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梅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而高年級寫作在小學階段尤為重要。小學生正處于語言和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培養其寫作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和創造力。然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寫作教學、重視填鴨式記憶等問題。基于此,本文從高年級寫作的必要性出發,旨在探討高年級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的必要性
高年級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了語文知識的運用和鞏固,培養了其創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了其綜合素質和自我表達能力。通過高年級寫作實踐,小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充分展現他們的潛能和才華。
(一)培養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通過高年級寫作實踐,小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表達能力。寫作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思考、整理和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寫作,學生可以鍛煉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和創造力,提高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深遠影響。
(二)促進語文知識的運用和鞏固
寫作是語文知識運用的綜合性活動。通過寫作,學生需要運用他們在閱讀、語法、詞匯等方面學到的知識,將其融入實際寫作中,這樣可以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和鞏固所學的語文知識,提高語文學科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通過寫作,學生能夠探索和學習新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鍛煉其語言能力。
(三)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
寫作是學生展示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構思和書寫故事、描述景物或表達感受,學生可以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熱愛。同時,創作過程中的思辨和想象也促進了學生深層次思維的發展。
(四)提升綜合素質和自我表達能力
高年級寫作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自我表達能力。通過寫作,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觀察力、思考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維。同時,寫作是展示個人特長和才能的途徑,在寫作中展示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見解,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的難點
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著題材選擇困難、寫作結構組織困難、表達語言準確性和多樣性以及文采和想象力培養的難點。針對這些難點,教師可以通過拓寬學生的閱讀與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結構和技巧、提供豐富的詞匯和表達訓練、鼓勵學生進行文學欣賞和創作等方式,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升寫作水平。
(一)寫作題材選擇的困擾
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學生常常面臨題材選擇的困擾。他們可能在面對作文題時感到茫然,不知道應該寫什么,這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缺乏足夠的經驗,無法從自身經歷中找到合適的題材,或者對各種題材的了解不夠全面,缺乏判斷力和選擇能力。
(二)寫作結構組織困難
另一個難點是學生在寫作結構的組織上存在困難。他們沒有清晰的思路,不知道應該如何展開論點和論證。此外,他們對段落的劃分和過渡的使用不夠熟練,導致文章結構松散、邏輯不清,這可能是由于他們缺乏寫作技巧和實踐經驗,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三)表達語言的準確性和多樣性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往往面臨著表達語言的準確性和多樣性的困擾。他們可能在使用詞語時過于簡單、平庸,缺乏豐富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也可能在句子結構和修辭手法上不夠靈活,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可能是由于他們缺乏對語言的敏感性和積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表達風格。
(四)文采和想象力的培養
許多學生在寫作教學中難以培養文采和想象力,他們可能缺乏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和理解,無法從中汲取靈感,也可能缺乏發散思維和想象力的訓練,導致作文內容單調乏味,缺乏創意,這是由于他們對文學作品欣賞和創作的機會有限,缺乏對文學價值的認識。
三、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的具體實踐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高年級寫作扮演著重要角色,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和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和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教學安排和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要想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意識和興趣,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設計多樣化的寫作任務,組織有趣的寫作體驗活動,給予其積極的評價和鼓勵。通過這些具體的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在寫作中獲得更多樂趣。
例如,結合“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進行分析,首先,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可以通過講授有趣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發現寫作的樂趣。在“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科學知識與寫作的結合,告訴他們科學知識可以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通過講解科學知識的奇妙之處,激發學生對科學寫作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其次,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寫作任務,幫助學生培養寫作習慣。在“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一個以此為題材的寫作任務,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撰寫一篇短文。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反饋,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筆,培養他們的寫作意識。再次,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寫作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如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實驗室或科學實踐,然后要求他們撰寫觀察或實驗報告。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知識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同時加深其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最后,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寫作的評價。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教師要發現和肯定學生的優點,給予其積極的鼓勵。同時,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提供具體指導和幫助,引導他們在寫作中不斷進步。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促使他們更多地參與寫作活動。
