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楓 余泳芳
摘 要|教學督導工作是高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圍繞高校本科教學督導的訴求、問題和對策展開論述,旨在促進高校本科教學督導建設,推動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首先,明確教學督導對于提升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改革、護航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深入分析教學督導中存在的訴求,并剖析教學督導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對策,以解決教學督導的現實困境。
關鍵詞|教學督導;高等教育;問題;對策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大學永恒的主題。教學督導就是高校為提升教學質量而構建的一種機制(段先華、王建華,2005:46;薛國鳳,2014:86)。作為確保本科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教學督導在提升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改革、護航教育發展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教學督導的兩個基本職能是監督和指導。從行政監督的視角看,要對教育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從指導服務的視角看,要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協助教師改進課程與教學(申素平、高佳毅,2023:21)。
然而,隨著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發展,教學督導工作面臨著各種壓力和挑戰。督導內容的側重點有所變化,除了督促學校完成教育目標,更要深入到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學習體驗。督導隊伍的專業性亟需提升,督導需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廣泛的學科知識以及敏銳的問題分析能力。督導系統的信息化水平仍待加強,反饋處理進度需要追蹤跟進,院校兩級的督導工作需要保持信息暢通,實現督導系統信息化。
由此可見,督導工作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長發展,而且對提升本科教育的整體質量水平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不斷完善和強化教學督導隊伍建設,推動督導工作的一體化、專業化、信息化,才能更好地滿足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為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本文以武漢大學大學英語部(以下簡稱武大大英部)督導工作為例,重點探討高校本科教學督導建設中存在的訴求、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旨在進一步推動高校本科教學督導建設,促進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二、教學督導建設的現實訴求
中國高校本科教學督導建設在新時代面臨著顯著的現實需求。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大眾化教育”邁向“普及化教育”,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本科在校學生數量逐漸增多,同時人們對優質教學的需求也不斷增強。教育質量的監控與引導在保障和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基于本科教育的特點,教學督導工作包括以下三個關鍵訴求:教學督導過程一體化、教學督導隊伍專業化和教學督導系統信息化。
(一)教學督導過程一體化
本科教育涉及眾多學科,多門課程相互交叉和配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學督導工作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教學督導組必須深入教學第一線,通過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考試等各教學環節過程的督導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引導,掌握教師教學質量,了解學生學習效果,獲知教學條件是否滿足教學需要等,從而對教學質量作出全面客觀的評價。換言之,教學督導組只有將各個環節有機結合,形成一體化的教學督導體系,才能為學校、學院職能部門提供決策依據,更好地推動本科教育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督導隊伍專業化
教學督導的工作包含“督”和“導”兩層含義,“督”具有督促、評價的職能,“導”具有引導、導向的職能。本科教育涉及的學科廣泛,教學任務復雜,要求督導具備廣泛的學科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深入了解不同專業的特點和需求,指導教師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建設專業化的教學督導隊伍能夠更好地滿足本科教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為教師提供持續支持與個性化服務,使其在教學價值觀、教學學術、課堂教學能力等方面獲得良好發展。
(三)教學督導系統信息化
