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麗

[摘要] 小學生渴望被表揚,需要被肯定,這也是他們成長的源泉。為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積極采用激勵舉措,以提高班級管理成效。本文概述了小學班級激勵管理的內涵,從制定激勵制度、注重榜樣引領、開展競爭活動、滲透情感激勵等方面,鼓勵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端正品行修養、規范行為習慣、追求發展目標,進而促進自我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 小學班級;激勵管理;運用策略
傳統小學班級管理大多強調師本位,學生需要按照班主任制定的規則來學習和活動,沒有自主管理的空間,只能被動接受。這種管理模式不夠人性化,不能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班級管理成效不高。為了扭轉這一局面,班主任需要積極采用與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相適應的激勵舉措,作為學生主動規范、積極進步的動力,通過師本位向生本位的轉化,凸顯出班級激勵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價值和意義。
一、小學班級激勵管理的概述
激勵管理是指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目標,在實踐過程中采用相應策略實施管理,從而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發其動機,使其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將其應用到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主要是指利用一系列的肯定、鼓勵舉措,來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潛能,調動學生自我進步的動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勵管理是相對于傳統管理模式而言的,具體包括正面激勵和反面激勵。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多采用正面激勵。正面激勵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堅持精神激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包括語言上的表揚、肢體動作上的贊同,每學期也可以獎勵學生一些小的玩具、文具等物品。班主任在激勵學生時,不能過于含蓄,要大聲說出來。同時,要堅持差異性激勵的原則,立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規律,確保激勵恰到好處。
激勵管理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勇敢挑戰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班集體活動中,對未來充滿熱情與向往。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采取激勵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班主任用好用活這一管理模式。
二、采取激勵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科學機制,讓激勵有章可循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重點提及班主任要能制定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保證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采取激勵舉措,也需要以激勵機制為支撐,一方面保證激勵管理活動的有序推進,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學習和執行班級管理制度時有更大的主動性。教師在制定激勵機制時,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發動班級學生建言獻策,在機制草稿完成后,需要班級學生舉手表決。這樣的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意愿,強調了生本位的要求,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對于激勵機制的內容也要做到與時俱進,體現出科學性,滿足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少一些教條式的規定,多一些趣味性的管理內容,融入一些現代管理學理論,確保激勵機制能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例如,筆者在做班主任時,將制定班級激勵機制作為管理的前置和核心。為了體現出激勵機制的趣味性與科學性,筆者融入了“積分銀行”管理新模式。在班級建立“積分銀行”,將學生的日常表現換算成積分,在每個月結束時,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表現積分去兌換各種小禮品。這種激勵機制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過程有趣,結果有意義,有利于激發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表現的動力。通過一段時間的落實,班級學生自我管理熱情高漲,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渴望得到更多積分,這也成為推動班級學生進步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及時制定激勵機制,尤其是要創新激勵方式,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這樣激勵機制建設才會有的放矢,也才能得到學生的支持,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二)注重榜樣激勵,營造積極氛圍
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學校要教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強調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舉措是樹立榜樣,以指引和激勵小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和發展。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家時父母是榜樣,上學時教師是榜樣,周圍的同伴、公眾人物都可能成為他們成長的榜樣。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也要根據這一特點,注重榜樣激勵,尤其是要發揮同伴激勵的作用,在班級中樹立典型,包括學習標兵、紀律標兵、運動標兵等,其他學生以標兵為目標,去積極學習、主動靠攏,進而形成主動發展、積極要求的班級管理氛圍。小學班主任在選定榜樣時,不能完全包辦,每一個學生評定榜樣的標準并不相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選定榜樣,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這樣的榜樣激勵更能調動學生的發展動力。
