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借助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在語文學習中發現語文的魅力,感受到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探索語文知識的熱情。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自學能力;教學方法
一、自主學習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教師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然而,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自學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學習階段他們往往更依賴教師的指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善于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布置學習任務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切實凸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鍛煉其語文自學能力。
不同于傳統教學中的學生被動學習和機械學習,自主學習主要依靠學生主動探索,并在探索過程中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掌握所學知識。
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展開學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不斷提升,并能根據學習效果不斷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自主學習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和思考點出發來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吸收,在一定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下不斷學習。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三個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對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家長的態度和行為對孩子的自學能力有著直接的影響。家長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重視知識、注重自我學習的態度,孩子也會受到榜樣的影響,形成自學的好習慣。其次,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此外,家長還應該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樣,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自如地獲取知識,有效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
最后,家長還應該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應該注意調整與孩子的關系,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而是要關注孩子的真正需求和興趣,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空間。這樣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挖掘孩子的自學潛能。
(二)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教育因素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閱讀方法和思考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
其次,學校要注重營造教育環境、完善教學設施。充足的學習資源、寬敞明亮的教室、良好的教具設備等,都為學生的自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學校也應該為學生提供學習空間,如圖書館、電子信息室等,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自學任務。
最后,學校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校教育是影響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校應該從教學方式、教育環境、學習資源、器材設備等方面入手,綜合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個人因素
學生的自學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個人因素是核心。個人因素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自信心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
首先,良好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認真聽講、認真思考、認真答疑。學生如果忽視了前期的學習,后面的學習難度就會越來越大,容易失去學習信心和動力。因此,良好的學習態度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至關重要。
其次,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是關鍵。學生要有正確的學習認識,即“學習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發展”。如果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能從小主動學習,為今后的深造打下基礎。
最后,自信心也是影響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學生缺乏自信心,就會害怕自主學習,甚至會害怕回答問題。而學生一旦具備了自信心,就會更加自信地回答問題、積極表達,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自學能力主要體現在學生具備了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能夠主動規劃、監控和評估自己的學習進程。自學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期的實踐和磨礪,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發揮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學生自學過程中的四個階段
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教師認為只有把知識逐字逐句地講解給學生,學生才能提高語文能力。這種教學過程缺少了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生沒有領悟的過程,在遇到較難的語文問題時,就不能靈活地運用已有知識進行解決。
在素質教育下,要提高學生對語文的領悟能力,使他們通過學習獲得語文知識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就需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發揮積極作用,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探討。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預習階段
在正式教學之前,學生需要先預習課本知識。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根據所提問題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預習階段學生除了要對課文內容進行了解,還需要通過查工具書的方式來學習生字詞,并在小組中互相討論,對生字詞進行掌握。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對預習的方法掌握不足,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預習之后,在課堂上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參與討論,這就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預習對自己是有用的,能夠使他們在下一次預習時積極性更高。
(二)識字階段
在學習生字詞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怎么讀,還要讓他們會默寫,理解并掌握生字詞的含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讓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能快速地記住生字詞的字音、字形、字義。同時讓學生進行擴詞訓練,要求他們把生字詞擴展成四字成語,讓他們在歡樂的學習氛圍中對語文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以此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三)教學階段
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是課堂。在教學中,只有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才能促使教學過程順利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地位平等,因此師生交流的過程,既包括對語文知識的交流,即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包括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即教師運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對學生進行鼓勵、贊揚和提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還應引導學生主動質疑,提出問題,以此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每個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都有探索的欲望,教師要抓住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形成創新的思維和閃光的智慧。教師應該以興趣作引導,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否則,就不會激起學生的熱情,課堂就會變得沒有生機。
在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知道如何問得既精又巧。剛開始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提問時,學生可能會問得很瑣碎和零亂,有時或許還會重復性提問。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題、重點詞句、課后習題等處尋找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讓他們思考,并給予思考的時間,以期待學生進行解答。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交流的時機,使他們互相啟發,在討論中形成探究的氛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階段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成功,教師需要用肯定的評價來激勵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對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并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隨后,師生共同評價。在自主學習階段,教師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學生根據教師的啟發對問題進行反復思考,從各個方面尋找問題解決的切入點,使思維向多維發展。
四、小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
(一)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
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簡潔明了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自學的基本技能。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故事、引用經典文字、講述個人經歷等方式來有效引導學生。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成功地引導學生,學生就會愉悅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同時,教師還應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關學習方法的指導,如獲取信息、分類整理知識、評估學習成果等。學生在掌握了這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之后,便可以更加自主地學習,并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實踐。
(二)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上采用有效的互動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學習環境,這有助于學生放松心情,集中精力學習。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課堂管理,確保學生不會被外界干擾,如關閉窗戶避免噪聲干擾,控制課堂溫度保持舒適等。
其次,學生的學習材料和設備也需要得到保障。教師可以在教室或圖書室準備好相應的學習資料,如課本、參考書、筆記本等。此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準備好音響設備、投影儀等,以呈現講解內容。
最后,家長和社會也要起到重要作用。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和必要的學習資源。社會應該加強對家庭和學校教育的支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自學能力,教師應重視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和舒適的學習體驗,使他們可以在一個安心、專注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提高自學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科學指導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只有在課堂上自主解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對語文知識的領悟才能更加深刻。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現真正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秀花.語文教學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J].課外語文,2021(30):50-51.
[2]邢曉霞,馬祿德.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農村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1(19):48+50.
[3]孫慧茹,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對策[J].小學生(下旬刊).2021(2):31.
[4]張芮,芻議小學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21(20):45-46.
[作者簡介]姚利華(1977—? ? ),女,江蘇濱海人,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