本科階段每門課程學習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教學督導中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信息化的發展為教學督導提供了新的機遇。建立教學督導系統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教學數據的快速采集和分析,為教學督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督導可以通過信息化系統實時監測和反饋教學情況,及時解決問題,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改進。此外,信息化平臺還可以建立通達的院校兩級信息傳遞通道,督導之間可以及時分享經驗,形成督導工作的合力。信息化的教學督導系統將有助于提高教學督導的效率和準確性,為本科教育的優化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督導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從1991《教育督導暫行規定》的出臺到2012年頒布《教育督導條例》,為國內各級各類教育實施教育督導指明了方向(張彩云、方晨晨,2019:14)。在本科教育領域,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高校繼續落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教育部,2021)。盡管如此,我國仍然沒有頒布統一的、可實施的高校教學督導條例,因此,各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實際,開展教學督導探索與實踐。基于武大大英部的督導工作,發現目前高校教學督導組主要存在四個問題:重查輕改、重督教輕督學、督導隊伍建設專業性不足、對教學督導存在偏見。
(一)重查輕改
教學督導中,監督是出發點,指導是落腳點,最終目的是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武大大英部的教學督導中,主要采取查閱、說明、調查、建議等較為“軟性”的措施。督導更注重巡查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但很少提供深入的改進建議,導致問題被發現后未能及時解決。由此可見,督導工作只是形式上的教學質量監控,無法在實質上推動教育教學的持續改進。教學督導應對于督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苗頭“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理”。究其原因,本科教學督導存在權威性不足的問題,只有“建議權”卻沒有“處理權”。武大大英部采用聘任制聘用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部教學督導組。然而,督導組并非獨立的職能機構,因此教學督導組工作缺乏相對獨立性,很難獨立單方面處置教學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毫無疑問,這削弱了教學督導的權威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督導功能的實現。
(二)重督教輕督學
督教和督學是督導工作能否發揮更大作用的關鍵(白解紅、袁俏,2014:71)。教學督導組牢記自身的職責和任務,以督教為主體和切入點,提高教師教學質量;以督學為中心和歸宿,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在武大大英部的教學督導中,督導工作偏向于對教學秩序、教師教學環節的督導,以聽課、評課的形式開展,而相對忽視了對教學大綱、學生學習和作業環節,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的關注和檢查。督導組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督導工作主要包括學生課堂反饋、考風考紀以及學生評教。其中,重視學生評教結果也是督導組側重“督教”的體現。重視“督教”的同時,卻相對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成效的督導,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關注不足。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教育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督導范圍狹窄的問題,偏重對教師教學的督導,忽視學生的學習,這勢必影響教學督導職能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督導隊伍建設專業性不足
教學督導的工作落腳點是對教育活動的指導,這就要求其具有專業性(李真,2018:31)。然而,武大大英部教學督導組的專業性難以充分發揮,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督導隊伍成員不足。武漢大學是一所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學、信息科學和醫學學部的綜合性大學。大學英語部承擔了全校大一、大二本科生的英語教學工作。目前大學英語部的督導組僅有8人,無法覆蓋所有課程和校區。另外,教學督導任務艱巨,因為同類學科課程類別多、內容龐雜、授課方式有差異。為確保督導工作能夠深入、細致地開展,督導組成員亟待補充。第二,督導組成員老齡化。武大大英部督導組由退休教師和在職教師擔任專兼職督導。部分督學對新技術掌握和了解不足,導致其對某些新教學方式的理解產生偏差,從而對采取新技術手段進行授課的教師給予了不準確的教學評價。第三,督導隊伍培訓不足。督導人員專業化是教學督導充分發揮其職能的必要條件(古翠鳳、劉雅婷,2020:13)。大部分高校更多地注重督導專家的學術水平、思想品德等,很少關注督導隊伍的“督導專業化”建設(陳玲等,2021:11)。實際督導工作中,督導專家缺乏“如何督導,如何溝通”等專業督導技能培訓,導致督導的專業化水平不夠。武大大英部推薦選拔督導僅依據“具備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等條件,缺乏明確細致的選拔標準。再者,督導技能培訓和學習相對不足,勢必影響督導工作的專業性和效果。
(四)對教學督導存在偏見
部分教師對教學督導工作存在偏見,甚至出現抵觸情緒,錯誤地認為督導就是挑刺、找問題,而不是給予幫助和支持。這種抵觸心理影響了督學與被督導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合作,阻礙了教學督導工作的順利開展。這種抵觸心理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教師對督導工作的認知和了解不足,產生了誤解。由于缺乏深入了解,一些教師認為督導是一種對教師進行指責和批評的過程,而忽視了督導在教學改進和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的積極作用。其次,個體教師可能存在對自身教學的不自信和擔憂。面對督學的到來,一些教師可能感到壓力和緊張,擔心自己的教學表現會受到負面評價。這種擔憂導致他們對督導工作持抵觸態度,試圖回避或遮掩存在的問題。另外,一些教師對督學的身份和背景存在疑慮。如果督學與被督導教師之間存在專業領域的差異或地位上的差距,被督導教師會對督學的評價產生懷疑,覺得督學無法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和指導,從而產生抵觸情緒。此外,教學督導的形式和方式也會影響教師的態度。如果教學督導過度強調查找問題和批評指責,而忽視了對教師優點和潛力的肯定和支持,教師會感覺自己處于被動地位,從而產生抵觸情緒。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督導實踐中四個方面的問題,應科學構建和完善教學督導體系,采用督教、督學、督研和督改(四督一體)的督導模式,完成向“發展性教學督導”的轉變,文章提出以下改進外語教學督導的建議。
