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偉杰
【摘要】為順應英語學科教育從“知識本位”到“素養本位”的發展形勢變化,文章提出了以學科大觀念為總體統攝,以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為基本思路的小學英語教學優化建議,對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內涵及其與單元整體教學之間的關聯作出了解讀,從學科大觀念的提煉、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以及單元教學活動的組織三個維度展開了探討,以期更好地彰顯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學科大觀念;小學英語;英語教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應以主題為引領選擇與組織課程內容,充分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這在為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指明方向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以往單課時教學設計中散點化、碎片化、淺表化與形式化問題的解決。文章以解決學生英語學習碎片化問題為立足點,對基于學科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及實踐策略展開分析與論述。
一、英語學科大觀念與單元整體教學之間的關聯
從學科本質層面來看,學科大觀念是學科本質、學科核心知識以及學科思想價值的集中體現;從課程內容層面來看,學科大觀念是聯結學科教學內容的核心概念框架;從過程與方法層面來看,學科大觀念是統攝學科教與學的過程、方法的基本原則[1]。簡而言之,學科大觀念是一種兼具中心性、結構性、持久性與遷移性,并且能夠充分揭示學科本質的思維方式與核心觀念。
對于英語學科而言,英語學科大觀念是從英語學科零散的概念中提煉與統整出的上位概念,它既是英語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本質的集中體現,又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與核心素養的融合。
英語學科大觀念與現今所倡導的單元整體教學相輔相成。一方面,英語學科大觀念能夠為教師開展導向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踐提供指導,增強英語課程教學的結構性與體系性;另一方面,單元整體教學能夠輔助英語學科大觀念的落地與貫徹,讓學生圍繞學科大觀念建構更為完整的知識結構,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由淺表學習到深度學習的轉化[2]。
二、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及實施路徑
綜合以上分析,在以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展開基于學科大觀念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踐,不僅更有益于小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整體提高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對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落地同樣也極具指導意義與現實意義[3]。文章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1“Cinderella”為例,對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思路及實踐路徑展開探討。
(一)依據課標指導思想,深挖教材,提煉學科大觀念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始于大觀念的提煉,終于大觀念的落實[4]。由此,教師在實際開展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踐時,要堅持以英語課標為主要依據,研讀與分析教材內容,精準地提煉出對單元教學具有統攝作用的學科大觀念。
這一單元的主題語境隸屬“人與社會—文學、
藝術與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童話故事“Cinderella”展開,意在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各類語言實踐活動,實現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語言及文化差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與文化意識。小學英語教師在圍繞本單元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可以“Fairy Tales”為主題,設計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與遷移創新類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對“Fairy Tales”建立深層次的認知,形成“Love reading, lifelong reading”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即本單元所體現的英語學科大觀念。
(二)加強文本語篇研讀,整合內容,凸顯知識結構化
英語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內容主要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個要素組成。其中,語篇承載著表達主題的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是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中發展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5]。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初步提煉學科大觀念后,就要以大觀念為引領,加強對單元中各語篇的研讀分析,更為精準地把握單元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以及學科大觀念在單元教學中的定位,促使學生通過單元整體式的結構化學習,實現對語言的全面習得與對語篇意義的深層次理解。
這一單元共由Story time、Grammar time、Fun time、Sound time、Culture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以及Ticking time八個模塊構成。其中,Story time模塊中的“Cinderella”童話故事、Grammar time模塊中的語法知識以及Culture time模塊中的拓展閱讀是本單元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的分布點。因此,這三個模塊的內容不應集中在同一課時。教師要依據小學生的語言能力特點與認知水平發展規律進行排布、重組與加工,讓學生在結構化的英語課程學習過程中,進行語言技能與學習能力的反復操練,實現對本單元主題意義、學科大觀念的內化。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三)聚焦核心素養發展,組織活動,踐行英語學習觀
