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平平
【摘 ?要】 ?在初中階段,物理學科的綜合性較強,連貫性好,故而適合采用大單元教學模式.所謂大單元教學模式,指的是將多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綜合、整合,之后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確保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是培養學生的關鍵.教師基于深度學習的理念,在物理教學中融入大單元的教學模式,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展開以下研究.
【關鍵詞】 深度學習;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
對于初中物理學科而言,深度學習是大單元教學的目標之一,大單元教學為實現深度學習提供了理論載體.初中階段的教育,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成長.因此,身為教師,應在注重整合知識的同時,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深度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物理概念,掌握更多的物理規律,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科學習習慣,真正愛上物理,從而落實深度學習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1 ?基于深度學習的大單元教學的概念研究
1.1 ?深度學習概念
簡單來說,深度學習具有高階思維的特點.在深度學習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主觀能動性更強,對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為實現深度學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在整合大單元的基礎上,主動為學生提供更具挑戰性和綜合性的任務.與此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依托教材中的核心內容,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圍繞物理的概念和規律,從物質、運動、相互性等方面展開系統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方式,利用科學推理、批判性思維等高階思維實現深度學習.有時候,學生還需開展合作交流,利用物理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在同他人的交流中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以此實現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提高自身解決問題、創新、合作、探索的能力.應該注意的是,深度學習作為一種綜合性概念,在培養學生的同時,也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基于此,教師應在重視教學的同時,綜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積極參加學習活動,向老教師們“取經”,從而靈活調整教學的內容和策略,幫助學生搭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以此保障整體的教學效果,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
1.2 ?大單元教學概念
在現階段的初中物理學科中,大單元教學模式較為常見,應用相對廣泛.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是,大單元教學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重點突出教學內容的統籌性和聯系性,遵循“遞進式”原則,由小及大、由簡到難.與此同時,大單元教學改變了原有以課時為核心的教學設計,而是將知識點作為設計重點,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較為系統的知識框架,引導學生了解、掌握知識,最終學會靈活應用.可以說,大單元教學模式是深度學習的有效措施.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格外重視以下幾點.其一,教師應做好梳理和整合工作,把握單元知識點,明確單元側重點,從而確保大單元教學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其二,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以引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為最終目的,通過深度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主要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宏觀上,設立學習整體目標,搭建單元學習框架;微觀上,設立單元學習目標,理清該課時的教學知識.其三,教師需要做好評價工作,以深度學習為內在要求,重點關注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考查學生能否充分掌握物理知識、物理原則、物理規律的內涵,能否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知識聯系生活.
2 ?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意義研究
2.1 ?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深度學習的要求.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教學,教師應重視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講授,并幫助學生學會思考,鼓勵學生靈活應用,進而實現教學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重視理論教育,物理的概念和規律往往脫離于實際之外,由教師單獨講解.這種方式雖然加快了教學的進度,但是容易導致學生難以理解相關知識,無法真正地實現深度學習,難以搭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新舊知識之間存在銜接問題.但是,在大單元教學下,教師將相似的知識點整合到一起,結合日常生活和實際案例,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索物理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檢驗所思所想,所學的知識更加穩固,從而做到了學以致用,以此滿足新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素養培育和深度學習要求.
2.2 ?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魯科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包含許多的物理實驗,這些實驗大多有趣,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這些物理實驗,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標,讓學生回歸到課堂主體,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分析.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大單元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以生為本”.在大單元教學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和物理實驗中,常以問題為導向,重視學生個體,采用差異化教學,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幫助學生選擇明確的發展方向,解決教學問題.同時,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基于深度學習的大單元教學可以更好地利用課本教材,發揮物理教材中物理實驗的作用,更為關注學生學習的整體過程.
