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摘要】目的:探討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實施規范化圍手術期護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的100例患者,根據護理方案分為兩組,觀察組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的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心理狀態以及護理質量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實施規范化圍術期護理管理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消化內科;內鏡微創;護理管理;規范化護理;圍手術期;心理狀態;護理質量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perioperat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
SUN Yan
Fengxian Peoples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221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perioperat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Methods:One hundred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plan.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standardized nursing managemen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psychological state and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perioperat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 can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quality,and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 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y; Nursing management; Standardized nurs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Psychological state; Nursing quality
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消化系統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檢查消化系統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內鏡微創治療,內鏡微創治療能夠明確臨床病變部位以及協助診斷,在臨床治療中起著決定性作用[1]。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內鏡微創治療已經廣泛應用于此項治療當中,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圍手術期的有效護理干預措施,降低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2]。加強消化內科微創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的護理管理,效果較好,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消化內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進行內鏡微創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年齡34~80歲,男女患者比例為57:43,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數均為50例,本次實驗均得到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圍手術期護理管理。觀察組采用規范化圍手術期護理管理,具體如下。
1.2.1術前心理護理 針對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的患者開展了心理護理,能夠關注患者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應分析患者發生心理不良情緒的誘因,將臨床的治療方案詳細與患者講解,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導內容,關注患者的心理問題,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能力。尤其是消化內科的老年患者,理解能力較差,因此,護理人員要耐心、細致地與患者進行溝通,每次治療前應向患者介紹治療的目的,注意語言安慰以及心理支持的方法,提高患者的心理適應能力[3]。根據不同老年人的情緒情況,可以鼓勵患者發泄內心的情緒,尤其是對疾病產生抑郁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詳細地對患者進行講解,提高家屬對患者的支持能力。告知患者家屬如何陪同老年患者,疏導患者的心理問題,使患者對康復治療更加有信心,以提高臨床的治療依從性[4]。
1.2.2術中配合和準備 配合醫生完成手術的各項工作,根據腫物的范圍和深度,使用內鏡進行檢查,并且了解病灶的范圍以及性質,做好相應的標記,以備檢查時能夠準確進行電凝處理。
1.2.3術后護理 (1)病情觀察。術后密切地觀察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體征情況,了解患者有無腹脹和腹部不適等,在手術后0.5h患者無其他癥狀可以返回病房進行繼續觀察和治療[5]。遵醫囑給予患者抑酸、止血以及抗炎等藥物治療,促進患者的術后創面的愈合。如果患者出現咽部不適應該給予含服潤喉片。(2)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是穿孔及出血,注意觀察患者的大便的性質、顏色和量,了解患者的腹部有無壓痛和反跳,如果疼痛劇烈立即通知醫生,懷疑有術后穿孔的危險。護理人員在工作中除了為患者監測血壓以及大便的顏色等,還要對患者進行輸液的準備,告知患者以及家屬術后出血量較少無需處理,能夠自行愈合。如果術后出血過多,需要立即再次進行手術治療,當患者出現腸穿孔現象時選擇手術進行修補,護理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做好相關的治療和護理。(3)飲食指導。患者內鏡術后的創面不大,可以在術后禁食6h,然后進食流質食物,選擇米湯和面湯等,觀察患者無消化系統癥狀,術后2d為患者進食流質食物,可以選擇面條等,第3d過渡到軟質食物。如果術后出現消化道出血等癥狀應該禁食1~2d,延長流質食物的時間,1周后為患者逐漸地過渡到流質食物。向患者講解飲食的重要性,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粗糙的食物,以免影響患者的消化道恢復。(4)活動指導。術后要觀察患者的病情大約0.5h,無其他癥狀可以回到病房繼續治療,向患者交代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采取書面健康教育的方式進行指導,保證患者能夠充分了解。(5)疼痛護理。患者術后會出現輕微的疼痛癥狀,因此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疼痛的癥狀,并且告知患者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減輕疼痛,必要時為患者改變體位,促進患者的舒適程度,根據疼痛的性質為患者準備藥物進行止痛治療[6]。(6)并發癥干預。觀察患者的術后引流液的顏色,如果出現有出血癥狀或者遲發性的出血應該及時處理,給予患者抑制胃酸的藥物和止血藥,觀察患者的出血癥狀,必要時進行內鏡下止血治療。
1.3觀察指標 (1)患者滿意度:使用醫院自制的問卷,在出院前發放給患者填寫,問卷的最高分計100分,以分數較高者表明滿意度更高,其中9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一般滿意;不足60分的則為不滿意。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滿意[7]。(2)護理質量:每項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護理質量越高。(3)不良事件發生概率。(4)心理狀態變化:以SAS、SDS評估量表觀察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情緒[8]。(5)舒適度比較:包括心理、生理及環境,各項評分滿分為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滿意度 觀察組總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概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比較兩組不良情緒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 SAS以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兩組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各項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在消化內科進行規范化圍手術期的護理管理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術前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以提高患者手術的適應能力,通過溝通和健康指導的方案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使患者積極地面對手術治療[9]。在護理管理中,應該主動地為患者進行問題的解決,提高相應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根據實際要求完成規范化圍手術期護理管理,保證患者在術后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通過圍手術期的護理管理解決患者的術后情況,分析患者所面臨的臨床癥狀,并實施針對性護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消化內科進行內鏡微創手術治療采取規范化圍手術期護理管理主要是針對患者的治療安全給予保障,通過術前對患者的問題解決和有效的方案處理,降低風險問題的發生率,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通過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開展專業性的護理指導,多種方法來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從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采取規范化圍手術期管理方法,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相比于常規護理管理方法,臨床護理效果更理想。
參考文獻
[1] 周凡,王貴珍.規范化圍術期護理管理模式在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34):250-252.
[2] 王雅晉,張彥軍,苗龍.規范化圍手術期護理管理在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8):147-149.
[3] 陳淑華.規范化圍手術期護理管理在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9):77-78.
[4] 鄔丹.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患者的規范化圍術期管理[J].飲食保健,2019,6(22):51-52.
[5] 王芝平.規范化圍術期護理管理在消化內科內鏡下微創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0,37(6):710.
[6] 邢培英.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患者的規范化圍術期護理[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4(24):139-140.
[7] 陳淑靜.規范化圍手術期護理管理在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東方藥膳,2019,25(14):293.
[8] 張莉,張英娟.五常法護理模式對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效率及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8):3165-3167.
[9] 熊宇,張小昊,余麗霞.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治療患者的規范化圍術期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1):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