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鈞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高中數學教學的需求。開放式課堂以其靈活、開放、互動的特點逐漸被廣泛關注和應用。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參與積極性,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技能,有助于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果。所以,文章從開放式課堂的內涵出發,分析了開放式課堂對于提升數學教學效果的作用,并闡述了利用開放式課堂提升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以期為高中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開放式課堂;數學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完全滿足高中數學教學的需求。而開放式課堂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對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在構建開放式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自由表達想法,進行討論和探究,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參與積極性。此外,教師應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問題以及生活情境,創造具有趣味和啟發價值的教學環境。因此,文章闡述了運用開放式課堂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旨在為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指導。
1? ?開放式課堂的內涵
開放式課堂是一種新興的教學理念,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文化知識,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學科素養。其核心思想是開放、自由、合作、創新,旨在創設充滿活力、多元互動、具有啟發特色的教學環境。開放式課堂的內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開放的教學資源。開放式課堂的教學資源不再局限于傳統教材,而是廣泛利用多媒體、互聯網資源,為學生提供多種類型的學習材料,讓學生結合興趣及需求挑選學習資源,拓寬知識視野。
二是開放的教學方式。開放式課堂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討論式教學、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教師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而且是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指導者。
三是開放的課程評價。開放式課堂的課程評價不僅要重視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而且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評價方式包括個人報告、作品展示及團隊項目多種形式,旨在鼓勵學生發揮特長和創造力,激發學生自我展示的欲望。
四是開放的師生關系。在開放式課堂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互動與合作的。教師尊重學生的觀點,鼓勵他們發表見解并提出問題。這種師生關系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思維尤為重要,同時能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為教師完成教學反思提供條件。
2? ?基于開放式課堂提升數學教學效果的作用
2.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放式課堂通過創設開放、自由、互動的學習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數學課堂上,教師講解知識點,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缺乏思考深度,學習興趣不濃厚。而設置開放式課堂,能提升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引導思考與組織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創新思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設置開放式課堂,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引導學生思考、猜想和推理,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講解立體幾何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如何證明圓外一點連結圓心與圓的交點為最短距離。學生可以通過討論、畫圖和實驗探尋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培養其創新思維。
2.3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不同的學生存在個性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標。開放式課堂強調自主探究,提倡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在講解概率統計時,教師可以設置實踐活動:讓學生設計抽獎游戲,使中獎概率最小。學生可以結合愛好、能力和興趣參與游戲,并利用統計數據和計算概率的方式,加深對概率統計的理解。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3? ?基于開放式課堂提升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
3.1樹立開放的教育理念
開放式課堂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以指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學習為宗旨,提倡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數學思維和創新精神。所以,教師樹立開放的教育理念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
首先,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在開放式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得以提升,在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中占據主導地位。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需求,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思路,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其次,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和類比方式探究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鞏固實踐技能。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知識,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再次,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課堂氛圍及學生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小組討論、案例研究和項目分析。這些方法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進而增強教學效果。最后,教師應加強學習和反思。開放式課堂要求教師具備更全面、更專業的教學能力,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教師需要學習和反思教學經驗和方法,更新知識和技能,以適應開放式課堂的教學需求。
3.2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開放式課堂是積極的教學環境,能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索、分享知識和觀點。在該課堂模式下,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有助于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第一,要尊重學生的觀點。每位學生的觀點都應受到尊重,即使學生的觀點或者方法與標準答案不同,教師也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此外,教師應學會傾聽學生的想法,理解他們的思考過程,并給予積極的反饋。
第二,要營造平等的交流氛圍。教師應營造平等的交流氛圍,使學生感到被重視,并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學生的觀點,避免對學生產生偏見或者刻板印象。解決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合作和分享想法,促進知識共享和互動。
第三,要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方法。學生應有充足的學習資源和方法,以便自主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教師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如書籍、網絡資源和實驗設備,讓學生能正確掌握數學定義。同時,教師要多指導學生理解不同的學習技巧,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項目學習,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四,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習風格截然不同,學習興趣也有所差異。因此,教師要剖析學生的能力、興趣及特征差異,為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例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需求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并提供針對性輔導和反饋。
3.3采取開放的教學策略
開放式課堂作為創新的教學思想,強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意識。該課堂模式與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存在差異。因此,為了構建開放式課堂,教師要設計創新的教學方案,并通過開放式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3.3.1問題導向策略
問題導向策略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所以,教師要以教學內容、學生學情為中心,設定不同難度等級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
3.3.2合作學習策略
合作學習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策略,教師要以學生的學情及教學策略為中心,采取分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掌握學科知識。例如,在幾何證明題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找出證明該題的各種方法,然后讓每個小組派出代表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3.4形成開放的教學評價
開放式課堂為數學教學評價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在開放式課堂中,教師需要形成開放的教學評價,以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以下是教學評價原則:
第一,多元評價。教學評價不應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應從多角度評價,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組討論中的表現、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等,這樣能使教學評價更全面、更準確。
第二,開放評價。教學評價應該是開放的,要鼓勵學生發表意見。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和小組評價等形式,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更加主動,從而提升評價效果。
第三,發展評價。教學評價應重視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發展過程。教師不應側重于結果,而應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思維能力、數學興趣制定評價機制,并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
第四,情境評價。教學評價應結合數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教師可以設計問題或者數學游戲,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被評價。
為了構建開放式課堂,教師需要形成開放的教學評價,以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并從多角度出發,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小組討論中的表現及數學思維能力的表現。此外,評價應結合數學情境,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和興趣,并為學生提供反饋和指導。這樣能使教學評價更全面、更準確、更有效,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開放式課堂是以開放、自由、合作及創新為核心理念的教學方式,旨在創設充滿活力、多元互動和具有啟發價值的教學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數學教學中,開放式課堂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同時能夠增強學生的個性意識。所以,未來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設計開放式課堂,營造開放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學習,讓學生敢于探索,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生魁.“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放式課堂構建研究[J].學周刊,2023(5):45-47.
[2]張國棟,孟尚儒,劉璐,等. 基于高等數學開放式課堂教學實現“三全育人”的研究與實踐[J].大學,2022,(32):74-77.
[3]高長鳳.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開放式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2(15):170-171.
[4]張星.關于高中數學課堂開放式教學的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2(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