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年
【摘要】研究國有企業是否能夠改善其經營,以及國有企業是否能夠解決當前的問題,績效審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冃徲嫷暮诵氖菍匈Y產的經營狀況作為審計評價的主要標準。本文首先闡述績效審計的涵義,然后介紹績效審計的內容,指出當前國有企業績效審計的共性問題,結合L集團績效審計分析問題的成因,并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措施
一、引言
績效審計是對國有企業使用公共資源以及履行經濟管理職能進行的效率性、效果性、經濟性進行監督,對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績效審計報告中的績效評價應該根據審計目標和審計證據作出,被審計單位應當根據績效評價來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發現一個,帶動一批,及時將問題進行整改和糾正。
二、國有企業績效審計的涵義
績效審計指的是對審計各種活動的高效性、經濟性以及有效性的審計。其中,經濟指的是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生產或服務等實現最低的資源和最基本成本的經濟;效果指的是條目和搜索輸出之間的比例關系,也就是說,如果搜索條目可以獲得最大部分效果是指審計預期目標的實施程度。
對國有企業而言,績效審計主要是對國有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考察,檢查國有企業財務和業務等方面是否符合“3E”目標,也就是說國有企業的經營決策、內部控制、基本建設即資本運作等活動是否達到經濟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等目標,國有資產是否保值增值,經營狀況是否可持續發展,是否健康運行。
三、績效審計的內容
1.財政專項資金審計
財政專項審計是經濟監管機構驗證和評估特殊財務職能管理和使用效益的活動,旨在識別決策問題、損失和違約問題以及基本效益,以提高特殊財務職能使用效益。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審計的根本目的是衡量政府和有關單位的經濟責任,防止損失,以評估經濟,政府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的效果及名稱,找出使用財政專項資金的原因,幫助受眾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2.預算資金審計
預算資金,是指國家為實現其職能通過預算形式形成并集中使用的資金。國家預算資金是財政資金的主體。通過對國有企業年度預算和決算編制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的審計,加強國有企業預算資金的績效考核,推動國有企業科學、合理地編制預算,合規、高效地執行預算。通過對國有企業預算資金的審計,關注單位資產存量信息,資產處置、出租出借和對外投資管理情況,圍繞機構改革,關注國有資產變動情況,重點揭示資產信息不準確與不完整,資產管理不到位,資產閑置、浪費等問題。
3.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計
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固定資產的再生產。具體地說,是指建筑活動、固定資產購置、安裝及相關工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是固定資產投資的載體。是指利用一定數量的資金,通過決策和實施一系列行動,在一定條件下,以固定資產的形成為明確的投資目標單位。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是國有企業一項重要的審計,貫穿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立、評價、實施和效益評價的各個方面,要求審計機關或審計人員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審計工作,規避風險,提高效率。
四、當前國有企業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
1.單位對績效審計不夠重視
國有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異常復雜,由于績效審計主要針對國有企業的效率、效果等方面進行檢查,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復雜多變,審計人員提出的問題,主要是通過分析數據得來的結果,有可能背離企業實際經營環境,對企業的經營決策并無切實可行的參考價值。這樣,國有企業對績效審計并不重視。還有人對績效審計并不在意,認為只要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經濟發展了,什么問題都解決了。殊不知,對國有企業進行績效審計,就是為國有資產的健康運行保駕護航。
2.國有企業績效審計評價體系不健全
國有企業的績效評價本身非常復雜,企業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造成差異性大。用統一標準的審計評價體系來衡量和評價不同的企業,國有企業績效評價結果會出現偏差,同時國有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在制度建設方面并不完善,內部管理與制度存在脫節,國有企業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一套績效評價制度,并根據評價制度建立一套全面的績效審計和評估體系。
3.績效審計人員經驗缺乏
由于國有企業規模龐大,集團內經營業務復雜,不同的子公司、不同的項目區域差異大,經營方式復雜多變,經營數據、財務數據浩如煙海,從海水般的資料中找出關鍵問題,績效審計人員的經驗顯得相當重要。績效審計人員水平就當前的審計現狀來說,審計人員對國有企業的績效審計認知缺乏整體性和綜合性,沒有將傳統的財務報表審計和績效審計區分開來,認為績效審計與單純的審計相通,而忽略了“績效”的特殊性,不僅需要具備財務報表審計的專業水平,更需要具備項目招投標、合同管理、財務結算與財務決算等綜合性知識。國有企業雖然有專門的審計部門,可是部門的人員組成多為財會人員,審計發現的問題大多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淺顯問題,比如合同管理,主要是合同簽訂要素不全,缺少簽字日期,付款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條款付款,項目先實施后簽訂合同,深層次問題很難查出。
五、L集團績效審計案例分析
1.L集團案例背景介紹
L集團資產總額近百億元,權屬二級企業12家,從業人員1 832名;業務涵蓋六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金融林業、園林綠化、畜牧水產、資本運營、農業文化旅游等方面。
2021年7月,審計小組針對L集團績效審計討論事項:2019年、2020年的營業收入情況和近兩年凈利潤率的增減情況,第三方對公司財務報告的利用,包含他們所使用的績效審計方法和他們對公司的預期,管理層對公司2019年、2020年及此后年度的預期。
L集團大部分營業收入在林業業務,業務收入226.95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73.14%。種業產品銷售量為589.59萬噸,其中農產品銷售量為457.56萬噸。可以看出L集團的營業收入主要與農植物掛鉤,農植物的價格和產量以及銷量都會影響當年的營業收入和利潤。