例如,教師可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從中選擇合適的作品人物作為自己成長的榜樣。例如,有的學生在閱讀《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后,將雷鋒叔叔確定為自己的榜樣,希望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樂于助人,從小事做起,幫助同學、小伙伴、家人,甚至是陌生人,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學生。這篇課文雖然對雷鋒叔叔的形象進行了深入的刻畫,但是列舉的事例并不多,班主任還要據此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從網絡上搜集與雷鋒叔叔有關的新聞報道,梳理出雷鋒叔叔樂于助人的事跡,并且挑選出自己能完成的事,去積極地踐行。選取鮮活的作品人物作為學生成長的榜樣,讓學生能積極踐行榜樣的做法。
教師不僅可以選用正面榜樣,也可以選擇反面典型,引導學生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班主任在選擇反面典型時,要避免選擇班級學生,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表現,虛構一位反面人物。
(三)開展競爭活動,激勵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班主任在采取激勵管理舉措時,要少一些理論上的說教,多開展一些競爭活動,從而在活動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勝欲,引導學生善于合作,發揮團隊的力量,在團隊中貢獻自己的智慧。同時,在競爭活動中,學生會享受到勝利的喜悅,會感受到成功的價值,進而更積極地要求和表現自己,如此既能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也能激勵學生更全面地成長。在競爭中,總會有勝利者和失敗者,教師要重點關注失敗者的感受,要剖析他們身上的優點,以及在活動中的正面表現,讓他們產生雖敗猶榮的感受,這也是激勵管理的一種體現。班主任對競爭活動的組織實施要充分體現出以生為本的原則,鼓勵學生自主組織實施,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教室內的醒目位置設置一個光榮榜,并以此為平臺,組織開展擂臺賽。擂臺賽主要是在每周一的班會課上舉行,學生回憶自己上一周的表現,將自己認為良好的行為表現撰寫成一篇小短文,在班會課上聲情并茂地講述出來,然后由全班同學從中挑選出三位表現較好的同學為成長標兵,并將他們的照片張貼在光榮榜上,同時在照片的下方描述標兵上一周的光榮事跡。這幾位標兵就是同學們接下來的競爭對象,即是擂臺賽的擂主,其他學生需要對照幾位標兵的事跡,爭取表現得更加出彩,這樣就能在下一周的評比中獲勝,將擂主挑戰下去。當然,擂主也可以繼續努力,爭取表現得更好,以保住擂主的地位,從而在良性的競爭中形成你追我趕的班級管理氛圍,助力學生更積極地成長。
適當競爭可以在班內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因此,班主任要結合班級管理需要,以及班級學生的發展需求,精心設計一些競爭活動,以促動學生在競爭中發展、在激勵中成長。
(四)注重情感激勵,激發學生內生動力
小學班主任在采取激勵管理舉措時,要避免表面化的物質激勵,多一些情感層面的激勵,激發學生成長的內生動力,這種激勵所產生的影響力更大,也更為持久。情感激勵主要通過語言和行為來完成,班主任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和肯定,通過擁抱、豎大拇指、微笑等肢體動作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激勵。對于一些表現不夠理想的學生,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家訪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對于家庭條件特殊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送上溫暖,給予他們適當的關心與關注,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也能在班級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氛圍,激勵學生積極面對各種挑戰,努力完成各項任務,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筆者所在班級有一個學生成績不夠理想,而且非常調皮,任課教師反映這位學生既不能完成作業,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針對這一情況,筆者深入調研,與同學、家長交流,了解到這位學生生活在單親家庭,由爺爺奶奶撫養,他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于是非常叛逆,面對教師的嚴管,會產生抵觸心理。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采取了激勵管理舉措,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他多一些關心,在他生日時,會及時送上禮物和祝福,還會經常家訪,鼓勵班級學生多與他玩耍。對于他的表現和進步,也會及時肯定和表揚。為了進一步激勵他改變,筆者還任命他為勞動委員。通過情感上的激勵,讓他感受到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關心,使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進而積極改正,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嚴格要求
自己。
為了落實好情感激勵,班主任要做好評價工作,堅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提前做好評價方案,明確評價標準,強調評價結果運用。在學生學習和活動過程中要做好記錄,以形成可持續性的評價,獲取足夠多的評價信息,以梳理出學生的優點,并總結出學生需要改正的地方,進而實施精準的情感激勵。此外,還要實施多元評價,包括教師、家長和學生自己,教師要立足于專業性的評價,學生要多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家長要多實施補充性的評價。教師通過全流程、多方位的評價,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并以此為基礎,給予學生不同內容的情感激勵。
科學的管理舉措能提高管理成效,推動學生全面成長。對于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與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規律契合的激勵措施,為學生輸入源源不斷的成長力量。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制定激勵機制,讓激勵有章可循。注重榜樣激勵,營造積極氛圍,開展競爭活動,激勵學生全面發展;注重情感激勵,激發學生內生動力,從而使學生在激勵機制的作用下逐步提升自我,使學生在良好班級氛圍的熏陶和感染中健康成長,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參考文獻]
[1]江鵑.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方法芻議[J].教育界,2021(35).
[2]張海艷.淺析激勵機制在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20(05).
[3]王慧.小學班主任班級良性建設管理中的有效溝通方法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2(02).
[4]楊署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小學班級管理中“說服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