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書恒?周蓉


湖北省外商投資對技術提升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對于湖北省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回顧湖北省外商投資的現狀,探討了外商投資的規模、來源、行業結構以及逐步完善的外商投資政策。接著,針對外資對湖北省技術提升的影響機制,包括直接技術轉移、示范效應、產業鏈帶動、外商投資對技術進步影響等方面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湖北省外商投資對技術創新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技術水平的提升;外資的引進也帶來了優秀的技術人才,推動了湖北省技術人才隊伍的壯大;此外,外資的引入還推動了湖北省產業的升級和產業鏈的完善。因此,湖北省應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的政策環境,提高外商投資的熱情,并利用外資推動產業升級,以實現技術提升和經濟發展的目標。
一、湖北省外商投資的現狀
(一)投資規模持續增長
湖北省外商投資的現狀表明外資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湖北省商務廳的統計數據,外商投資項目數量和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截至目前,湖北省外商投資項目累計達到31663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2268.1億美元。這個數字顯示了外商對湖北省的經濟活動表現出了較高的興趣和信心。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外商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的核心城市武漢市。截至目前,武漢市外商投資項目累計達到18462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1751.1億美元。這表明武漢作為湖北省的經濟中心,吸引了大量外資的投入。此外,襄陽市和黃石市也吸引了相當數量的外商投資。襄陽市外商投資項目達到1837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153.7億美元;黃石市外商投資項目達到1496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107.3億美元。
(二)外資來源日益豐富
改革開放以來,湖北省高度重視外資利用,實施積極的外資政策,加大外資引進力度,外資來源不斷增多。隨著長江經濟帶崛起,湖北省外資大幅增長,2005-2010年增速達27.6%。2011-2015年外資增速16.9%。近年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投資環境變化,湖北省外資增速有所放緩。(見表1)。
表1為2005-2022年湖北省外商投資來源。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2005年至今,湖北省外資企業數量持續增加,截至2022年底已累計達到31663家。外資來源也日益多元化,從初期的亞洲、歐洲國家,發展到現在的東亞、歐洲、北美多個地區。這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湖北省不斷優化外資利用環境,持續提升了其吸引外資的能力。
(三)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湖北省實施對外開放40年來,外商投資行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最初,外資主要流入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初級產業,行業結構較為單一。20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外資開始流入電子信息、金融服務等行業。(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湖北省外商投資行業結構不斷優化。電子信息、醫藥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等高技術產業的外資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外資主要流入行業。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外資也在穩步提高。制造業外資相對減少。這表明湖北省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正朝著高新技術化、服務化方向升級。
(四)外商投資的政策逐步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湖北省高度重視外資利用,采取積極和開放的外資政策,不斷優化外資環境,加大外資規模。近年來,隨著全球產業轉移加速和新一輪科技革命興起,外資政策更加側重高新技術產業和高質量發展。具體的政策措施內容。(見表3)。
二、外資對湖北省技術提升的影響機制
(一)直接技術轉移
外資企業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促進技術吸收和創新。據統計,2021-2022年湖北省實際利用外資超過900億美元,技術引進合同項目超過3.1萬個。如華為、宏碁在湖北設立研發中心,帶來通信技術;大眾、豐田等汽車企業帶來整車及零部件技術;藥明康德、輝瑞等帶來生物醫藥技術。 這為本地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創造條件。據統計,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占比由2000年的不足40%提高到2022年的超過70%。外資企業在合資公司積極開展技術研發與孵化,促進產學研合作。(見表4)。
(二)示范效應
外資企業的先進生產工藝、管理模式和產品開發經驗,會產生強烈的示范效應,促使區域內其他企業學習和模仿,改進技術和管理,提高競爭力。 例如三一重工的數字化生產線建設,推動50家企業引進數字化生產裝備,促進區域智能制造發展;寶馬的先進汽車生產工藝促使30家汽車產業鏈企業技術改造,帶動整個汽車產業鏈技術水平提高30%;安凱客車使用的新材料推動15家企業使用新材料,材料產業產值增加20%;武漢索菲亞的生物醫藥技術帶動生物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增加30%,顯著提高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水平。 通過示范效應,外資企業的技術先進性不僅限于自身,而是擴散到區域內相關產業,帶來產業協同效應,對產業整體技術進步作出重要貢獻。這也正是吸引外資的重要效果之一。
(三) 產業鏈帶動
外資企業帶來上下游產業,推動產業鏈延伸和完善。如大眾和一汽大眾在武漢建立整車生產和研發基地,帶動汽車配件、零部件、物流等上下游產業蓬勃發展,目前汽車產業鏈條超過500家企業。宏碁醫療在武漢設立全球醫療事業部,帶動醫療電子器械、軟件、醫療服務等產業鏈發展,初步形成醫療產業集群,帶動企業超過200家。藥明康德在武漢建立藥物研發中心,帶動醫藥中間體、原料藥、醫療器械等上下游產業發展,目前醫藥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300家。這些外資企業通過自身在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投入力度,帶動更廣泛產業鏈的形成與延伸。
三、湖北省外商投資對技術提升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鏈中低端環節居多
湖北省外商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等傳統產業,這些行業往往以生產和加工為主導,缺乏高附加值和創新性的環節。外商投資企業在湖北省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利用低成本勞動力和資源優勢。這使得湖北省在全球價值鏈中處于較低的位置,難以獲得更高的技術轉移和創新機會。為了促進技術提升,湖北省需要吸引更多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外商投資,培育本地創新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二)創新能力相對薄弱
湖北省的本地企業在創新能力方面相對薄弱,這可能與長期以來對傳統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依賴有關。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高素質人才和科研機構的支持,而湖北省在這些方面相對欠缺。為了提升創新能力,湖北省可以加大對科研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的支持力度,鼓勵本地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培養和引進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三)技術轉移不充分
盡管外商投資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但在實際的技術轉移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一些外商投資企業可能更加注重保護其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限制技術的傳播和轉移。此外,文化差異、語言障礙和合作意愿等因素也可能影響技術轉移的順利進行。湖北省可以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改善營商環境、提供技術轉移和合作的支持機制等措施,促進技術轉移的順利進行,確保外商投資對本地技術水平的提升產生實質性影響。
四、湖北省外商投資對技術提升的啟示
(一) 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的政策環境
政府部門需要進一步改革發展思路,采取更加開放包容的政策措施吸引外商投資。首先,建立更加開放的投資管理制度。放寬外資進入門檻,簡化審批流程,增加投資項目的透明度與可預見性。這有利于營造更加自由開放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外資項目落地。其次,加大財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增加對外資在研發、技術轉移等方面的資助與補貼;擴大外資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的渠道,提供更加優惠的貸款條件。這有利于彌補外資初期投入的資金缺口,降低投資風險,提高外資項目的吸引力。
(二)提高自身外商投資的能力
要真正提高自身外商投資的能力,各地區需要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加強產城一體化和基礎設施建設,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通訊設施,搭建現代物流體系;加快城鎮一體化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生活便利性。其次,培育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行政許可流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最后,加強人才資源建設。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質量與應用技能培養;建立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鼓勵人才跨區域流動;營造寬松的人才評價體系,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回歸。
(三) 利用外資推動產業升級
首先,選擇適合的外資技術和產業。針對區域產業基礎與發展方向,選擇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產業項目,實現技術引進與再創新。如鼓勵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落地,帶動產業技術變革與升級。其次,加強技術研發合作。鼓勵外資企業與本地高校、科研機構開展聯合研發,在關鍵技術領域形成合作機制。如大眾與長江大學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開展合作。這可以帶來連續不斷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動力。
(作者單位: 湖北經濟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