(二)注重基礎寫作技能的訓練
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寫作技能,使他們能夠自然流露真情。教學中注重基礎寫作技能的訓練需要從真實生活出發,引導學生自然流露真情。教師通過講解基礎寫作技巧、示范寫作、寫作訓練和交流評價等環節,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習作:讓真情自然流露”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真實經歷出發,寫一篇以“我的成長足跡”為題材的作文,并強調寫作的目的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讓真情自然流露。
首先,教師講解基礎寫作技巧,如寫作結構和組織、句式的運用、時態的轉換等,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寫作基礎。引導學生構思作文內容時,教師提醒學生可以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家庭、朋友等方面入手,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并寫下對這些經歷的真實感受。
其次,教師示范寫作,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展示給學生一個優秀的范文,這樣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應該如何運用所學的寫作技巧,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他們提供一個參照標準。
再次,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會對學生進行適時指導和點評,幫助他們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多運用描寫細節、比喻等修辭手法,以增加作文的生動性和表現力。
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作文交流和評價。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寫作體會,互相學習和借鑒。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互相評價作文,提出改進建議,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學生在培養基礎寫作技能、提升真情表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訓練。通過真實的材料來源、扎實的寫作基礎、優秀的范文示范、寫作訓練和交流互動,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寫作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注重寫作思維和邏輯的培養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注重寫作思維和邏輯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寫作思維和邏輯能力。在習作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思考和寫作訓練逐漸提高自身的寫作表達能力,形成有條理、邏輯清晰的文章結構。
例如,在“習作:我的拿手好戲”這一主題中,在培養學生寫作思維方面,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引入有趣的話題、故事、視頻等,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講述一些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參與其中,鼓勵他們寫下自己的版本。第二,提供寫作素材。教師可以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如圖片、文章、詩歌等,讓學生觀察、思考并轉化為自己的文字表達。針對“習作:我的拿手好戲”,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表演視頻,引導他們描述自己的拿手好戲。第三,進行寫作啟發。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對于“習作:我的拿手好戲”這個主題,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有什么特別擅長的技能或才藝嗎?它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的?”
在培養寫作邏輯方面,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第一,教授寫作結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結構,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對“習作:我的拿手好戲”,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常用的記敘文寫作結構,如引子、起因、經過、結果等。第二,強調邏輯關系。教師可以讓學生關注文章中的邏輯關系,如因果關系、順承關系等。例如,在寫作“我的拿手好戲”時,學生可以描述發現自己才藝的過程,講述才藝對他們生活的影響,從而形成一個邏輯性較強的文章。第三,進行寫作訓練。教師可以設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并提供反饋和指導。對“習作:我的拿手好戲”,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一個段落內描述自己的拿手好戲,并強調邏輯順序和合理的過渡詞語的使用。
(四)結合具體知識點進行寫作實踐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結合具體知識點進行寫作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造力。學生可以在寫作實踐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通過實際寫作過程,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思維邏輯和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使語文學習更生動、實用。以“習作:有你,真好”為例,以下是具體的做法和分析:
第一,了解寫作題材。教師介紹寫作題材,如家庭、友情、勵志等,相關知識點可以包括感情描寫、人物塑造、環境描寫等。學生通過討論、閱讀相關故事等方式,加深對題材的理解,積累相關素材。
第二,學習寫作技巧。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技巧,如使用形象生動的詞語和句子的銜接與過渡、結構的合理安排等。結合具體的教學習作“有你,真好”,從主題句、段落劃分、過渡句等角度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第三,寫作素材積累。學生通過觀察生活、閱讀相關文學作品等方式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如“你覺得和朋友在一起有什么好處?”“你認為朋友之間的關系應該怎樣維系?”幫助學生思考并整理自己的觀點,形成寫作素材。
第四,寫作實踐活動。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點和積累的素材進行寫作實踐活動,可以分為個人寫作和小組寫作兩個階段。在個人寫作階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撰寫一篇與“有你,真好”主題相關的文章,如寫一封感謝朋友的信、寫一篇以友情為主題的故事等。在小組寫作階段,學生可以合作撰寫一篇對話或完成一篇短文,加強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
第五,互評和反思。完成作文后,學生可以進行互評和反思,交換作文進行評閱,通過互相建議和反饋,提供改進的機會。教師也可以在評閱過程中指導學生找出亮點和不足之處,并要求學生進行評價和反思,提出下一步改進方向。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年級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踐策略包括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和興趣、注重基礎寫作技能的訓練、注重寫作思維和邏輯的培養以及結合具體知識點進行寫作實踐,旨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其全面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寫作任務,提供有效指導和評價,并與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融合,探索更科學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