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教育近十年,是華麗蝶變的十年,從基礎薄弱到全面提升再到引領全市教育發展。這十年,高新教育執光開路,銳意改革,提交了一張張完美答卷。特別是近兩年“兩翼多層”理念的推進與實施,拓寬了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的路徑,促進學科均衡發展,讓教育走出“唯分數”的怪圈,營造了綠色教育教學環境。
協和雙語學校全方位培育工作的重點做法主要分為四個方面:
一、構建“三層級五領域”課程體系,助力兩翼多層思想落實
學校以“和悅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培養學生“厚德樂學、自主合作、國際視野”為目標,始終聚焦“引導學生全面發展”這一主題,注重頂層設計,不斷整合各類課程,以“三層級五領域”課程實施與創新為重點,覆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架構,打造核心課程學科群,逐步形成了開放式、個性化的生命發展課程體系。
“三層級五領域”是針對課程的性質和類別來架構的。三層級分別是:基礎類課程、拓展類課程、研究類課程。五個領域分別是: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健康藝術、社會交往、國際理解五大領域。
三個層級分別是面向全體、面向分層、面向個體。一是基礎類課程,包括國家規定開的課程。二是拓展類課程,包括學科類拓展課程和活動類拓展課程。學科類拓展課程主要有選修課和學科活動課程;活動類拓展課程主要有德育系列活動課程、家長進課堂、研學等課程。三是研究類課程,包括特長課、烘焙課、三生教育、小樂器進課堂、美術手工活動等課程。
五個領域針對的是知識目標的五大類別。我們希望通過多元、開放、立體、自主的課程,讓每個孩子體味不同課程帶來的不同滋養,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選擇機會和自由成長空間。
人文素養領域包括人文知識和人文實踐,開設“和雅”課程,主要有閱讀、國學、硬筆書法、軟筆書法、唱詩及漢字書寫等課程。
科技素養領域包括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開設“和思”課程,主要有綜合實踐、科學、數學思維、信息技術等課程。
社會交往領域包括交流方法和社會禮儀,開設“和禮”課程,主要有德育主題活動、三生教育、禮儀教育等課程。
健康藝術領域包括健康運動和藝術修養,開設“和美”課程,主要有足球、籃球、健美操、跆拳道、花樣跳繩等體育類課程;古典舞、爵士舞、小主持人、鋼琴、葫蘆絲、兒童演唱、兒童創意畫、創意簡筆畫、沙畫等藝術類課程。另外還有日日陽光大課間、小樂器進課堂、美術手工作品制作等課程。
國際理解包括國際關系和文化傳統,開設“和遠”課程。一年級每周有外教課,高年級組織云課堂同外教老師面對面交流;每學期組織學生國外研學,邀請專家進課堂等活動。
二、打造“136”課堂教學模式,助力課堂提質高效
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勵、喚醒和鼓舞,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學生實踐性學習”為中心,以“真實性情境活動”為載體。為了貫徹這個理念,我校實行“136”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更加精準、課堂更加高效。
“1”是指凸顯一個平臺:即以學習小組的管理評價為平臺。每個班級都會成立6-8個學習小組,用以小組合作、探究,完成課前預習內容的學習,并能以小組為單位上報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困惑點,便于教師結合各小組提出的問題對授課內容進行微調整。因為學生的思維水平是相當的,通過學生自學,把基礎的疑問通過小組合作來解答,效果比老師解答更好,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小組合作意識,制定了小組評價細則。
“3”是指利用三種學習形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以真實情境為載體來設置課堂,培養學生合作和探究意識。教師會在集體備課中提前做好導學案,每位同學先進行自學,然后與同小組成員合作、交流、探究,解決小組能解決的基礎問題。
“6”是指六個課堂教學環節:即教師導學、學生自學、合作探究、點撥拓展、當堂檢測、自我反思。六個環節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且我們還要培養學生反思性的學習能力,這樣孩子更有學習的潛能。教師制作導學案引導學生學習,然后再進行小組間的合作探究,教師針對各小組共同的困惑點、難點進行點撥拓展,這樣課堂更加精準,也能就1-2個問題進行深入講解、拓展延伸,最后進行當堂檢測、自我反思,鞏固所學成果。
三、開展“一日一研”,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一日一研”制度,從時間安排到基本程序,從研究內容到崗位職責都作出了具體要求。學校針對“一日一研”的實施、推進制定了一系列檢查、評價、獎懲制度,保證“一日一研”活動可持續、有實效,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課堂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課題研究”為核心要素,以理治學習、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經驗交流、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為教師參與教研創設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教研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四、注重第二課堂落實,助力學生多樣發展
為豐富學生學習生活,我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有英語秀、國學經典誦讀、奧數大賽、口算競賽、默字詞語、地理拼圖大賽、物理電路大賽等學科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有效地鞏固了課堂教學成果,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國旗下講話、“流動紅旗”發放、校園廣播等方式,以演講、講故事、表揚先進等形式向學生進行文明習慣教育。結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參加教師節、我和國旗合個影、紅色故事演講、多彩體育節等德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等教育。
我校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中小學生為目標,在體育、美育、藝術教學和競賽活動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連年在山東省健美操啦啦操冠軍賽、山東省全民健身運動會健美操等比賽中獲得冠亞軍,獲得濟南市中小學生跳繩比賽小學組特等獎、二等獎、表演獎等,在“禮贊新中國,放歌新時代”歌詠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國際航聯青少年航空繪畫山東賽區大賽”中共40名同學獲獎。
協和雙語學校是高新教育“兩翼多層”發展性評價推進的親歷者和受益者,相信也會為學生一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相信“兩翼多層”的落地,必然會多方位、全方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協和雙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