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政策的實施與開展不僅對作業改革提出了明確的數量壓減要求,也就學科教學的提效提質設置了明確的任務目標,倡導同時發展學生的素養水平、學習能力,以便真正做到對學生負責,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設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也應緊跟“雙減”政策,探索出開展減負提效改革活動的方式方法,積極創新教學形式并優化課程內容體系,使學生能順利實現有效學習,樹立“我要學”“我要學好”的意識。本文將從四個方面,即設計適宜的學習任務,規避超標教學行為;組織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提高教學效率;設計分層輔導活動,關注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通過優化作業結構切實推進減負提效改革實踐,闡述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如何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順利實現初中英語教學減負提效。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英語;減負提效;策略探究
作者簡介:舒佳鵬,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大街中學。
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依然普遍存在“高耗能、低效率”的現實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指導不恰當,過于關注課堂知識容量而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導致學生難以打牢學習基礎、無法內化英語知識;另一方面因為初中生缺少主動學習英語的意識,自主學習能力低下,依然存在過于依賴教師、以聽講與死記硬背為主的學習問題。在“雙減”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雖然要科學壓減書面作業的數量,但是同時也要更加關注課堂教學效率,盡可能地實現精講精練、精準輔導,促進提效提質教學活動的展開,科學調控教學進度、課堂知識容量,也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以便真正為學生的素質發展做好充分準備。針對于此,初中英語教師可通過以下策略推進減負提效改革活動的開展:
一、設計適宜任務,把控學習強度
因為初中生普遍缺少主動學習的意識,所以即便他們獲得了主動學習的機會,也會因為不知道要學什么、怎么學而衍生出無效學習行為,浪費教學時間,而教師也不得不繼續使用單一的講授法去組織課堂活動,才能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可在課前準備或者導入階段直接設計課時任務,標注明確的學習任務、給予相應的學習提示與方法指導,使學生能主動做出合適的學習決策。基于“雙減”政策,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科學調控學習任務的難度、強度,合理把控一節課的知識容量,以便初步優化任務驅動作用,使學生能主動做出合理的學習決策。由此,教師要切實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減負提效改革做好充分準備。
比如在“Playing sports”一課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了以下學習任務:
學習一般將來時be going to 的用法,并且能自主識記與認讀各類運動名稱以及參與運動的表達方式,如almost、against、cheer等;學習“Which sport do you prefer”“I prefer...”“Are you going to do sth”等句型的用法。
能使用本單元的單詞與句型談論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并且能積極討論參與體育運動的計劃。
第一個任務是單詞、句型的識記與積累,也包括一般現在時的語法知識,由此拓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而第二個任務便對學生的英語交際、知識遷移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將基礎知識學習和英語交際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能主動使用英語談論自己的運動計劃、運動喜好等,使學生能夠在語言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遷移應用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根據初中生的認知特點來看,多數學生都能在英語學習活動中自主拼讀單詞、學習固定句型與語法知識,所以第一個學習任務能夠在現有語言基礎上引導學生拓展語言儲備,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而第二個任務迎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英語交際與應用活動,所以同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難度是合適的,且強度適宜,不會讓學生產生較大學習壓力。
二、組織自主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實現減負提效改革的必經之路便是要讓初中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自主遷移已有的認知經驗,也能能動地內化、探究新知意義。對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在課堂上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探究活動,支持學生自主設計學習方案、學習策略,并在探究活動中驗證并自主調適學習策略,以便切實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如果初中生不能進行充分的獨立思考,那么就有可能在惰性思維的直接影響下失去學習能動性,重新陷入被動接受的不良局面。對此,初中英語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自主探究,使學生能自主分析單詞、固定詞組的用法與拼寫規律,自主分析單元主要句型的構成與使用技巧,使其能自主利用原有知識經驗去探究英語新知意義,初步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
比如在“Keeping healthy”單元教學中,針對本單元關于疼痛類的單詞與固定詞組知識,筆者鼓勵學生在課前自主參與英語學習活動,希望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認知經驗去探究英語新知,以便初步優化學生的英語認知狀態。在預習環節,學生可以利用英語詞典去查閱新單詞的音標,也可直接利用與教材配套的音頻資源學習各個單詞的發音技巧,結合教輔資料去整理各個單詞的例句資源,自主學習單詞的用法,初步拓展語言儲備。另外,在課前預習環節,自主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也可自主探究單元中的語篇內容、對話信息等,在教材上寫下重要的批注,以便在課堂上與教師、同學進行深入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單元的預習環節,筆者還鼓勵學生自主利用音頻資源練習英語聽力,鍛煉自己的聽力技能,總結出在聽力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二)生生合作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多數初中生都需要在豐富的師生、生生合作活動中才能更有效地內化英語知識,所以在開展減負提效改革實踐活動時,初中英語教師也要在課堂上設計生生交流環節,鼓勵學生自主分享英語認知經驗、圍繞重難點知識展開互學探究,自主搜索必要的英語輔助材料,進行句型應用與主題交際等,在分工合作、緊密交流活動中切實實現有效學習。這樣一來,初中生便能保持相對獨立的思維狀態與教師展開互動,積累有效的英語學習經驗,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Keeping healthy”單元教學中,因為學生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自主探索與預習積累,所以在課堂上便能帶著思考參與小組討論活動。首先,各小組要在組內朗讀單詞、句型等,學習本單元單詞、句型的用法,通過小組檢測規范英語發音技巧;其次,各小組便要圍繞“Keeping healthy”這一主題進行英語對話活動,主動利用單詞、句型去討論各類病癥的感受、并對其他同學提出看醫生、吃藥的建議,積極總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英語去表達、分享自己對于健康生活問題的看法。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能夠在豐富的生生合作中優化自身的語言儲備,也能在同伴的幫助下進一步掌握單詞、句型的應用,促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英語認知能力。
