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斌
自從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實施“潤心”行動以來,興化教育人扎實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問題。2023年10月10日,江蘇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潤心”行動工作推進會,結合推進會精神,就我們怎么進一步推進“潤心”行動,提出如下思考。
一、創設更有溫度的學生校園健康生活環境
(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價值觀
學生在校學習,不能沒有必要的作業、訓練、考試。我們能做的,除了控制考試頻次、優化考試形式外,更要努力做到讓考試變得可以親近、更加友好。
學校要通過動員引導,讓學生懂得學習過程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既有挑戰,也有成功;考試不是為了分高低、見強弱,而是為了鞏固知識、發現問題。
學校要淡化分數排名,強化診斷分析,讓學生辯證地對待分數,理性地對待考試。既表揚成績優秀的學生,更表揚學有進步的學生。每一次臨考前都要引導學生以平常心對待考試,把考試練習化,確立“發現問題比多拿幾分更重要”的考試價值觀。
(二)要讓學生感到不孤單
師生之間要做到“人人是導師、人人有導師”。困境學生、困難學生都要有成長導師陪伴學生成長。重視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讓學生有同桌,有同伴,有學伴,有玩伴,有小組,更有班集體,還有心中的母校,使他們在群體性的交往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快樂及自身的價值。
(三)要讓學生有尊嚴
學校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允許侵犯學生的人格尊嚴,更不允許傷害、侮辱學生。無論是在教學活動、評優選優,還是在位置安排等敏感問題上,都要客觀科學、公正公平。包括課前演講、課堂展示等各項教學活動,都要講教學民主和機會平等。學校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有高低貴賤之分、厚此薄彼之嫌。
(四)要經常開展有益的集體生活
學校要經常開展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集體活動。比如,每月組織過一次集體生日,開展合唱比賽,組織有益身心的體育運動等,讓學生感到生活處處有驚喜,覺得生活有希望。不斷發現新的自己、更好的自己,實現內心的平衡和充盈。
二、構建更有靈魂的“五育潤心”融合教育策略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全面育人。我們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簡稱為“心育”。“心育”廣義上講就是“五育”,“五育”歸根到底都是圍繞著“心育”。我們一定要堅持五育并舉、立德潤心,構建更有靈魂的“五育潤心”融合教育策略。
強調“以德育心”,就是要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更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各學校都要加強生涯規劃教育,系統開展挫折教育,提升抗挫力,塑造學生強大的內心,讓他們明確人生努力的方向。學校同時要加強班會課管理。對于初三、高三年級,班會課更不可缺少。教師要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抗挫教育。
強調“以智慧心”,就是要通過強化“五項管理”,落實減負增效,讓學生在學習當中體驗進步之樂,體會成功之趣。特別是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幫助他們答疑解惑,分層布置作業,幫助學困生增強信心。要善待每一個學生,期待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不允許歧視“差生”,更不能打擊“差生”。學校應先補差再培優,這彰顯了教育的初心和良知,也是教育道德應有的制
高點。
強調“以體固本”,就是讓學生在體育活動當中享受樂趣,健全人格。學校要開展豐富的體育運動,增強學生的體格,培養他們堅韌不拔、團結協作的精神。
強調“以美潤心”,就是要將美育與心育深度融合。音樂語言、美術語言、舞蹈語言是更高層次的靈魂語言,學校應豐富這類課程內容,讓學生提升心靈境界,實現靈魂寧靜。
強調“以勞健心”,就是要讓學生每周都要參加一次以上的學校、家庭或者戶外的體力勞動,讓學生揮灑汗水,從而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五育”并舉,“五育”育心,都歸結到愛的教育。學校要勇于擔當,“以愛暖心”,克服困難開設困境學生、留守學生的“周末課堂”“假期課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自覺做到“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勞健心、以愛暖心”。
構建更有靈魂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為學生提供多樣的生活、多彩的校園,為學生提供友愛的伙伴。任何時候都不要停開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心理健康課。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在“五育并舉”上下功夫,在“五育融合”上出新彩。比如,利用金秋十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圍繞元旦、新年這些時間節點,舉行迎新年合唱比賽等。
三、打造師德更加美好的教師潤心角色形象
“潤心”行動關乎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成長,其關鍵取決于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
學校要采取多種教育方式,開展多樣教育活動,切實引導廣大教師既教書又育人——既當好經師,更做好人師;既關注學業,更關注學生的人格;既關心優秀學生,更關愛暫時落后的學生。
學校要引導教師細心處理學生遇到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要慎重對待,如果處理不當,小問題能夠釀成大問題。要關注更要處理好學生的“早戀”、沖突、猜疑、欺凌等問題,預防衍生出更大的心理危機、輿情危機。