在基于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秉承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樹立英語學科大觀念。通過提煉學科大觀念,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小學英語教師會對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與方向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與把握。基于此,教師在具體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可在學科大觀念的引領下,依據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與遷移創新類的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第一,學習理解類活動。針對小學生易在英語語篇閱讀學習中出現閱讀障礙與困難的情況,小學英語教師在基于學科大觀念指導學生閱讀學習Story time模塊中的童話故事“Cinderella”時,可借助多媒體,以卡通動畫的形式呈現語篇內容,為學生創設立體形象的英語閱讀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在可視化、動態化的立體情境的輔助下充分把握故事的主要情節與人物,并在觀察人物動作、模仿人物對話的過程中對本單元核心句式“Why are/can't you so sad/go to the party?”“Because I don't/can't...”形成初步認識,感受童話故事內容豐富、人物形象立體、極具想象力的特點,產生閱讀中外童話故事的興趣。
在學生對語篇內容形成較好的認識與把握后,小學英語教師可順勢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Read and match”與“Ask and answer”學習活動。在“Read and match”活動中,教師可以漫畫的形式提取語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根據圖像所傳達的信息選擇與之相匹配的英語句子。在“Ask and answer”活動中,教師可鼓勵學生利用疑問詞“who”“whose”
“what”“where”“when”“why”造與語篇有關的問句,如“Where is the prince's party?”“Why can't Cinderella attend the party?”“Whose shoes have these girls tried on?”等,讓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活動與思考探討活動,學會在閱讀童話故事或其他語篇時合理提取關鍵詞句、提煉閱讀技巧。這樣一來能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理解閱讀,二來能為學生自主閱讀、終身閱讀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
第二,應用實踐類活動。童話故事本就對年齡尚小、心智尚未發展成熟的小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在學生對童話故事“Cinderella”的內容、本單元核心句式形成一定的認識后,小學英語教師可順勢組織學生圍繞童話故事“Cinderella”展開課本劇演繹。
首先,教師可根據童話故事“Cinderella”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將學生劃分為五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并為學生提供中英對照版的故事書Cinderella,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閱讀整本書,理清童話故事的發展順序與人物的性格特點。其次,教師可組織全體學生在課堂中輪流進行角色演繹,在豐富學生語言實踐體驗感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英語表達自信心與成就感。最后,教師可讓學生以組間互評、組內自評的方式,對各個學習小組的課本劇演繹情況、語言表達情況和童話故事改編情況展開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并為分數最高的學習小組提供整本英語童話故事書作為獎勵,激勵學生積極學習,讓學生得到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全面鍛煉,獲得更為豐富與多元的英語學習體驗。
之后,小學英語教師可為學生出示Cartoon time模塊的趣味小故事與Checkout time模塊的兩項學習任務“Look and write”“Think and write”,讓學生遷移運用閱讀童話故事“Cinderella”的技巧方法自主完成對Cartoon time語篇內容的解讀分析,并在學習任務的驅使下完成對單元學習內容的復習與鞏固,實現從淺表學習、碎片化學習到深度學習、結構化學習的自然轉變與過渡,為學生升華英語學科大觀念及單元主題意義奠定良好基礎。
第三,遷移創新類活動。小學英語教師可圍繞本課Culture time模塊生成“Talking about Favorite Fairy Tales”學習話題,讓學生在課堂中應用“What is your favorite fairy tale?”“Why do you like this fairy tale?”“What are the characters in this fairy tale?”
“Because I like.../Because of this story...”等句式進行對話與交流,讓學生在表達與溝通中實現對本單元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的全面習得,并在說明自己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概括童話故事梗概等的過程中,產生閱讀其他同學推薦的童話故事的欲望,積極利用課余時間閱讀Andersen's Fairy Tales、Grimm's Fairy Tales、Zheng Yuanjie's Fairy Tales、Chinese Mythological Stories、Aesop's Fables等以童話、神話、寓言為主要題材的英語讀物,養成“Love reading, lifelong reading”的情感態度。
結語
總而言之,在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新課標為主要依據,以英語學科大觀念為核心,以主題意義為引領,以單元整體教學為基本思路來設計與優化英語課程教學結構與英語課程教學活動,將碎片化、分散化的英語知識有機串聯起來,在驅動學生從散點化學習、淺表化學習到結構化學習、深度化學習轉變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英語學科本質及內涵的理解,培養其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雅婷.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英語教師,2022,22(23):127-132.
[2]沈文娟.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以五年級下冊《Chinese festivals》為例[J].小學生(中旬刊),2022(11):7-9.
[3]楊艷晴.學科大觀念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策略:以《Protect the Earth》為例[J].小學生(上旬刊),2022(11):52-54.
[4]丁雪瑩,孫萬磊.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5):26-34.
[5]姚達文,盧少芬,謝婉霞,等.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5):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