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儀征市五一幼兒園 陳春苑
我帶大班時,經常看見一個小男孩在我們活動室前晃悠,每當我們試圖與他說話或讓他進活動室和我們一起玩時,他要么一聲不響,要么遠遠地避開我們。次數多了,我們也就見怪不怪了。從他班上的老師那里了解到,小男孩名叫小宇,比小班孩子整整小了一歲(因為情況特殊,父母請求園長破例讓孩子提前入園的)。
過了一年,我接小班,因為小宇年齡小還要再上一年小班,加上我對他產生了興趣,便將他放在了我的班上。開始的時候,他還和以前一樣老是往外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在爬雜物間拐角處的梯子,嚇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同時我意識到,老是這樣放任對他是極不負責任的,于是,我開始想方設法留住他——組織活動時,我拉著他的手,或讓他坐在我旁邊,或陪他做游戲,然而他不領我的情,每次都是極力掙脫,或趁我不注意把椅子搬到門口坐著。只要他不跑,我想,讓他感受感受集體活動的氣氛也是好的。集體活動一結束,老師帶小朋友洗手上廁所時,他就跑出去玩一會兒,但不走遠,見到小朋友坐下吃點心或吃飯,他馬上又回來了。
從小宇的父母那里我們了解到,因為爸爸媽媽都很忙,小宇從小是奶奶帶的。奶奶是個較馬虎的人,常常趁孫子睡著了就出去和鄰居聊天或打牌,甚至在小宇睡覺時,奶奶也開著電視,只是把聲音調小,這樣,小宇只要醒來看到電視就不會鬧,奶奶也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后來,鄰居把這些情況告訴了小宇的父母,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從外地請來有文化的外婆照料孩子,夫婦倆也增加了陪伴孩子的時間,經常帶他外出,并且提前一年把他送到了幼兒園。但終究還是錯過了語言訓練的最佳時期,小宇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遠遠落后于同齡孩子,還因為總是獨處,已經形成了孤僻不愿與別人溝通的性格,在幼兒園總是遠離同伴和老師。了解了小宇的經歷后,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暗暗在心里呼喚——小宇,到我們中間來!
接著,我利用一切機會和小宇交談:吃飯時,我向他介紹飯菜的色、香、味;念兒歌時,對著他反復念幾遍;游戲時,帶著他一起玩;參觀時,讓他走在我的身邊,聽清楚我的話;入園、離園時,不厭其煩地跟他說“小宇早”“小宇再見”。終于,在小班學期快要結束時,我從他嘴里聽到了一句期盼已久的話“老師再見”——剎那間,百感交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從那以后,他每天離園時都會跟我說再見。
中班時,我們的活動室搬到了樓上,這下讓我可犯了難。過去,小班活動室周圍視野比較開闊,小宇干什么我們都看得到,樓上結構復雜,他跑出活動室就意味著離開了我們的視線,而且孩子大一些好奇心會更強,萬一出什么事可不是鬧著玩的。于是我把小宇叫過來,很嚴肅地告訴他不能亂跑避免發生危險,如果不聽話老師會生氣的。他照例面無表情,也不知道他聽進去了沒有。組織活動時,我留意他的舉動,我欣慰地看到,他只是站在樓梯欄桿處和陽臺上看看,并沒有繼續遠行的意思。看來,他的理解能力和規則意識在逐漸增強,我及時地獎勵了小宇一個擁抱。
慢慢地,我發現小宇愛聽故事、兒歌,喜歡畫畫,喜歡擺弄數學操作材料,特別喜歡玩積塑,能熟練地拼插出不同的形體,很是讓小朋友們羨慕。平時,他仍然不喜歡與人交流,但常常自言自語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詞。一天,我偶然在雜志上看到一篇介紹兒童孤獨癥的文章,發現小宇的言行有很多與文章描述的相符,我向小宇的父母推薦了這篇文章,并委婉地建議他們帶小宇去做一些相關測試(因為孤獨癥越早介入治療效果越好),最終檢查結果是否定的,我們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此后,我和家長的交流更頻繁,經常在下班后電話溝通,對孩子在園的表現進行反饋,要求家長在家盡可能陪伴孩子做游戲和閱讀,多進行語言互動。
很快到了大班,小宇的優點越來越多:他記錄的操作記錄卡清楚、整潔;活動的過渡環節不再到室外遛跶;他的話仍不多,但咬字吐字特別清晰,偶爾還在課堂上發言,能為大家表演不完整的故事;畫畫的進步更大,畫面干凈,線條流暢;做值日生時一絲不茍,將班級物品擺放有序。而且,他越來越愿意接近老師,每次跟他交談,他都能簡單應答。不過,他有時也有惡作劇似的舉動,突然哈哈大笑,喜歡鉆在桌子底下,或者老是拍打同伴,惹來告狀聲不斷。我知道他可能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所以對他特別寬容,但是還是耐心跟他講道理。受老師影響,班上孩子也不會計較他的過分行為。角色游戲他一般不參與,偏愛玩一輛公共汽車,一到游戲時間就搶在手里。結構游戲依然是他的最愛,他搭出的造型常常讓人驚嘆。別的班老師到我們班觀摩,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宇時,不由得都刮目相看。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特殊的孩子,有的發育滯后,有的行為異常,我們不能因為孩子身上存在問題就將他們拒之門外,保持正常的集體生活對這些孩子尤其的重要。回顧三年來的付出和收獲,感想頗多——我們沒有什么高深的秘訣,無外乎以下幾點:在生活中盡心照料,近距離關注;培養行為習慣要耐心引導,不間斷重復;對興趣喜好要細心觀察,不急于求成;靜心期待其認知發展,進行個性化調整;家園配合用心溝通,有目的指導。
教育感言

師愛如同一束溫暖的陽光,而每個孩子是一粒種子,在細心呵護下就會努力生長!面對孩子的多樣性,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不需要多么淵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技能,只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和無限的愛,加上悉心耐心,長久堅持,就一定能悅納每一個兒童,滋養每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