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這為高校研究生培養工作指明了方向。研究生輔導員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雙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價值方向、能力素養、存在的困境,提出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推進策略,以進一步加強高校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
關鍵詞:“雙一流”;高校;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2-0057-04
基金項目:北京化工大學2022年度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課題資助(項目編號:G-SZ-YB-202209)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等一系列要求[1],這為高校研究生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推進“雙一流”建設,離不開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當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宏觀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不僅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而且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要求更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務管理面臨新要求及新挑戰。研究生輔導員是高校教師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攻手”,對研究生的健康成長成才發揮著重要作用。相對本科生輔導員來說,研究生輔導員設立和發展的歷史不長,工作對象也有其特殊性,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有些環節還比較薄弱。研究生輔導員的職業發展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同向性和統一性,二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新時代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探析高校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價值方向和實現路徑,對于打造高水平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1.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培根鑄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高校研究生輔導員作為一線思政工作者,重任在肩,必須深刻認識新時代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性,并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研究生輔導員要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育人工作的根本標準,做到回歸本分、回歸初心,以政治領導、思想引導、情感疏導做“大先生”,做知心人和引路人,在“三全育人”中走在前、做表率,切實增強研究生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2.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著力造就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拔尖創新人才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3]。研究生教育位于國民教育的頂端,其根本任務是培養一代又一代拔尖創新人才,其核心指標是人的創新能力培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全國研究生培養單位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輸送了710多萬名研究生,其中“雙一流”建設高校承擔了全國超過80%的博士生和近60%的碩士生培養任務[4]。我國自主培養的研究生已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有力地支撐了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我國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亟須進一步提高。研究生輔導員既要堅持培根鑄魂,又要堅持潛心問道,增強教育本領,以個人學識、個人發展引領研究生刻苦鉆研,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尖端人才,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建設。
研究生輔導員的能力與素養是決定其職業發展維度的主要內因,且與其工作職責密不可分。2017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簡稱《規定》)明確了高校輔導員的九大工作職責和應具備的五項基本條件。研究生輔導員工作具有政治性、引領性、事務性、成長性等特點,高校應從職業品質、專業素養兩個層次不斷完善和提升研究生輔導員的職業發展能力。
1.第一層次:職業品質
職業品質是一種具有職業屬性的個體品質,是職業發展能力結構的根本要素[5],包括政治素質、職業特質、職業理念與態度等。政治素質關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研究生輔導員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站穩政治立場,心懷“國之大者”。職業特質是人與職業行為有關的內在個人特點,當職業特質與職業方向相符合時,個體會對職業產生更大的興趣,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6]。研究生輔導員在育人中展現出的成熟穩定的心理特征,較強的親和力、感染力、引導力、表達能力及嚴謹的邏輯思維等都是其必備的特質。職業理念與態度是對工作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傾向,研究生輔導員應以研究生發展為中心,關注人才培養的新思想、新理念,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觀,促進研究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7]。
2.第二層次:專業素養
職業品質是專業素養的基礎,直接決定著專業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專業素養也反作用于職業品質[8]。基于工作職責,高校研究生輔導員的專業素養主要包括教育引導能力、發展指導能力、事務管理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等。面對以“研究”為主要特征的研究生群體,研究生輔導員工作對輔導員的創新能力、學術專業性要求更高,因此輔導員必須增強創新意識,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行業發展知識、職業發展知識,以良好的教育示范來引導研究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執著精神的塑造。
