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對任務驅動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究,旨在借助任務驅動的方式,改變學生被動且消極的學習狀態,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學生通過情境探究、任務探索、成果展示等環節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英語;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任務驅動是一種基于真實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在任務驅動下,學生的學習具有自主的特征,學生經歷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從而加深對學習方法的理解。因此,針對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自主參與程度不足等情況,教師有必要加強對任務驅動手段的使用,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環境,從而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教師要正確理解任務驅動的內涵,抓住教學的立足點,尋找有助于學生學習潛能釋放的教學策略,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筆者將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2“Wildlife protection”中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的教學對任務驅動教學展開探討。
一、指向自主學習的任務驅動教學之立足點
(一)關注學生差異
任務驅動教學強調學生對問題的自主探索,而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任務進行精心設計,增強任務的開放性、實踐性,確保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利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展開學習。同時要優化學生的分組,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展開交流互動,從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強調興趣需求
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關注,設計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任務,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沉浸在對英語知識的探索中。
(三)實現方法引導
在設計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結合任務內容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讓學生可以在任務探索過程中獲得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真正發揮出任務驅動教學的作用。教師設計的任務要以啟發為主,關注學生在表達方式、寫作方法等方面的需求,讓學生能夠在任務探索過程中掌握一些有效且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改變學生低效落后的學習狀態。
(四)鼓勵交流探究
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施要以學生的合作交流為基礎,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分組,給學生提供值得共同探究的任務,為學生創造可以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使學生對學習任務中涉及的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指向自主學習的高中英語任務驅動教學實施對策
(一)有效分析學情,設定任務目標
在開展任務驅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情進行充分的分析,正確理解學生對學習指導的需求,設定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務目標,從而提升任務驅動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使用問卷調查、學生測試等多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分析學情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要關注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情況,從而設計出內容更加全面的任務。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時,教師需要關注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學生要正確認識人和自然之間的關聯,能夠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說出一些有效的野生動物保護措施,并且意識到保護瀕危動物的迫切性。二是學生對單元英語知識的掌握,包括decrease、loss等重點單詞的意義和使用方法,die out等重點短語以及學會區分意義相近的短語,還有一些重要句式,主要為各種狀語從句。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筆者在上課之前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學情,如向學生展示die out、die of、die from、die away等短語及其含義,讓學生嘗試進行選詞填空。通過這種形式來了解學生的詞意分析能力,判斷是否需要重點引導學生對上述短語進行區分。還可向學生展示多種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是瀕危動物。在獲得學生的反饋之后,筆者對教學重點進行調整。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需求更加理解,有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
(二)精彩情境創設,激活探究興趣
任務驅動教學依托真實的問題情境,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了解,創設具有啟發性和探究性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的刺激下產生學習興趣,教師要為學生的任務探究創造良好的環境。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多媒體、實物等直觀性教學手段的使用,并且要注重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情境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激活學生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學中,筆者創設了如下情境吸引學生開展探究:首先,讓學生閉上眼睛,使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幾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一猜分別是什么動物,用小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讓學生睜開眼睛,并且在大屏幕上向學生展示一些野生動物的圖片,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現在需要你作為一名管理者來宣傳這些動物,號召人們去保護這些野生動物,你會著重宣傳哪些方面的情況?”學生陸續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野生動物數量少等觀點。最后,讓學生去觀察本單元的題目,猜想課文中可能描述了哪些知識,從而為學生開展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巧設學習任務,驅動深度學習
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設置連續性和遞進性的任務,讓學生可以在任務探究過程中加深對單元知識的理解。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對任務進行探究。
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學中,筆者設置了如下學習任務:
任務1:Create several mind maps, and organize new words in the article, English expressions of different species, and the survival status of wild animals.
這一任務的完成需要學生團結合作。學生需要做好分工,兩人或者幾個人一起制作一份思維導圖,對本單元的詞匯、有關野生動物的英語表達、野生動物生存現狀等進行整理分析。教師引導學生養成用思維導圖快速整理單元知識的習慣,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掌握一種高效的信息整理方法。
任務2:Analyze the type of article and comprehensively or-ganize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article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uthor's writing intention.
