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發展,學情分析逐漸走進教育學者的視線中,獲得一定的重視度。在新課標理念的今天,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當認真研讀課標提出的相關要求及標準,成為課標的實施者,教材的詮釋者,可以說教師對“學情”的認識和理解,直接影響物理學科課堂教學效果。在對高中物理學情分析時,教師一定要從多種視角切入,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根據現實情況對課堂教學不斷優化和完善,幫助學生打開學習思路,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及熱情,提升學生物理思維以及物理素養,有助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學情分析的研究進行了分析,以期幫助教師科學且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物理教學? 學情分析? 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10-0190-03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已全面推進,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面對高考這一大關,高考政策也在逐漸發生變化,“3+1+2”這一模式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選科是新高考政策中的一大亮點,首先學生應當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深入了解自身的內心需求,同時還要有遠大的志向,對未來的職業有大方向,這樣在選科的時候才能更加全面。所謂新高考“3+1+2”模式,3為全國統考科目,也就是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課程;而1則是物理與歷史的二選一;剩下兩門為自選科目。尤其是在“1”的選擇中,很多學生及家長會有盲從的心態,以“專業覆蓋率”作為選科的依據,這樣的選擇會存在一些基礎薄弱和盲目跟從的學生,而這一類學生并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學習期間也會比較困難。當然,選科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應當學會理性分析,權衡利弊,懂得取舍。
在新高考背景下,新課標充分體現學科育人的功能性和真正價值。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積極關注學生學情,了解學情,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注重創新,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物理思維,拓展學生知識面,充分調動學生在課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懂得自身需求,關注學習本身。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對本校部分教師和學生進行了交流和調查問卷;提出筆者的分析和建議。
一、學情的基本概括
所謂學情包含的意義非常廣泛,也就是通常我們所指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的學習情況”看似簡單的幾個字包含著深刻的意義,其中包含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狀態、心理健康、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等,需要分別從廣義和狹義的兩個角度來定義學情,廣義學情指涵蓋面較廣,包括心理、生理、外界因素等,也就是學生的所有情境;狹義學情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情況。有的專家對學情會劃分出一定的范圍,學情設定在課堂里,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估這三個層面來總結學情,并將學情信息分門別類,進行列舉,盡可能做到全面。
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推出“以學定教”這一教育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可以理解為指的就是“學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入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情感態度,拓展學生思維探究,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若可以精準把握學情,根據學情來進行教學設計,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學情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評價等需要經過多個教學環節,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其中教學設計包含對教材的分析、學情的分析、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實施的過程等幾大部分組合而成,“學情”占據整個教學設計中的重要位置。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通常情況下“學情”這一環節經常會被忽視,或者與實際教學活動產生割裂現象,一些教師并沒有對學情分析有具體的實施方案、整體構架,而是憑借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邊教學、邊摸索對學情進行粗略分析,導致學情分析過于形式化。歸其原因,教師并沒有從學生真實情況著手,進行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設計中,只有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深入理解學生內心需求,與學生的節奏一致,才能實現高效的教學活動。
學情分析應當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定教”是實現精準教學的基礎。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物理學習的知識量較大,難度較深,時間緊、任務重,課時安排緊張,為了能夠趕教學進度,甚至會采用“滿堂灌”的方式授課,很少有時間去科學分析學情,同時也違背了“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在教學設計前期,既深入又全面地了解學生,如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心理、困惑、需求等,不斷挖掘學生潛在能力,尊重學生之間個體化差異,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分析學生的學情,將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分門別類,并根據實際學情來創設教學活動,搭建一個與學生能夠產生精神上、情感上共鳴的平臺,從而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在開啟教學設計之前,開展學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關鍵一步,“以生為本”也是落實教學的重要途徑,將學生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獲取的關鍵信息,進行系統性分析和探索,同時也要及時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助推物理教學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
新課標這一理念的提出主要是體現學科育人的真正價值,教育的本質更注重“以生為本”,而學情分析應當積極落實到“尊重學生”“推動學生發展”的價值觀中,這也是提升物理教學質量的基礎。正所謂教學的主要目的為了能夠將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到實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了解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心智、思想、認知、思維、心理等多方面來分析,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學情這一環節,彌補教學中的現狀和漏洞,理清學情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及真正價值。
三、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學學情分析的研究
(一)推動學生個性需求,發展相應教學能力
