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葉麗



摘? ?要: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和必要途徑,也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原動力。當前,初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和教學仍然存在銜接機制缺失、教學內容重復、教學方法枯燥、進階性不足等諸多困境,究其原因,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教師教學的意識匱乏、方法不當以及機制建設薄弱造成的。研究發現:素養進階的教學銜接,需要合理規劃單元,制定素養進階的目標;理清結構脈絡,構建素養進階的內容框架;以問題為導向,設計與實施進階性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螺旋式進階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關鍵詞: 核心素養;進階;初高中體育;教學銜接
隨著高中“雙新”的推進以及《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頒布,如何推動初中體育多樣化、高中體育專項化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已經成為體育教師的新挑戰、新任務和新要求。面對新形勢,體育教師需要追溯問題的根源,對初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縱向銜接、課程內容進行創造性重組或建構,優化學習活動設計,轉變育人方式,推動核心素養在不同內容中逐漸深化與進階,保證學生系統完整地學與練,并真正學會1—2項運動項目,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真正落地見效。
基于此,本研究立足素養進階和單元教學視角,以“初中體育與健身教材基礎內容11”“高中體育與健康教材(滬教版)必修選學內容乒乓球運動”為例,根據初高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能力和思維差異,結合乒乓球“快、準、狠、變、轉”的運動特征,選擇比賽中打相持球和制勝的主要技術“左推右攻”,開展初高中體育教學銜接的實踐探索,以期為實現知識、能力、思維、方法上的貫通和進階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核心概念界定
“素養”通常用來指一個人的修養。伴隨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素養的語意范圍不斷得到擴展,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質、文化素養、能力素養、身心素養等各個方面。而“核心素養”則是學生為適應日后工作與生活,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等多種向度的教育途徑,獲得有益于自身發展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將“學科核心素養”納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并將其定義為:學生通過學科課程學習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是學生在課程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養成的具有該學科特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的綜合。1
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內化的過程。就體育學科而言,依據《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學科核心素養界定為:“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方面。”1 而學習進階則是對學生在一個時間跨度內學習和探究某一主題時,依次進階、逐級深化思維方式的描述,2 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素養的進階,是指依據各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征,遞進式、層次性、階梯式培養學生品格和能力的過程。課堂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主陣地,探索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新型育人方式和培養模式是課程教學轉型的應然期待。在此基礎上,聚焦核心素養整體性、體現結構化理念、創設遞進情境的大單元體育教學方式已逐步被倡導和實踐。3 從兩者關系上看,核心素養屬于頂層設計層面,是體育與健康學科的總體指向,課程教學則屬于基礎落實層面,而“大單元教學”則是銜接頂層設計與基礎落實、促使兩者無縫銜接的關鍵環節。45 在此基礎上,基于學習進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成為當下破解學校體育教學中諸多突出問題的關鍵。
二、初高中體育教學銜接困境及原因
當前,初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和教學存在銜接機制缺失、教學內容重復、教學方法枯燥、進階性不足等諸多困境,成為當前學校體育教學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第一,初高中各學段、各學期的體育學科單元銜接不夠緊密,各階段發展相對斷層,跨階段課程計劃缺少科學合理性。第二,不同水平段的教學內容重復或趨同,同質化嚴重。第三,教學方法枯燥單一,逐步消磨了學生對于體育的參與興趣,導致“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情況愈發嚴重。第四,教學單元設計不合理,知識體系不科學,結構脈絡不清晰,導致學習難度的遞進性和層次性不明顯,教學單元設計過程中甚至出現內容脫節、設置突兀、順序顛倒等情況,嚴重降低了教學效率,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有的體育教師對于教學銜接的意識匱乏,認識不充分,重視程度不高,還有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于現狀”“差不多就行”“懶得創新”等職業倦怠的情況,甚至發生了教案“吃老本”、多年不變的情況;此外,部分體育教師受到專業素質不高的限制,無法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銜接,欠缺深度挖掘體育課程一體化核心價值的能力。另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的合作不到位,機制建設薄弱,導致體育教學初高中銜接的客觀條件不充分,如同一學段體育教師開展教研的頻次較高,而跨學段交流較少。因此,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成效應成為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三、基于素養進階的體育教學銜接實踐