這一學習任務指向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讓學生對文章的文體進行自主分析,學生學會更快、更完整地提取文本關鍵信息。這篇文章用了擬人的手法,用“she”等標志性陳述句來進行敘述,因此可以看出是一篇記敘文。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記敘文閱讀經驗,依據時間、人物、事件等記敘文要素來梳理文章,從而對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任務3:Based on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protagonists in the article, think about why we need to protect wild animals and how we can protect them.
這一任務指向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獲取,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文章中的對話,思考自己為何要學習保護野生動物。學生還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脫離教材來談一談對保護野生動物的看法,從而營造更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總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任務探究環節,用具有指導性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實現智力、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四)學生成果展示,建立完善認識
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碰撞,讓學生可以在交流討論中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師要重視成果展示環節開,讓學生分享交流自己使用的探究方法、在探索中學到的知識或者產生的情感等,從而使學生在吸收他人觀點、分享自己觀點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認知框架,促進學生開展深度學習。
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學中,在學生進行充分的組內交流之后,筆者讓各個小組輪流展示學習成果。學生可以讓教師幫忙將做好記錄的教材、制作好的思維導圖等內容拍下來,呈現在大屏幕上,從而更好地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在各個小組分享學習效果的過程中,筆者鼓勵其他小組的學生提出質疑,從而促使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在不斷地質疑和討論中獲得認知水平的提升。
(五)實施過程評價,發展核心素養
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大多采取直接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的方式,學生能否背下所有單詞、做題的能力高不高,是教師在評價時最為關注的。這種評價十分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導致學生無心參與課堂上的探究。因此,在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客觀真實地指出學生在任務探索中表現出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成果,必要時要對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意識、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價。筆者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在評價的激勵下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實現自我完善。
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學中,筆者結合對學生的觀察來進行評價。比如有的學生在分享時表示,野生動物的保護和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因為自己幾乎不會碰到野生動物。針對這種錯誤的想法,筆者沒有直接批評學生,而是在課后向學生展示了一些資料,讓學生意識到每一種動物在生態系統中都有著獨特的功能和定位,如果缺失了某一個環節,將會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影響,從而讓學生學會從生物學科的視角去領悟這節課的內容,使學生實現認知上的自我糾正。在教學中,筆者發現部分學生對繪制思維導圖很有心得,可以使用各種簡潔但是內容完善的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整理,因此筆者對這些學生進行表揚,并且讓他們介紹自己的方法,從而讓更多學生到感受思維導圖這種工具的便捷之處。
三、指向自主學習的高中英語任務驅動教學實施的注意事項
(一)正確理解任務驅動
當前,任務驅動教學作為一種有助于學生自身發展的教學方式,已經在教學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時要真正理解任務驅動的內涵。任務驅動的重點在于“驅動”,也就是讓學生自發地展開探索,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僅僅只是給學生布置幾個簡單的學習任務,是無法真正實現任務驅動的。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認知規律等有全面了解,設計相互關聯且具有探究價值的任務,并且用真實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如此才能夠真正達到驅動的效果,讓學生對解決問題產生興趣。
(二)科學設計學習任務
在高中英語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任務實施的目的不是單純地讓學生掌握英語技能,而是圍繞教材內容,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在任務的驅動下實現對文本的結構性理解,搭建出完整的知識框架、情感框架和學習方法框架。同時教師要注重突出英語學科的特色,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對英語語言的體驗,懂得如何分析英語語言的意義,做到準確高效地將任務中蘊含的語言知識轉化成為具體的應用語言,從而真正發揮出學習任務的作用。
四、結語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能夠有效地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正確理解任務驅動教學的特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組織學生展開任務探索活動,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實現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充分釋放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
參考文獻:
[1]崔明美.任務驅動下高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2):149-151.
[2]徐曉慶.任務驅動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中旬),2022(6):81.
[3]任霜.任務驅動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9):100-101.
作者簡介:陳輝,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