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是確保公共圖書館長期穩定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設更加專業化、高水平、多元化的公共圖書館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福州市圖書館為例,結合筆者工作實踐,分析福州市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現狀,提出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對策,以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 圖書館員
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公共圖書館的人才隊伍建設是公共文化領域的關鍵問題之一,也是建設更加專業化、高水平和多元化的公共圖書館的必然要求。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除了使圖書館更有效地服務公眾以外,也是一個關乎公共文化事業整體發展的重要抓手。唯有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才能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本文以福州市圖書館為例,通過筆者工作實踐,分析榕圖人才隊伍建設現狀,探討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方法。
一、福州市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現狀
1.在編人員
榕圖核定編制為50人,截至2022年底,實有在編人員42人,編制還有空余。從性別分布來看,榕圖在編職工中男性職工為15人,占比36%,女性職工為27人,占比64%,男女比例相差懸殊;從年齡分布來看,榕圖在編職工中,在編職工平均年齡為39.1歲,其中,35周歲以下職工為23人,占比55%;從學歷分布層次來看,在編職工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數為38人,占比90%,研究生以上學歷5人,占比12%;從學科背景來看,榕圖在編職工中,具有圖書相關專業背景的職工為15人,占比36%,中文類學科背景的職工為3人,計算機相關專業背景的職工6人,其他專業職工18人;從專業技術職稱來看,擁有專業技術職稱人數為40人,占比95%,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1人,初級職稱16人。
2.勞務派遣人員
截至2022年底,榕圖實有勞務派遣人員91人。從性別分布來看,榕圖勞務派遣職工中男性職工為19人,占比21%,女性職工為72人,占比79%,男女比例相差懸殊;從年齡分布來看,榕圖勞務派遣人員中,職工平均年齡為31.1歲,其中,35周歲以下職工為78人,占比86%;從學歷分布層次來看,榕圖勞務派遣人員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數為82人,占比91%,研究生以上學歷1人,占比1%。
3.服務外包人員
截至2022年底,榕圖通過項目外包等形式聘用人員數為91人。其中,物業服務人員72人,負責榕圖的安保、保潔等物業管理;上架服務外包人員19人,主要負責榕圖書刊上架整理。
4.高層次引進人才
截至2022年底,榕圖共有高層次引進人才1人,為福建省引進國內C類高層次人才,近幾年來,通過柔性工作方式圍繞圖書館建設及發展開展工作,成效顯著。
二、福州市圖書館人才隊伍特點分析
截至2022年底,榕圖共有從業人員225人,用工方式主要有四種,分別為在編職工、勞務派遣人員、高層次引進人才及項目外包人員。其中,由榕圖直管的為在編職工及勞務派遣人員,筆者下文所統計分析的對象為榕圖在編職工及勞務派遣人員。
1.人員數量穩定,男女比例失衡
在人員數量方面,榕圖近五年人員數分別為138、136、136、134、132,人員數量穩定,略有下降,為緩解榕圖業務量大人員不足的問題,榕圖已于2021年6月起將圖書上架基礎性的業務工作外包給專業公司負責。從性別分布來看,如表1所示,近五年來,榕圖男女比例相差懸殊,男性職工人數遠低于女性職工人數。
2.人員流動性大,人才流失嚴重
有研究指出,人才適當流動,即離職率為10%~20%,屬于正常范圍。如表2所示,近五年來,榕圖在職人員尤其是勞務派遣人員極不穩定。2022年,勞務派遣人員減少數為17人,占2022年非編人員的總數的19%,離職率偏高,近五年,榕圖編外人員累計增加75人,而累計離職減少有73人,五年人員流失率約為80%,人才流失嚴重,其主要原因為以下幾點:首先,是因為相對較低的薪資水平。以榕圖為例,勞務派遣人員經費由財政劃撥,經費是定額的,公共圖書館又屬于公益一類,沒有營收能力、創收渠道,勞務派遣人員整體收入水平偏低;其次,個人職業發展空間受限。圖書館管理層以上一般均為單位的在編人員,以榕圖為例,在內設部門領導選拔任用上就明確規定,內設部門領導必須從本單位在編人員中產生,勞務派遣人員中難免有“躺平”心態;最后,工作成就感低。在圖書館工作的員工中,一部分是真正熱愛圖書館事業的,而有一部分員工是懷著“騎驢覓驢”心態進入圖書館的,工作熱情不足,一旦有了新的選擇就會離職而去。
3.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升,仍需加大高學歷人才引進力度
為滿足新館建設和開發發展需要,榕圖自2015年起通過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引進等多種形式優化榕圖人才隊伍的專業、年齡、學歷等結構。從年齡分布來看,截至2022年底,榕圖35歲以下職工為101人,36歲至50歲職工為25人,51歲以上職工7人,35歲以下職工占比為76%,形成了以青年為主的干部隊伍;從學歷分布來看,榕圖在職人員中本科及以上逐年增加,大專及以下人員逐年減少,詳見表3。究其原因,一方面,近年來新招聘的職工學歷較之前更高了,另一方面,在職員工開展了在職學歷提升,2022年本科及以上人員達121人,占比約91%,員工整體素質較高。雖然榕圖本科以上學歷人數占比較高,但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較低,占比僅為5%,高學歷人員數量較少,結合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應進一步加大高學歷人才的招引工作。
4.中高級職稱人數增多,高級職稱人數較少
如表4所示, 2018年至2022年,榕圖在編職工初、中級職稱人數增多,初中級職稱占比從83% 提升至88%,高級職稱人數較少,截至2022年底,高級職稱人數僅為3人。榕圖屬于市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需按相關行政部門核準的比例執行,且其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評價及職務聘任分開,榕圖高級職稱人數少,初中級職稱人數多,職稱情況與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不匹配,導致部分取得職稱人員無法聘任,只能高評低聘,極大打擊了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5.論文發表數量較少,學術科研能力有待加強
筆者以“福州市圖書館”為作者單位,發表時間設定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以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及維普期刊數據庫為數據源展開檢索,剔除重復及無關的文獻后,得到相關文獻28篇,并簡單統計分析其文獻刊發年份、數量,結果如表5所示,2018~2022年榕圖學術論文刊發無論是數量還是期刊的質量都是偏低的,職工的學術科研能力有待加強。
