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5-25
作者簡介:白占俊(1992—"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助教;程然(1994—"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助教。
* 本文系2024年度鄭州航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高校書院制視角下學生協同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zhjy24-135;也系2024年度鄭州航院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項目“數字技術賦能研究生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24YJSJG02。
摘" 要:文章基于人工智能視域下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現狀,深入分析了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合紅色文化資源、用好人工智能技術、組建紅色文化教育隊伍等人工智能視域下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開展路徑,以期高校圖書館能夠持續提升紅色文化服務能力,鞏固紅色文化教育成果。
關鍵詞:紅色文化;高校圖書館;人工智能;師德師風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4)06-0061-02
紅色文化是培養時代新人的生動教材和重要資源,在高校開展思政教育、塑造師生價值觀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主動承擔傳承紅色文化的教育職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揮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價值,推動紅色校園文化建設進程。
1" 人工智能視域下提升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水平的價值意蘊
1.1" 現實選擇:拓展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傳播空間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高校圖書館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整合館藏紅色文化資源,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紅色文化服務,并搭建相關數字化平臺,提升服務質量[1]。高校圖書館是為高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閱讀等服務的重要場所,豐富的館藏文獻和數據信息資源為其開展紅色文化服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工智能技術為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的深度開展與廣泛傳播提供了契機[2],高校圖書館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活化”紅色文化資源,推動紅色校園文化建設、師德師風建設進程。
1.2" 時代機遇:創新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形式
人工智能技術為高校圖書館傳播紅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時代機遇。高校圖書館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紅色文化資源數字化工作,在有效保護紅色文化資源的同時,創新紅色文化服務形式。高校圖書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多維度展現紅色文化內涵,可深化高校師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鞏固紅色文化教育成果[3]。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搭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紅色文化宣傳平臺,提高紅色文化服務的精準度,拓寬服務渠道,滿足高校師生的信息需求[4]。
2" 人工智能視域下高校紅色文化服務存在的問題
2.1" 沒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紅色文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在宣傳推廣紅色文化資源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重資源輕技術的問題。紅色文化是我國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形成的革命歷史文化,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當代青年對于紅色文化教育的代入感逐漸減弱,而高校圖書館的紅色文化宣傳方式主要為文獻資源推介、學術研討、專題活動等,對師生主觀能動性的要求較高。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青年群體對于數字化設備的依賴程度較高,但高校圖書館仍采用網頁、微信公眾號推送等傳統的方式宣傳推廣紅色文化,沒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紅色文化服務,無法在高校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5]。
2.2" 不重視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開發利用
高校圖書館在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主要關注報刊、會務等傳統的文化傳播和教育形式,對紅色文化服務覆蓋面與實效性的關注較少,沒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紅色文化資源分類、數字化平臺整合等工作,導致師生對紅色文化服務的接受度不高。在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開發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普遍沒有組建專業的人才隊伍開展專項攻堅工作,開展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單一,缺乏對師生閱讀需求和興趣的調研,無法滿足師生的紅色文獻資源需求。此外,高校圖書館普遍沒有搭建數字化文獻精準推送平臺和建立健全學習教育共享機制,難以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開發利用,在面向師生的綜合性、特色化紅色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夠[6]。
3" 人工智能視域下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開展路徑
3.1" 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構建紅色文化服務體系
高校圖書館應增強責任意識,主動對零散化、多元化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化歸納整理,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這些資源進行深度加工,不斷梳理、細化特色紅色文化資源體系,搭建紅色文化人工智能平臺,提升自身在紅色文化宣傳工作中的精準化服務能力;用好館藏紅色文化資源,建設紅色文化數據資源庫,搭建便捷化的紅色文化學習平臺,為師生學習紅色文化、領會革命精神提供便利。高校圖書館在整合紅色文化資源的過程中,必須明確教育教學導向,根據高校的專業特色開展有針對性的資源整合開發工作,并在專業教育過程中引入紅色文化服務,引導不同專業的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7]。高校圖書館應積極拓寬紅色文化資源獲取渠道,創新紅色文化資源體系構建方式,搭建數字化的紅色文化服務場景,以多維度的紅色文化資源供給方式構建紅色文化服務體系,豐富紅色文化服務內容。
3.2" 用好人工智能技術,建設紅色文化主題空間
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紅色文化空間僅有紅色文獻閱覽室或臨時搭建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場所,不利于高校圖書館長期持續開展紅色文化服務。因此,高校圖書館應用好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數字化展示手段,在館內搭建紅色文化服務場景,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高校圖書館可針對特定的紅色文獻搭建數字化閱讀場景,配備VR眼鏡、人工智能虛擬講解員等智能化軟硬件設備,為師生提供智能化、立體化的閱讀體驗,增強他們對紅色文化的代入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色精神[8]。
3.3" 組建紅色文化教育隊伍,與教師合作開展紅色文化服務
高校圖書館應大力推動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實現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教學目標。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對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教育,引導他們深刻認識紅色文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時代價值,明確自身在紅色文化傳承過程中的歷史使命,深入學習、掌握人工智能技術,以先進的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同時,高校圖書館應與高校教師合作,組建紅色文化教育隊伍,共同開展紅色文化服務,激發師生對紅色文化的學習熱情,提升思政育人實效。
4" 結語
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主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紅色文化數字化建設工作,針對師生的紅色文化學習需求開展智能化、個性化、精準化的紅色文化服務,提升師生的政治素養,扎實做好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 劉曉華.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3(8):102-106.
[2]nbsp; 隋文馨.全媒體視域下高校的紅色文化傳播[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149-154.
[3]" 付安玲,肖朝霞.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紅色文化傳承功能的實現[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131-136.
[4]" 劉黎,鄭海燕.紅色文化數字化傳播創新策略研究[J].傳媒,2022(20):80-83.
[5]" 左桂貞.數字人文視域下高校紅色資源育人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23.
[6]" 欒碧雅.數字人文視域下高校紅色檔案開發與利用[J].蘭臺世界,2023(9):50-53.
[7]" 戴文靜,韓祎楠.高校圖書館紅色文化社會服務的探索與實踐: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圖書館紅色見學基地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3(6):68-74.
[8]" 王建功.場景理論下圖書館紅色閱讀推廣服務模式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3(18):53-56.
(編校:馮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