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實驗中學 李秀杰
寫作教學作為中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同時又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難點。而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已成為當下中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閱讀教學作為中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另一分支,和寫作教學可謂是一脈相承,在此背景下,“以讀促寫”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通過閱讀來促進寫作、將寫作和閱讀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動力和寫作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
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中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著部分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模式相對單一的問題。受之前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有的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時仍然采用的是之前的“三大段”教學法,第一,教師會先布置語文寫作的題目或者主題;第二,教師會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寫作范文,以便學生進行自主參考和學習;第三,教師會進行最后的寫作批改和糾正,以此幫助學生解決寫作問題,提高寫作水平。事實上,這種單一、片面的寫作教學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以至于對寫作提不起興趣。
另一方面,中學語文寫作教學還存在著寫作主題相對局限的問題。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通常會選擇一些歷年的中考作文題目或者教材上的題目等,并沒有結合當前的社會時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現實生活等因素進行選題。因此,總體來看,教師在寫作題目或主題的選擇上相對來說比較局限,并沒有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主題選擇,這也往往造成學生有時候思路受限、寫作困難等問題,從而導致學生的寫作效率和寫作水平不太高。
首先,“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傳統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教師只是通過給學生提供寫作范文,之后便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最后再為學生進行糾正和批改。這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效果和寫作能力,但整體的寫作教學效果不算好,并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除此之外,這種單一、模式化的寫作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養成,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寫作效率。然而,“以讀促寫”這種全新的寫作教學模式則和之前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不同,通過“以讀促寫”,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語文寫作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是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合,教師通過在寫作教學中讓學生閱讀一些材料,掌握優美的語言文字等,來豐富學生的詞匯,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進而達到以閱讀來促進寫作的效果。反之,學生還可以通過寫作來不斷增強自己的閱讀能力,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總之,通過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合和二者作用的相輔相成,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全面發展。
“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模式同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側重的是對寫作整體結構的講解,尤其會側重寫作的開頭和結尾,而對正文部分則會以偏概全。因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會思維固化,對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內容等時常缺乏一定程度的創新,寫作思路也常常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模式的出現則大大改變了這一問題,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涉獵,不僅可以有效增加知識儲備,提升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同時還可以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教師在實施“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模式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寫作素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只有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積累了優美的素材內容,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才能更好地實現以閱讀促進寫作的良好成效。因此,教師在進行“以讀促寫”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引導學生,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
以朱自清的《春》為例,教師在講授這一段落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通過這一小段可以看出,文章整體語言比較形象生動,文字優美,富有想象力,充滿活力,給人一種真實、浪漫之感。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讓學生積極借鑒并積累類似的優美素材,以此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教師在開展“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仿寫文章的段落句式。俗話說,“模仿是寫作的必經之路”,一個人的學習便是從模仿開始的,就好似幼兒在呱呱墜地時并不會說話,只是看著周圍人說話多了,而慢慢模仿才逐漸學會了說話。文章寫作亦如此,只有先學會模仿,懂得別人如何表達、如何寫作、如何分配段落,才能慢慢積累寫作經驗,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為例,教師在講授到這一段落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通過這一小段可以看出,作者不僅使用了“好像”這種比喻修辭,還使用了“有的,有的”“一道,一道”等這種排比修辭,同時還使用了“肌膚”這種擬人的修辭等。總體而言,文章表達富有韻味,語言描繪形象生動,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仿寫這種類似的語句表達,多在寫作中應用一些排比、比喻、擬人等句式,以此讓文章語言更富有內涵。
教師在開展“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時同樣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豐富課外閱讀。俗話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只有飽讀詩書,多閱讀課外書籍,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廣泛涉獵課外書籍,以此來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進而為語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一些優秀的中外名著、名人傳記、古詩文選、散文詩集等,如《老人與海》《名人列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積極開展讀書會活動,通過讓學生分享自己讀過的優秀書籍來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素養,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以讀促寫”寫作教學對語文寫作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銜接,合理引導學生通過積累優美素材、仿照句式、豐富課外閱讀等方式不斷提升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進而促進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