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通類高職學生和其它高職生一樣,都是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交通類高職學生又承擔著為建設交通強國努力奮斗的光榮使命,因此,基于交通強國視域對交通類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進行研究,旨在為交通強國培養具有交通精神的素質優良的勞動者大軍。
關鍵詞:交通強國;交通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為建設交通強國描繪了宏偉藍圖,然而新中國交通史證明,宏偉藍圖的實現離不開交通人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和“艱苦奮斗、勇于創新、不畏風險、默默奉獻”的交通精神。《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打造素質優良的交通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交通強國目標的實現要求勞動者大軍要具有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因此,研究交通強國視域下交通類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有助于完成上述人才培養目標,為交通強國提供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勞動者大軍。
一、當前交通類高職生思想政治狀況分析
(一)理想不夠遠大,學習動力不足
一些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和行業的發展前景了解不夠,沒有意識到學好專業對交通強國的意義,因而對自己的學業缺乏關心,學習的自覺性不夠,安于現狀,刻苦鉆研和勤學苦練的精神也不夠。表現在一些學生存在作業抄襲、考試作弊、60分萬歲、掛科嚴重等現象。由于學生整體上達不到學習的要求,教師只好將教學標準一降再降,交通強國所需的“專業精良”目標難以實現,導致有的畢業生到了用人單位,學業不精、技術不硬,又缺乏謙虛好學的精神,難以勝任工作,最后被用人單位辭退。
(二)功利思想嚴重,追求物質享樂
有的學生對金錢和權力盲目崇拜,趨炎附勢,虛榮攀比,他們講求回報、講究吃喝、追逐名牌、超前消費,為此參與炒股、經商、網貸或高息放貸甚至網絡賭博,因此陷入巨額的債務漩渦和各種復雜關系而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業,有的甚至因此而退學。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嚴重毒害大學生,使大學生思想渙散、無心向學。
(三)缺乏艱苦精神,責任意識不夠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很多家庭給孩子提供了優厚的物質條件,一些學生因此養成了享樂的習慣,不想付出就想有回報。表現為學習上怕苦怕累,缺乏刻苦鉆研、勤學苦練的精神,得過且過、馬虎應付。甚至有同學畢業后因承受不了交通行業的艱苦而轉行或退回到家中,成為“啃老一族”。缺乏刻苦鉆研和干事創業的精神,難以擔當學習和工作的重任,是部分交通高職生在面臨艱苦學習和工
作壓力時的精神狀態。
(四)紀律散漫,自律意識不強
有同學養成自由散漫的習慣,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度,不愿接受紀律的約束。比如晚上熬夜玩手機,白天上課打瞌睡甚至趴桌子睡覺,上課玩手機,曠課或編造理由逃課,還有作業抄襲、考試作弊等,聽不進老師的批評教育,忽視學校和老師的權威。每年都有一些學生因違紀被學校紀律處分或開除,或接受不了學校紀律的約束而自動退學,嚴重影響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
二、加強交通類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分析
(一)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發揮思政課的培根鑄魂作用,夯實培育和提升學生精神動力的理論基礎。思政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培育和提升學生的精神動力:一是詮釋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交通強國夢,用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指引交通學子積極向上奮發有為。二要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近現代英模故事,比如錢學森、錢三強、郭永懷、林俊德、黃旭華、南仁東、黃大發、詹天佑、林鳴等無數英模的故事,用英模愛國、奮斗、拼搏、創新、創業、奉獻、犧牲、擔當等精神激勵和引領新時代交通人,為他們提供精神上的榜樣作用。三要講清工匠精神的內涵和意義,用工匠精神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激勵交通學子為國鍛造交通精品工程,自覺成長為大國交通工匠。四要幫助交通學子培育和踐行愛國、敬業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交通學子在為交通強國做貢獻的同時實現人生價值。五要講清中華民族注重整體利益、強調責任奉獻、追求道德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優秀道德傳統,用崇高道德境界激勵交通學子為交通事業做貢獻。六要幫助交通學子了解中國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程和豐碩成果,堅定四個自信,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交通強國的信心,鼓勵交通學子自覺投身到民族復興和交通強國的偉大實踐之中。七要講清我國交通建設艱辛的歷程和偉大的成就,幫助學生樹立職業自豪感和交通強國責任心,用交通強國目標和交通精神激勵交通學子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積極投身交通強國偉大實踐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發揮課程思政的協同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還強調“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以及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各專業課要充分發揮其在課程思政方面的協同作用。交通類專業課在培育和提升學生精神動力方面也應發揮協同作用,即實際應用和錘煉作用。應根據不同專業課的特點培育和提升學生的精神動力。比如在公路與橋梁專業,著重培育“艱苦奮斗、勇于創新、不畏風險、默默奉獻”的交通精神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和膽略;車專業培育改革創新、精益求精、質量至上、服務一流等精神;在物流專業培育高效準確、熱情周到、服務群眾等精神;在會計專業培育誠實守信、客觀公正、廉潔自律、堅持準則等精神等。發揮課程思政在培育和提升學生精神動力方面的協同作用,才能更好培育和提升學生在刻苦鉆研、艱苦奮斗、精益求精、改革創新、敬業奉獻等方面的精神動力,使培育和提升落實到實處。在專業實習實訓和專業技能競賽中錘煉學生吃苦耐勞和努力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利用實習實訓時的頂崗勞動,比如公路橋梁專業的混凝土連續加班澆筑;高強度限時完成作業,比如汽車專業的檢測與維修、物流專業的分揀運輸等,鍛煉學生的體力、耐力和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的精神。利用專業技能訓練和競賽,比如公路橋梁專業的設計、測量競賽、汽車專業的檢測與維修大賽、物流倉儲的配送競賽等,錘煉學生堅韌不拔、勇于創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奮勇爭先、團結協作等工匠精神和改革創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專業技能訓練和競賽是培育和提升學生精神動力的良好實踐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彩鵬.交通強國背景下交通類高職生精神面貌及精神動力提升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0(12).
[2]蔣福明,劉鎮江,李曉衡.“行業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
[3]劉占山.以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為統領,再展宏圖、再續輝煌[J].珠江水運,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