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高速發展,中醫院應積極創新和改革,以便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匹配日漸增長的醫療需求,保證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新醫改背景下,高質量落實醫院預算管理,作為中醫院內部資源科學、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降本增效的有效舉措。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討基于新醫改背景的中醫院實施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從多維度、多層次分析當前在這方面面臨的困境,提出改進策略和方法,真正提高中醫院預算管理水平。
[關鍵詞]新醫改;中醫院;預算管理;困境;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R19文獻標志碼:A
新醫改環境的變化給中醫院財務管理理念、模式帶來了較大的沖擊,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主動提高領導層、職工層的思想認識,呼吁醫院全體職工參與預管管理工作,對中醫院戰略目標實現、控制日常醫療活動、防范經營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中醫院將不少工作放在了醫療水平提升、服務患者等方面,對預算管理認識不到位,在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中醫院的良好發展。因此,中醫院要梳理預算管理中所面臨的困境,提出改進策略,更好地使用每一筆資金,科學配置資源。
1 基于新醫改背景的中醫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在中醫院管理范圍內,預算管理主要立足于中醫院整體發展規劃,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對預算年度內中醫院各項經濟活動做好預測和決策,堅持以預算為基準對不同部門、科室資源做好整合、配置和使用。隨著新醫改的持續深入,中醫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提高中醫院資源利用率。中醫院落實預算管理主要包含多個內容,可以對各部門、科室工作展開統一規劃,具體、精細地劃分各科室的權、責、利,并且正確梳理各科室間的關系,搭建相對完善的業務工作流程。明確中醫院基本醫療活動范圍,實施預算管理,既有助于中醫院各科室間相互協調運作,消除責任相互推諉的現象,真正提高整體運作效率,又能夠按照各科室、部門需求,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到不同科室內,提升資源利用率。
其次,強化績效考核,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預算管理的貫徹和實施要求中醫院全員參與,明確不同科室、職工的經濟責任,能夠嚴格制約醫務人員經濟行為,為達成中醫院整體發展目標發揮自身力量。同時,將中醫院預算執行狀況歸集到不同部門、職工工作績效考核中,并且按照最終考核結果落實獎懲措施,真正做到獎懲分明,以便于強化醫務人員預算意識,激發其工作主動性,為廣大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1]。
最后,實現中醫院戰略發展目標。中醫院中長期發展戰略是規劃醫院發展方向、確定醫院未來特定時間內發展目標的依據,但實際上中長期發展戰略較為籠統,可行性、可操作性不強,落實預算管理后能夠將中長期戰略目標逐層拆分并且加以實現,在預算年度內通過嚴格執行預算、控制預算、考核預算,保證實現短期目標的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長期戰略目標。
2 基于新醫改背景的中醫院預算管理實施面臨的困境
2.1 預算編制水平有待提升
中醫院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合理,關系著執行是否到位和中醫院的發展質量,應立足醫院實際現狀,編制切實可行的預算,并且將其落于實處,真正實現預期目標。目前,中醫院在編制預算時,由于多重因素的干擾,使得預算內容不符合實際,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預算編制參考的數據不翔實。有些中醫院在編制預算時,沒有從多個層面嚴格把控預算編制參考數據和信息,篩除無效、干擾的信息,造成預算編制缺少可靠、準確的信息,使預算編制精準性有待提升。其次,預算編制方法固化、滯后。部分中醫院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仍存在固化的思想和理念,多使用“增量+預算”方法、固定預算法等,沒有對預算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進,造成預算編制內容與實際不相匹配,難以實現預算管理精細化、集約化,制約了中醫院各類資源的合理配置,無法提升醫療質量和水平。最后,預算編制缺少全體職工的配合和參與。中醫院的預算編制要求全體職工的配合和支持,但部分中醫院將這項工作交由財務部門全權負責,沒有在與其他部門、科室做好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上編制預算,造成預算編制內容與實際不匹配,制約了中醫院的可持續發展[2]。
2.2 預算執行力度不夠
中醫院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控制效果不理想,難以實現預期目標,這不利于中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中醫院預算執行不到位,是影響預算管理效用發揮的關鍵因素。首先,忽視了預算執行監督檢查。中醫院預算執行時,只有加強執行監督檢查,才能保證各項活動處于監督狀態下,找到其中的漏洞和缺陷,主動改進調整。但由于一些中醫院過于重視預算編制,在執行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也沒有加大監督檢查力量,無法結合中醫院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預算執行監督機制,難以對預算執行全生命周期進行追蹤,無法在短時間內確定其中的漏洞和不足,難以改進和調整,嚴重制約了預算執行力的提升。其次,預算執行調整不合規。中醫院在執行預算時會面臨多個特殊狀況,需要對預算做好調整,才能符合實際,但有些中醫院預算執行調整時,沒有依照預算執行調整的基本原則、程序和要求,造成預算執行調整不合法、不合規。
