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美花

一、教學內容
《短文兩篇》是統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其中,《陋室銘》借“陋室德馨”,表現了作者高潔傲岸和安貧樂道的精神品質;《愛蓮說》托“愛蓮”言志,表現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潔品格。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積累重點文言詞句,了解文章大意,并背誦兩篇短文,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高潔志趣。
2.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批注評價性語句,結合生活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技巧發表自己的心得。理解作者情感、主要觀點等,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傳承中華美德。
三、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
2.積累文言詞句。
3.朗讀并背誦這兩篇短文。
4.進行繪畫、創寫,宣揚中華美德。
四、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進行創意表達。
五、教學準備
補充資源:
(1)劉禹錫與周敦頤的生平小視頻和歷史故事。(2)“銘”“說”兩種文體知識。(3)諸葛亮與楊雄被啟用的故事。(4)“何陋之有”的出處。(5)相關PPT。
課前預習:
(1)“銘”和“說”都是文言文的一種文體。查找資料,說出幾篇屬于這兩種文體的文言文作品。
(2)認真閱讀課文,參考注釋或工具書,試著自己解決疑難問題。
六、教學過程
◆核心任務:經典永流傳,請根據經典美文創作中華美德宣傳海報。
◆第一課時:積累文言知識,朗讀兩篇課文,培養語感,理解文章大意,繪制美德宣傳畫。
(一)導入(2分鐘)
隨著時間的流逝,明星可能會被人們忘卻,好的作品卻如漆黑長夜中的點點星光,生生不息,永遠照耀人們。中國歷史上涌現過許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數不清的詩詞歌賦,今天讓我們一同賞讀流傳千載的經典名篇《陋室銘》和《愛蓮說》。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跨學科融合,濡養學生高雅情趣。)
(二)學習任務一:了解作者、文體(10分鐘)
任務單一:PPT
■
學生匯報略(重點知識點記在本子上)。
教師補充“銘”這種文體的知識。
教師播放兩位作者的生平小視頻。
師引導:唐代詩人劉禹錫出身官宦之家,21歲進士及第,“年少成名”,卻因參與“王叔文變法”得罪了當朝權貴,慘遭貶謫,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刺史。當地知縣是個勢利眼,故意為難他,短短半年時間,讓他“三次搬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居斗室之中,只有一桌、一椅、一床。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以示“紀念”。一個被貶官員,在那樣惡劣的政治環境里工作、生活,卻能寫出《陋室銘》這樣的千古名篇,主要依靠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他的樂觀從容,擁有樸素的快樂。
周敦頤在其父病逝三年后同母親投靠了衡州(今衡陽)舅父龍圖閣學士鄭向。因聰慧仁孝,他深得鄭向喜愛。周敦頤20歲時,舅父向皇帝保奏,為他謀到了一個主簿的職位。周敦頤任職期間盡心竭力,深得民心,又酷愛蓮花,在他55歲高齡的時候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其正是為官清廉的周敦頤的寫照。
(設計意圖:用生動的小視頻講述歷史故事,從認識作者引入課文,能夠吸引學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大意的把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任務二:反復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韻味。(10分鐘)
1.任務單二: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理解字義。(PPT呈現)
學生匯報略。
2.師:聽范讀錄音(播放配樂朗讀)。
《陋室銘》讀起來有什么特點?本文非常押韻,朗朗上口,找出韻腳詞(即句末韻母相同或相近的詞語),用紅筆圈畫出來。
師:這就是這篇銘文的語言風格特點。體會課文的音韻特點,然后放慢語速,再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朗讀節奏,根據音節、意義進行有規律的停頓。(PPT展示)
3.教師配樂范讀《愛蓮說》。
師:同學們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才能讀出韻味?(PPT展示)
明確:注意斷句,讀出節奏、重音,注意語氣、情感。第1自然段,應用陳述的語調朗讀,讀出喜愛、贊美的語氣。第2自然段,前一句應讀出肯定的語氣。“菊之愛”要讀出惋惜的語氣,“蓮之愛”讀出感慨語氣,“牡丹之愛”讀出諷刺語氣。
學生自由讀、小組代表讀。
(設計意圖:通過誦讀指導,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語言獨特的美。)
(四)學習任務三:再讀課文,學生質疑,并解決不理解的詞句,把握文意。(12分鐘)
1.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標注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句,通過同桌互助掃除閱讀障礙。(PPT展示)
2.理解文章大意。
師指導:提示“之”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作用。(PPT展示)
師指導重點詞句:
