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潔
語言表現力,也可以稱之為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將其簡單理解為人與人在相處交流過程中所體現的溝通力。傳媒播音員在與聽眾進行交流互動過程中,不僅需要通過簡潔的話語將自身想要傳遞的觀念與思想充分表達,還需要把握語言節奏,能夠通過語速、語氣以及語調等方面來彰顯語言的獨特魅力,從而獲得聽眾的青睞。換言之,語言表現力對于傳媒播音員來說,是吸引受眾的一大法寶。良好的語言表現力能夠點亮整個節目,提高節目收視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受眾對新聞媒體的服務內容、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播音員的言談舉止、語言表現力等不僅關乎自己的形象,而且也會影響公眾對新聞媒體的評價。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而電視臺作為傳統媒體的典型代表,更是遭受新媒體的巨大沖擊和影響。要想打破現狀就必須從自身做起,積極改變。不僅要加快與新媒體的融合,加強新媒體平臺建設,同時還要重視人才培養。新聞播音員對媒體單位的影響顯而易見,一名優秀的播音員不僅要具備夯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更要注重語言表現力的提升,讓受眾真真切切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那些語言表現力強的播音員,他們的語言表達總是給受眾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他們心曠神怡、心情愉悅。相反,有些播音員的語言缺乏表現力,他們的語言非常機械化,不僅無法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難以得到受眾的好評。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聞播音員語言表現力不足的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他們的個人發展,甚至影響到傳媒行業的健康發展。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僅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同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有力保證。提高播音員語言表現力,一方面能夠為新聞媒體“吸粉”,另一方面是為其注入發展活力和動力的必然選擇。因此,提高新聞播音員語言表現力非常有必要。
傳媒播音員主要依賴于語言進行信息的傳播。如何讓自己的語言變得更有親和力、感染力是播音員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提升播音員語言的表現力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完成與觀眾的交流與溝通。新聞播音員應該明白語言表現力具備的特點,這樣他們才能在今后更有針對性、目標性地學習和實踐,才能在短時間內使語言表現力得到明顯提升。
作為公眾人物,新聞播音員的語言表現力首先要有規范性,他們要嚴格按照主持人的語言要求主持節目并向民眾傳遞信息。擁有國家頒發的普通話一級證書是播音員的基本條件,這也是能入職播音員工作崗位的“敲門磚”。新聞播音員在主持節目時,要做到發音標準、吐字清晰、表達流暢、邏輯清晰,并通過調整語速、語氣等強調新聞事件的重點,精準向民眾傳遞新聞信息。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廣播及電視節目的競爭愈演愈烈,一些缺乏創新性的播音主持欄目發展現狀令人擔憂。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播音主持欄目,節目內容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而且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現力不足,無法形成自己的節目品牌,也難以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和途徑越來越多。如果播音員不懂居安思危,就很容易被淘汰。所以,新聞播音員除了要形成自己的主持風格,更要提升個性化語言表現力,為受眾打造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播音主持欄目,這樣才能抓住受眾的心。
雖然很多受眾觀看或收聽廣播及電視節目更多是為了放松心情、愉悅身心,但如果節目內容僅表現出娛樂性卻缺乏實用性,受眾同樣容易失去興趣和熱情。從新聞媒體的社會職能出發,它們并不僅是向民眾傳遞新聞信息,還要盡可能地為民眾提供具有實用性的信息,比如路況信息、天氣信息、旅游信息等。換句話說,民眾對新聞媒體的需求具有多樣性,所以新聞播音員在提升語言表現力時要注重實用性,以迎合受眾實際需求為核心,將以受眾為本的服務理念落到實處。
眾所周知,真實性、新鮮性與時效性是新聞“三要素”,也是新聞產品應該具備的基本特性。對于受眾而言,他們也可以從播音員語言表現力中獲取很多信息。每個人都有情緒,播音主持人也不例外。但是,無論是報道什么樣的新聞事件,播音主持人都要保證客觀性,不能因為自己情緒的波動和變化而傳遞給受眾錯誤的信息。新聞播音員要明白,有聲的語言對受眾的思想和意識具有相當大的穿透力,要站在客觀的角度播報新聞,并幫助受眾全面分析新聞、深度解讀新聞,為受眾提供一個客觀公正的閱讀視角。
語言既是人與人進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播音員的語言表現力應該具備藝術性,這不僅可以表現出主持人良好的藝術修養,也可以增強語言的親和力。人與機器不同,人有情緒、情感、態度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完全可以通過語言表現力讓他人知曉。優秀的播音員不僅能夠充分認識到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而且他們也要懂得如何與受眾良好互動,讓更多的受眾成為忠實粉絲。過于客套或者模式化的語言很容易引起受眾的反感,而富有藝術性的語言則會激發他們對節目的熱情和興趣,增強節目效果。
對于民眾而言,他們在傾聽或者瀏覽新聞資訊時更希望播音員能直奔主題。新聞播音員的語言并不單單是為了交流和傳遞信息,同時要傳遞情感和正能量。人的情緒和思想會相互影響,播音員的語言要有目的性,不能說一些讓受眾不明所以、不知所謂的語言,否則很可能會誤導民眾。