2.3 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到位
醫療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中醫院業務體量增多,需要處理的財務數據、信息顯著增加,且種類繁雜,近年來,一些中醫院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引入了ERP等信息化服務平臺,建立了以財務管理為基礎的預算管理信息平臺,將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等工作歸集到平臺內,實現預算管理信息化、標準化,保證中醫院穩定、健康地發展。但是,從實際情況可知,有些中醫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滯后,與實際不相匹配。首先,中醫院尚未深層次解析國家相關文件、規范,難以制定規范、統一的技術標準,無法為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導向,造成預算信息化建設速度較為滯后,難以展示其效用。其次,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缺位,不能動態監控預算執行相關數據,難以將實際執行數據與預算目標做好比對,無法確定二者間的數據偏差,難以及時糾偏和調整,造成預算管理不能向信息化、智能化轉變。最后,中醫院內部信息化建設速度較快,無法將預算管理信息系統與其他系統集成,難以加深業財融合,難以將一線業務信息傳遞到財務端、將財務信息反饋到業務端,造成業務、財務等活動開展效果不理想,也不能將最新的信息提供給管理層,造成各項決策制定缺少科學性[3]。
2.4 預算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當前,中醫院在預算管理方面忽視了績效考核,主要表現在:首先,預算績效考核指標單一、考核周期和標準不明確,難以全方位評估不同科室、部門預算執行效果,也難以幫助中醫院快速找到預算管理中的不足,無法及時調整和改進,難以發揮預算績效考核的效用。其次,預算績效考核結果使用效率較低,加強預算績效考核結果的使用是中醫院高質量落實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但部分中醫院沒有將其作為業務綜合考核、資源配置、職工晉升等的參考,使得預算績效考核流于形式,難以調動廣大職工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
2.5 預算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據實際調研可知,有些中醫院對預算管理人員培養有所忽視,僅僅重視一線醫療人員的培養,沒有預先了解和掌握預算管理人員的薄弱點、知識盲區,不能制定長短期人才培訓計劃和方案,造成專業人員無法通過專項培訓提升人員綜合素養、信息素養、道德水平等,難以高質量開展預算管理活動,無法為中醫院預算管理提供人才支持。
3 基于新醫改背景的中醫院預算管理的優化策略
3.1 提升全面預算編制水平
新醫改背景下,中醫院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中醫院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保證預算編制內容符合實際要求,為后續執行到位夯實基礎,幫助中醫院真正科學配置資源、防范運營風險、提高資金利用率。首先,保證預算編制參考數據翔實。當前,中醫院要從源頭上控制預算編制參考的數據,主動篩除干擾、無效的信息,存留有較高價值的信息,為預算編制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持,真正提升預算編制水平。其次,篩選科學、適當的預算編制方法。中醫院要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基本流程,逐層做好預算編制,摒棄傳統固化、滯后的工作方法,選用科學、適當的預算編制方法,如彈性預算法、滾動預算法等,可以單獨使用或結合應用,使得預算編制與執行相匹配,滿足中醫院發展的現實要求。第三,保證全員參與其中。預算編制需要全體職工的參與,不能僅僅交由財務部門負責,財務部門要主動與其他部門做好溝通和交流,全身心參與到預算編制中,提高預算編制精準性,助力中醫院可持續發展[4]。
3.2 嚴格把控預算執行過程
待中醫院預算編制完成后,要將其執行到位,才能發揮效用,促進中醫院實現戰略目標、加強內部控制。為了保證中醫院預算執行到位,就要著手落實以下兩方面工作。首先,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力量。中醫院要嚴格執行已經批復的預算,并且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注重預算執行監督,建立完善的預算執行監督機制,創新監督方式、方法,快速明確預算執行中的薄弱點和缺陷,深究其成因,制定解決策略和方法,保證預算執行到位,提高預算執行力。其次,保證預算執行調整合法、合規。中醫院預算執行過程中,受多個特殊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需要進行靈活調整和改進,所以要遵循預算執行調整基本原則、要求,保證預算執行調整合法、合規,切實提高預算執行力。
