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
(甘肅省靈臺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靈臺 7444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發展校企合作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職護理作為職業教育的熱門專業之一,其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到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各種慢性非傳染病發病率增長,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劇增。同時,當前醫療科技水平的發展,也對護理人才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提高中職護理人才培養的質量,需要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對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
產教融合也稱校企合作,是一種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相互協作,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產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它注重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采取學校學習和企業工作相結合的主要實踐形式。在產教融合的實施中,學生既要參加學校的理論實踐學習,也要參加校外合作企業的實習工作。
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有概念上的區別。傳統學徒制是指師傅帶徒弟,傳授技能的一種學習方式。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基于學校和企業合作的,以二元制學習形式為主的,獲得技能技術的學習方式。現代學徒制繼承了傳統學徒制的優點,也符合了當前學校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需求,是一種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
為切實提高中職護理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我校護理專業實踐教學中,提出了基于產教融合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參照其他學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案例,采取二元制的教學措施。致力于轉變當前護理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專業素養,滿足當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求,落實產教融合的政策目標。
中職護理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的設置,需考慮合作企業的崗位需求以及專業證書的考證要求。課程設置基本遵循提升學生職業素養,鍛煉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教學規律,以落實產教融合和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專業素養為最終目標。通過與企業的充分協商,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制訂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計劃、具體的教學大綱。通過學校教師和醫院專家的協商合作,有利于幫助醫院盡快掌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提高學校和醫院之間的合作效率[1]。
為保障中職護理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需建立一支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為此,中職職業院校學習德國、瑞士等國家早期現代學徒制的辦學模式。在師資結構的調整上,校內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以校內教師為主,保障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以校內、校外“雙導師”為主;崗位實習以醫院導師為主,教學過程強調理實結合,注重提高學生的理論和實操能力[2]。為保證“雙師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教師工作組,分派校內教師到醫院學習,醫院導師走進課堂教學,以專業帶頭人和企業專家為主,形成共同協作,共同進步的教學團隊。
完善的實訓條件和基礎設施,有利于保障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掌握和鞏固。為完善學校的實訓條件,針對護理專業,首先制定了適合學生二元制學習的課程,對每一項護理專業技能采取了具體的課程和保障措施。學生在醫院實習,掌握理論和基礎操作技能后,能夠在實訓基地中通過實踐訓練,快速地掌握相應的技能,從而為日后工作和實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評價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和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通過開設中職護理現代學徒制班,第一年進行校內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第二年在企業完成將近80%的專業課程學習,第三年在企業進行實習。由于加強了學生的實踐學習,在人才培養質量考評上,采取學校考核和企業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學生在企業專業課程學習和崗位實習中的過程考核和過程評價,以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考核評價[3]。
對于現代學徒制的認知,學校和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學校雖然在政策的引領下,積極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對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實施的流程和具體的細節把握不夠準確。就護理現代學徒制而言,并沒有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對護理專業試點班級進行管理,在課程設置、教學活動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4]。對企業而言,大多數醫療機構的管理層和醫院導師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僅停留在師傅幫帶徒弟的層面,更關注自身利益和發展,沒有關注到產教融合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對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不夠關心,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較低。
自從本校護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來,當地許多醫療機構,均有較強的合作意向。但是部分醫療機構的規模較小,且培訓體制不夠完善,無法滿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要求。一些醫院將校企合作教學僅僅看作是學校授權管理下,對于學生工作任務的安排,而不是注重醫護技能的傳授。因此,對學校而言,要加強合作企業的資質審查,盡可能選擇企業規模和企業定位,內部培訓體系較為完善的醫療機構作為現代學徒制的試點,當地政府也要出臺相應的政策,保障現代學徒制的順利實施。