1.素養進階的目標設計
目標設計是素養進階的前提。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依據核心素養達成度,分成四個水平的課程目標,并設計相應的課程內容,其中水平四指向初中;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把學科核心素養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劃分了五個水平。從初高中水平目標和內容要求看,初高中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具有共同的培養目標,也體現一定的連貫性和遞進性。因此,需要教師圍繞初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學業質量和達成水平目標要求,以目標為導向,根據同一項目內容的相同屬性,結合不同水平的內容要求和學業質量,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維度設計遞進性的教學目標。
本研究以初中專項運動技能中的球類運動、高中必修選學內容乒乓球運動為例,依據初高中課程標準對乒乓球運動項目的目標要求和學業質量,選擇乒乓球運動快攻型打法的“左推右攻”技術為銜接內容,該技術屬于乒乓球運動中的一項核心技術,從初中學會單一定點基礎的兩點左推右攻擊球,到高中對擊球落點的意識以及速度和力量的提升,為全臺不定點的擊球做好充分的準備。基于多數初中學生乒乓球學習基礎較為薄弱、高中乒乓球專項化學生已有一定學習基礎的現狀,結合“左推右攻”技術特點,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方面,分別設計遞進性的目標。
在運動能力目標維度上,初中階段注重在簡單情境下,經歷多種方法學練,了解快攻技術的概念,掌握攻球和推擋的基本動作,以及左推右攻的組合技術,并能在比賽中運用,具備一般比賽的執裁和評價能力,發展專項體能;而高中階段則是強調在多種復雜情境中,理解快攻戰術的基本原理,掌握推擋和攻球銜接技術,分析擊球落點,提高左推右攻的實戰運用能力,具有較強的執裁和評價能力,進一步提高專項體能。由此可見,初高中運動能力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邏輯,并具有遞進性特點。
在健康行為目標維度上,初中階段主要運用左推右攻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參與課內外鍛煉,善于溝通與合作,促進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而高中階段則靈活運用左推右攻技術,主動參與課內外不同級別的比賽,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養成穩定的情緒與良好的溝通能力,因此,兩者互為補充,存在高度關聯。
在體育品德目標維度上,初中階段主要表現為具有一定的規則意識,能正確看待比賽勝負,具有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意識,勇于挑戰,積極進取;而高中階段則注重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做到公平競爭,尊重裁判,關注對手,表現出敢擔當的責任意識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并將運動中形成的體育品德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
2.素養進階的內容構建
內容構建是素養進階的重點。深度學習強調學習內容的整體性和結構化,素養進階的內容構建更注重以單元立意,體現單元內容的貫通進階。根據體育學科身體練習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的本質特點,對同一課程內容進行結構化設計與實施。依據初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對初中水平四和高中水平一的乒乓球左推右攻,分別從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體能、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六個方面構建“左推右攻”單元教學內容的框架1,見表1。
根據素養進階的學習理論,高一階段的學習內容是對前一個學習階段知識的鞏固和拓展。從初高中“左推右攻”單元內容的整體框架看,初中側重乒乓球左推右攻基本原理、單個技術和簡單技術的組合,在此基礎上開展簡單的比賽,并能進行簡單的裁判和分析;高中則更傾向于戰術意識和組合技術的進階,注重比賽中的靈活運用,比賽的組織、編排和分析等。可見,高中單元內容是初中內容的進階。
3.素養進階的問題設計
問題設計是素養進階的關鍵。基于核心素養的問題設計,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的邏輯層次,設置教學過程中需解決的序列問題。因此,依據目標設定,對初高中同一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如對乒乓球“左推右攻”動作關鍵,即手法與步法、擊球點和擊球時機、擊球線路、落點等核心技術,結合初高中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經歷,提煉序列化、關聯性和進階性問題。
如圖1所示,問題鏈是基于初高中乒乓球左推右攻組合技術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提煉形成。從問題的結構和內在聯系可以看出,初中乒乓球“左推右攻”單元主要解決推擋與攻球配合、手法與步法、擊球點和擊球時機等基本技術組合問題,促進組合技術的熟練掌握,提高左推右攻的穩定性,為該項技戰術在比賽中的運用打下基礎;高中階段則是在初中教學基礎上,解決比賽中線路、落點、球速等問題,側重提升“左推右攻”組合技術在實戰中的運用能力。
4.素養進階的活動實施
活動實施是素養進階的核心。深度學習注重學習過程的建構性和進階性,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學習。根據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體育教學原則,貫徹“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理念,形成進階式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深入、系統的知識結構,培養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指向核心素養的培育。結合素養進階的內容框架,以目標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實施學習活動,并使活動在橫向、縱向上均有一定的遞進與銜接,促進素養整合進階。下面以乒乓球“左推右攻”單元教學設計中“如何提高擊球的命中率、擊球落點和線路的準確性”的環節問題解決為例進行說明(見表2)。
