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倩
【摘要】目的:評估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對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觀察組(n=41)與對照組(n=41),對照組予常規干預,觀察組予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心理狀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治療依從性以及滿意度。結果:干預后,觀察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滿意度(95.12%)高于對照組(80.49%)(P<0.05)。結論:針對心肌梗死患者運用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優異。
【關鍵詞】心肌梗死;多元化護理;健康教育;心理狀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治療依從性;滿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versifi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NG Wenqia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Xiny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Xinyi, Jiangsu 221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versifi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82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Xiny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1),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iversifi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The psychological status,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1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49%)(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using diversifi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excellent.
【Key Words】Myocardial infarction; Diversified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statu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Treatment compliance; Satisfaction
90%以上的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導致的血栓的形成,逐漸形成的血栓導致了動脈血液不能及時回流給心肌提供營養,久而久之就會誘發心肌的缺血性壞死[1]。心肌梗死患者通常需要經歷較為漫長的治療過程,多數不適合手術及介入治療的患者也只能采取保守藥物治療的方式,故患者的住院時間通常較長[2-3]。依據一線臨床研究表明,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本研究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心肌梗死治療的8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了評估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應用效果的專項分析,如下。
1.1基礎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心肌梗死治療的82例患者作為樣本對象。利用最新統計學軟件生成隨機序列后予以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作平行對照研究,單組各取41例。對照組性別比例情況:35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范疇40~89歲,平均年齡(61.87±5.51)歲;觀察組性別比例情況:35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范疇45~80歲,平均年齡(63.73±5.65)歲。兩組基線資料比對所得差異不大(P>0.05),不具統計學意義。初始階段,科室內選擇責任醫師,針對兩組研究對象及家屬予以了涵蓋治療(手術)目的、方法流程、預期等內容的交流溝通,取得了研究對象及家屬信任后簽署同意書,同時本研究內容也申報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1)經臨床及影像學檢測確診為心肌梗死患者;(2)臨床病歷完整清晰,具一定治療依從性。
1.2.2 排除標準:(1)生命體征不穩定、昏迷者;(2)合并其他嚴重并發癥患者;(3)精神類疾病以及有抗抑郁、焦慮藥物服藥史者。
1.3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護理,為患者貫徹遵從醫囑的理念,定期復查、隨診。同時建議患者減少劇烈運動,健康飲食,保持良好生活作息。觀察組則予以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具體如下。(1)建立個性化健康檔案:針對每位患者的病史、身體狀況建立個性化檔案。詳細收集患者病史、體重指數、飲食規律、用藥情況、文化程度、家庭狀況等。進一步記錄患者對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等疾病的認知程度。(2)完善多樣溝通渠道:由專業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建立微信群、 QQ群等方式,方便聯絡。幫助患者關注醫院微信公眾號、醫學知識專業微信公眾號。方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相關知識。(3)醫院組織專業健康講座;通過醫院組織心肌梗死方面專家,每周或每月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臟疾病科普講座。幫助患者了解疾病本身及手術風險,幫助家屬了解并掌握術后恢復計劃。(4)合理飲食教育:請專門的營養學家,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定制個性化食譜。幫助患者更好地攝入高蛋白、低熱量飲食,每周推送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食譜。(5)健康運動:由專業的康復運動醫師定制個性化運動恢復方案,禁止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1.4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心理狀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治療依從性評分及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程度。首先,基于負面心理評估量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兩種量表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提示對象(焦慮、抑郁)負面心理狀況越重。其次,依據ADL評分量表評估兩組干預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情況,量表分值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研究對象日常生活能力越理想;同時運用我院自擬《治療依從性量表》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治療依從性情況,總分30分,得分越高提示治療依從性越理想;最后,依據我院自擬《滿意度調查表》綜合評價兩組就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滿意度細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且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樣本數/總樣本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干預前,兩組焦慮與抑郁心理評分比對均未提示有區別(P>0.05);干預后,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與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治療依從性比較觀察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兩組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滿意度(95.12%)高于對照組(80.49%),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高發,心肌梗死更是其中一種嚴重疾病。心肌梗死一直屬于較為高發的嚴重心血管病癥,目前,社會人群中青年人群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高達3%~10%,且發病率呈現越演越烈的惡性趨勢,嚴重危害著眾多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質量[4]。心肌梗死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支架植入術、溶栓以及藥物治療三種。而一般年輕的患者需要進行一些重體力活動,不建議保守治療。因為心肌長期處于缺血狀態下,容易導致缺血性心肌病。到晚期會出現勞力性氣促或者是靜息狀態下氣促,影響生活質量[5]。
常規護理模式僅僅將目光聚焦于患者的疾病,在患者心理關懷和幫助中給予的指導較少,難以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良好的心態,導致患者出現消極的情緒,進而影響護理效果[6]。而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多樣化養護,結合健康宣教有利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避免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習慣,思想上要做到心態平和。大量科學研究證實,負面心理、情緒、壓力、應激狀態等均屬于誘發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7]。所以,平時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心態平和。而在生活中可以加強適度鍛煉,提倡有氧運動,注重維持健康的機體質量與心腦血管活力[8]。飲食習慣上則要注意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減少不良習慣、戒煙戒酒。同時,多類慢性疾病也均屬于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故該類慢性疾病患者更應謹慎預防,盡可能對心肌梗死病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9]。急性心肌梗死半數以上的患者發病前無任何先兆,故應隨時留意患者突發性癥狀,諸如胸痛、胸悶等,若發現應立即送醫[10]。而就本次結果提示,實施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的觀察組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與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治療依從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滿意度(95.12%)高于對照組(80.49%)(P<0.05)。結果進一步印證了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的理想效果。
綜上所述,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運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中效果優異,其更利于調節患者負面心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治療依從性,進一步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范文佳.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心肌梗死患者效能感,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4):182-185.
[2] 仲玉芳,甄潔,成紅云,等.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疾病感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19(3):67-71.
[3] 洪艷.應激系統理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健康行為心理彈性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22):3201-3203.
[4] 柴蓉,魏興華.數字化健康教育延伸護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居家休養病人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 2020,45(12):1720-1724.
[5] 張梅玲,楊秋蘭,潘小珍.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對心肌梗死急診患者搶救效率,希望水平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2,17(5):698-700.
[6] 陳芳杰,王鳳榮.中醫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20):176-179.
[7] 席婷,姬學光,孫紅梅.基于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22,46(1):162-163.
[8] 閆強,韓麗,王楠,等.精準護理理論引導下的康復護理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健康信念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31):4333-4336.
[9] 楊麗,張媛媛,張榮.以追蹤方法學為指導的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病人樂觀傾向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1,46(7):982-987.
[10] 卜莎莎,肖麗娟,劉雪艷,等.多元化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