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杰
摘要:目的:翻轉課堂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一種,能夠有效改善傳統灌輸式教學的弊端與突破線下集體教學的局限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與效率。研究翻轉課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實踐,主要是為了發現當前鋼琴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分析翻轉課堂對解決現存問題的意義,并提出后續開展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方法:文章利用文獻綜述法與實地調查法,總結分析部分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發現高校鋼琴教學理念存在偏差,以結果為王的教學理念嚴重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鋼琴課程設置重實踐輕理論的情況廣泛存在,還存在鋼琴課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設施未能充分適應人才需求的問題。結果:在實際鋼琴教學過程中,高校鋼琴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通過劃分翻轉課堂小組細化教學任務,提升教學任務設置的針對性,并借助網絡平臺優勢完善翻轉課堂的課前與課后教學,豐富翻轉課堂教學資源,促成課堂知識的內化。結論:借助互聯網的發展助力翻轉課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是推進高校教學模式革新的關鍵一步。翻轉課堂在解決傳統鋼琴教學模式弊端方面有積極作用,只要教師遵循翻轉課堂“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引導為主”“差異化教學”的三個基本特點,就能夠發揮翻轉課堂的優勢,有效提高鋼琴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自主性,教師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新傳統教學理念,以更符合時代潮流、學生特點的模式開展教學。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校鋼琴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J624.1-4;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21-0-03
翻轉課堂是線上課程與線下指導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發生改變,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發揮引導、啟發、監測教學過程的作用。翻轉課堂源于美國兩名化學教師——喬納森·鉑爾曼與亞倫·薩姆斯,最初教師是為了讓一些因故無法到課的學生跟上學習進度,才錄制實時講解視頻供學生在課下觀看,以彌補課堂缺席落下的學習進度,而教師也會在視頻課程之余為學生開展針對性指導,長此以往,這種“課上觀課+課下輔導”的“翻轉”課堂方式逐漸被學生認可與接受。鋼琴教學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意識,具有積極意義。
1 高校傳統鋼琴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
從高校鋼琴教學現狀來看,大多數鋼琴課程并未綜合考慮學生的發展需求,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基礎設施上均有與現實脫節的情況。過于注重結果,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只以成績論好壞的教育現狀導致高校鋼琴教育愈發難以回到正軌。
1.1 高校鋼琴教學理念存在偏差
受應試思維影響,高校鋼琴專業教學也將教學重心放在提高成績上,在廣大師生眼中,衡量鋼琴教學質量的標準就是考取鋼琴等級證書。由此看來,我國傳統教學思想的弊端影響甚深。實際上,鋼琴專業學習的本質不是為了考取證書,而是通過提升藝術修養與藝術技能培育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未擺脫以成績為主的教學理念,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演奏情感、臨場能力等方面的培育,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站在學生的“對立面”,不能切實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與主觀學習意愿,影響了鋼琴專業教育目標與高校育人目標的實現[1]。
1.2 高校鋼琴課程設置存在不足
鋼琴教學看似是技能教學,實則鋼琴技能背后的藝術文化底蘊也同等重要。大多數高校過于重視鋼琴演繹技巧的教授,而忽視了學生藝術素養方面的培養。從高校的鋼琴課程設置來看,鋼琴實操課程居多,而與實踐課程同等重要的理論課程與文化課程較少,容易導致學生審美素養與文化素養的缺失,學生空有演繹技巧卻無法準確理解、詮釋音樂中的情感,終究體悟不到鋼琴藝術的靈魂。
1.3 高校鋼琴課程教學模式單一
高校鋼琴教學一般要與其他專業共同開展復合型培育,如聲樂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編曲專業等,但是每個專業對鋼琴的需求程度不同,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大部分高校鋼琴教學采用彈奏式教學。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因此教師示范時間較短,師生之間的互動效率低,學生往往無法在課堂上得到針對性指導,課下請教頻率也較低,教學效果可見一斑。彈奏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掌握整體課堂節奏,學生按照教師思路學習曲譜、知識,學生思維容易受限于教師思維,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
1.4 高校鋼琴教學軟硬件設施有欠缺
近年來,高校大部分專業處于擴招狀態。學生人數的增加不一定能帶動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大多數高校的藝術類教學設備并不能適應高校擴招的速度,阻礙了高校育人目標的實現。從硬件層面來說,大多數高校會開設單獨的琴房供學生練習,但是琴房十分有限,普通本科類高校的琴房不過10間左右,而學生對琴房的需求十分旺盛,高校在硬件設施層面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鋼琴練習需求。在軟件層面,高校鋼琴教學依然以集體教學為主,大部分高校并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開展針對性的指導課程,一對一教學更難以實現,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提升緩慢。
2 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高校為了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鋼琴人才,正在加快完善鋼琴教學體系,順應素質教育要求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審美素養、人文素養等,翻轉課堂就是高校鋼琴教學革新的重要手段。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力量,這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鋼琴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能夠有效增強鋼琴教學效果與提升教學質量。因此,高校鋼琴教學翻轉課堂模式革新勢在必行。
2.1 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高校鋼琴教學不同于一般的專業理論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育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學生的鋼琴理論基礎與鋼琴彈奏能力有一定差異,即使是同樣的曲譜,不同演奏者對曲譜的理解與情感把握也會影響演奏的質量與整體效果的呈現。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只能解決學生在鋼琴演奏上的一些共性問題,但是真正決定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往往是一些僅存在于個別學生之間的個性問題,依托翻轉課堂則能針對學生問題設計具有差異性、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演奏潛能,讓學生享受音樂的魅力,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的目的[3]。
2.2 促進師生角色關系轉換