當前,各高校對研究生輔導員隊伍重視程度不同,對《規定》的落實力度不同,研究生輔導員隊伍發展呈現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筆者分析某“雙一流”建設高校最近十年研究生專職輔導員職業發展狀況,發現多數人在職稱或職務方面還停留在剛入職時的狀態,專業化、專家化發展的水平較低,這支隊伍的職業發展面臨一定的困境。
1.制度落地需要加強推動
《規定》提出“要保證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研究生輔導員的職業自信和職業認同感,但在如何保證方面沒有統一標準,因此需要在職務職級“雙線”晉升等方面加強落實。另外,高校專門針對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辦法較少,多是參照執行,這不利于滿足研究生輔導員個性化發展需求。
2.職業發展路徑不夠清晰
有研究認為,一些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存在職業發展規劃不明晰、發展空間狹窄等問題,這會導致研究生輔導員出現職業倦怠[9]。研究生輔導員既是管理人員又是教師,所承擔的職責多,事務性工作雜,缺少自我規劃的時間及拓展職業技能的精力。與管理人員及專任教師相比,輔導員雙重身份的工作特性并沒有為其職業發展帶來優勢,而且未來規劃方向的不確定性也容易使其對職業發展產生困惑。
3.業務培訓與管理監督機制不夠健全
業務培訓是研究生輔導員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其職業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劑”。有研究認為,部分高校存在專題培訓、選派進修活動較少,忽視政治理論培訓,業務培訓與提升輔導員個人職業發展能力結合不夠等問題[10][11]。在管理體制上,多數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受研究生職能部門、人事部門、學院等“多頭”管理。由于觀測角度不同,各部門對研究生輔導員考核評價的理念、內容、方法、標準差異較大,這導致考核過程與評價結果缺少一致性。另外,研究生輔導員獎優罰劣、有序進出等方面的監督機制也需要健全和完善。
1.聚焦“一條主線”,增強研究生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的整體性
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支持研究生輔導員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專業去建設、作為職業去發展、作為事業去追求”的要求,高校應把握好“以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為驅動力,建強研究生輔導員隊伍,推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加強整體謀劃和統籌協調,建立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門和學院黨組織協力共抓、研究生導師配合推進的工作格局,納入校院兩級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研究生輔導員的要求與職責,在選聘、培訓、培養、考核、晉升等環節為其職業發展賦能。
2.搭建“兩個平臺”,促進研究生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的自主化
組織“搭臺”,研究生輔導員“唱戲”,高校應為研究生輔導員在教師和管理兩個方向提供發展“舞臺”,將其雙重身份特點擴大為職業發展優勢,促進輔導員主動融入組織整體發展規劃,實現職業發展自主化。
(1)融入科研團隊。高校選聘的研究生輔導員都是有較好科研成果的優秀畢業生,入職時,高校可以根據其研究方向安排他們加入相應學院的科研團隊,使他們始終保持科研能力,能夠追蹤和了解相關學科、行業發展動態,從而拉近與自身所輔導的研究生之間的距離。有精力和能力的研究生輔導員可以指導研究生科研工作。同時,研究生輔導員可以組建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研究的科研團隊,申請有關研究課題,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工作水平。
(2)加強教學實踐。高校應鼓勵研究生輔導員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讓他們講授形勢政策、軍事理論、心理健康等課程,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讓研究生輔導員講授專業概論課等,積極把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教學實踐可以增強研究生輔導員做學生工作的親和力、說服力。
(3)列入“雙序列”管理。研究生輔導員入職后大多被確定在教師序列,由于不同身份序列有著相對獨立的制度體系,輔導員要從教師序列跨到行政管理序列難度較大。高校可以在首聘期內將研究生輔導員列入教師、行政“雙序列”管理,首聘期后根據其職業發展潛力和個人意愿確定身份序列,從而為其拓寬職業發展空間提供條件。
3.強化三項支撐,促進研究生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的效力化
(1)管理制度支撐。加強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制度體系建設,引領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應從政府、高校兩個層面雙向推進。在政府層面,教育部已出臺了有關輔導員隊伍建設及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意見。接下來應加強意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以推動高校將有關政策落地落實。在高校層面,首先應加強本校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標準的建設,厘定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標準,重視實踐研究型研究生輔導員的培養,形成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的觀念自覺與行為自覺。其次應實施分類管理,建立健全研究生輔導員職業發展的相關制度。在崗位設置方面,教師序列可以設置副教授、教授級研究生輔導員職務,行政管理序列可以設置正副科級、正副處級或相應職級研究生輔導員職務,擇優選拔上崗。還要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多維度的考核指標,實施分類考核,凸顯科研能力和“雙重”身份特點,引導研究生輔導員分類專業化發展。
(2)培養體系支撐。面對新時代對高校研究生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應聚焦職業品質、專業素養,著力加強研究生輔導員政治歷練、業務訓練、實踐鍛煉,推動研究生輔導員職業能力全面發展。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可以跨院系設置臨時黨組織,同步開展“三會一課”等黨內政治生活活動,堅定研究生輔導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二是加強理論學習培訓。可以制訂研究生輔導員中長期、年度培訓計劃,開展崗前培訓、專題培訓、全員輪訓、骨干研修等,不斷提升研究生輔導員的理論素養。三是提升科研能力。可以支持研究生輔導員申請思政立項、創建名師工作室、開展案例研討、舉辦工作沙龍,打造一批示范性精品課程、典型人物和團隊、研究機構等。可以發揮校內知名研究生導師協同育人及科研優勢作用,帶動、指導研究生輔導員提升科研能力。四是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可以采取校內培訓或校外社會機構培訓相補充的方式,鼓勵研究生輔導員取得心理咨詢師、職業規劃師等資格。
