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添茗
【摘 要】流行音樂優美動聽、簡單易學,備受廣大群眾喜愛,而流行音樂市場也在短時間內獲得快速發展,促使高校音樂專業開始加強對流行演唱的教學,并且成為重點課程。本文主要圍繞流行演唱教學進行探討,分析流行演唱教學和音樂教學中常見流行音樂風格,探討對不同風格流行音樂的技巧訓練,為流行音樂演唱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流行音樂;演唱教學;音樂風格;針對性訓練;技巧
【中圖分類號】G642;J6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8—151—03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在精神、文化層面追求的不斷提升,而流行音樂作為常見的藝術形式,已經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人們意識精神層面追求的同時,也豐富了人們日常生活。現階段,我國已有部分高校開設了流行音樂演唱專業,而流行音樂演唱教學也逐漸成為音樂專業教學中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流行音樂風格不同且復雜多樣,對教學產生了極大影響,已經成為音樂演唱教學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在不同風格流行音樂影響下,保證對學生演唱教學質量,以此達到最優訓練效果成為教學難點。因此,實際教學環節中要求應結合不同音樂搭配相應訓練技巧,實施針對性訓練,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一、流行演唱教學簡析
流行演唱教學指的是針對流行歌曲的演唱理論、方式等教學,其唱法形成和教學發展與流行音樂市場發展密切相關。目前,流行音樂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發展最為迅速,覆蓋范圍最廣的音樂形式,由此形成的音樂產業鏈極為龐大,推動了演唱領域市場發展。與此同時,形成的流行音樂文化影響著廣大群眾,而流行歌曲演唱也越加受到重視,被稱為“通俗唱法”。現今,流行音樂唱法在我國已經稱為最為常見歌曲演唱形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并且在發展中形成了屬于自身特有的發聲體系,如平衡唱法、氣聲唱法、混聲唱法等,共同形成了現代流行音樂體系。而由于流行音樂本身具備多樣化風格,如主流音樂、爵士、鄉村音樂、民族音樂、搖滾、節奏布魯斯以及說唱等,使得不同風格演唱形式和訓練技巧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性,采用統一教學方式,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因此,對于流行演唱教學應關注不同風格的演唱,選用適合的訓練方式,加強對演唱的針對性訓練,以此保證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
二、流行音樂風格及其訓練技巧
(一)主流流行
1.音樂風格
一般而言,主流音樂風格就是流行音樂風格,其本身是在爵士、搖滾等中音樂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音樂形式,具備多種樂曲特征,但又區別于其他音樂,當下泛指20世紀后誕生于都市且備受歡迎的大眾音樂,涵蓋多種不同風格樂曲,其旋律和節奏等變化相對較快,甚至很多混搭了多種風格的樂曲形式,即一首音樂中包含多種風格。流行音樂多數為中慢速歌曲,對演唱者演唱時的氣息有較高要求。流行音樂的多樣化風格也導致音高和強弱部分會存在較大變化,要求演唱者結合音樂旋律變化不斷調整唱音高和強弱,并調整氣息,通常放開演唱時需要高音和較強氣息,流行音樂專用放開延長主要處于中間部分,而歌曲后端和開始階段,氣息與聲音相對平緩,高低結合利于展現音樂情感變化,提升樂曲感染力和演唱效果。我國流行音樂誕生時間相對較晚,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經歷30多年,經過眾多樂隊、歌星和專業流行作曲家努力,已經形成了多種與我國市場相襯的形式,簡單而言,我國常見流行音樂可分為歐美風格、舊上海風格等。其中,歐美風格指的是本身帶有一種西方化特征的音樂,此列風格主要通過借鑒美聲唱法進行演唱,如花腔,此列唱法對音色變化有著極高的要求。
2.訓練技巧
