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祝平
隨著國家的飛速發展,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多。基于此,中職學校緊跟國家教育發展,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要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以此來助力學生全方位成長。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在明確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意義和現狀的基礎上,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來積極探索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策略,并加以實踐探索和完善,為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和中職學生發展均帶來正向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增強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實際效果,提升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實際質量,還為學生成長帶來了持續性的良好影響。本文闡述了鑄造工匠精神,打造高效課堂主題下,重視會計專業教學的策略研究,希望能夠為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發展帶來更多幫助。
1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培養工匠精神意義
1.1 增強專業教學德育效果
根據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實際情況來看,為會計專業教學以及學生發展均帶來了積極影響。具體說,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種職業精神,是職業道德、能力、品質的體現,其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等。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專業知識積累,同時還可以助力學生養成一定的工匠品德。當今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同時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為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帶來一定的助力,為學生的全方位成長也帶來了較大的幫助。工匠精神與德育教育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在專業教學中實踐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過程中,有效鍛煉并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專業素養,可以有助于教師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有效作用,促使學生成為有知識、有能力、高素質的人。
1.2 提升會計專業教學質量
根據當今中職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會計專業教師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知,認為中職學生在學習時只需要考試及格就好,如此就導致教師無法嚴格要求學生,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以及考試的過程中,處于一個較為松懈的狀態,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真正認識與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在會計專業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不僅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思想,同時也是對專業教師的洗禮,要求教師和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能夠做到最好,嚴格要求自己。由此看出,工匠精神不僅對學生有著較多影響,同時也影響到了教師教學,使教師能夠更加關注學生學習,促使教師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實力。如此一來,不僅有助于教師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榜樣作用,還有利于教師有效改變學生對待學習的看法,促使他們能夠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能夠持有認真的態度參與到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去,有效提升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實際效率以及質量。
2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實際存在問題
2.1 中職院校師資力量不夠
根據當前中職會計專業師資情況來看,具有雙師型資質的教師人數較多,但大部分教師僅具有較為深厚的理論知識積累,卻并不具備一定的實踐技能,缺乏實踐經驗。現階段國家制定與發布了較多關于教師教學的相關政策,根據其內容來看,國家積極鼓勵與引導更多教師能夠在規定時間內來到企業中進行實踐與進修。但是,國家在監管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無法充分發揮出監管的有效作用,并且還存在著監管力度偏低的情況,持續監管的時間也相對較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真正意義上來到相關企業中進修,實際進修的效果也偏低。
除此之外,隨著國家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然融入了各行各業中,同時也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與挑戰。這種情況下,中職院校要求會計專業教師需具備較高的綜合能力,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還需要教師能夠具備較強的信息素養,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財務管理能力。但是,就當前中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實習情況來看,除去不具備實踐經驗之外,還有少部分教師存在著專業知識積累較少、不具備較強的專業教學能力、無法熟練運用相關財務軟件等問題,還有少部分是無法跟隨當下時代發展的腳步來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的。與此同時,當今中職會計專業更加重視教育教學問題,更加重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反而忽視了鍛煉并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也忽視了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如此這樣,直接影響到了會計專業教師的教育思想,導致他們無法重視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2.2 中職會計教學效率不高
從當前中職會計專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現階段中職會計專業培養人才逐漸從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國家會計教育的目標也更加重視培養并強化會計人才的社會適應力,提升職業競爭力。但是,當前中職會計專業的專業課程過于形式化,培養學生會計職業道德也浮于表面,并不能夠真正意義上助力學生養成身為一名專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并不能夠鍛煉并強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現階段,大多中職院校的中職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長時間使用一個較為固定的教育模式來進行,會根據課程的實際情況來定時進行完善。長時間下來,導致中職會計專業并不能夠根據社會的實際變化來做出改變,甚至無法理性應對社會變化。
