App開發與設計、軟件測試、小程序開發、前端界面設計等崗位需求,結合行業大賽智能應用App開發要求,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對專業課“Android程序設計”課程結合崗位和企業行業需求,采用以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學理念為指導,利用案例創建一個預計可以實現的總體目標,通過分解總體目標,形成各階段的小目標;同時將技能大賽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引入案例,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的效果,實現企業行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的無縫對接[11]。
2.2? ?細化規章制度,完善指標體系
第三方評價機構與學校共同建立《實施通信領域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工作管理制度》《通信專業建設理事會章程》等政策文件,為實施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方評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方評價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專業建設水平、課程改革效果、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畢業生就業率、學生技能掌握程度、畢業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就業率、專業相關度、用人單位滿意度、對母校滿意度、專業的行業認可度和行業影響力及服務區域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等量化指標。設置學校、院系、專業群、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為一級指標,針對一級指標設置對應的二級指標,針對不同的觀測點設置三級指標,完善指標體系,具體如表1所示。
2.3? ?搭建數據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畫像
搭建第三方評價核心數據庫,匯總各方面反饋數據,對學生進行精準畫像[12],利用pandas開展數據清洗、數據篩選,建立基于時序的長短期記憶(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經網絡,結合學生學習成績、創新成果水平、項目開發水平、技能競賽成果、學生獲取專業技能證書等要素,預測未來的趨勢和走向,及時提醒和督促學生,可以按學期或月進行評價,通過階段評價可以清晰反映學生的成長軌跡,并將評價結果用于人才質量的交流、反饋[13],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優化評價機制和內容,正反饋于評價體系,使評價體系更具有實時性、精準性和實用性。
3? ? ?結束語
職業院校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主,第三方評價為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提供了助力。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案例分析、專家訪談、新技術應用等方法,分別從機制體系完善、指標體系完善、數據庫搭建等方面構建職業教育六方聯動評價機制;通過專家訪談、應用新技術、完善指標體系開展畢業生評價和用人單位評價,實現校內外多主體的評價與監控;通過第三方機構與企業、職業院校、學會協會、用人單位反復溝通協調健全六方聯動評價機制,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清晰反映學生成長軌跡,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優化評價機制和內容,正反饋于評價體系,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的第三方評價機制,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人才全方面發展,培育出社會所需的人才,同時也為第三方評價機制研究提供參考,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佚名.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J].新教育,2020(34):10-13.
[2]佚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J].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22(3):504-512.
[3]陳智球,馬蕪茗.職業教育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職教論壇,2014(14):19-22.
[4]胡蕙芳,奚康.基于《悉尼協議》的高職院校專業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職教通訊,2020(4):36-44.
[5]何倩.美國工程技術類專業認證標準對我國技術類專業建設的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6):64-68.
[6]王瑩玥.德國高等工程教育認證制度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7:37-39.
[7]趙利堂.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126-129.
[8]俞潔華,王波,彭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第三方評價機制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1(3):107-109.
[9]陳慧欣.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1:88-90.
[10]王佳玉.第三方參與高職院校專業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66-68.
[11]趙琰琰.我國實施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的路徑探析[J].山西青年,2019(13):105-106.
[12]張藝,劉家樞.職業教育專業化第三方評價制度的構成研究[J].職教論壇,2017(25):11-15.
[13]柯昌林.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機制的現實問題及其化解[J].教育與職業,2021(1):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