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利津街道中心幼兒園 林曉爽
安吉梯由長短不同的木板、直梯和高矮不同的人字梯組成,是十分典型的低結構材料,對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起到了多樣化的促進作用——在玩安吉梯時,幼兒是游戲的主宰者,通過爬梯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通過結伴搬運梯子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通過組合多種材料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園有一塊戶外場地投入了安吉梯,幼兒對這些長短不一的安吉梯非常感興趣。每次戶外活動時,幼兒都會興奮地問我:“老師,今天我們玩什么?可不可以玩梯子?”值得高興的是中一班這個月的戶外自主游戲區域就是安吉梯區域,我們從幼兒的“咄咄逼問”中可以看出幼兒對富有挑戰性的梯子特別感興趣,那么中一班的幼兒會與梯子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次玩安吉梯:初探梯子,安全第一

圖1.加入游戲的琦琦
游戲開始之前,我們介紹了有關安吉梯的各種材料,包括木板、直梯、人字梯、方梯、三角梯……緊接著幼兒進行了詳細的游戲規劃。等到了戶外的安吉梯區域后,幼兒就開始搬運各種梯子。
幼兒將直梯、人字梯和方梯組合搭成矮矮的、長長的“小橋”。剛開始,涵涵非常小心地、緩慢地在梯子上爬行,即使從長板上滑下來時,雙手也要緊緊地扶住身后的板子。玩了幾次之后,涵涵對梯子逐漸熟悉起來,他開始在小橋上爬來爬去,樂此不疲。見此情形,我們班最調皮的琦琦也加入到了爬梯子的隊伍中。
過了一會兒,涵涵急匆匆地跑過來對我說:“小爽老師,出現危險了!你看那邊……”我急忙跑過去,原來是梯子和梯子之間沒有卡好,可這時的博博還在不斷帶領其他幼兒爬上梯子……
于是,我叫來爬梯子的博博說:“這樣的梯子可以爬嗎?”他搖搖頭說:“不可以。”我問他為什么不能爬,涵涵忙說:“因為梯子還沒卡進去,容易摔倒,只有兩個接口卡上了才是安全的。”博博聽了后,迅速地換來能成功卡上的梯子。這時涵涵說:“老師,我們再去看看別的地方,肯定還有沒卡上的梯子。”
評價:這是幼兒升入中班以后第一次玩安吉梯,我不禁感嘆幼兒在合作和搭建組合方面的出眾能力。不難看出,幼兒玩安吉梯的興趣特別高,他們不僅可以與同伴合作搬運梯子,還能將各種梯子組合搭建成高矮不一的“小橋”進行攀爬。因為缺乏經驗,涵涵攀爬“小橋”時有些恐懼,所以前期爬梯子時特別小心,經過幾次攀爬才消除了恐懼感,說明她已經適應并熟悉了爬梯子的過程。游戲中,個別幼兒還不知道“只有梯子卡好了才能爬”這一經驗,這體現出幼兒還不能很好地規避危險。而涵涵所表現出的“領袖氣質”表明她能夠覺察到危險并及時告訴老師和同伴,隨后在老師的幫助下,涵涵糾正了同伴的錯誤做法,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第二次玩安吉梯:多種材料結合,探索新玩法
次日,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幼兒來到安吉梯區域,他們先把梯子搬到寬闊的草坪上進行搭建,這一次,幼兒已經可以搭建出高高的“長橋”了。只見幼兒重復爬著梯子,但爬了幾次后教師發現,幼兒對重復爬梯逐漸喪失了興趣。這時涵涵跑過來說:“老師,我們可以去拿滾筒嗎?”我說:“可以呀!”于是,旁邊的梓梓和毅毅拖來了大滾筒,瑞瑞等人去球類區拿來了籃球、足球,大家開始玩起了投球游戲。
玩了一會兒投球游戲后,我聽到涵涵和瑞瑞說:“為什么你能投進去,我投不進去呢?”瑞瑞說:“你要把籃球舉到頭頂用力投才可以。”涵涵聽了后用力一投,果真成功了!可是,大家的球都投到滾筒里了怎么拿出來繼續玩呢?梓梓說:“我們夠不到滾筒里的球。”涵涵嘗試將球拿出來但沒有成功。這時我們班的劉老師走過來幫助幼兒抬起滾筒拿出了球。
涵涵說:“滾筒太高,我們太矮了,怎么辦?”瑞瑞說:“要不我們用輪胎試一試。”于是,幼兒拿來輪胎再次玩起了投球游戲。玩了一段時間后,幼兒發現每次投球球都會“飛”出來,最后,幼兒把兩個輪胎壘高,這一問題就被解決了。
評價:在第二次玩安吉梯時,幼兒投入的狀態令我深受感動——他們邊玩梯子邊思考,當對重復的爬梯游戲不感興趣時,幼兒主動加上大滾筒,玩起了投球游戲。由于滾筒不適合他們取球,幼兒就選擇了輪胎繼續玩投球游戲。玩了一段時間發現投不進去,幼兒就把輪胎壘高,這樣球就完美地投進去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不斷提高——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圖2.正在擺放木塊的幼兒