惟吾德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學生疏通文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梳理并積累重點字詞句,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意,提高文言文學習能力。)
(五)繪制美文宣傳圖,描繪文章內容,體現文章的美,并配上你最喜歡的文中語言。(可以自己繪制,也可幾人一小組繪制)(10分鐘)
學生繪制并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體驗,進行審美創作,增進古今交流,進一步理解文意。)
(六)作業設計(1分鐘)
1.必做題:有感情地朗誦兩篇文章,積累重點文言知識。
2.選做題:a.完成繪制美德宣傳報,創寫宣傳語。
b.給親人朋友有感情地背誦兩篇文言文。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課的學習,提升審美體驗,感悟文學經典的美。)
(七)板書設計
陋室銘 愛蓮說
劉禹錫 周敦頤
斯是陋室 出淤泥而不染
惟吾德鑫 ?濯清漣而不妖
◆第二課時:品讀課文,賞析重點文言詞句,批注課文中評價性語句,結合閱讀與生活體驗,發揮想象表達自己的看法,撰寫一段評價性語句,形成宣傳語并背誦課文。
(一)上節課我們了解了兩篇文章的大意,那么文章蘊含了哪些深意呢?(1分鐘)
(二)學習任務一:品讀課文,找出文中美的語言進行分析、批注。(10分鐘)
1.分析《陋室銘》中作者是如何描繪陋室不陋的。
學生交流。
師明確:引出“惟吾德馨”后,作者從自然環境和生活情景著力,描繪出一個鮮明、生動的陋室——“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述了清幽寧靜的自然環境;“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寫的是室內生活富有高雅的情趣——借客人的不俗襯托主人的不凡以及主人身居陋室的清雅情趣;“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的是室主人超塵脫俗的胸襟。作者從不同方面描繪了陋室中的情景,寫出了陋室不陋。
陋室不陋——環境優雅、交友儒雅、情趣高雅
(設計意圖:陋室不陋,看似矛盾,實則有深意。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如何寫出“不陋”的,可以為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做鋪墊。)
2.《愛蓮說》中作者為什么獨愛蓮?(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
學生匯報、師生明確、做好筆記。
(設計意圖:通過完成填空,將關注點放在“蓮”身上,突出蓮的主體地位,進而理解蓮的植物形態、象征意義以及作者的情感。)
(三)學習任務二: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8分鐘)
1.《陋室銘》作者真的就只是在寫陋室不陋,《愛蓮說》的作者也只是在寫他獨愛蓮花嗎?為什么?
師生交流(略)。
2.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介紹。(PPT呈現)
學生做筆記。
(設計意圖:理解托物言志手法及其妙處,能欣賞本文獨特的藝術魅力。)
(四)學習任務三:請從文中任選一句,寫一段賞析《陋室銘》或《愛蓮說》的文字。提示:可從文章的構思、層次、語句、手法等角度賞析。學生思考,并自選角度進行創寫。(10分鐘)
示例1:《陋室銘》第一筆高遠有氣勢。先設兩個比喻,用“山、水”比喻房屋,用“仙、龍”比喻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引出陋室。山水因仙、龍而生靈秀,“居室”和“人”的關系也是如此,即陋室借道德高尚之士芳名遠揚,旨在突出“惟吾德馨”。
示例2:“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這里用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人生態度: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也不像大多數人那樣追求功名富貴,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學生自主創寫,教師指導,拍學生作品。
學生展示創寫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評價文學作品、進行創意表達的能力。)
(五)學習任務四:說說你認為人應具有哪些美好品質。(5分鐘)
學生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分享。
明確:高潔傲岸、不畏權貴、安貧樂道、積極向上、潔身自愛、淡泊名利、胸懷坦蕩、通達正直……
(六)完成中華美德宣傳海報。(10分鐘)
學生在上節課繪畫基礎上,加上創寫的評價語、宣傳語,完善海報。
師生根據量表評價。
(設計意圖:整合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展示學生學習成果。)
小結:劉禹錫、周敦頤其人與《陋室銘》《愛蓮說》其文一直為世人所推崇。今天穿越時空與我們相遇了。它們獨特的藝術魅力就是作者通過托物言志、襯托和象征的藝術手法,描繪了陋室不陋和蓮的高潔形象,表達了作者不同流合污、潔身自愛的高潔品格。它們激起很多人的共鳴——做人就要做君子。
全班齊背誦《陋室銘》《愛蓮說》。
(設計意圖:進一步把握文章主旨,傳承中華美德。)
(七)作業設計。(1分鐘)
必做題:1.背誦默寫兩篇短文。2.完成美德宣傳海報。
選做題:想象兩位高風亮節的作者穿越到現代后會發生什么事。請寫一篇穿越小故事。
(設計意圖:必做題是學生要完成的本課重點任務,選做題是為了讓感興趣并有能力的學生展開想象之筆,聯系生活進行創意表達。)
(八)板書設計。
托物言志陋室銘——陋室不陋——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愛蓮說——花之君子——潔身自好、淡泊名利
(作者單位:和龍市教師進修學校)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