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研究產后出血救護中標準化急救流程的應用效果。方法:對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的40例產后出血患者,根據急救流程的不同給予分組,實驗組采用標準化新急救流程,對照組進行傳統急救流程,指標評估包括實施不同方式急救流程的臨床指標數據。結果:數據匯總可知,經不同急救流程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出血量、休克人數均顯著降低,比較于對照組,出現統計學差義,P<0.05。結論:標準化急救流程在產后出血中的急救效果非常好,相比較于傳統急救工作,標準化急救流程可有效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利于預后恢復,在臨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產后出血,標準化急救流程,應用效果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4.059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Emergency Procedures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Rescue
WANG Xiao-hu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first-aid procedures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rescue.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enrolled in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dures. Standardized new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dures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raditional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dures were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Data summary showed tha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different emergency procedures,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and the number of shock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 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ss has a very good effect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mergency treatment, standardized emergency treatment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s conducive to prognosis and recovery, which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 c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postpartum hemorrhage, standardized fi rst-aid procedures, application effect
胎兒在自然分娩后的24小時內,當產婦患者的出血量達到500毫升時,則代表出現產后出血,產后出血在臨床生產產婦中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如果處于危機狀態下,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休克和 DIC現象。臨床針對于產后出血的傳統急救工作中,并未明確產后出血的急救流程,出現慌亂、分工不合理的現象,以此錯失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而后經多位研究學者的不斷分析和探討[2],標準化急救流程在產后出血的急救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為證明其臨床應用價值,本文對此展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數據
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錄入的產后出血患者40例開展分析研究,對照組20例產婦;年齡匯總≥22,≤40,年齡均值為(31.35±2.65)歲;實驗組20例產婦,年齡匯總≥23,≤40,年齡均值為(31.52±2.48)歲。兩組產婦患者均為自然分娩而出現的產后出血。對比分析40例患者的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標準化急救流程主要表現為:(1)急救流程的思想設計:以視頻及PPT的方式為護理人員進行產后出血干預流程的直觀展示,使得臨床護士在最短的時間內,深入掌握患者的整體病情情況,以文字的形式將搶救流程設計為圖表式,其內容要精簡化、層次化,以便于護士的查閱;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生命指標的評估和判斷,設置成標準化的搶救流程圖表,將圖表發放給各層級的護士人員,使其明確自身職責,在搶救工作中做好配合。(2)設立產婦急救小組:由醫院內的高級責任護士作為主管護師,前提是需要經過ICU的通科培訓。選擇專人對急救藥品、器具以及其他物品應給予詳細的檢查,預防出現差錯,與此同時,做好急救物品的后續補充,以便于急救工作的不時之需。做好小組成員的急救技能、臨床器具操作的培訓。(3)加強急救人員的培訓:每個月,醫院可統一安排急救工作的實戰演練,醫院內的護士長可對實戰病例給予編寫,由婦科室主任開出醫囑證明;選派三名層級不同的護士,依照已經制定好的急救流程進行搶救工作的實戰。護士長和婦科室主任作為主要監察人員,對三名護士的實際操作進行評分,觀察指標包括:急救物品的準備、靜脈通道的建立、醫囑的執行力以及醫護人員的默契度等。(4)標準化急救流程:根據產后出血的臨床表現,采取五個搶救步驟,包括:生命體征檢測、病情評估、確定急救護理程序的關系、與醫生的配合度以及急救工作的分工等。在高級資護師的帶領下,由3名護士組成的急救小組,按照標準急救流程的規定下明確分工;主要表現為:高級責任護士完成對患者的病情評估,迅速判斷并即刻建立1至2條的靜脈通道,存血標本,給予交叉配血進行備用;對患者采取心電監護,并在急救的整個過程中為下級護士發放指令,同時與醫生保持密切溝通,增加兩者間的配合度。醫囑工作交由初級護士來完成,并詳細查看患者的血凝塊狀態。采取尿管留置、排空膀胱等;在第一時間,需要評估患者是否存在胎盤、軟產道裂傷、宮縮乏力等因素。若存在胎盤因素,可行宮底按壓后取出胎盤操作;如果患者產生軟產道裂傷,應即刻查看出血部位,消除水腫并縫合裂傷給予止血。臨床針對治療難度較大的產后出血,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子宮切除手術的準備。在此過程中,助理護士負責記錄患者的出血量、藥物以及各項治療的干預時間,并給予患者供氧干預。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急救后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統計指標如表1所示,標準化急救流程實施后,實驗組產婦患者的綜合平均出血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實驗組的休克發生率更低,相比較于對照組的產婦,數據存在對比,P<0.05。
3 討 論
3.1 標準化的急救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護理質量
在產后出血的急救工作中,出現搶救延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醫護人員沒有明確的分工,對自身職責內容沒有詳細的認知等。在接收產后出血患者時,沒有合理的流程,導致醫護人員出現手腳慌亂的現象,嚴重降低急救效率;而標準化的急救流程,在對產婦出血患者實施急救前,每個醫護人員事先已明確自身的搶救工作職責,有序展開急救護理,大大減少了思考、遲鈍的時間,保證整個急救工作的順暢性。對此產后出血患者在進行急救操作期間,會充分信任醫護人員,急救工作的穩定性可有效減少臨床醫患糾紛的發生率[3]。
3.2 護士的分層使用,可有效提高低年資護士的急救意識和急救技能
傳統急救流程下,護士人員的階級分層不清晰,資歷較低的護士人員,決策主次不明確,對于搶救期間應用到的藥物、器具以及其他物品沒有明確的判定;而標準化急救流程可以更好地進行分層組織管理。使得資歷較低的護士不會因醫療物品的準備而浪費太多時間,高資歷的護士可以彌補這一劣勢,同時可以起到標桿作用,通過搶救流程,給予低資歷護士更多的學習機會[4]。
本此研究數據匯總可知,標準化急救流程實施下,通過小組成員的密切配合,在搶救過程中,護士在60秒~1.5分鐘期間已經完成對產后出血患者的評估,與此同時,在2分鐘之內完成患者靜脈通道的建立,10分鐘內已完成對產婦軟產道的檢查,15分鐘內已經縫扎好患者的大血管口。在以上急救工作中,并未出現死亡病例;基于以上研究數據發現,實驗組采用標準化急救流程,可加速患者的搶救時間,促進急救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急救工作中,采用標準化急救流程,可以加快患者的急救時間,保證急救護理質量,患者的滿意度更高。
參考文獻
[1]馬明華.青海地區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產后大出血急救護理的臨床療效觀察[J]. 母嬰世界,2020(32):173.
[2]李靜.關于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產后出血急救護理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 中華養生保健,2020,38(7):97-98.
[3]王翠娜,張茜,尹亞麗,等.產后大出血產婦急救介入治療中風險護理的應用分析[J]. 黑龍江中醫藥,2020,49(6):324-325.
[4]陳數巧.產后出血急救中球囊填塞方法應用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 飲食科學(下半月),2020(3):0072.
作者簡介
王曉華,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產后出血。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