(3)發展與流動體系支撐。高校應促進研究生輔導員專向發展、合理流動,形成研究生輔導員隊伍穩定、有序、多元的職業發展機制。一是走專業化職業化之路。研究生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是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客觀要求,也是立志長期從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生輔導員應該明確的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目標,要作為個人的事業來對待,并努力成為職業型、專家型研究生輔導員。當然,要實現專業化職業化,需要一個長期積累、不斷發展的過程,需要組織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其中的關鍵一點是這個職業要被社會普遍認可,吸引更多人愿意終身從事,進而催生一支相對穩定的規范化、職業化的隊伍。高校應盡快制定職務職級“雙線”晉升細則等一系列配套機制,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評價制度,既要實現單設標準、單列計劃、單獨評審,也要體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擇優要求,促進研究生輔導員立足本職安心工作,為他們實現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目標提供保障。二是作為高校優秀年輕干部的重要“蓄水池”。高校應把研究生輔導員隊伍作為學校干部培養的重要來源,納入干部培養選拔視野,從源頭培養上優化研究生輔導員隊伍。組織(人事)部門可以通過參加選聘、考核、組織生活會及聽取匯報等方式了解研究生輔導員的成長情況,在選拔領導干部特別是黨群干部時重視人選的專職輔導員經歷。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門和學院黨組織直接領導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應擔負一線培養責任,通過提升理論水平、夯實基本能力等舉措,全面提高研究生輔導員的干部素養。三是作為教學與科研隊伍的新生力量。對于教學科研能力突出、適合教學科研崗位工作的專職研究生輔導員,經過組織批準和校內相關任職資格認定程序,可將其轉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或其他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崗位。
總之,高校研究生輔導員的職業發展是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高校應采取發揮組織支持的“引擎”作用,建立“一條主線、兩個平臺、三項支撐”的職業發展推進策略,為研究生輔導員確立發展方向、拓展發展能力、走好發展道路提供條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支隊伍發展動力不足、職業倦怠的問題,更好地為研究生人才培養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2][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1).
[4]2022年中國研究生教育十大熱點[EB/OL].(2023-01-16)[2023-05-08].http://www.cdgdc.edu.cn/info/1027/2504.htm.
[5]鄭鴻雁.職業品質:職業生涯中的要素[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3(05):95-96.
[6]莊立臣,張國松.高情商輔導員職業特質研究[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27(04):128-130.
[7]農春仕.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路徑研究[J].江蘇高教,2020(10):115-118.
[8]費萍.以“精細化”標準構建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體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2):126-130.
[9]張麗霞.高校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探析[J].決策探索,2021(01): 72-74.
[10]王一凡,孫墾.新時代全員育人視域下的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01):54-58.
[11]李滌非.高校研究生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31(05):57-60.
Research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Counselor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 Class"
Zhang Xiaod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s the need to adhere to educating people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dependent talent cultivation, and focus on cultivating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Graduate counselors are the backbo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playing a crucial rol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value direction, ability and literacy, and existing difficulties of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counselors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 Class", and proposes promotion strategies for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counselor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of graduate counselors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DoubleFirstClass";universities;graduatecounselors;careerdevelopment;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