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峰
關鍵詞:木版年畫;初中美術;應用策略
木版年畫是一項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民俗文化藝術形式,最早起源于宋朝,且隨著雕版印刷技術的成熟而得以發展,內容大多取材于社會生活,題材包羅萬象,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具有其特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且木版年畫制作過程中的“畫、刻、印”三大工藝極具藝術性和趣味性,能夠有效激起學生對繪畫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因此被作為一種新穎的藝術形式納入了初中美術教學的范疇,進一步豐富了學校的校園文化以及學生的美術視野,對于學生審美能力及藝術修養的全面提升來說意義重大。
中國自古就流傳著一句老話叫做“舉頭三尺有神明”,其中的神明指的就是人們的先祖,這句話的大意就是神明在保佑人們的同時,也會監督人們的思想行為,所以人們要時刻自省,與先祖保持心靈溝通,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這種思想下,人們常常會將仁義禮智信等中國傳統美德,編撰成各種各樣的傳奇故事流傳于民間,而木版年畫就是民間傳播這些故事、承載人們信仰的一種形式。初中生正處于自我意識逐漸形成的階段,對信仰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在美術教學中通過學習木版年畫,傳承的不光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有古人“天人合一”的信仰。
在全球一體化的思潮之下,西方國家的藝術、文化依托于其發達的經濟,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在金融資本的加持下,給人一種西方藝術即世界代表的錯覺。木版年畫作為我國傳統的民俗文化藝術形式之一,其雕刻印刷技術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文明的重要產物,也是我國先祖智慧的結晶,作為后輩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傳承這一具有中國美術特色的傳統藝術,并將其發揚光大,讓我們的藝術也能夠獨立于世界民族之中。
古時候人們會將神明繪于紙上,張貼在門上,意為希望能夠獲得神明保佑,民間甚至有著“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的說法。而木版年畫就源自民間年畫,其目的是服務于百姓的生活,滿滿的煙火氣最能撫慰人們的心,所以木版年畫的內容大多與社會生活有關,可以說是古代中國人生活狀態的縮影,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生活智慧。
就現行的初中美術教科書來看,其中關于民間美術的教學內容以欣賞和評述等課型為主,甚少涉及動手創作類的課程,而這又正是初中生學習美術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木版年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關于木版年畫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師則需要做到兼顧“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綜合探索”等多個領域,從文化傳播的角度切入,以木版年畫所載的悠久歷史,來引領學生深入了解我國的民間美術,共享各種美術文化資源,讓學生在鑒賞木版年畫作品的同時,有機會真切參與到木版年畫的制作過程中,以臨摹的方式快速掌握木版年畫的造型、構圖、色彩及線條等元素,整體把握木版年畫的藝術特色,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組織學生學習木版年畫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靈活安排學生是自主學習還是合作學習,是實地考察還是交流訪談,而不同的教學方式往往能夠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特有的藝術氛圍下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鑒于學生對木版年畫了解甚少,在“欣賞評述”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語言的魅力,為學生講述更多關于木版年畫的故事和知識,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造型表現”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直觀呈現與木版年畫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資料,通過感官刺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清晰準確地接受到教師所傳授的木版年畫制作技巧。
客觀、準確又恰當地教學評價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條件。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在教授學生木版年畫的時候,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教學評價方式,從美術知識、繪畫技能、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價值觀念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點評,不一定非要讓學生徹底掌握這門傳統民間藝術,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該課題的相關知識,來豐富自身的藝術感知能力、強化自身對美的認知能力。如在教學過程中以競賽搶答的方式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活躍度,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并準確指出學生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讓學生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的薄弱環節,明確認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然后汲取他人的優秀經驗和意見,進行有目的性的改進。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木版年畫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以及學生學習木版年畫的重要性,并合理選擇木版年畫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評價方式,引領學生通過感悟木版年畫獨有的藝術魅力,來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學習熱情,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以及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進一步推動初中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立娜.東昌府木版年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傳承探究[D].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22.DOI:10.27729/d.cnki.ggdjs.2022.000104.
[2]張國霞.楊家埠木版年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22.DOI:10.27699/d.cnki.ghbmt.2022.000316.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邑縣東城賽博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