高校鋼琴教學課堂上,多數教師首先會講解歌曲伴奏編配方式、練習重難點,然后向學生布置練習任務,學生按照教師的練習方案開展練習,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學生是被動學習,其對曲譜的創新意識與革新思維無從發揮,嚴重阻礙了學生鋼琴彈奏水平的提高。翻轉課堂強調師生角色關系的互換,教師從“知識灌輸者”轉變為“答疑解惑者”“引導監督者”,學生由課堂的“聽眾”轉變為曲目的“彈奏者”、音樂藝術的“探究者”,基礎知識的學習、曲譜的講解被置于課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甚至自主把控學習進度,課堂更多用來為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創作空間與思考空間。
2.3 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
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教師講授音樂理論示范演奏、學生在課后進行固定曲目練習”的鋼琴教學活動順序,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被轉移到課下,學生能夠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大部分的課堂時間被用于學生練習與教師指導,這無疑大大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與此同時,翻轉課堂模式有利于專業學科各課程之間實現互相滲透,依托網絡平臺能夠實現各課程之間的教學資源共享,最大限度豐富教學內容,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能夠搜尋到更多知識,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與認知,也能夠擴充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鋼琴專業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升。
3 翻轉課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
推動翻轉課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普及,可以有力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眾多問題,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質量,滿足社會對鋼琴人才的需求。翻轉課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助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也有助于高校合理分配教學資源、教師正確看待自身角色。
3.1 尊重學生主體差異,設計個性化教學任務
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基于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課時完成進度,更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意愿、學習情緒等。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構建翻轉課堂自學小組,每個小組都會有能力水平不同的學生,從而實現取長補短、以優帶劣,讓小組成員明白協作學習的重要性。每個小組還要設置一名組長,負責日常鼓勵學生開展練習活動,監督學生反饋練習視頻,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也應加入每個小組中,為不同小組制訂日常學習計劃,根據不同小組的學習進度發布學習視頻、布置學習任務,并及時與小組成員“私聊”,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解決。這種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布置教學任務的方式,既沒有讓教師脫離教學過程,又讓學生獲得了學習的主動權。
3.2 完善教學環節,注重課前、課中與課后的相互配合
翻轉課堂試圖糾正高校一直以來以教學結果為主的教學理念,旨在改革教學過程,讓教學不止存在于課堂。針對課前教學,教師可以基于翻轉課堂內容,利用短視頻形式錄制課堂導入發送至社交群或智慧學習平臺,主要內容包括教學框架、教學重難點、教學案例等,讓學生利用課前碎片化時間觀看,從而對課堂整體框架有所了解,起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針對課后鞏固,教師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實現小知識點的回放與深入講解,可在抖音、小紅書、微博等平臺開通自媒體賬號,定期上傳一些鋼琴專業的散碎知識點或鋼琴彈奏技巧相關視頻,比如展示一些和聲編配、伴奏技巧、伴奏示范或伴奏分析等,也可以利用社交平臺自帶的文案功能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回答問題,并了解學生對這些零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優勢與劣勢,進而調整課程內容。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練習視頻發布到自媒體平臺,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
3.3 突破教材限制,依托平臺豐富教學資源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獲取知識、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網絡上擁有比教材更豐富的教學資源。依托翻轉課堂開展鋼琴教學能夠突破教材限制,為學生挖掘更充足的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鋼琴教師應借助網絡平臺或軟件,靈活利用網絡優質教學資源,延伸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高校鋼琴教師借助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將練習作業錄成視頻上傳至社交平臺交流群或學習平臺。在平臺上,學生既是演奏者又是評價者,每個視頻都能被師生反復觀看,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鋼琴學習效果。
3.4 借助網絡優勢,完成課程知識內化
知識內化,指的是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具備在課后對課堂知識進行獨立思考與及時鞏固的能力,促使課堂知識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均具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受課堂時長限制,教師若想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則往往會利用課前抽查的形式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但是這種方式無法兼顧所有學生,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存在僥幸心理,不按時完成課時作業,從而落下教學進度,阻礙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根據學生上傳至網絡平臺的作業反饋進行線上意見指導,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開展針對性的線下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一些共性問題,從而調整后續的教學方案與課堂設計,不斷完善課堂教學環節,在保障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知識內化的目的[4]。
4 結語
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鋼琴教學中,符合鋼琴教學差異化指導的教學標準,有助于提升指導效率,學生學習鋼琴的意愿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進而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擴充學生專業知識體系。由此可見,高校應繼續重視網絡優質資源在鋼琴教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借助新媒體技術更直觀地為學生呈現教學內容,有效激發學生的動力,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助力學生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的協同提升。
參考文獻:
[1] 廖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戲劇之家,2021(25):175-176.
[2] 楊笛.翻轉課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20(23):145-147.
[3] 楊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華教創新(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環球文化出版社. 2022現代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444-448.
[4] 劉柱.翻轉課堂在鋼琴即興伴奏教學中的實踐[J].當代音樂,2022(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