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昕宇 王福勝
數字化轉型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高校繼續教育必須把握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變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面向行業企業需求,高質量提供多元教育供給,在上海市衛生健康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設上海市綜合性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以VR技術賦能衛生監督人才培養。
關鍵詞 數字化轉型 衛生監督人才培養 VR技術 新模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充分認識這一重要論斷,立足于大健康行業,通過建設上海市綜合性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衛生監督人才培養,探索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衛生監督的人才培養機制,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戰略的需求,服務于全民終身學習的需要,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提供思路,為推動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協同創新提供了新的路徑和解決方案。
充分認識技術賦能衛生監督人才培養的意義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深入實施,全面提升衛生監督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執法辦案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形成一支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衛生監督隊伍,成為后疫情時代保障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健康水平穩步提升的關鍵一環。國家衛健委、上海市衛健委、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的《2021—2025年全國衛生健康督導執法人員培訓計劃的通知》《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關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均對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大衛生監督領域人才培養和提升衛生監督從業人員崗位勝任力提出明確的要求。
上海市衛生監督機構共有在職人員1173名,監管對象卻已達到10萬余家單位和百萬余名從業人員。衛生監督工作量大面廣、環節繁多、內容復雜,監督執法人員數量與監管對象人數不成比例,公共衛生問題發生又往往存在瞬時性和偶然性,因此,不斷提高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綜合監管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實際培訓過程來看,培訓對象工作異常繁重,很難保證參培者按時、保量參與到培訓活動之中。一些高危、特殊場所的執法培訓,受場地、環境和安全性的制約,更加難以實現既定培訓目標。因此,建設一個能夠為衛生監督領域從業人員提供快捷、高效培訓服務的綜合性VR實訓基地成為了當務之急。
利用VR技術打造衛生監督實訓基地
自2019年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連續承辦了上海市初任衛生監督員崗前培訓、省級首席衛生監督員培養、全員輪訓等多個項目,在衛生監督培訓工作理論和實操層面都積累了一定經驗。2021年,學院成功中標上海市綜合性VR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在充分發揮高校師資、場地、管理和人員配備等方面優勢的同時,協同資質優良、經驗豐富、具有業界領先VR技術的公司,歷時近一年時間,初步建成一個采用現代化虛擬現實技術、能夠為上海市乃至全國衛生監督從業人員提供高質量、高仿真培訓效果的VR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指導,以國家和上海市有關文件為依據,以培養衛生監督領域高水平人才和提升衛生監督從業人員整體素養為工作目標,依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在預防醫學、社區衛生和附屬醫院在放射科、檢驗科等專業的師資力量,聘請國內外衛生健康領域及行業主管部門專家,確保包括職業衛生、公共衛生、醫療衛生、傳染病防治等多個專業在內的理論和實踐師資力量。實訓基地充分發揮VR技術特有的沉浸式、交互性培訓優勢,彌補傳統培訓方式不足,解決傳統培訓高成本、高難度、高危險的問題;通過營造活躍、開放的教學氛圍,提高參訓者的學習效率,進一步提升整體培訓質量。未來,將形成一個師資儲備豐富、實訓場景齊全、課程體系科學有效、教材系統規范、管理科學、服務良好,集教學、科研、應急使用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具有“規范性、專業性、引領性”的國家級示范性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
創新衛生監督人才培養新模式
