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駛上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快車道,堅持造就“大國良師”班主任強師建功新時代的價值取向,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教育本質新定位,主動履行新時代師者“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教育角色新使命,體現“大國良師”班主任“啟智悟道之師”育人品質的教育價值新追求。班主任在詮釋立德樹人教育真諦,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引路人的過程中,如何精心引導學生、啟迪智慧、領悟真理,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而睿智發展的人,是高素質強師的當務之急。
本期聚焦班主任塑造“啟智悟道之師”育人品質的主題,旨在培育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大國良師”班主任“啟智悟道之師”的關鍵素養。這里的“啟智”即“啟迪智慧”。“啟迪”有開導、啟發之意。“智慧”是聰明才智的意思,是體現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精神狀態。“悟道”是領會道理,指思考、領悟真理的過程。所謂啟智悟道,主要是指班主任在造就“大國良師”的班級立德樹人中,以高尚的德性、豐富的學養、睿智的教法、引導的藝術,以培養時代新人、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啟迪、挖掘、培育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智慧地學習,深刻領悟真理的本質,提升學生思維的品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力。
追求“啟智悟道之師”班主任的育人品質,首要的是關注自身的智慧學習、智慧修煉、智慧生成和智慧立教,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人們將永遠賴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嚴。”由此足見班主任擁有智慧的地位與價值。筆者曾在蘇南一所小學看到“啟迪智慧,潤澤生命”的校訓,意在通過學校教育去啟迪學生的聰明才智,要像溪水一樣去澆灌、潤澤、滋養學生,使他們成為生命旺盛、靈性成長的人,體現了學校站在“立德樹人”的教育高度,凸顯“增長智慧”的教育功能,堅持以智慧教育引領學生智慧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成長。
成為“啟智悟道之師”的班主任,需要在啟迪學生智慧、激發生命活力的基礎上,始終聚焦教育的本質,探索“真教育”的精神品質,領悟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之道。然而,當下仍然存有教育內卷普遍、學校分數至上的現象,依然存在與教育本質“背道而馳”的問題,沒能堅守“立德樹人”的育人之道、體悟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和未來發展而教之道。這就更需要師者注重“啟智”與“悟道”的融合。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萬是變術,宗就是道。“術”是多變的,“道”是不變的。師者只有勤于問道、不斷尋道,學會懂道、智于行道,追求“術”與“道”和諧統一,才能真正完成班主任“啟迪悟道之師”的育人使命,并著力于以下三點:
1.堅持“智慧啟迪智慧”。班主任塑造“啟智悟道之師”的育人品質,需要從高質量教育發展的視角,著眼于學生完整生命的發展,以厚德之心,厚實自己的深學底蘊,涵養自己的育人精神,善啟智、教好書、育好人。高度認同智慧植根于教育、根源于知識,把為增長智慧而專業精進視作己任。在啟發學生知識學習中走向智慧、潤澤智慧、啟迪智慧、成全智慧,努力在實踐中智慧地成長,真正實現“用智慧啟迪智慧”的班級育人價值。
2.引導領悟“教育本道”。班主任塑造“啟智悟道之師”的育人品質,需要自覺擔負起促進學生德性培育、精神進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神圣使命,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堅持以領悟其中的價值正道為根本,關注育人的本根、本真、本源之道。一位哲人說得好:沒有智慧的人看到一棵樹就是一棵樹,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擁有智慧的人卻能在一棵樹上看到風景,在一粒沙里發現靈魂。領悟“教育本道”就是要善于從中發現育人的風景和靈魂。
3.體現“啟智悟道”深度。班主任塑造“啟智悟道之師”的育人品質,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智慧學習,并對所學領域進行深度的悟知、悟學、悟道。尤其是在追求“大國良師”育人境界時,力求深層次突出課程價值的引領、真實情境的創設、高階思維的發展、學科整合的力度、反思探究的程度、深刻體悟的過程、合作交往的效度、自主建構的能力等關鍵要素,通過轉識成智培育智慧主體,真正領悟真理之道,實現自動、自由、自覺的發展。
辜偉節? ?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首任副主任,江蘇省教育學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