在開展生生合作與交流活動的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要客觀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盡量將具有智能優勢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內,使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順利建構英語知識體系,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
三、開展分層輔導,提高教學效率
“雙減”政策在就作業設計改革中指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精心預設作業任務,保證作業內容的指向性與目的性,這一理念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同樣適用。每個學生在英語探究活動中都會存在不同的問題,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輔導活動,準確分析學生的認知盲區、學習不足,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輔導,使學生能順利內化所學知識。由此,則可切實提高英語輔導教學活動的效率水平,在課堂教學中落實“雙減”政策。
比如,在“Our hobbies”單元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學生的個體認知特點組織了分層輔導活動。比如,針對英語基礎知識薄弱、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筆者則重點指導學生去認讀、識記本單元的單詞與句型,還會利用課文對話資源去引導學生學習使用英語表達自己喜好、特長的方式方法,在語篇閱讀教學中只要求學生能夠通讀課文、完整理解并復述課文內容;針對具備一定英語認知能力,但是探究能力不足的學生,筆者則會重點從學習策略的選擇與調適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然后根據學生的反思、總結去進行重點指導,幫助學生消除認知疑問;針對英語認知水平較高的學生,筆者則會重點輔導學生圍繞“Our hobbies”這一主題展開拓展閱讀、書面寫作等,還會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關注學生英語能力的綜合發展,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鼓勵學生展開創造性學習。
通過分層輔導,生生之間的差異雖然會變得明顯,但是多數學生都能在教師的重點指導下消除一部分的認知盲區,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切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效能。當然,分層輔導并不是要用差別態度對待學生,而是要秉承“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原則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更強、質量更高的教學指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累有效的英語學習經驗。
四、優化作業設計,實現減負提效
“雙減”政策就初中階段的課后書面作業總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即每日總量不可超過90分鐘。這就迫使初中英語教師以分層作業去壓減作業總量,優化英語作業設計質量,使學生能夠在分層作業活動中自主鞏固英語知識。但是,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師還應設計校本化的特色作業,將書面作業與非書面作業統一起來,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從而進一步推動減負提效改革活動的實施。
首先,分層作業。分層作業需要在難度、數量上設計明確的梯級結構,普遍以基礎作業、鞏固作業與素質拓展類作業三層作業為主,可分別面向英語認知水平不同的學生,使各層學生都能在分層作業活動中自主鞏固知識記憶、反思學習不足。根據作業反饋結果,初中英語教師也要組織分層次的作業輔導活動,面向各層學生解惑答疑,使學生能夠自主吸收內化所學知識。以“Our world”單元教學為例,筆者設計了分層作業,即根據本單元的單詞與語法知識設計了難度較低的選擇題、填空題,還圍繞“Our world”這一主題設計了閱讀篇章閱讀理解題、短文寫作題、聽說練習題,以及以語法為載體的改錯題。但是,英語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方面,并不能簡單地以難度區分各類作業的育人價值,所以筆者會在各類習題中標注解題難度,然后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需求與興趣自主選擇相應的作業任務,既要幫助學生鞏固單元知識,也要有重點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當然,為了兼顧學生的學習需求,筆者在整理各個類型的習題資源時也會考慮難度差異,盡量在各個題型下設計不同難度的題目,以便促使學生自主鍛煉個人能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認知潛能。
其次,特色化的非書面作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根據英語學科性質去設計交際實踐類、閱讀拓展類、書面創作類、文化體驗類、跨學科綜合類等多元化的非書面作業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課外繼續通過非書面作業活動學英語、用英語,切實優化學生的學習意識與創新實踐能力。以“Our hobbies”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愛好、特長”,而本校除了十分關注各個學科教學改革之外,也十分關注學生的特長發展與興趣培養,在學校內設計了多個興趣活動。對此,筆者設計了一輪生活實踐類作業,即學生要在課后服務環節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班,面向全體學生展示自己的興趣特長,在分享、展示活動中自主遷移本單元的語法知識與基礎知識,使用英語討論、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由此,便有利于促使學生及時養成英語交際習慣,可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另外,筆者還聯合其他教師一同參與學生特長展示活動,使其他教師能更了解學生的個性、需求,以便在其他學科教學中也能設計校本作業,共同圍繞“雙減”政策優化作業管理,久而久之,便將真正實現減負提效。
總而言之,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與落實,初中英語教師要將減負、提效結合起來,既要通過優化作業管理、提升作業設計質量的方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要通過豐富的任務驅動、學生探究活動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使學生能夠順利內化英語知識,切實實現減負提效提質,真正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徐小梅.減負以增效、減量以增質:初中英語高效教學方法初探[J].教育界,2022(30):26-28.
[2]曾建國.“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減負增效策略探索[J].智力,2022(28):37-40.
[3]鐘張喜.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減負增質的有效嘗試[J].華夏教師,2022(24):31-33.
[4]應利云.增效減負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的分層布置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2(23):224-226.
[5]陳紅霞.對初中英語作業“減負”的理性思考[J].中學生英語,2022(2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