除此之外,當前大多數中職院校的中職會計專業的相關課程設置無法緊跟當下市場的發展,同時也脫離當下市場需求。詳細來說,會計制度以及相關稅法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在不斷地完善與更新,但是中職會計專業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無法緊跟這些變化而變化,實際職業訓練的仿真度也偏低,大多數的教學案例的有效性也偏低,只有在長時間內才有一定的效果,更新速度也相對較慢。中職會計專業的會計技能的內容相對復雜,每個環節都有較為具體的實際操作規范,若學生無法通過會計專業教學進行充分掌握,那么當學生實際來到相關工作崗位時,便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和精力來重新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也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來適應崗位。如此這樣,不僅影響到了學生學習實際工作技能的效率以及質量,同時還會為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無形中增加了企業負擔。從當前會計相關職業的實際需求來看,中職會計專業所教學的知識較為簡單,中職學生在未來實際進行求職時必定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因為他們學習與具備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不能夠有效處理企業中的經濟業務,也無法滿足企業對會計的實際要求。因此,中職會計專業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若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實感受到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無用的話,那么學生更不能夠感悟工匠精神,更別提通過會計專業教學來助力學生養成工匠精神了。
2.3 專業教學方法單一
根據當前中職會計專業直接教學情況來看,當前中職會計專業課堂教學的方法創新力度偏低,這也是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從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來看,枯燥性和乏味性并存,學生很難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同時對于基礎知識積累較少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具備一定的難度。除此之外,在上文也提到過當前會計專業教學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專業教師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不僅無法充分發揮出會計專業教學的育人作用,同時也無法真正意義上培養出一個具有現代意識、具有工匠精神的會計專業人才。會計這門專業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單憑課堂教學來教學專業知識,無法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同時也無法助力學生全方位成長。在這種情況下,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能夠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此來有效創新會計專業教學。
2.4 校企實際合作深度不夠
中職院校要想培養又有高尚品德又有才能的人才,校企合作是必須進行的環節。但根據當前中小型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的會計崗位較少,無法接受更多的學生來進行學習,并且企業會計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涉及了企業的商業秘密,大多數中小企業并不愿意為中職學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也更不能夠為了培養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實踐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大多數中職學校和相關企業的合作深度不夠,企業參與度也相對較低。
3 中職會計專業培養工匠精神策略
3.1 發揮教師力量,培養工匠精神
(1)轉變教育思想
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想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工匠精神,首先要能夠轉變自身的教育思想,真正意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此來為接下來的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打下扎實基礎。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轉變與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要能夠以創新發展的思想來進行教學,要能夠樹立正確三觀和學生觀。其次,教師要能夠積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理論水平。最后,教師要能夠全方位認識工匠精神,正確認識培養會計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要將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作為會計專業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夠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才能夠助力學生通過課堂得到更為全面的成長。
比如,在教學企業財務會計的基本知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教學前通過多種方式來轉變與更新自身教育思想。詳細來說,在正式開展本學期的教學前,教師通過網絡搜集的方式來認識與了解當前國家出臺的關于會計專業以及中職院校的相關政策,并進行深入解讀。這個過程中,教師了解到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領導曾多次提及工匠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師應不斷更新自身教育思想,全方位了解工匠精神,并根據其具體內容來創新課堂教學的方式,以此來將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教學中去。與此同時,教師也應根據工匠精神的內容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保障自身能夠擁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又有較高的職業品德和職業品質。在此基礎上,教師從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出發,根據企業財務會計的基本知識這部分的實際內容創設課堂教學內容。如此這樣,教師在正確認識工匠精神的基礎上,全方位地提升自身,并將培養學生工匠精神作為實際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為接下來的會計專業教學打下扎實基礎,同時也為學生工匠精神的養成帶來一定的保障。
(2)有效增多培訓
教師是教學的主力軍,教師的實際情況直接影響著學生實際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想通過會計專業教學培養并強化學生的工匠精神,在轉變自身的教育思想的同時,也要能夠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實力和綜合素養。與此同時,也需要教師增多學生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教師也要能夠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師培訓。會計專業教師能力偏低是中職院校存在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了會計專業教學的實際效果,也阻礙了學生在會計這條路上前進的腳步。基于此,中職院校要能夠增多教師培訓,保障教師能夠擁有較多學習機會,助力教師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能夠珍惜學校所提供的學習機會,糾正自身的工作態度,積極參與到學習和提升中去,以此來保障自身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如此這樣,教師也才能夠增強教學的實際效果,才能夠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工匠精神這一目標。