主流流行音樂演唱中,重點是演唱,這對氣息、音高與強弱的控制,技巧訓練,也主要針對氣息等展開練習,首先,氣息訓練中,教師應要求學生重視肺活量增強練習,以此保證演唱者氣息充足、穩定,適應各種不同節奏歌曲演唱。因此,教學中教師用重點強調對呼吸節奏的控制,通過簡單講解理論教學部分,幫助學生簡單掌握相關知識,并利用大量時間引導學生進行演唱練習,切實感受不同歌曲演唱節奏,教師檢查每個學生的呼吸節奏,適當糾正,確保與演唱節奏一致,減少呼吸對演唱的影響,并用呼吸支撐演唱。對于演唱中容易出現喘息嚴重現象的學生,教師應對其進行呼吸方式訓練,養成深吸習慣,強化學生演唱中深呼吸能力。其次,音高與強弱控制訓練中,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強調發聲訓練與引導,尤其是高音跨區相對較大部分,必須通過實踐教學指導學生技巧。而實際訓練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發聲方式,引導其使用真聲發音,并養成真聲發音習慣,減少假音使用,以此幫助學生掌握自身聲音特質,并在發生練習中了解自身發聲位置,保證歌曲自然性。另外,由于不同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對發聲固定位置找到時間不同,甚至部分學生會消耗大量時間,教師應耐心引導,幫助其找到發生位置,明確高音、低音差異性,從而不斷提升音準。另外,通過讓學生了解發生原理,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人體共鳴腔體結構,嘗試調整自身發聲方式,從而加強對發音強弱的控制[1]。
(二)搖滾
1.音樂風格
搖滾具有靈活大膽、形式豐富、充滿激情等特征,重視通過音樂展現情感、宣泄情緒,特點較為鮮明,比如音樂有極強金屬質感,演唱聲音大多要求高亢、有力,部分甚至需要以嘶啞唱音形式展現,強度爆發和激情,大量使用電吉他等極強節奏樂器伴奏,總體而言,要求保持足夠氣息,對混聲部分要求極高,通過爆發形式將音樂中情緒釋放出來,并跟隨強烈節奏感進行演唱,受當下很多年輕人追捧和喜愛,難以對其具體風格進行定義,但節奏感、娛樂性較強,甚至部分人認為搖滾是一種精神。該類音樂代表作有《整日搖滾》《接近邊緣》,其代表人物有貓王、崔健和約翰·列儂等[2]。
2.訓練技巧
搖滾音樂演唱技巧重點在于演唱者氣息和混聲,其中,氣息訓練主要以提升訓練強度為主,氣息是保證演唱技巧實現的基礎,訓練中可參考主流音樂訓練方式,尤其是基礎部分,同時還應結合演唱者情況適當提高訓練強度,如進行加快節奏演唱訓練,細化強弱音訓練等。而混聲訓練同樣以氣息為基礎,要確保學生打開喉嚨后有充足的氣息,然后進行“哼鳴”和“低音高唱”等練習。“哼鳴”屬于訓練中較為簡單、有效方式,通過引導學生張口和閉口哼鳴,使其喉嚨始終保持穩定,逐漸掌握頭腔共鳴要點。“低音高唱”訓練難度相對較高,要求同時保持住高、低唱音位置,借助頭腔共鳴方式融合真假音,并靈活運用口、咽、胸腔和頭腔共鳴,產生真音不全真和假音不全假效果[4]。
(三)節奏布魯斯
1.音樂風格
節奏布魯斯是在布魯斯風格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樂曲形式,強調音樂節奏,屬于國外較為流行的音樂風格,我國受眾全體小,其音樂市場主要集中與歐美地區,其歌曲數量甚至多余主流流行風格歌曲。此類音樂演唱中要求歌手在相對平穩節奏下展現出歌曲的內容與演唱者的情緒。同時,為節奏布魯斯節奏,尾音收尾方式往往跟隨伴奏。另外,節奏布魯斯演唱中大量應用假聲,該類性音樂代表作有《“首都”年代》《革命的根源》等[3]。
2.訓練技巧
節奏布魯斯音樂演唱中重點在于掌握節奏、尾音和假聲。其中,節奏訓練方式類似與主流音樂,尾音方面,流行音樂痛節奏布魯斯風格區別較大,訓練中可通過訓練拖尾表現音樂情緒,教學中教師應詳細說明該類音樂風格,和其他類型音樂訓練差異性,以及相關音樂技巧訓練方式,并通過大量拖尾實踐練習使學生掌握相應技巧[5]。
(四)爵士樂
1.音樂風格
爵士樂根基來源月拉格泰姆和布魯斯,該類音樂重視即興和小節奏變化,具有搖擺特點,帶有Shuffle節奏的基礎,是在歐洲和非洲文化結合下形成的音樂形式,節奏較為復雜,其代表作有《南部之子》《藍色狂想曲》等。爵士樂興起之初,主要演唱群體集中于新奧爾良,隨后傳播到芝加哥和紐約,現今已風靡到世界各地,成為主流音樂之一,而隨著音樂的發展與變化,爵士樂本身演變出多種風格,如新奧爾良爵士、搖擺樂、自由爵士、冷爵士以及拉丁爵士等。
2.訓練技巧
爵士樂演唱中,其重點在于演唱者的節奏感和樂感,這兩點訓練方式需要長時間實踐鍛煉,逐漸培養學生的感覺。因此,爵士音樂演唱技巧訓練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節奏感培養,一般爵士樂節奏是由伴奏控制,教師可借助演奏或播放伴奏樂器,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節奏變化以及強弱轉換,長期以往,學生就會形成相對交強的節奏感。學生掌握一定基礎后,及時進行下一步訓練,通過聆聽歌曲或伴奏樂曲掌握變化樂曲中伴奏難點[6]。
爵士樂培養重點在于對學生樂感的訓練,由于爵士樂包括較多分支。因此,教師應先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講解,先提升其對樂曲認知,理解其精髓,再進行一定實踐聯合。另外,爵士樂屬于一種即興音樂,訓練中,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適當創作,強化學生的即興表演能力。
(五)鄉村音樂
1.音樂風格
