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就油松栽培技術和主要病害的控制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為了確保油松的造林效益,必須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加強其后期的養護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油松;養護管理;病蟲害防治
1 油松種植養護管理
1.1 油松植株的選擇
試驗結果表明,選擇健壯、生長迅速的幼苗、具有優良的無病害的植株,可以增加移栽的存活率。盡可能地選在土地相對平坦的地方,以免土壤的坡度太大而影響移植。
移植的時間也很關鍵,因為根系比較大,根系容易被抽走,所以在移位的時候,土壤會產生很強的吸附性,從而引起生產環境土壤變化不均衡,導致移栽失敗。所以在合適的情況下,可以在一年以上的時間里,對這些油松進行一定的養護管理,使栽培土壤中產生更多的根系,從而增加了移栽的成功率。
1.2 移植時間選擇
油松易于存活,可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移植,但在寒冷的冬天除外。三季中秋天是最好的季節,秋天的溫度很低,葉片的蒸發能力也很弱,所以葉片的生長會很慢,但是它的根須卻可以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重新生根發芽。到了春季,它的根須就會從泥土中汲取養分,枝繁葉茂,移植成功的幾率也會大增。
1.3 移植的基本原則
在油松的移植中,通常要遵循“起、運、栽、澆”的基本規律。首先,種植孔的大小要大于土球1.2~1.3倍,底部要松土10厘米左右,埋下2~3厘米,以便于調節主干和根系的發育。其次,要看清方向,通常為了美觀作用,要注意把原本向陽面的部分保持向陽面,避免由于反光而導致樹身被燙傷。最后,合理放置樹的主桿,然后用繩子把主桿綁起來,以免被大風吹倒。
播種后要及時澆透水分,然后進行噴霧濕潤。此外,澆水后可覆蓋,覆蓋層為倒鍋狀,這樣可以增加土壤溫度,避免過多的雨水進入種植坑,導致根系腐爛。
1.4 油松養護管理
要根據不同的天氣條件,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確保其正常的生產。
防寒上有以下幾個措施:①塑料薄膜防寒措施:該措施近幾年在生產中得到了推廣,例如:云杉、冷杉、紫杉、側柏、檜柏等,采用鐵筋和竹片在苗床上形成一個圓拱,上面用塑料布包住,并用泥土填實,方便快捷。②覆草防寒措施:選擇在凍土之前,用稻草、麥稈或者野草等遮蓋,最好不要露出樹冠。首次下雪要用振動蓋住,防止雪從樹苗縫隙中掉落,造成樹苗受壓損。在春播之前的一星期內,不要一次全部摘掉,要分成2~3個階段進行,以免早衰的幼樹受到霜害。③涂白防寒措施:在油松幼樹的冬季,涂刷白色的抗凍具有很好的作用。其制作方法為:1∶1.5加入1%的水溶液,加入適量的漿糊,在松樹幼樹上噴灑。施藥的時機是在土壤凍結之前。在整個冬天,松樹的表面呈現出一種灰色,它可以反射太陽光線,防止氣溫的劇烈波動,還可以阻塞葉子的氣孔,防止水分蒸發,對種子有很好的防護和防治疾病。④覆土防寒措施:該技術已被用于油松,云杉,冷杉,月季等作物的抗凍。其主要的技術措施是把所有過冬的油松都埋入土中,以保證其與苗圃的土壤溫度,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低溫的影響,同時也可以阻止水分的流失,保證幼苗的濕度均衡,避免由于缺水而導致的死亡。
覆蓋土時應特別留意以下要點:一是用犁翻起坡地(或壟槽),碎土后將土覆蓋在床壟面上,以保證苗梢一端向一側傾斜,切勿從苗頭往下覆蓋。二是覆蓋層要平整,覆蓋緊密,避免因透氣造成的凍傷,通常在床的南邊,在迎風處要加厚覆蓋層。三是覆蓋后要定期巡查,如有裸露的幼芽,應立即進行覆蓋。四是在來年春季出苗1~2個星期,溫度在5℃上下時,可分為2次收土,在強風天氣下,切勿撤除土壤,以便于緩苗期生長,以適應氣候的改變。五是收土時間不能太晚,以免土壤結冰后沉降,粘在松樹幼苗上,會造成不良的影響。退耕后要適時澆水,防止春季干旱[1]。
2 病蟲害防治
2.1 病害
①腐爛病。枯萎病發生在松樹的樹干和樹皮下部,油松如果得了疾病,那么它的樹皮就會呈現出一種棕紅色的突起物,久而久之,它就會開始腐朽,而且還會有一種類似于酒渣的味道。該病發生后,其表皮上出現一種不規則的卵狀突起。這種疾病的發生,要求種植工人能夠實時監測病情,并及時的進行診斷和處理。在處理的時候,要將突起物刮去,然后再用殺菌藥劑進行噴霧。常用殺菌藥劑有腐蝕靈、石硫合劑、福美碑等,通常都是2次使用。