據了解,在實際教學設計活動中,學情分析這一環節,不是從原有知識結構來分析,就是通過經驗、考試成績進行籠統分析,泛泛而談,并沒有針對某一問題開展,這樣傳統方式的學情分析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內心需求和發展需求,與新時代教學理念相背離,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在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認知應當超出直接經驗的階段,新知識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知識構架上形成知識遷移,通常由教師進行指導的認知活動,這是一種應用學習策略的活動,可以說學習的動機是認知活動的動力,學習過程則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綜合能力進階的過程。若想要達到終身學習的發展需求,教師就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增加自身知識儲備,發展相應的教學能力,有效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學情是靜態與動態雙結合的一個過程,除了靜態層面的分析以外,還應當注重動態分析的發展。學生在某些方面是存在不穩定性的,如能力、知識基礎、心理等方面是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的,通過課前、課中、課后的學情分析,能夠全面把握學生的學情,掌握學生動態學情,根據學情分析的結果來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各種情況,具有針對性、目的性、規范性地設計教學策略,這樣才能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要想讓學生真正發揮自我優勢,充分表現自身能力,需要教師重心下移,打造一個開放、自由、愉悅的物理課堂,由以往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狀態下折射出學習過程的種種情況,積極參與和學習,師生之間進行雙向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能夠體會到學生的真實感受,走進學生們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二)科學診斷學情分析,精準開展教學活動
學情分析是身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必備的能力,也是教育革新背景下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對學情的理解,可以直接影響到教學設計,以及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所以一個優質的教學方案是在學情分析前提條件上建立起來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應當采用多種方式來了解學情,做到精細化、多樣化、體系化、個性化,努力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課前診斷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性格、認知、能力、心智、知識基礎、結構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學生個體差異究竟是什么?產生的原因又是什么?應當如何解決?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留心觀察,通過交流、訪談、調查、檢測、問題引導等多種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并根據所掌握的信息進行整理,做出科學、合理的診斷,并根據診斷結果來設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情采用分層教學方式來開展課堂活動,具有針對性、計劃性地給予學生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物理學科教學效率。
2.動態學情
可以說,教師在課前進行學情分析,對學情進一步診斷,主要是基于教師教育觀、價值觀、學生觀的一種預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問題,有很多可能性,每一個問題都是教學中的一個新的生長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及時給予學生引導和啟發,拓展學生物理思維,幫助學生思維發散、思維創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與發展,有效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借助當前先進信息技術的力量,通過多種反饋方式,能夠獲取每個學生在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困惑等信息,精準了解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動態,結合反饋結果來篩選出不同層次的學生,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真正達到以學定教的教學目標。
3.細化目標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理解學情分析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這樣才能逐步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明確制定課堂教學目標,同時要將目標進一步細化,而學情分析就是為制定目標提供的有力依據,就是在制定目標過程中要把學情分析融入進來,而不是單純地圍繞新課標要求及考試大綱來確立。做好學情分析,才能優化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注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深入了解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習慣等。
4.課后反思
通過課前準備、課中觀察學生的表現之外,最終還要落實到課后反思這一環節上。這就需要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來做綜合性課后反思,有哪些學生已超越預定目標?有哪些學生剛好達到預定目標?又有哪些學生尚未達到預定目標?等,這是一節新課完成后對學情進行的系統性分析。新課的學習非常重要,在進行新學情分析時,應當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一個具體措施,這些都會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
(三)關注學生學情動態,激發學生學習活力
學情有靜態的一面,也有動態的一面,比如在學生能力、知識基礎、心理健康等方面,這些因素都是隨著時間、環境等各方面變化發展的,具有一定的不穩定因素,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前應當做好學生學情的分析和整理,更要關注課上學生的動態學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及時對教學活動、教學設計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時刻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針對所發生的狀況來進行有效分析,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若想在課上達到理想目標,教師應當將重心下移,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感受到課上自主、自由,這樣才能反映真實,師生之間形成有效對話、有效互動,讓學生們感受到真實的學習體驗,深入人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能夠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情分析是整個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對學情進行深入分析,從課前、課中、課后層層把握、全面分析,關注動態學情,根據學生們的學情來及時調整教學活動,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走進學生的心里,尊重學生之間個性化差異,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助推高中物理教學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暢.高一物理教學學情分析的問題與優化策略的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7.
[2]繆金春.高中物理課堂學情評價的藝術[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4(12):83-83.
[3]顧康清.關于物理新課程理念下學情分析的研究[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1(9):3-5.
[4]吳尚東.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試題與研究:高考版,2020(6):86-86.
[5]劉蔚.高中物理作業分層的設計與思考[J].中文信息,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