3 ?初中物理深度學習大單元教學策略
3.1 ?探索學情
在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學生的基本學情,采用多元、多樣、綜合的方式,考查學生的基本特點.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同學生積極溝通,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對于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應遵循多鼓勵、多表揚和多夸獎的原則,幫助學生走出自卑困境.對于一些成長較快的同學,教師應詳細記錄學生成長和變化,并將其作為典型進行指導.比如,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發現一部分學生對物理規律和物理概念存在認知錯誤,難以準確地分析物理實驗現象.為避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詳盡地講解物理基礎概念,讓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或者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一些物理實驗和基本概念上傳到學習平臺上,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后時間進一步學習,從而為深度學習奠定基礎.就線上學習而言,學生學習的時長,任務完成度和后臺討論情況是教師需要重點把握的,并根據這些情況完成教學評價,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3.2 ?整合大單元
例如 以魯科版初中物理為例,為確保物理教學的體系化和規范化,引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教師可以將機械運動、力、機械功、機械能轉化等方面的知識點銜接起來.具體就是將八年級上冊的第一章“機械運動”八年級下冊的第六章“力和運動”、第九章“簡單機械功”和第十章“機械能及其轉化”串聯成一個大單元,并根據單元的重點內容設計不同的單元問題.比如說,根據“機械運動”這一章節的內容,讓學生獨立計算運動會上本班同學100米、400米等項目的平均速度.結合“力和運動”這一章節的內容,讓學生獨立思考運動會上的項目,如足球、鉛球、標槍各自所施加的力,以及運動時受何種力所影響.結合“簡單機械功”這一章的內容,讓學生思考各項運動做功的方向和大小.結合“機械能及其轉化”這一章的內容,引導學生拓展延伸,探索動能、勢能、機械能等不同的概念.
3.3 ?實踐教學
在大單元整合完畢后,教師可以根據整合的問題,劃分學生小組,每組控制在5人左右即可.不同的學習小組選出各自的組長和記錄員,記錄員從運動會記錄上搜集相關信息.在這一過程中,組長負責協調分配各記錄員的任務,明確每位組員自身的職責.記錄員在收集完信息后進行系統整理,選擇表格或者是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數據.在基本任務完成后,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綜合問題.由于該問題涉及的方面較多,所需要掌握的物理知識較為復雜,因此教師需要搭建邏輯框架和知識框架,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相關概念.比如說,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實驗問題:用繩子將橡皮懸掛,斜拉貼近自己的鼻子,之后松手,橡皮會不會打到鼻子.或者是計算問題:同一個孩子從高度相同,長度不同的滑梯滑下,假設滑梯同等光滑,問哪次滑到底端的速度更大.
實驗設計:在一個表面光滑的玻璃板上放置一個物品,隨后設計一個小坡,小坡上放置一個小車.將小車推下小坡,記錄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小車的質量和小車推動物品的距離.
實驗記錄:
對照試驗:前置條件相同,將小車從不同的坡高推下,記錄小車的高度、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和小車推動物品的距離.
實驗記錄:
實驗結論:若是物品的質量相同,那么該物品的運動速度越大,其動能越大.若是物品運動速度相同,那么該物品的質量越大,其動能越大.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實踐活動,在操場或者是實驗室進行物理實踐調研,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質疑,進而進入到深度學習之中,更為直觀地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在這樣的深度學習下,完成物理的大單元學習.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而言,基于深度學習理念開展大單元教學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大單元學習更加體系化,能夠助力學生搭建物理知識框架.另一方面,深度學習符合當前新課程標準需要,符合綜合培養學生需要.故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根據教材內容,依托現實情況,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在了解深度學習和大單元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合理分析深度學習下大單元教學的意義,從而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張森茂.大單元整體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3(15):75-77.
[2]孫剛.大單元教學設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08):77-79.
[3]臧運娟.簡析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要點[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01):90-92.
[4]王艷.探究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J].智力,2022(33):104-107.
[5]黎文建.核心素養下初中物理大單元教學實施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18):98-99.
[6]陳雷.深度學習理念下的物理大單元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22(0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