第三次玩安吉梯:趣玩多米諾
沒過多久我發現玩投球的幼兒越來越少——有的幼兒去爬梯,有的幼兒把木板鋪成平面的小橋在上面走來走去,有的幼兒在旁邊的建構區玩搭建。這時我和劉老師走進安吉梯區域,體驗了一把在安吉梯上玩多米諾游戲的快樂。隨后,我走向旁邊的建構區拿來了幾塊大小一樣的正方體積木擺在了木板下面,博博走過來問我:“老師,你在干什么呢?”我說:“我在玩多米諾,你想加入我們嗎?”博博說:“我愿意。”其他幼兒聽到后紛紛跑過來。隨即我問道:“你們知道什么是多米諾游戲嗎?”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不知道。”我說:“多米諾游戲的玩法非常簡單,只要將這些木塊按一定間距排成一排,然后推倒第一塊積木,其余積木便會發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木塊倒下之時其形態變化萬千。”
“小爽老師,我想試一試!”博博聽完我的話后,迫不及待地想玩多米諾游戲。只見他把球放到滑梯最上端,松開手后球撞到了下面的第一塊木塊,其余木塊依次倒下。琦琦看到后興奮地跳起來說:“哇!太好玩了,我也想試一試!”沒過多久,我就看到幼兒相互合作玩起了多米諾游戲,有的幼兒負責擺木塊,有的幼兒負責投射……
評價:當發現幼兒對安吉梯游戲不感興趣時,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幼兒玩起了多米諾游戲,由此幼兒的興趣被再次點燃,同時也體驗到了相互合作的樂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科學領域指出:“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索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只要幼兒還在探索,還在想辦法嘗試解決問題,我們就應該盡量放手給予幼兒不斷挑戰的機會,絕不能因為教師對游戲的預設與期許就貿然介入到游戲之中。教師相信幼兒,才能發現不一樣的幼兒,才會生發出多種多樣的游戲,捕捉到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哇”時刻。
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管住嘴、管住手,還要密切關注幼兒的游戲情況,適時介入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支持和引導。
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像涵涵這樣具備“領袖氣質”的幼兒,他們有的有組織領導能力,有的有特別的想法和創意,有的有包容心……教師可以在分享與交流環節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以此影響和帶動其他幼兒。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游戲活動中更信任、更放手,讓幼兒充分展現和表達,從而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回到教室后的反思環節,我圍繞“你是怎樣玩梯子的”組織了分享活動。“你在玩梯子的過程中加入了哪些材料?你玩梯子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我用這些問題引導幼兒梳理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分享解決問題的經驗。《指南》指出:“鼓勵幼兒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對于幼兒來說,各種各樣的梯子組合與玩法他們都已經“了然于心”,而新玩法可以給梯子游戲帶來不一樣的挑戰,幼兒們躍躍欲試,于是我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支持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斷探索與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