新聞播音員作為新聞節目的核心工作者,他們的工作能力會直接影響到節目質量。語言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富有語言表現力的有聲語言總是讓人如沐春風。但與過去不同的是,民眾對新聞節目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已經不再僅限于從中獲取信息。新聞播音員的語言表現力直接影響到觀眾的觀看體驗。從新聞播音員語言表現力現狀來看,還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
語言的種類不勝枚舉,但無論是哪一種語言,都表現出一定的藝術特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新聞播音員是一個特殊的藝人,他們需要懂得如何用富有表現力、感染力的語言把新聞信息傳遞給觀眾。但部分新聞播音員沒有認識到提高藝術修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導致其語言相對刻板呆滯,難以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才能提高媒體生存能力和競爭力是媒體企業以及媒體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但對于絕大多數新聞媒體而言,硬件設施上的創新已經基本完善,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明顯提升。創新的重點和難點在“軟實力”上面。作為新聞播音員,只有在觀眾眼中有識別度,未來發展前景才會更加廣闊。形成個性化語言形象是提高新聞播音員辨識度的基礎,但一些新聞播音員并沒有形成獨一無二的個性化語言形象,對觀眾缺乏吸引力。
從新聞播音員的言談舉止、語言表現力等方面可以看出他們的文化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無論是鍛煉優秀的口才還是塑造良好語言表現力,都需要新聞播音員具備夯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一定的文化功底。新聞播音員作為公眾人物,更應該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形成良好語言表現力做好準備。然而,仍然有新聞播音員傳統文化功底比較薄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運用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口流利且純正的普通話是新聞播音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但現階段很多地方的播音員普通話水平不達標,其普通話會帶有濃厚的地方口音。而很多廣播傳媒單位往往把關注點放在收聽率上,忽視了播音員的語言表現力,未對語言進行明確規范,導致播音員在其播音過程中會不自覺地使用地方性用語,或直接用方言播音。雖說使用方言會令當地民眾產生親切感,但對外地聽眾來說并不友好,會大大降低收聽率與社會影響力。
通過一個人說話時的節奏、語調、流暢性、語速等,可以看出其性格特征與當時的內心狀態。新聞播音員直接面對受眾,在主持節目時,可以通過調整語調、語速甚至是氣息,讓語言更有魅力。播音員的語言表現力與他們所掌握的播音技巧有很大的關系,這要求他們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不僅要根據現場情況掌握語言的停頓和重音,更要著重把握情感的敘述強度,用聲情并茂的語言表現力感化、教化受眾,渲染并增強節目效果。而要想達到這樣的節目效果,則應保證播音員有較高的業務水平。
語言表現力還與播音員的文學功底密切相關。新聞播音員不但要對人文社科有深入研究,更要善于解讀社會現象,并針對這些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從新聞播音員發展現狀來看,提升他們的語言表現力刻不容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策略:
增強語言表現力的藝術性是新聞播音員應該努力的方向。當然,要想增強語言表現力的藝術性,首先應該著重培養自身的藝術修養。很多時候,人們可以從某些人的穿衣打扮、言談舉止中感受到他們的藝術修養。在公眾眼中,新聞播音員往往是光鮮亮麗的形象,這不僅是因為他們職業的特殊性,也存在他們自身散發藝術氣息的因素。提高藝術修養有助于播音員增強自身對藝術的感受、體驗、評價以及創造能力,有利于他們語言表現力的提升。新聞播音員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要用發人深省、充滿正能量的語言觸及受眾的心靈,同時還要以有聲的語言為媒介,向受眾傳遞藝術氣息。
個性化的語言形象更容易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受眾往往更喜歡那些語言風趣幽默、獨樹一幟的播音員。語言的最大作用是交流和傳遞信息,但是作為新聞播音員,其職業特殊性使他們對語言賦予更大的功能性價值。也就是說,播音員要想方設法升華語言的作用和價值,并塑造個性化語言形象,讓民眾可以通過自己獨特的語言形象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一方面,播音員應該深入了解受眾青睞的語言形象有哪些,并針對自己當前的語言形象進行調整,不斷向民眾提出的要求和標準靠攏;另一方面,播音員還應該有意識地提升語言功底,并加強語言鍛煉,使自己的發音更精準、氣息更自然。
有聲語言和靜態文字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新聞播音員要與文字“打交道”,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語言更賦有文學氣息是他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受眾總是會對那些有文化、有才情的公眾人物有一種先天的敬重與崇拜心理。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沉醉在這些有真才實學人物的演講中。因此,新聞播音員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用生動細膩、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打動民眾,讓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如果新聞播音員能重視對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和應用,不僅可以有效增強語言表現力,而且還可以讓自己的語言更有韻味。
總而言之,新聞播音員主要是通過語言與受眾進行溝通與交流,對于大多受眾來說,他們可能并不知道主持人的樣貌,但卻熟知他們的聲音與語言風格。隨著新媒體時代不斷發展,受眾的眼界在不斷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也要隨之不斷提升,這就需要播音員增強語言表現力,通過語言的魅力提高收視率,促進傳媒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