3.3 注重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數字化技術是打造中醫院預算管理體系的核心技術支持,中醫院在新醫改背景下落實預算也要注重信息化、數字化手段的應用,最為關鍵的是加強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利用規范化、標準化的流程開展預算活動,提高預算管理效率及質量。首先,深入解讀和研究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并參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制定規范化、標準化的技術標準,為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提供技術支持,真正突破各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信息互聯共享,及時為各部門提供信息支持,高質量開展各項活動。其次,使用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動態、實時追蹤預算執行數據,將其與預算目標做好比對,找到二者間的偏差,并及時改進和調整,確保預算執行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盡可能早地控制預算執行偏差。最后,中醫院內部信息化建設速度較快,如各部門信息系統僅僅基于自身實際狀況做統籌分析,整合預算管理信息系統、資金管理系統、ERP、OA系統等,深度推進業財融合,高質量開展預算管理,促進中醫院的科學運營和決策[5]。
例如,某醫療集團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國家三級乙等中醫院,是JCI國際認證醫院,經營范圍含醫療服務;醫療美容服務;依托實體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服務;中藥飲片代煎服務等。該集團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突破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加快信息互聯共享,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成效。首先,實現了預算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等歸集到系統內,將相關內部審核工作轉移到線上,改變原本的人工操作,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確保預算管理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其次,使用預算各單位基本模塊,在系統內實時、動態查看預算執行的進度、成果,主動分析預算目標完成情況、薄弱點,及時做好糾偏和保證,確保各科室高質量開展各項活動。最后,科學合理決策。利用信息系統自動化收集信息,轉變為多元化的財務報表、財務報告,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信息,以便于提升決策水平。
3.4 確保預算績效考核到位
強化預算考評工作,能夠調動人員參與積極性,提高預算執行力,科學配置和使用資源,幫助中醫院實現預期目標,為其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一方面,中醫院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始終以預算管理核心內容、環節為焦點,科學設置預算績效考核指標,明確預算績效考核范圍和標準,真正評估不同科室、部門預算執行實際情況,靈活做好改進和優化。另一方面,提高預算績效考核結果使用率。中醫院要注重最終績效考核結果的使用,將考核結果作為資源配置、年度評比、收入分配等參考依據,激發各科室職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真正提高預算管理水平[6]。
3.5 提升預算管理人員綜合素養
中醫院預算管理具有綜合性、專業性,需要專業的人才做支撐,才能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真正科學配置資源、提高資金利用率。中醫院要高度重視高素質、綜合型預算管理人員的培養,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人才支持,建議通過調查問卷等方式,熟悉預算管理人員知識的薄弱點,以此為基礎制定預算管理人員培訓計劃和方案,確保人員通過培訓提升專業素養、道德素養、信息素養,參與到預算管理中,真正發揮預算管理的效用,幫助中醫院實現戰略目標、科學配置資源。
4 結語
預算管理是中醫院適應醫療體系改革采取的經濟管理措施,對于規范經濟業務運行、優化有限資源配置至關重要,工作人員應從思想、行動等方面提供配合和支持。但是,中醫院在實施預算管理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困境,具體表現在思想意識、行動等方面,阻礙了中醫院良性發展,無法落實“無預算不支出”的理念。因此,中醫院要結合自身的情況,梳理預算管理中的困境和不足,深究各類問題形成原因,提出改進策略和方法,實現預算管理精細化、集約化,幫助中醫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思慧.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的優化路徑[J]. 首席財務官,2021(19):17-18.
[2]葉婉冬. 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問題[J]. 管理學家,2022(18):61-63.
[3]劉思汛. 基于新醫改淺析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J]. 財富生活,2022(4):46-48.
[4]霍曈. 基于高質量發展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探索——以D醫院為例[J]. 財會學習,2023(19):146-148.
[5]叢怡. 新醫改背景下強化公立醫院全面預算控制的對策[J]. 經濟管理文摘,2021(8):56-57.
[6]沙定寧. 新醫改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探究[J]. 市場周刊·理論版,2021(31):38-39.
[作者簡介]謝麗娟,女,江蘇宿遷人,沭陽縣中醫院,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