綜合性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動態調整和優化的過程,所涉及的資金使用、課件開發、設備購買、設施維護、師資建設、教材建設、人員投入等,均需要做好規劃,以此保證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基地要以衛生監督從業人員需求為導向,以基于VR技術的課件及其配套資源作為基礎,以隊伍建設作為推動基地質量保證體系建構的支撐。
1.基于VR技術的衛生監督課件開發
以VR技術為基礎,通過三維場景建模、場景模型優化、VR漫游系統生成等手段,結合VR眼鏡的使用實現衛生監督執法現場虛擬三維場景重構,真實還原執法場景,確保參訓者在沉浸式體驗過程中完成學習,打破時間、空間和地域壁壘,增強培訓同質性和便捷性。實訓基地一期共開發“口腔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放射衛生和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VR培訓課件4套。基地還建設了不同形式的其他專業課件173個,包括教學視頻55個,動畫資源12條,微課44個,案例資源62個。
在配套硬件建設方面,已開發完成一對多沉浸式教學平臺1套、沉浸式多人協同訓練設備18套、移動式沉浸培訓設備2套、智能VR控制系統1套。其中一對多沉浸式教學平臺基于3D LED系統、計算系統、交互系統搭建,師生佩戴輕便的VR眼鏡即可身臨“作業現場”,可最多同時承載40人的沉浸式教學培訓活動。沉浸式多人協同訓練設備與移動式沉浸培訓設備可提供360度沉浸式虛擬實操訓練,可以單人訓練也可多人協作訓練。
2.以隊伍建設保證基地培訓質量
在綜合性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成立建設專家、教學專家和運營管理三支隊伍,全方位、全過程保證實訓基地的發展方向和培訓質量。
一是通過基地建設專家組保證建設質量。專家組負責實訓基地整體建設方案制定,對實訓基地的建設目標、建設進程、升級維護和管理運營擬定整體發展規劃。成員主要以上海市衛健委、上海交通大學以及醫學院的專家學者為主,以《2021—2025年全國衛生健康監督執法人員培訓計劃》為核心,以衛生監督領域未來發展方向為參考,與時俱進地設計符合衛生監督行業發展需要的培訓項目、課件升級方案等,切實保證基地全方位的建設質量。
二是通過教學專家組保證教學質量。專家組負責培訓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材等教學資料的編寫工作,也是授課師資的主要來源。成員主要以上海市衛健委監督處、監督所、上海交大醫學院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專家學者為主。專家組在結合衛生監督管理機構和從業人員實際需求基礎上, 明確培訓目標和培訓定位,確保所編寫教學資料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三是加強運營團隊能力建設保證服務質量。作為國內首家VR衛生監督實訓基地,運營管理團隊的管理能力、開發能力、專業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市場運營能力是實訓基地高效、平穩運行的核心要素。基地將通過“育引并舉”的方式,一方面通過內部學習來彌補團隊成員專業背景的差距和優化崗位勝任力,另一方面通過招聘醫學類、法學類,甚至衛生監督方向的專業人才,保證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和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
3.實踐中不斷優化衛生監督VR實訓模式
實訓基地自建成以來,國家衛健委、國家疾控局、重慶市衛健委、湖北省衛健委等多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先后到基地進行考察調研,給予高度評價。基地先后承辦了上海市衛生監督數字化轉型講座、VR模擬授課師資培訓、新任衛生監督員VR課程培訓等項目,在初步展示VR技術應用于衛生監督人才培養領域優勢的同時,更挖掘出VR技術在高危險、長周期、難復制的培訓項目上的巨大潛力。在今后的更多實踐應用過程中,基地將通過技術升級、專業設計、流程再造等方式,不斷優化培訓模式,切實提高培訓的實效性、針對性和專業性。
推動衛生監督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未來,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將緊跟國家大健康戰略布局,以“第六輪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指導,以提高實訓基地發展定位、實現更高發展目標為抓手,為上海衛生監督機構提供高質量培訓服務;同時,力爭將服務擴大到長三角乃至全國。
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將繼續以技術優勢為基礎,以創新意識為核心,以服務意識為重點,構建VR實訓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在服務于衛生監督領域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向更多領域、行業進行滲透和融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將借助全國首家綜合性衛生監督VR實訓基地的建設契機,不斷擴大培訓項目類別,豐富培訓手段,構建衛生監督人才培養新模式,打造國內領先、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衛生監督實訓基地,為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提供新思路,為推動“三教融通”提供新方案,為健康中國戰略有效實施提供新路徑。
(馮昕宇,培訓部主任,公共管理碩士;王福勝,院長,管理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周淼 ?郵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