②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種對油松有很大威脅的疾病,在某些情況下,會造成整個油松的死亡。該病的發生部位以新的枝條和葉子為主,少數發生在油松的果實和花上。病害發生后,會使油松枝節短、葉卷曲等發生,而發生病害后,其表層會被一種類似白色粉末的東西所包裹。到了晚期,這種白色粉末就會變成黃色。在出現這種癥狀的時候,栽培者要對其進行甲基托布津的處理。
油松具有很高的抗病力,但也要注意科學地控制它的發生,特別是在它的生長發育階段,它的抗病能力很弱,無法有效地防止它的發生。在采用藥劑控制的方法控制病蟲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滅菌處理,避免細菌的侵染。同時,應加大對油松的野外經營,提高其防治能力[2]。
2.2 蟲害
對油松危害最大的害蟲是梢小蠹,這種害蟲對樹木的危害很大,對油松林的危害很大。這些害蟲對油松的作用比較小,可以在整個樹木的樹身中潛伏。造成這種害蟲的主要是由于環境因素或環境破壞、人為過度開采、破壞環境等因素造成的。該害蟲可將其枝葉全部遮蔽,從而引起大量的油松死亡,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后果。在防治此種害蟲時,應及時將發生此種害蟲的病株進行檢疫,以避免病原菌感染。
在種子還沒有種下之前,就可以進行防蟲處理,防止在發芽的時候受到害蟲的危害,可以用福爾馬林之類的殺菌劑來清洗,這樣可以增加苗木的成活率。主要是由于林木種類較少,對病蟲害的抗性差,故常在次生林和人工林中出現。因此,在栽植的過程中,要與其它樹種進行輪換,使之達到一定的比例,才能避免蟲害的侵襲,同時也可以保持水土,增強森林的生態防護能力。
在病蟲害多發區,油松的病害不僅是由于人工造成的,而且有可能是由于上一代的油松基因的變異,導致了對其造成的傷害。所以在栽種的時候,只要不傷害到幼樹,就可以通過適當的補償和修復來防止基因損傷。
雖然殺蟲劑在某種意義上會對樹木產生傷害,但正確地噴灑殺蟲劑,反而會讓樹木的成長變得更加健康。目前國內的殺蟲劑主要是水壓和風送兩種,因此,在噴霧過程中,我們可以參考其他大型樹木的防治方法,如采用風送、霧化等方法,如有可能,還可以采用空中播種。這種方法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會造成環境的破壞,因此要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對樹木進行藥劑的防治[3]。
3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其多種優勢,油松已逐漸受到各國林業部門的追捧,但其栽培與病蟲害的控制也一直是各國林業局頭痛的問題。油松的生長環境很好,但也要講究技術,從種子選育、移植養護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同時做好后期的病蟲害預防工作,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木材和藥材收益。
目前,油松是目前人工林的重要樹種,為我國的社會和生態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有關部門要提高自己的技術,加強對病蟲害的控制,確保油松的栽培達到相應的要求,從而給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馬德利.對油松種植技術及主要病蟲害的防治對策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20):163-163.
[2] 呂鋒.對油松種植技術及主要病蟲害的防治對策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8):99-100.
[3] 王云娟.油松種植技術及主要病蟲害的防治對策[J].種子科技,2021,39(20):109-110.
作者簡介:
黨志卿(1985.4-),女,甘肅永靖縣人,本科,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木病蟲害防治、植物檢疫及林業技術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