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璇
【摘要】隨著社會性網絡的迅速發展,基于社會性網絡環境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文章旨在探討這一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案例,并重點關注教學目標和任務設計、學習者參與和互動機制、教師角色轉變和支持策略,以及技術工具和平臺的選擇。
【關鍵詞】社會性網絡;高職英語教學;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性網絡的迅猛發展,高職英語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學生在社會性網絡環境下的學習需求。通過深入分析社會性網絡對學習者的影響以及英語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將為高職英語教育提供創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需求。
一、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1.基于社會性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性網絡的興起和發展,基于社會性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逐漸受到廣泛關注。這種教學模式以社會性網絡為基礎,通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和共享,提供更具參與性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在這一模式下,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積極參與者和學習者。基于社會性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學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在線討論論壇等途徑與同學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和分享學習經驗。
基于社會性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通過社會性網絡,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進度和興趣選擇學習資源,定制學習計劃。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基于社會性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倡導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英語。通過模擬社交媒體平臺、在線協作工具等,學生可以參與到真實的語言環境中,與其他學習者或者母語人士進行實時交流和合作。這種實際應用的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聽力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
2.社會性網絡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基于社會性網絡的在線討論平臺被廣泛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可以在這些平臺上分享學習心得、提出問題并與同學進行討論。教師可以設定相關話題或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這種形式的互動討論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強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學生可以通過一些社交媒體平臺與其他學習者或母語人士進行實時交流,并分享學習資源和經驗。教師可以利用學習通、騰訊會議、釘釘等學習平臺發布學習任務、提供學習資料,查閱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到課情況,并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實現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學習,并實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督和指導。通過社交媒體的使用,學生可以在真實的社交環境中運用英語,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基于社會性網絡的協作工具如Google Docs、在線協作平臺等也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學生可以在這些平臺上進行團隊項目合作,共同撰寫文檔、制作演示文稿等。這種協作方式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協調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工作進展,并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反饋。社會性網絡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案例涵蓋了互動討論、社交媒體交流和在線協作等多個方面。這些案例的共同特點是通過社會性網絡的應用,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與共享,增強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基于社會性網絡環境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設計
1.教學目標和任務設計
基于社會性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設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以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相匹配。教學目標應該涵蓋語言能力的培養、交際能力的提升以及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等方面。任務設計應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運用,例如開展小組討論、模擬真實場景對話、撰寫合作文檔等,以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發展。
明確語言能力的培養目標。可以設定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能力目標,根據學生的水平和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分級。例如,培養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可以設計針對不同主題的聽力材料,并配以相關問題和討論任務,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能力。注重交際能力的提升,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對話和角色扮演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可以設計情景對話任務,要求學生在社會性網絡環境下與其他學習者進行實時交流和合作,從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
2.學習者參與和互動機制
網絡教學的優勢是教學信息量大、傳遞信息速度快、交互便捷,通過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和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合作精神。
建立互動性強的學習平臺。教師可以選擇適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社交學習平臺或在線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合作的空間。這些平臺可以支持學生之間的實時互動、討論和資源共享,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和學習社群的形成,引入協作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合作、項目任務等形式,鼓勵學生在社會性網絡環境下共同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設定具體的協作目標和規則,激發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互助精神。通過提出挑戰性問題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回答,同時鼓勵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互動。通過社會性網絡的使用,學生可以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決方案,互相啟發和批判,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鼓勵學生分享學習成果和經驗。學生可以通過社會性網絡平臺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學習筆記或學習心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習者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借鑒,同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3.教師角色轉變和支持策略
基于社會性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設計要求教師轉變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將學習的主人角色交還至學生,強調老師對學習任務的整理發布,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索和主動發現和主動建構,教師的角色轉換不應簡單的流于形式,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教師應充當學習的導航者。他們需要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利用社會性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能和操作方法。教師可以提供培訓和指導,引導學生了解和使用網絡工具和資源,以提高他們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教師應成為學習的激勵者。他們可以通過設立具體的學習目標和挑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個別或團體的討論,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困難,并提供相應的鼓勵和支持,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教師應成為學習的評價者和反饋者。他們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之處。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測驗、作業評定、個人反思等方式進行評估,同時提供具體的建議和指導,幫助學生改進學習策略和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提供指導和資源支持,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和交流,幫助他們共同解決問題并取得成果。
4.技術工具和平臺選擇
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可以選擇國內知名的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如“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等。這些平臺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工具,可以用于發布課程內容、在線互動、作業管理和學生成績跟蹤等功能,方便教師進行教學管理和學生進行學習活動。
視頻會議工具:針對遠程教學和在線協作,可以選擇使用常見的視頻會議工具,如“騰訊會議”“Zoom”等。這些工具支持多人視頻通話和屏幕共享功能,方便教師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和討論。在線協作工具:推薦使用國內外常見的在線協作工具,如“騰訊文檔”“谷歌文檔”等。這些工具可以實現多人實時編輯和評論,方便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和共同編輯文檔、報告等。社交學習平臺:選擇適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社交學習平臺,如“知乎”“豆瓣小組”等。這些平臺提供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的場所,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知識分享。
基于社會性網絡環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參與、互動和合作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教學模式的設計和實施需要充分考慮學習目標、學生參與、教師支持以及合適的技術工具和平臺的選擇。通過持續的研究和實踐,可以不斷改進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果,以適應社會性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挑戰。
【參考文獻】
[1]張妍芳.網絡背景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校園英語,2015(24).
[2]宋春鴻.網絡教學背景下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J].文教資料,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