三、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對策
1.優化人才隊伍結構
公共圖書館是一個以服務讀者和用戶為基礎的公益性服務組織機構,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必須秉持為圖書館業務提供服務為原則。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作為圖書館事業發展最活躍的因素,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實現圖書館事業創新發展的保證。公共圖書館不僅應合理、科學地制定人才招引和培養方案,使人才隊伍建設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還應根據圖書館在職人員知識結構、專業特長及特點,制定人才配置使用方案,合理分工圖書館的崗位人員。首先,公共圖書館應制定合理的選人用人及招聘制度,根據圖書館的業務需求合理配置各個學科的專業人員,并加大公開招聘選拔和引進人才,提升館員的整體素質。其次,明確的設置應對崗位,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職責,任務標準及任職標準,使各崗位和館員之間能夠做到人崗匹配。最后,圖書館是一個生長的有機體,應根據圖書館業務需要及館員發展需要,實行崗位流動調整及輪崗制度,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豐富館員的工作經驗,提升館員的業務能力水平。此外,還可以根據崗位的任職要求,能者上,庸者下,促進館員發揮工作積極能動性。
2.加強人才職業教育及業務培訓,提高館員專業素養
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共圖書館要不斷創新和深化圖書館人才隊伍培訓。一是加強職工職業道德培養。公共圖書館應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文化氛圍,讓職工了解自身工作的意義所在,加強職工對圖書館事業的認識,挖掘出他們內心對公益事業的熱愛,提高其職業認同感和工作幸福感;二是加強職工的業務技能培訓。公共圖書館作為以服務讀者和用戶為基礎的單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是提高服務質量的保障,公共圖書館應根據不同崗位的職能及業務情況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組織開辦各類管理和服務業務培訓班,加強與兄弟單位及機構的合作,增加職工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學習借鑒其他公共圖書館的先進經驗;三是加強職工專業知識培訓,鼓勵職工開展學術研究。圖書館是一個生長的有機體,一專多能的人才是圖書館持續發展的保證。圖書館從業人員應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積極學習新的技術及知識。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聘請專家開展講座、單位部門合作交流、外出學習交流等方式,為職工開展業務科研創造條件,從而提高職工的專業素養。
3.提供科學、個性化的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職業發展是人才自身的核心關注點,對職工個體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內在激勵。一是為不同崗位的職工提供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公共圖書館應積極幫助職工科學定位,將職工自身的實際情況與單位發展相匹配,幫其確定職業生涯目標;二是對新進職工采取輪崗制,加強職工對圖書館工作的全面認識,充分發揮個人特長;三是構建分層分類、個性化的職工職業發展途徑,積極構建業務崗位、后勤崗位等不同崗位之間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的機制,穩定人才隊伍。圖書館員正日益成為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職業,不僅要懂圖書館專業知識,還應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需要有其他專業背景、善于管理、有自主學術研究能力或者社會影響力的各類型人才。
4.完善人才考核及評價機制
在知識至上的經濟時代,激發員工的積極創造能力,是圖書館保持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公共圖書館要完善人才的考核及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崗位職責為依據、以工作績效為重點內容的考核辦法,改進考核方式,增強考核工作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以考核結果作為人員選拔任用、培養教育、激勵約束和績效薪資的依據之一,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完善人員管理制度和綜合考核評價制度,充分發揮獎懲制度在人事管理中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四、結語
圖書館承擔著文化傳承的神圣使命。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是確保公共圖書館長期和穩定發展的重中之重。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把握發展趨勢和機遇,能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軒銀梓.關于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以鄭州市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8):11-13.
[2]李 征.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9(6):526-527.
[3]胡滿英.公共圖書館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文信息,2020(2):45-46.
[4]張 娟.淺談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13):147-148.
[5]胡春娟.高校非圖書館學專業館員的職業發展——從學科館員到學科文獻專家[J].大學圖書館情報學刊,2012,30(02):68-71.
[6]張前永,張一川,孫明明.職稱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基層公共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8(10):70-73.
(作者單位:福州市圖書館 )
作者簡介:顧佳華(1993—),女,漢族,福建寧德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總分館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