(一)提升督導的權威性和督導隊伍的專業性
1.確立獨立職能
督導團隊應該擁有一定的權力和責任,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推動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督導團隊必須具有獨立性,成為相對獨立的職能機構,從而能夠在教學督導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提供權威性的建議和處理方案。我國應頒布高校教學督導條例,制定統一的高校教學督導條例,明確督導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增強督導工作的規范性和權威性。
2.增加督導人員數量
招募更多的教學督學,以確保督導隊伍的覆蓋面廣,能夠涵蓋所有課程和學科領域。同時,根據學校規模和教學任務的復雜程度,合理安排督學的分布,確保教學督導工作的深入開展。
3.豐富督導成員來源
可以考慮引入優秀在職教師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家學者,以增加督導隊伍的多樣性和專業性。確保督學具備跨學科的視野和全面的教學觀察能力,能夠有效指導不同學科和領域的教學工作。
4.開展督導培訓
開展督學專業技能培訓,包括教學觀察和評價方法、有效溝通與指導技巧等,以提升督學的教學督導能力。強調教學督導的專業性,幫助督學理解教學改進的關鍵點,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在實施這些措施時,系部和學校可以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體系,明確督學的職責和權力范圍,確保教學督導工作能夠有序推進。同時,系部、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該共同支持和配合督導工作,理解督學的角色和職責,積極參與教學督導活動,共同促進教育教學的不斷提升。此外,對于督導工作的成效和效果,可以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及時對督導工作進行總結和改進,保持教學督導工作的持續優化。
(二)確保教學督導內容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督導內容要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全國一盤棋。只有標準化才可能專業化、權威化、現代化(高政,2018)。
1.制定綜合性督導指標
應當制定綜合性的督導指標,不僅包括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估,還要包括對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環節的督導評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督導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使督導工作不僅關注教師的教學表現,而且也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
2.鼓勵學生參與督導評價
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督導評價的過程,通過收集學生的反饋和意見,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和建議。學生的參與既可以增加督導的客觀性和針對性,也能增強學生對教學督導的認知和支持。
3.引入同行評教
可以考慮引入同行評教機制,即由其他教師或教學督導專家參與教師的課堂觀摩和評估。同行評教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借鑒,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督導專家可以通過同行評教發現教師的潛在問題,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4.跟蹤督導結果
督導組應編寫詳細的督導報告,準確描述發現的問題,并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從而為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督導組與被督導教師進行及時反饋和溝通,解釋督導報告的內容,幫助教師理解問題所在,共同探討解決方案。此外,跟進督導后教學質量改進的情況。督導過程不應僅限于單次,督學可以加強督改,定期回訪教師,了解改進情況和效果,并進行必要的跟進指導,確保教學改進工作持續進行。
(三)構建良好的督導文化和激勵機制
根據馬斯洛的動機理論,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是個體發展中高層次的內在需要。在督導過程中,建立激勵機制有助于更好地調動教師和督導的內在動機和工作積極性。此外,文化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核心要素。良好的督導文化氛圍有助于營造激勵環境、建立激勵機制,激勵教師為實現自我價值和發展而不斷努力。
1.消除教師對督導的抵觸心理
定期組織培訓和講座,向教師介紹教學督導的目的、意義,以及積極的作用,強調督導是為了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進。推廣督導成功案例,向教師展示督導在其他學校或學科領域中所取得的積極成果,以增強教師對教學督導的信心和認可。教學督導時,督學應減少對教師的過度指責和批評,注重向教師傳遞肯定和支持,關注其優點和潛力,并給予鼓勵和贊賞,避免讓教師感到抵觸和壓力,從而建立督導與教師之間的良好關系。
2.建立督導結果的激勵和考核機制。
