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敏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海門分院,江蘇 南通 226100
在高等職業學校的會計專業課堂中,情境教學法已經被廣泛應用。教師通過設定具體的情境,給學生創造條件,更好地理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會計理論和概念。同時,教師在設計情境時注意聯系現實中的會計工作,這樣運用情境教學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其對于相關會計工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會計實踐教學中,情境教學法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高職學校的會計專業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教學實踐活動,就是模擬會計工作。很多高職院校的會計實踐課上,教師們往往通過模擬會計實際工作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會計日常工作的具體操作過程,從而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此時情境教學法主要借助計算機模擬和會計實務模擬,計算機模擬依托諸多的會計記賬軟件系統,例如用友、金蝶、暢捷通等。會計實務模擬則通過建立會計實訓室,構建仿真的企業財務室,讓學生切身體會會計工作的具體流程。
目前已經有一些高職院校,開始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會計崗位的實踐機會,這充分體現了情境教學法的宗旨。在企業合作的實訓基地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實際工作情境,從而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高職院校利用企業的真實環境、實訓條件、實習基地、專業師資等,既能增強會計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減少實習實訓設備上的投入,還可以優化專業師資結構。
在現有的高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不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經常運用到情境教學法[2]。同時通過觀察情境教學法的實際教學運用,發現其教學效果還沒有達到預期,教學效率還可以有所提升。情境教學法在高職會計課程應用中表現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許多教師在使用情境教學法時,直接套用以前設計的情境,沒有充分考慮到當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使得課堂上呈現的情境脫離現實,學生難以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也沒有提供足夠的專業信息,學生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或做出正確的決策。
或者有的教師設計的情境過于復雜或抽象,脫離了學生的理解范疇,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該情境背后蘊含的知識點。有時候,教師設計的情境又過于簡單,缺乏挑戰性,學生也無法收獲真正的鍛煉和顯著的提升,導致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決策能力原地踏步。
在設計情境時,有的教師會缺乏趣味性,適當、適量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高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既要求學生能牢牢掌握會計理論知識,又要求其能夠熟練完成會計實務操作。在此教學目標下,有些教師在使用情境教學法時,注重了理論講解,同時也兼顧了實踐操作,但是實踐環節不夠充分。
教師在設計情境時是有考慮會計實踐的,但是因為各方面問題,如學生自身的積極性不高、學校實踐渠道的缺乏、教學環境的限制等等原因,往往使得教師在設計情境時只能保守地點到為止。從而學生通過學習,對會計實踐有基礎的認知,明白會計實務的基本流程,但是無法達成企業對學生會計實務能力的需求。
情境教學法的實施需要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講授者,而是轉變為開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將課堂交給學生“控場”。但一些教師尚未適應這一角色的轉變,使得教學效率不高。
興趣是第一吸引力,教師在設計情境時應該從側重知識點講解的角色中抽離出來,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萌發學生的動力,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在課前的時候,積極參與課程的開發和設計,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教師甚至還可以和其他教育機構合作,共同推進課程和教學的改進,借助其他教育機構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工具,幫助學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必要的硬件資源,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利用實際硬件設備進行教學,例如交換機、平板、電腦等,通過直觀的感受和操作,加深學生對會計工作操作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通過構建模擬會計工作環境,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進行操作和學習,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實際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多教師會采用各種多媒體資源,例如圖片、微課、視頻等,讓學生對會計工作的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但是一些經濟落后地區的職業學校,不能提供信息化的實訓設備,也沒有條件建立專門的會計實踐基地,無法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
情境教學法中的情境設計不合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以下解決方案。
1.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和需求
在設計課堂情境時,教師應在課前了解授課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套用之前準備過的情境化設計,因為每一屆學生都有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例如,高職學校的學生比較活潑、外向,不喜歡理論化的課堂,更傾向操作性的課堂。因此,適當了解當屆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成長環境等,然后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情境化設計,讓學生感知到這份“量身定制”,更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參與。
2.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實施效果加以調整
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并確保情境設計與教學目標相符。通過將教學目標與情境相關聯,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如果發現情境設計偏離理想效果,教師應及時調整和優化情境設計。通過收集學生的反饋、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等方式,不斷改進情境設計,提高教學效果。
3.增加情境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高職學校的教師在設計情境時,要注意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互動性元素。例如,可以在課堂中加入簡短、趣味的小游戲,或者融入一個比賽貫穿課堂伊始,讓學生在比較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開展學習。此外,為了確保教學情境是可行有效的,教師設計的情境應該考慮學校的資源、教室環境等因素,這樣可以使情境化課堂順利實施并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以培養職業綜合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針對部分高職院校實踐環節不夠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對內提高實踐課程比例,增強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注重增加實踐課的占比,給學生有更多的課堂時間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同時注意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通過各類培訓,提高教師的實務操作能力,使教師能夠更好地指導、評價學生的實踐活動。在課程實施中,教師要兼顧引導、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實踐。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實踐發現課程學習中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提高實踐能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目的。