要加強年輕教師師能師德的雙線提升,為他們配師傅、選導師,不斷豐富教育經歷,積累教育經驗,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要高度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每周都要召開班主任會議,通報情況,交流經驗。班主任會議,既是工作會,更是崗位培訓會。
要引導所有教工承擔更加完整的教育角色,當好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和陪伴者,擔當起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成長向導的重要使命,關鍵時候,還要承擔“吹哨人”的角色。
要推行更加走心的談心家訪制度。具體做到“五必談”“五必訪”“五必清”。“五必談”是指對心理脆弱、成績低迷、考前壓力大、家庭有變故、成績異常波動這五類學生,必須要及時談、立即談;“五必訪”是指對特殊家庭、成績異常波動學生家庭、睡眠晚學生家庭、特殊學生家庭、休學學生家庭這五類學生家庭必訪;“五必清”是指要摸清學生家庭生活水平、家長教育能力、學生個性特點、家庭周邊環境、學生成長背景。
四、建立指向育心的常態鏈式班級管理機制
鏈式管理體系,就是要切實完備每日、每周、每月每一個環節的管理鏈條。
(一)每日管理
班級每一天都要有圍繞學生快樂成長的計劃安排,如“同伴計劃”“傾聽計劃”“賞識和展示計劃”。要讓學生每一天都要有伙伴,都要有溝通,都要有賞識,都要有展示。
班級每一天都要進行勵志教育,利用升旗講話后、課間操后、課間等時間,組織師生推介勵志名人名言,講述民族英雄和時代精英的故事。
班主任每一天都要向學校報告學生情況,如學生到班情況、當天是否有矛盾沖突、是否有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實施班主任日報制度。
同伴計劃、傾聽計劃等都不神秘,各學校、各班級都有操作的基礎。比如,課前演講就是傾聽計劃的一種,是一個很好的展示、交流、傾聽、賞識的平臺。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大課間中的五分鐘時間,規定同學之間相互交談,要求學生必須談、盡情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每天傾訴一刻鐘”。
(二)每周管理
行政上每周召開關愛工作專題會議,介紹工作情況,匯總排查信息。黨組織每周召開一次會議,交流成長導師工作情況。學校每周還要向家長提一個教育建議,或通報有關情況。
(三)每月管理
學校每月組織家校系列活動一次,引導家長端正教育思想,提醒家長關注學生情緒、身心狀態。每月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都要分別與家長進行一次溝通聯系,線下線上都可以。每月學校要通報老師的家訪完成情況。
(四)每學期管理
每學期,各學校都要認真填寫和完善學生成長記錄表,開展學生發展綜合評價,學期末正式向家長書面報告學生全面成長情況,有學業評價,更有成長描述,以多維評價緩解家長焦慮,引導學生以德為先、多樣發展。每學期,學校都要認真評選和表彰各種學生典型,從讀書、寫作、演講到禮儀、體藝、勞動等,讓更多的學生受到激勵,激發內生活力。每學期,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交流工作智慧,分享家訪收獲,推動班集體建設。每學期末,都要對學生心理及思想中的特殊問題再分析,假期再跟進。市教育局每學期開展學生關愛、五項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專項檢查與交流,推進學校全面管理。
五、突出學生心理安全管理的校本關鍵環節
(一)完備學校三級心理篩查體系
一是實施學生心理“晴雨表”半月報制度。小學高年級以上各年級各班都要設立雙心理委員,學校設立心理教育中心,通過對心理委員系統培訓,由心理委員每半月向學校心理教育中心報送班級學生心理狀況“晴雨表”,學校心理教育中心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向,并發布學生心理預警通告,及時保護,積極干預。二是按照市教育局《關于認真做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摸底排查和干預工作的通知》(2023年3月16日)要求,組織班主任對本班學生摸底排查,動態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干預。三是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全員篩查,發現問題,及時干預。三級篩查、動態排查與專業篩查相結合,及時發現問題,及早有效干預。
(二)實施“三情分析”制度
由市青少年成長指導中心聯合教育科指導,學校每學期開學初都要對每個學生進行學習情況、家庭情況、心理情況三個方面的全面系統分析,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組織開展“潤心”行動。
(三)落實關鍵時段提醒措施
學校要抓好關鍵時段提醒,特別是節假日和考試前后的關鍵時段,要及時向師生、家長提醒學生心理安全、交通安全有關事項。要把考試作為一個系統化項目管理,包括命題管理、考務管理、數據管理、時間管理。
(四)抓實家校協同、家校共育
全市各學校每年上半年3月和下半年10月,集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強化月”活動;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期家長學校、一次家庭教育輔導報告;要及時摸排出重點家庭、重點人群,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六、加大“潤心”行動卓有成效的組織保障力度
“潤心”行動首先是教育局及各學校的一把手工作。教育局將進一步充實工作專班,并成立相應的“心理教育、普查與干預和管理工作、困難學生關愛保護和德育工作、體藝活動、督導考核檢查工作、應急處置工作”專班。
各學校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專班,落實推進各項活動,特別是全面育人方面的活動。各學校都要制定工作計劃,特別是要制定好班主任工作的任務清單。
要構建四個體系——全員化的責任體系、全流程的心理防護體系、全方位的心境調適體系、全時空危機發現干預體系。做到心理健康課開設率、心理篩查完成率、成長導師配備率、心理健康咨詢室達標率四個百分之百,確保“潤心”活動扎實有效、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