對在督導后表現優秀、教學質量明顯改進的教師予以表揚和激勵,激發教師參與教學督導的積極性。對督導結果不理想的教師進行考核,并要求其制定改進計劃,推動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質量。同時,要鼓勵教師參與督導決策,吸納教師意見。將教師納入教學督導組的決策過程,讓教師對督導方案和目標提出建議和意見,增強教師對督導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建立教師對督導團隊的反饋渠道,讓教師對督導過程中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教學督導的不斷完善。
3.建立以文化為導向的激勵系統
以文化為導向的激勵系統包括文化激勵、自我激勵等。在文化激勵方面,建立共同愿景,培養團隊精神,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督導團隊督促成立教學共同體,集體備課;邀請優秀教師和骨干教師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定期舉行新的教育理念講座;鼓勵教師進入其他教師課堂聽課,深入了解學校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推進“三風”建設。在自我激勵方面,督導團隊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鼓勵教師將教學與研究融合。一旦教學和科研能夠滿足教師的需要,他們就能自覺投入到工作中去,并自我監督、自我剖析、自我鞭策。總之,大學文化和激勵系統只要形成良性的循環,兩者就能夠發揮應有的效力,從而將學校教學和教學文化導向更高水準,促進大學的可持續發展。
五、結語
高校本科教學督導建設是提升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改革的關鍵環節。為滿足現實需求,需要著重提升教學督導的權威性和督導隊伍的專業性,確保督導內容規范化和標準化。再者,構建良好的督導文化和激勵機制。通過實施以上對策,有效推動教學督導工作的持續改進,落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為高校本科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堅實支撐。
參考文獻
[1]白解紅,袁俏.創新教學督導機制為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注入新活力[J].中國大學教學,2014(4):70-76.
[2]陳玲,劉檢華,楊東曉,等.高校研究生教育督導的困境破解和實踐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10):10-16.
[3]段先華,王建華.高等學校教學督導體系與運行機制的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46-47.
[4]高政.督導隊伍走進專業化時代[N].中國教育報,2018-01-23(5).
[5]古翠鳳,劉雅婷.系統論視角下新時代職業教育督導隊伍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16):12-19.
[6]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N].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1-01-21(4).
[7]李真.我國教育督導現代化體系構建之路[J].教學與管理,2018(33):30-32.
[8]申素平,高佳毅.教學督導與教育行政執法協同的法理研探[J].中國教育學刊,2023(1):20-25.
[9]薛國鳳.從“局外”走向“局內”——高校教學督導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4(6):86-90.
[10]張彩云,方晨晨.教育督導70年回顧與展望:從制度化走向現代化[J].行政管理改革,2019(6):13-19.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in Universities: Demand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aking the Supervision of the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ao Feng Yu Yong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Abstract: Teaching supervi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emand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aim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igher education. First of all, it is made clear that teaching supervi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promot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escort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demands and dissects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Finally,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current dilemma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Key words: Teaching Supervision; Higher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本文系2021武漢大學本科教育質量建設綜合改革項目“‘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的外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研究”的子項目“‘以本為本為導向的‘四督一體教學督導模式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