當前護理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師資隊伍建設機制不夠完善,存在學校和醫院教師師資力量有限,產教融合帶頭人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能力不足,以及學校和醫院教師教學任務邊界不清晰等問題。為應對以上問題,就需要完善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建立高要求的教師選拔標準,學校教師的選擇要求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扎實理論基礎、在近年來的護理教學創新改革中取得突出成果的教師。對于企業而言,要選擇臨床經驗豐富,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醫護專家擔任醫院教師。其次,要推選出具有話語權的帶頭人,學校和醫院要從管理層給予產教融合足夠的重視,選派具有較強管理和實踐能力的人,保障產教融合的高效實施。最后,要建立產教融合保障機制,專門設置負責雙方協調溝通的教師隊伍,將產教融合實施中雙方的問題、困境和應對策略等進行充分溝通,避免重復做功,提高產教融合的實效性。
在現代學徒制二元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醫院的一些管理問題比較突出。比如說一些護理試點的醫療機構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時間較短,項目管理、經費管理,導師指導的監督評價不夠完善,往往會存在學校和醫院權責不清的問題,影響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效率。此外,由于現代學徒制的學習和實踐工作聯系密切,雖然有學校和醫院共同制訂的護理人才培養計劃,但是缺乏有效的落實和管理,在醫院急需護理人手的情況下,會變動原有的培訓課程,安排學生參與護理工作,護理培訓的效果無法得到保障。
在護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的過程中,部分醫療機構的行為存在一定的偏差。原因是一些醫院導師不僅要完成現代學徒制的指導工作,同時也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下,可能會讓學生幫助自己做一些與崗位工作和護理實踐訓練無關的事情,大大降低了學生對現代學徒制的期待,沒有真正地落實現代學徒制的內涵和要求,產教融合停留在表面。
學校和醫院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和互動,齊心協力地落實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首先,企業要提高對現代學徒制實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要站在職業教育發展和自身發展的角度上,提高自身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要明白院校合作是實現雙方共贏的有效途徑,而不是增加成本和工作任務的無償付出。學校也要基于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學現狀,首先把握好產教融合和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內涵,積極學習教學案例、教學方法策略,加強理論上的認識。其次,要制定詳細的現代學徒制教學目標,充分考慮教學實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尋求相應的解決對策。最后,學校也要考慮到醫院現代學徒制培訓的壓力,要在教學管理上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持,維持好雙方良好合作的氛圍,保障產教融合順利實施。
醫院作為中職護理學生現代學徒制學習的主體之一,必須深入參與到現代學徒制實踐的各個環節。首先,要參與現代學徒制核心文件的制定。比如說教學的內容、方法、標準和時長。要依據醫院的實際工作需求和學生的實際現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培訓課程和實踐培訓體系。其次,要參與到人才培訓的過程中。以護理專業導師選拔為例,要選擇品行良好、技能出眾、業務熟練、責任心較強,具備一定教學能力的人才作為導師。企業還要深入的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徒選擇正確的職業方向,對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測評,規劃職業發展道路。還要參與學生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以及現代學徒制職業技能評價標準的制定。
完善雙導師隊伍的建設,是確保護理專業現代學徒制實施效果的重要策略。首先要制定合理的“雙導師”選拔標準,對于學校教師的篩選,要盡可能選擇理論知識豐富、實踐能力強的教師,加強教師對企業導師的篩選,要綜合考慮工作年限、年齡、職業、技能證書、職業道德、責任心、耐心、合作性等多個方面。其次,要加強校院“雙導師”之間的協作,形成優勢互補的教師團隊。對于校內教師而言,理論知識扎實,而醫院導師的臨床經驗豐富,因此,可以加強兩者之間的互動和協作,形成優勢互補,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篩選,對教學方法進行靈活的選用。雙導師隊伍的建設需要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校內導師要基于職稱評審和物質獎勵,對醫院導師而言,同樣提供薪資福利待遇和職稱評審的優勢,從而促進兩者參與教學和管理的積極性。
中職護理現代學徒制的實施,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首先要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如改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要對校內、校外導師的授課效果進行評價,還要對雙導師指導學徒進行理論和實踐操作的能力進行動態評估,將醫院經費的劃撥與學生培訓的效果掛鉤,改善醫院隨意改動教學安排的問題。其次要改革教學方式,采取彈性的教學制度。比如說護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安排在周末進行集中上課,護理專業課程的學習可以安排病例討論,小組項目合作。對專業技能學習和實踐訓練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有效互動加以解決。還可以開通校企合作的網絡教學平臺,上傳優質的護理課程資源,使學生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學習。
對大多數參與現代學徒制的醫療機構而言,經濟效益和醫院自身的發展是合作的初衷。因此,要想提高醫院參與現代學徒制實施和教學的積極性,就需要考慮到企業的經濟效益[5]。在具體做法上,校院雙方要充分協商選擇合適的人才培養計劃,盡可能地縮短人才培養時間,降低人才培養成本,提高醫院的人才收益。其次,校院雙方要明確好各自的教學分工,通過合理地分配培訓任務,減輕醫院的培訓壓力,分擔培訓成本,提高醫院參與的熱情。學校也要盡可能地開發和提供醫院需要的項目,幫助合作醫院進行宣傳,安排校內教師到醫院擔任教學管理職務,降低企業培訓和管理成本。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劇增,同時對護理人才的質量也有較高的要求。現代學徒制是基于深度產教融合下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校院雙方加強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共同參與到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每個環節,建立完善的導師隊伍,改革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同時注重采取合理的措施,激發醫院參與學徒培訓的積極性和熱情。采取以上的保障措施,有利于推進現代學徒制在中職護理專業的實施,并落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