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是促進高中生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調節,指導高中生在學習、生活中規劃人生,實現個人理想的一種教育活動。選課走班是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舉措,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拓寬自我發展的空間。文章基于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探究了當前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大學生管理力度、正確引導學生選擇和積極完善課程建設等對策。
關鍵詞:選課走班;生涯規劃教育;特長生;教學模式;學生管理;課程建設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生涯規劃的高中特長生選課走班管理研究——以慶陽第七中學為例”(課題立項號:GS[2022]GHB106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娜(1986—),女,甘肅省慶陽第七中學。
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下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關系到學生未來發展和職業選擇的核心問題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生涯規劃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在現實中,選課走班教學模式是高中特長生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種模式,它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學科選擇空間,而且能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提供更多可能性。但是,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使高中特長生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對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進行深入的探究。
一、選課走班教學模式與生涯規劃教育概述
(一) 選課走班教學模式與生涯規劃教育的概念
選課走班教學模式和生涯規劃教育都是當前教育改革中較為重要的概念。選課走班是一種教學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長和學習興趣來選擇課程,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和提高學習效果,是培養特長生的常見模式之一[1]。生涯規劃教育是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特點與優勢、了解社會與職業,并制訂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使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逐漸成長,形成目標意識、自我意識,能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決策和自我實現,從而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性發展的目標。生涯規劃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人格和職業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生涯規劃教育以學生為核心,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育模式不是向所有學生傳達同樣的知識,而是根據學生性格、興趣和職業潛力來為學生提供指導和支持,使學生可以從更加科學、健康、人性化的教育體系中受益,獲得職業成就感[2]。生涯規劃教育應該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該過程包括生涯規劃信息獲取、興趣發掘和職業目標設定等。
(二)選課走班數學模式與生涯規劃教育的關系
選課走班教學模式與生涯規劃教育之間存在緊密聯系。選課走班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也為學生的生涯規劃提供了幫助。例如,學生可以通過選擇學科,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優勢,并在學校的引導下規劃適合自己的未來職業。選課走班教學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廣泛的選擇。因此,在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對高中特長生實施生涯規劃教育,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管理和課程設置,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和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
二、 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管理難度較大
首先,高中特長生課程設置具有個性化和多樣性的特點,這增加了學校對學生的管理難度。其次,高中特長生課程專業化程度較高,需要更多專業教師參與教學管理,否則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再次,學生在選擇專業課程時,可能會遇到選課失敗、課程重復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涯規劃產生負面影響。最后,部分學校忽視了向學生家長傳遞相應的教育信息,沒有為家長獲取教育信息提供支持和服務[3]。
(二)學生難以做出選擇
在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選擇多由自己和家長決定,但學生和家長若對課程內容、未來職業結構等信息的了解不夠全面,學生就容易因選擇與未來發展不相符的課程而陷入困境。這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缺乏充足的信息。學生由于閱歷不足,缺乏對不同課程和專業的了解,以及對未來職業結構的認識,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其次,選擇不合適的課程。如果缺乏信息和方向,學生會選擇與自己興趣、特長及未來發展不相符的課程,這會影響學生的學業發展。最后,影響生涯規劃。學生在選擇課程時,必須考慮其對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影響,如果選擇不合適的課程,會影響自己的生涯規劃,甚至無法順利實現職業生涯目標。
(三)課程建設需要完善
首先,針對性專業課程缺失。特長生所學的課程專業性較強,需要更多的專業教師來開展課程教學。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學校不但缺乏針對性的專業課程教師,而且存在課程開設不充分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其次,難以保障課程質量的穩定性。在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課程穩定性不足會直接影響高中特長生的學習效果和生涯規劃能力的發展。最后,課程內容多樣性待提升。學校在課程的開設上需要注重學科交叉以及課程多樣化和針對性,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然而,部分學校的課程內容缺乏多樣性,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4]。
三、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對策
(一)加大學生管理力度
在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學校需要加大學生管理力度,并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以確保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得以有效進行。
首先,學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包括學生日常表現評價機制、學生學習檔案管理和課堂紀律管理等。學生日常表現評價機制應該成為學生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通過評價和分析學生的表現,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學生學習檔案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學校應該做好學生學習檔案的管理和維護工作,記錄好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表現、科研成果等,并將其作為后續開展活動的參考[5]。課堂紀律管理也不容忽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課上表現及課下的學習習慣,以推動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其次,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建立學生管理平臺和學習監控系統,以實時監測和統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問題,并及時干預和幫助。學生管理平臺方便學生、家長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實現信息共享。教師可以借助學習監控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實時監測和統計,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家長也可以利用學生管理平臺和學習監控系統實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