初中活動“左推右攻技術的運用”主要解決擊球的命中率,提高左推右攻擊球的穩定性;而高中階段的活動主要解決擊球落點和線路的準確性,以實戰運用為主。活動主要通過主題、目標、任務、問題、情境、活動等要素,體現核心活動的內在關聯和進階性,如從發球機定落點的擊球,到兩人對打定點定線路的練習,從兩人單一斜線為主的擊球線路,到結合直線線路的左推右攻,從擊球上臺的命中率,到擊球線路清晰及落點準確的進階。
初高中“左推右攻”單元中任何一個具體教學活動的實施,都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將學習置于復雜、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情境的選取和問題的設計,開展“學—練—賽—評”,使學生在深度學習中發展思維,感知學練過程,掌握技術和參與比賽,提高技戰術運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品質。同時,根據學生不同學習水平設計分層內容,讓所有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增長知識、鍛煉能力、促進思維等,實現素養的真正進階。
四、總結與反思
素養進階的教學銜接,需要教師轉變觀念,樹立學段貫通的整體意識,優化教學行為,立足單元視角,豐富運動情境,設計序列問題等,將課堂教學變成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獲得螺旋式進階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1.合理規劃單元,制訂素養進階的目標
單元是課程與課堂教學的“橋梁”,而單元目標則是初高中教學銜接的導向,是學生通過單元學習后所達到的預期效果和單元規劃的基礎,同時也是課時目標的統領和確定問題鏈的依據。因此,在素養進階的初高中教學銜接時,教師需要以體育課程核心素養為依據,結合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標準,根據同一內容不同水平的要求找出素養的融合點,合理規劃單元,把握單元主旨整體設計,制訂素養進階的目標。
2.理清結構脈絡,構建素養進階的內容框架
根據目標引領內容的理念,在單元目標導向下,結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體能、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等內容,根據難度對初高中同一運動項目的教學內容進行分類、匯總,理清各項教學內容的結構脈絡,使教學內容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結構,從而構建素養進階的系統框架。
3.以問題為導向,設計與實施進階性活動
初高中體育教學銜接中,采用問題導向、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通過進階學習活動的實施,讓學生對同一主題內容得到連貫的學習與發展,實現知識建構、思維進階、能力提升,進而讓學生從初中體育多樣化學習階段,順利地過渡到高中體育專項化學習,達成培育核心素養的育人目標。
Teaching Practice of Link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in High Schools with Gradual Literacy Development
WU? Yeli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032)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and necessary way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s also the driving force for deepening curriculum reform. At presen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in high schools, such as a lack of linking mechanism, the repetition in teaching content, dull teaching methods, and insufficient literary developmen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lie in teachers teaching awareness, methods, and mechanisms. Thi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students gradual literacy development resulting from teaching linkage between junior midde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requires a reasonable planning of uni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oals for literacy development; it also requires the clarification of structural contex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tent framework for gradual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it requir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ities for gradual literacy development which target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acquire the necessary qualities and key abilities for spiral advancement.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gradual development, physic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teaching lin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