2.對外吸引企業加入,完善校企合作項目
將相關的會計企業項目引入到實踐課程中,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實際的工作環境和項目,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校企合作中由學校牽頭,會計教師引導,企業可以將一些會計基礎工作交予學生,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同時學校也可以引入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硬件設備,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
有別于普通高中,在高職院校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對于高職會計課程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實施至關重要。
1.教師成為指導者
在情境教學法中,教師既是講授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理解情境,提供解決問題的策略,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估。因此,教師要嘗試在課程教學中,以傳授者為基礎,再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將課堂交給學生去發揮,同時教師把控情境化的課堂整體方向。
2.教師成為協調者
在實施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成為協調者。他們需要協調學校與企業、學生與社區之間的關系,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他們還需要協調學校內部各部門的資源,以便為教學提供充足的保障。
3.教師成為創新者
為了保持情境的新鮮感,教師需要成為創新者。高職學校的會計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情境,使其與會計行業的發展保持同頻。同時,教師還需要汲取行業新知識、新規則、新制度,來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4.教師成為評估者
與傳統應試教學不同,高職學校的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估,來獲取學習反饋,以改進情境化設計。這不僅包括他們在情境中的表現,也包括他們的學習態度、團隊合作精神等。運用情境化課堂的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學生評估能力,以便能夠公正、準確、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
在許多職業學校里,硬件資源不足可能會導致教學所需的設備和場地不足,從而限制了情境教學法的實施。例如,沒有足夠的場地來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一定程度上影響情境教學法的實施效果。
此外,現代社會信息化技術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工具,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所學知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部分高職學校信息化條件落后也會對情境教學法的實施產生不利影響,會導致教師無法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從而影響了情境教學法的實施效果。為了克服硬件資源和信息化條件不足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1.硬件資源合理規劃,充分利用
首先,可以根據會計專業的需求和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的經濟能力,制定合理的、必要的硬件資源采購計劃,分時間段逐步完善所需的實驗設備和器材,力爭在“錢花在刀刃上”的基礎上,確保教學所需的設備得到最大程度滿足。
其次,可以通過共享設備、調配資源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現有的硬件資源。例如,多個專業或班級可以共享同一套設備或場地,不同專業或班級可以在不同時間使用設備或場地,實現硬件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2.利用基本信息技術,創造虛擬情境
在硬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部分高職會計課程中,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視頻、模擬軟件等方式模擬真實的會計工作場景,讓學生能夠在虛擬情境中進行學習和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既加強了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又減緩了對實際設備或場地的依賴。
3.巧妙利用企業資源
在高職學校與企業建立良好合作的前提條件下,通過校企合作可以獲取更多的實踐機會和硬件資源。學校可以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既可以選擇利用企業現有的硬件設備資源,也可以協商共同建設實踐基地、共享設備資源等,以豐富學校的硬件資源,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加強教師實訓設備培訓,提高信息技術水平
通過加強對教師的實訓設備培訓、信息化技術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從而更好地進行情境教學法的實施。從高職會計課程的角度,在教師的信息化培訓中,應該注重實踐操作的培訓,讓教師掌握會計軟件的使用,例如用友、Xero、Sage 等。這些會計軟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會計實務知識,并掌握實操技能。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企業常用的會計軟件設計一套完整的實驗訓練內容,包括系統管理和基礎設置、總賬子系統、系統初始化、憑證填制、固定資產系統等方面的操作。這些實驗內容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理解會計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提高其實踐能力。
在實訓設備的培訓中,教師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使用交互式講解工具,例如PPT、圖片語音講解等,來更好地講解會計知識。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高職會計課程中還可以準備一些會計實際工作中會使用到的會計資料,例如辦公耗材、商品庫存等,在教師自己先了解透徹其工作應用后,再將這些會計資料的使用要點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更直觀地體驗會計工作程序,加深學生對會計實務的理解。
情境教學法在高職會計課程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質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未來,情境教學法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改進,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需要。進入21 世紀以來,信息科技得到了空前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教學必須與信息技術建立緊密的聯系,才能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下結實的地基。情境教學法將不斷融合更多、更新、更超前的信息科技,有效地提高實務教學的課堂效果。
從高職會計課程的角度出發,學會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模擬真實的會計業務場景,讓學生在高度真實的虛擬環境中進行學習和實踐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再結合注重會計實踐、培養職業素養、完善評價體系、提高專業素質等教學側重點,高職學校的會計教育教學效果將得到顯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