最后,學校應著重加強學生與專業教師之間的聯系和互動。專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涯規劃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們應該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涯規劃中來,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和幫助,并時刻關心和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學校應適時組織專業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搭建一個更加開放的平臺,讓學生和教師在生涯規劃方面能夠形成更為緊密的聯系。
(二) 正確引導學生做選擇
首先,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教育和指導[6]。學校可以設立或聯合專門的職業生涯教育機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指導,如職業測試、職業規劃、實習經驗等方面的指導,以正確引導學生選擇課程和職業方向。通過職業測試,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潛力、興趣、特長和職業定位,從而更好地選擇未來的職業方向。獲得職業規劃方面的幫助后,學生可明白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如何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并掌握求職技能。獲得實習經驗方面的支持后,學生可以與專業人才合作,體驗職業生活,增加實踐經驗,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學校也可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監督,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建立學生管理平臺和學習監控系統,以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展,生成分析報告,并與專業教師聯系和互動。這些措施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科學的教育指引和更具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支持學生更準確、更有效地做出選擇,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另外,正確引導家長幫助學生做出選擇也非常重要,家長應對孩子的生涯規劃給予足夠的重視。
其次,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協調合作。三者可以通過定期進行教師談心、召開班級會議、舉行家長會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長、優勢和想法,并共同制訂符合學生個性與需求的教育計劃。在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意見后,學校、教師和家長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調整和完善教育方式,以確保教育有效實施。這樣的協調合作模式不僅有助于家長擺脫盲目從眾的心理,也有助于教師考慮多方面因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為了實現協調合作,學校可以建立良好的教學管理機制和教師教育體系,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最后,為了幫助高中特長生做好職業規劃,學校、教師和家長應該關注市場需求和時代發展,及時跟進有關職業動態、市場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在引導學生時,學校、教師和家長應該以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為主,在對口的職業和未來發展方向上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和特點。同時,為了避免職業規劃局限于一些看似熱門的行業或專業,學校、教師和家長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做出最優選擇,實現職業理想和目標。這個過程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密切協調與配合,只有三方配合好,高中特長生的職業規劃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學生才能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
(三)積極完善課程建設
首先,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學校應充分了解學生和社會的需求,適時調整和增設課程。在課程建設中,學校可以加強與就業市場、高等院校等的聯系,了解他們對人才的需求和招生標準,從而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同時,學校應投入足夠的資源和人力,保證學生能夠在所選課程中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培養。學校一方面可以招聘高水平的教師、引進一流的教學資源,并建立合理的師資培養機制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與高等院校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術資訊和學習機會。
其次,教師和其他相關人員應協同工作,構建更加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學術體系。例如,實施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包括創業實驗課、職業規劃課、科技創新課等,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7]。同時,相關人員應積極引進和探究最新的教育技術、教學方法和教材,以提高課程質量和學生滿意度。
最后,在課程建設中,學校和教師應堅持創新思維,及時掌握最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為生涯規劃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新鮮血液,包括開設更具前瞻性的課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思考等。學校和教師還應結合教學實踐,及時調整和改進課程體系,做到與時俱進,緊貼社會需求,使課程適應未來職業的發展趨勢和變化,促進學生的職業成長。此外,學校和教師還應加強與外界合作,吸納外部資源和專業人才的支持和參與,提高課程質量和教學水平,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選課走班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育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在未來職業發展中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針對當前教育環境下的生涯規劃教育問題,學校、教師和家長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指導,使學生自信地做出職業選擇。各方應共同努力,共同建構高中特長生生涯規劃教育的新典范,全面提升高中特長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夏湘枚,楊霞.淺析高中地理課堂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滲透[J].智力,2023(13):12-15.
吳英.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制實施困境及改進研究:以Y市5所普通高中為例[D].岳陽:湖南理工學院,2023.
馮雪.新高考背景下大連市高中選課走班政策實施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23.
魏孔鵬.新高考選課走班模式下生涯規劃意義與策略[J].考試周刊,2021(69):10-12.
李潔瓊.高中選課走班模式下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2.
崔佳峰.選課走班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崔思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選課走班指導手冊編制的實踐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