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德育的有效滲透,站在立德樹人的視角下,開展小學語文與德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從而有效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思想和正確的政策思想觀念,幫助小學生端正道德品行,促進小學生實現身心健康成長。本文對立德樹人視角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教育滲透對策進行深入研究,立足實際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供可靠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語文? 課堂教育? 德育滲透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張掖市教育科學研究立項課題《小學語文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ZYLX[2020]008。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11-0043-03
良好的政治道德思想素養,是人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工作中,教師必須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并將這一教育觀念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體系之中,有效構建能夠培養小學綜合素質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落實多元化教育目標。立德樹人不僅是一項根本性的教育任務,更是有效檢驗當代教育和人才培養效果的根本衡量標準。小學語文課堂不僅肩負著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職責,更肩負著啟蒙教育階段培養小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歷史使命,這對人才道德品行素養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更關系著國家和社會的長效發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基本教育觀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構建德育和語文學科相結合的融合課堂。
一、立德樹人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行素養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世界、社會以及人生還沒有形成較為深刻的認識,更沒有形成較為清晰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認知能力非常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且,由于小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就是家庭和學校,因此小學教育將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對小學生實施良好的德育教育,將對小學生的思想、習慣、價值觀念、行為品質等等,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小學教育工作中,學校領導、教師以及家長都應對德育教育提高重視,加強德育建設,對小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有效培養。
要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僅僅依靠單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德育教育的內涵與小學教育階段的各個學科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有機融合,才能夠實現對小學生全方面的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對小學生實現積極的影響,在學科教學工作中有效滲透德育,傳播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對小學生實現積極引導,有效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目標。而語文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良好的語文能力更是小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基于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將德育教育滲透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更能有效推廣德育,提高德育水平,這對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思想素養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1]。
(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數據更是呈現出爆炸式增長,在信息快速傳播的情況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對人才要求發生的改變,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不僅要求人才要具備良好的知識和技術能力,更要求人才必須具體良好的綜合素質。而在綜合素質中,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重中之重。心理素質對人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提高人才的實踐能力,從而在遇到困難、挫折時,才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尋找解決方法,克服困難和挫折,不斷進取,而不是自怨自艾、自暴自棄,不但無法解決困難和問題,甚至就此一蹶不振,喪失前進的動力和奮斗的心。
基于當今社會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教育工作必須積極進行改革創新,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文化知識的傳遞,更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使素質教育理念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從而切實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實用人才。而要有效落實素質教育,其重要基礎就是必須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進行有效培養,這也是有效促進小學生實現身心健康成長,心理素質得到良好發展的重要教育途徑。所以,小學教育建設,必須重點突出德育教育,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培養小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幫助小學生增強對世界和社會的認識,對其綜合素質及實踐能力進行科學且系統的鍛煉,這對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特別是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建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除此之外,加強德育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內容,能夠為小學生的個人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的基礎上,才能真正促進小學生成長為優秀的高素質人才,在各行各業中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成為推動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由此可見,加強德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滲透,能夠為小學生實現個人理念和自我價值做好保障,也能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積極貢獻力量[2]。
二、立德樹人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教育滲透主要對策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德育
目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結合當今社會經濟環境,在推動教育改革工作的過程中,重點強調應善于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教育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構建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加強對知識的印象,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力,增強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從而使小學生能夠實現對語文知識的高效學習,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除此之外,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對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PowerPoint開展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圖片、視頻以及音頻等素材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有效改變傳統單一的信息呈現方式,使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得到顯著提高,通過豐富多彩的信息展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進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使小學生不僅能夠快速地掌握語文知識,也能夠對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的德育內容快速吸收和掌握,從而使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學效果有效實現最大化,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3]。例如,在《孔融讓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前,先播放一段視頻。由于這篇課文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德育元素,通過使用視頻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小學生對課文內容增強記憶,實現深入理解的同時,也能夠深刻感受到課文中的德育內涵,進而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產生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二)利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德育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是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傳承至今。其中,文章是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閱讀文章,將文章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印證,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情感共鳴,對小學生的思想產生重要的啟發教育作用。而且,閱讀是小學語文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因此,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基于立德樹人視角,做好小學語文課堂與德育的融合教育,可以將閱讀教學作為切入點,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突出德育內容,使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4]。例如,在講解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對這首詩進行仔細閱讀。通過反復閱讀,讓小學生深刻體會這首詩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同時,教師也要為小學生耐心地解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作者李白的經歷等內容,從而幫助小學生加強對這首詩的主題思想的理解,使小學生能夠透過這首詩深刻理解其中蘊含的游子漂泊在外的思鄉之情。除此之外,在學習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時,可以將其與愛國主義情懷進行有機結合,一方面通過學習詩文內容,使小學生對文天祥的氣節風骨產生深刻的感悟,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詩的意境和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小學生通過這首詩,充分聯想到家國情懷,培養小學生熱愛祖國,對祖國忠誠奉獻的優秀思想品質[5]。
(三)利用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滲透德育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最好的教學方式,也是最好的課堂,是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實現知行合一,對小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融合培養的重要途徑。而利用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能夠有效突出德育的重要作用,從而讓小學生身體力行地感受德育的重要意義,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起到良好的培養作用。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言和文字應用能力,能夠讓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語言和文字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由此可見,語文是一門具有極高的實踐價值的課程,屬于應用類課程。因此,開展小學語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服務于應用,為實踐應用奠定基礎,做好保障。除此之外,通過語文教學,也能夠對小學生的修養和品行起到良好的引導、培育作用[6]。而為了充分突出小學語文教育對小學生修養和品德的培養作用,應充分利用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在實踐過程中充分展現出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讓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真正成為小學生行為準則,成為小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一種習慣,這對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修養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必須重視對實踐活動的有效利用。通過實踐活動,將語文課堂教學與德育教育充分融合起來,真正做到立德樹人,開展融入德育內容的語文實踐課堂。例如,在《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課中,課文本身就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德育元素,為了增強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充分突出德育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利用課文中的德育元素有效實現語文學科與德育的融合教學,促進小學生智力與品德協同發展,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理念,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教育目標能夠得到有效實現。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積極利用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能夠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小學生也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德育的重要內涵,做到知行合一,通過實際行為踐行良好的道德素養,這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如在課堂中讓小學生談談雷鋒故事,在課后讓小學生廣泛收集雷鋒的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輪流進行演講,等等。通過討論雷鋒故事,暢談自身的感受,使小學生對課文中的德育內容增強理解,并有效實現內化,提高小學生的思想認知,提升其道德品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階段,不僅要重視培養小學生的文化知識,更要重視培養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立德樹人,是教育活動的重要基礎,也是教育活動的最終目標。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必須將這個平臺充分利用起來,以小學語文課堂為陣地,有效滲透德育內容,結合語文素材加強德育教育建設,從而讓小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充分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對推動小學教育的發展進步也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基于立德樹人視角下,對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滲透的對策進行深入研究,從而能夠緊密結合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確保教學方式方法的科學合理性,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成果都能夠實現最優秀,從“德”與“才”兩個方面,對小學生進行全面培養,促進小學生實現身心健康成長,使之真正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為祖國發展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賈玉明.立德樹人視域下小學語文課堂德育教育的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1(A1):40-42.
[2]陳曉艷.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構建[J].南北橋,2021(20):145-147.
[3]侯春艷.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德育課堂的構建分析[J].數碼設計(上),2020,9(12):154.
[4]羅苑玲.用好統編教材,落實立德樹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讀與寫,2021,18(28):54-55.
[5]馬彪.植根課堂立德樹人——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考試周刊,2021(41):49-50.
[6]秦曉麗.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20,6(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