比如,在教學固定資產概述這部分內容時,學校開展了會計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開展的培訓中去,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來促使學生也參與到培訓中去。通過前面四章的學習,學生雖說已然學習與掌握了一部分基礎的知識,但是對會計專業知識的了解還是相對較少。基于此,教師在參加學校培訓的過程中要重點學習相關知識,并及時記錄與總結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隨后,教師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相關培訓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與了解更多關于會計專業知識的內容,并促使他們參與到技能培訓活動中去,促使學生持有認真的態度來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參與到培訓開展的比賽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在參加培訓時邊聽邊記錄,因此反復觀看時,使得學生有效拓寬學習視野,促使學生能夠了解與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與此同時,學生通過參加多個競賽活動,能夠有效激活他們的競爭意識,激活他們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熱情,加深他們對自身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的記憶,有效提升他們的會計專業水平。除此之外,通過參加培訓和比賽,促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能夠精益求精,有效落實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效果。
3.2 建設仿真企業,融合工匠精神
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可以通過建設仿真企業環境的方式來進行,以此來將工匠精神有效融合在學生會計專業技能培養中去,促使學生通過實訓教學得到更為全面的成長。具體來說,教師在開展財務綜合實訓教學時,可以通過利用虛擬仿真實訓室的方式來模擬各類企業財務工作中的實際業務,并將工匠精神融合到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中去,促使學生能夠在虛擬的環境中進行崗前實習。如此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興趣,促使學生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實習中去,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加深他們對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
除此之外,學生參加財務實訓課程,還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合作能力,鍛煉并提升學生的財務業務能力,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協調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溝通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掌握會計真實工作情況和氛圍的基礎上,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來營造出一種真實的工作氛圍,促使學生在學校中也能夠真實感受到會計崗位的實際情況,促使學生通過實訓來真正體會教師所教知識與技能對未來工作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能夠真實感受到會計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真實價值所在,促使學生能夠有效繼承與弘揚工匠精神。
比如,在教預收賬款的核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通過建設仿真企業環境的方式來進行。具體來說,教師首先深入到教材之中來掌握本課教學內容,本課教學目標為學生學會預收賬款的核算,并獨立編制會計分錄。隨后,教師與學校合作企業進行聯系,與其財務進行交流,在企業中進行觀察,以此來進一步了解企業中會計崗位的實際工作情況和實際運用到的專業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學校內的仿真實訓室來進行教學,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優化與改善實訓室的環境,以此來提升實訓室的實效性。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學習預收賬款的核算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在學生了解與學習了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告知學生促使學生來到仿真實訓室中,并為學生講解會計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和情況,以此來營造出真實的工作氛圍。在此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運用以往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有效完成預收賬款的核算。如此這樣,通過促使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實踐運用所學知識,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匠心精神。
3.3 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
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能夠有效優化與創新教學方式,如此不僅可以助力教師在教學中高效滲透工匠精神,還可以促使教師創設出高效高質的教學。詳細來說,教學方式是教師通過會計專業教學有效融合工匠精神的基礎,只有通過優化與創新會計專業教學方式,才能夠促使學生持有認真的態度參與到學習中去,才能夠加深學生對會計專業教學的興趣度,才能夠促使學生深入探究工匠精神。在上文也提到過,大多數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嚴重影響到了教學的實際效果。基于此,教師要能夠根據會計專業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新教學方式,如此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比賽教學法,還可以利用更多教學軟件、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來進行創新。如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滲透會計專業人才工匠精神才會事半功倍。
比如,在教學短期借款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詳細來說,在教學前,教師在掌握本課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網絡搜集的方式來搜集更多關于短期借款的真實例子與相關內容,并將其整理為課件。隨后,教師根據本課基礎知識來創設微課視頻,來引導學生根據微課視頻來進行預習,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利用課件中的真實案例來助力學生進行學習,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設備直觀展示的特點,來開展比賽活動,即為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的實際在信息技術設備上解決問題,兩人為一組,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如此有效增強了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練習中去,促使學生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專注和耐心,初步促使學生養成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質。
4 結語
中職會計專業教師探索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策略,以此來鑄造工匠精神,打造高效高質課堂,具有積極影響。具體說,教師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意義和現狀,以及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可以通過發揮教師理論的策略、建設仿真企業的策略、優化仿真策略的方式來進行,如此可以有效助力學生養成工匠精神。
(作者單位: 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