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班主任的工作離不開對學生積極性的激發,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獎勵”。如何正確使用獎勵,讓獎勵成為學生成長的助推器?班主任應該明確獎勵的初衷,正確看待獎勵,恰當使用獎勵,才能發揮其本應具備的作用。
一、合理引導,正確看待獎勵
班主任所使用的獎勵往往是一種外部動機。這種獎勵不僅容易降低學生由內而外產生的興趣,還會使學生只對獎勵本身感興趣。學生之中可能出現“德西效應”,指在沒能完成工作或任務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地獲得獎勵,甚至出現獎勵越多越不愛做以及不良競爭。這樣的獎勵機制導致學生只是為了得到某個東西而去做某件事。當獲得的獎勵失去了心中預期的“價值”后還會產生失望、否定情緒。因此,班主任必須進行合理引導。
首先,班主任必須正確看待獎勵。獎勵不是工作中的“省事”道具,也不是讓學生“卷起來”的工具,更不是越多越好,越“刺激”越好,它是激發學生動力的一種方式。要激發學生的內驅力,還得靠行之有效的外在管理制度。獎勵是為了讓學生找到成長的方向,激發成長的動力;讓學生明確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班級中形成良好團結的班風。
其次,班主任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獎勵。獎勵應有度,比起靠獎勵激發動力,不如讓學生懂得自我激勵。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把對學生的期待和要求,與學生的需求建立連接,調動學生主動性,幫助學生明確成長方向,適時提出獎懲措施。
最后,重視引導班集體對待獎勵的認識。獎勵在班級中所起的作用需要有正確導向,班級獎勵重在鼓勵“付出”和“努力”,強調過程性獎勵而非結果性獎勵。通過獎勵讓學生看見彼此身上的閃光點,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班主任不能“泛泛獎勵”,要有具體的標準和參
照,防止因不公的情緒產生不良競爭。
二、量化管理,建立獎勵機制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調動學習熱情,我們班以小組積分的量化管理策略建立班級獎勵機制。
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獎勵。每兩周匯總一次小組積分,表彰獎勵,將學生的表現和努力量化,讓學生感受成長的過程。在小組集體獎勵的過程中,每月根據所得積分和星星的數量進行“星星榜”的個人評選獎勵,根據個人積分進行獎勵兌換。學生獲得個人獎勵,更為小組增光添彩,不同小組之間的競爭還大大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把個人獎勵融入小組的集體獎勵中,激發獎勵帶來的合作作用。在小組中,學生學會了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最后的小組獎勵和個人獎勵多是精神獎勵。比如,獎勵“夸夸條”,說出小組成員的一個優點;為“星星榜”個人頒發表揚信;代表班級領取校級榮譽等。
量化管理方式讓獎勵機制“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學生認同的不僅僅是公開、公正的獎勵機制,更重要的是,獎勵的過程中能夠看見自己的成長,真正發揮了獎勵的作用。
三、趣味實踐,感受獎勵作用
管理班級需要設置獎勵機制,多種多樣的趣味獎勵活動能夠不斷發揮獎勵作用,激發學生的成長動力。我們班巧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優化大師平臺把個人積分、小組積分與學校“企鵝爭章”紅領巾爭章活動、“最美南粵少年”評選結合在一起,擴大獎勵范圍,激勵學生為獲得更大成長平臺而努力。班級中實行“男生如樹、女生如花”獎勵稱號評比,如代表有優雅禮儀和良好文明的“楠木獎”,代表正直勇敢和堅持不懈的“白樺獎”,不同的稱號有不同的象征。有趣的獎勵稱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地方,感受自我成長的不可替代,激發學生的多面成長。
四、儀式規劃,發揮獎勵價值
班級管理需要儀式感,學生的成長更需要儀式感。充滿儀式感的獎勵過程,會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富有儀式感的獎勵方式會激發學生的成長動力。
首先,把握獎勵會的最佳時間,獎勵如果錯過了應有的時機,會拉長學生的等待時間,從而逐漸降低學生的期待值和熱情。一般來說,大型活動后的一周和考試后的一周是開展獎勵會的最佳時機。這既是對認真參加活動、成績優異學生的肯定,也是對發揮失誤學生的鼓舞。以周、月、學期幾個關鍵時間點為單位,定期開展獎勵會,是促進學生成長進步的關鍵。定期開展的獎勵會,需要結合日常班級量化管理,如獲得的積分和小星星的數量。
其次,科學設計獎勵會的各個環節,獎勵會不應只是簡單地頒發獎狀、獎品,而應根據班級特點和實際召開的時間有側重地進行。應該有以下幾個重要環節:(1)獎勵會的目的最重要,要讓學生明白獎勵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因此,班主任先介紹獎勵會的目的和意義,鼓勵學生通過獎勵發現自己的成長。(2)班主任說明本次獎勵會設置的獎項和評選的標準,確保學生對本次獎勵的認可和接受,相信獎勵的公開和公正。班主任介紹后,開始正式的頒獎環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邀請學生家長、年級組長、科任老師來擔任獎勵會的頒獎嘉賓。除此之外,獎勵會還可以安排學生擔任主持人、攝影師、禮儀員等,讓學生參與獎勵會中的實際工作。(3)在獎勵環節結束后,可以讓獲獎學生分享獲獎感受和方法心得等。
(4) 由班主任對本次獎勵會進行總結,總結的過程同樣重要,鼓勵更多學生加入下一次的獎勵評選,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充滿動力再出發,班主任也可以對下一階段的學習生活提出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最后,班主任要通過多種方式充分發揮獎勵會的價值。比如,可以將獎勵會上的過程照片發送到家長微信群,增強家長的榮譽感和自豪感,進一步激勵學生,形成良性循環。也可以把獎勵會的照片沖洗打印出來,制作班級的獎勵成長角,這不僅是建設班級文化的一部分,還可以帶來持續的激勵作用。獎勵會的實況可以制作成冊,發布在班級或者學校公眾號上,塑造良好的班風班貌。
獎勵并不是目的,它是幫助學生找尋學習動力、培養良好習慣的一種手段。科學有效的獎勵機制,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增強學生的內驅力,激發成長動力,并有助于班級整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