審計小組在年度財務報告的基礎上,查核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發現:營業收入減少9%,管理層將大多半減少主要歸因于農產品生產的環境因素。因2019年環境因素導致農產品產量大幅下降,產量下降,營業收入也有所減少。但審計小組認為營業收入的減少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產量下降,而是L集團2019年度對自己旗下子公司農科公司的管理不夠重視,農科公司主要負責集團的農產品的銷售以及農產品的產量。L集團旗下子公司農科公司的營業收入占本集團營業收入的75%。然而在2019年集團對農科公司的管理以及關注度都很低,放任其自行經營導致2019年農科公司的銷售量對比2018年大幅下降。審計小組已經考慮到這一原因導致營業收入的大幅減少。于是審計小組與管理層討論,審計小組一致認為營業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層近來幾年來缺乏對核心子公司農科公司經營績效的關注。
比如2020年及此后年度管理層對L集團子公司的關注度更高,提升子公司的營業收入,如此便能提高集團的營業收入。此外,若是缺乏管理層供應的詳細營業統計數據,將很難正確估計收入的減少。
2.L集團績效審計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是單位對績效審計不夠重視,企業內部對績效審計的各個方面的分析很不到位,L集團內部績效審計與內部財務管理表面上看雷同,業務上并沒有突出績效審計的綜合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只是淺顯地對集團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沒有充分考慮企業內部的未來發展規劃,缺乏對績效審計中兼顧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深入檢查。
二是單位沒有建立完善內部績效審計評價體系,對L集團進行績效審計后,并沒有一套完善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這不僅會使企業內部的績效審計工作出現比較大的偏差,也可能會使企業的審計結果不被重視。企業的績效審計本就存在一定的復雜性,企業的發展和戰略目標不同,如果對不同的企業采用相同的評價體系,那么審計結果會出現偏差甚至錯誤??茖W有效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為止也沒有針對績效審計制定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
三是單位績效審計的技術落后,鑒于審計小組在BIF重點流程/財務報告流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有關的控制測試工作,審計小組就得出結論:公司經營績效中包含的信息,在今年年度內是能夠信任的。由審計師為武漢L集團作出了目前及將來年度的假定,這些假定是鑒于與高層管理者的議論和審計小組對客戶的認識。審計小組的這些假定不是精準的數據,而是區間估計,主要因為績效審計的方法不夠精準,且缺乏前瞻性數據。由此可以看出績效審計的技術是非常落后的。
六、國有企業績效審計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
1.單位應重視國有企業績效審計
國有企業績效審計查出來的問題,主要是國有企業運行方面、成本管理、部門決算、部門預算等提出的問題,對國有企業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加強財政收支平衡,降低國有企業運行成本,預算執行的結果與預算編制的各個環節是否相符,提高成本管理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從整體考慮資金的使用效果,對資金的管理、使用具有重大作用。嚴肅各類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加強各類監督的貫通協調,實現信息溝通、線索移送、協同監督、成果共享,加強對違規建設,嚴重違反財經紀律行為的查處問責。
2.加強國有企業績效審計制度建設
著力防范國有企業重大經濟風險,嚴格監督約束權力運行,加強國有企業績效審計制度建設。從制度上對違規問題嚴肅查處、追責到人,加強風險分析研判,結合實際逐步降低風險水平,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科學的績效審計制度,加強績效審計的作用,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強化國有企業受托經濟責任??茖W完善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不僅是提出審計最終意見和驗證審計結論的依據,也是衡量審計對象績效和評價審計對象績效的依據。
3.加大績效審計人才的培養
績效審計人員不僅要精通財務會計的基礎知識,還應根據審計行業不斷加大人才建設,需要具備企業的經營管理、風險評估,計算機等專業知識。
培養國有企業績效審計人才,不僅要引進多學科、不同專業的技術人才,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對現有的審計人員進行培訓,比如績效審計進點之前的項目培訓、審計工作結束之后的經驗交流等,從而培養出一批業務熟練、理論知識專業的審計人才。
七、結束語
在對績效審計的各個層面的分析研究后,總結了績效審計的各種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措施,規范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國有企業績效審計任重而道遠??冃徲嬍墙M成國有企業內部治理結構部分的重要一環,對國有企業進行績效審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權力制衡,從而使公司的相關治理更有效運行。綜上所述:只有績效審計與公司治理之間協調配合,相互合作,才能使企業盡可能地規避經營上的風險,從而保障國有資產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景峰.關于國企績效審計的分析[J].財經界,2020,(12):196-197.
[2]張魯承.國有企業績效審計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23):164-165.
[3]武莉莉.政府審計視角下的國有企業績效審計探析[J].山西科技,2019,34(6):85-86+89.
[4]于迪.國有企業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9.
[5]張麗.基于“5E”的國有企業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18.
[6]游婷婷,易三軍.內部控制自評報告可讀性分析[J].財會通訊,2010,(3):112-114.
[7]尚圳.大型國有企業內部績效審計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21,(9):53-55.
[8]劉慧娟.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與績效審計結合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20,(10):53-55.
(作者單位:武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