鄉村音樂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美國南部鄉下地區,根源為英國民謠,主要用來展現人們的勞動生活、流浪生活,以及對溫暖、安寧家園的向往,甚至還包含甜蜜愛情和失戀痛苦等內容,屬于美國白人主要民族音樂形式,代表作有《天空的碎片(Piecesofthe Sky)》《雪中的玫瑰(Rosesinthe Snow)》等。鄉村音樂曲調簡單,節奏較為平穩,具有較強的敘事性和鄉土氣息,同時薦舉流行因素,主要以歌謠體和二、三部曲式為主。該類音樂追求自然簡單,伴奏樂器主要為吉他,演唱中對技巧的重視程度低,要求氣息平穩自然,適合流行音樂初學者演唱[7]。
2.訓練技巧
鄉村音樂對技巧的重視程度較大,演唱要求保持氣息平穩自然。因此,訓練中可關注對學生氣息控制方面訓練,而訓練方式與主流音樂相同。同時可通過聽取大量鄉村音樂,感受樂曲變化和特征。另外,樂曲較為簡單,適合初學者,可指導學生通過模仿等方式自行訓練。
(六)中國風
1.音樂風格
中國風歌曲是近年來中國流行音樂市場中的主流音樂之一,在我國受眾范圍極廣。這類樂曲跟以往流行音樂不同,它融入了我國大量傳統音樂元素,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當下中國風流行樂音市場中,常見的元素有戲曲式唱腔、“宮調式”主旋律、二胡等中國樂器,其歌詞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為基礎,用現代音樂唱法展現濃厚的古韻,如《新貴妃醉酒》《青花瓷》《廬州月》等。唱法多樣,曲風偏向傳統中國特色,使用現代化樂器同時,加入部分我國古典樂器,如二胡、琵琶、古箏、笛子和箜篌等。曲調婉轉悠揚,符合“三古三新”標準,具有傳統東方美感。演唱中,其技巧與主流音樂大致相同,但對演唱者氣息、吐字和唱腔有著更高的要求[8]。
2.訓練技巧
中國風音樂包含大量中國元素,是從現代主流音樂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樂曲形式,其演唱技巧與主流音樂類似。因此,其具體訓練方式可利用主流音樂技巧訓練法。另外,中國風音樂中包含大量傳統元素,訓練中教師應適當根據歌曲唱法,進行相應唱腔訓練和吐字訓練。
(七)說唱
1.音樂風格
說唱是“說”與“唱”演唱的一種音樂形式,“說”與正常說話形式不同,要求帶有一定節奏,且必須保持一定速度,快速將一段內容說完。說唱占主要部分的為“說”,但多數聽眾重點關注部分在“唱”。“說”唱環節中要求演唱者本身有良好樂感和節奏感,可緊跟節奏唱出強弱音和長短音,并快速、清晰的將歌詞中“說”唱部分展現出來。這種音樂形式難點在于“說”[9]。
2.訓練技巧
說唱音樂訓練重點在于“說”,要求演唱者氣息充足,有極強樂感和節奏感,控制好強弱音,并保證吐字清晰。因此,可使用節奏布魯斯音樂的訓練方法,以及吐字練習法。
三、結語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流行音樂成為演唱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音樂發展具有重要促進意義。但多樣性的音樂風格也增加了教學難度,甚至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水平。而為保證學生對相關演唱技巧的掌握效果,提升演唱質量,教學中應提升對流行音樂及其風格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結合音樂的風格特征進行針對性技巧訓練,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孔云霞,楊子萱.視唱練耳教學中流行音樂節奏訓練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9(5).
[2]楊子萱.視唱練耳教學中流行音樂元素的運用及訓練方法研究[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9.
[3]陳兆凌.視唱練耳教學中現代音樂節奏訓練探究[J].北方音樂,2019(2).
[4]楊子萱.視唱練耳教學中流行音樂元素的應用分析[J].北方音樂,2018(9).
[5]劉海瑩.視唱練耳教學中現代音樂節奏訓練探究[J].音樂生活,2017(7).
[6]王曉倫.視唱練耳教學中使用流行音樂作品訓練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7(6).
[7]張春梅.聆聽多彩的七聲音樂——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風格辨析的視唱練耳教學與訓練[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
[8]魏曉溪.高校藝術教育教學中有關流行音樂的演唱技巧和舞臺表現探討[J].知識經濟,2016(14).
[9]唐自強.美聲演唱技能在流行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高教學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