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帆
摘 要 應用文寫作是中職語文課程體系中的關鍵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成果能夠直接影響中職語文教學的口碑。基于此,筆者在明確當前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的前提下,以“劃分類別,重組課程”和“搭建支架,傳授方法”為主,鉆研和探索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中職學生寫作應用文的能力與水平,進而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 中職語文? 應用文寫作? 教學策略
應用文是一種具備溝通交流、處理事務等功能的實用性文體,它具有實時性、時代性、互動性等特征。在中職學校中,語文學科往往以公共課的形式出現,其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專業課程的銜接度不足,大部分學生難以將語文學科的知識與專業領域的知識融合起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語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基于此種情況,教師要將應用文寫作與專業課程關聯起來,對課程內容進行重組和優化,引導學生重建語文知識體系,促使他們在真實情境中有效地運用語文知識。而當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有所提升后,他們處理日常事務、溝通人際關系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一、 劃分類別,重組課程
應用文涵蓋的范疇相對廣泛,既包含了職場所需的文書,還包含了社交禮儀領域的相關文書,此外還有經濟類、宣傳類等多種形式。但教材難以全面覆蓋應用文的類型。針對此種情況,教師要在合理劃分應用文類別的基礎上,重新組合和建構應用文課程體系,創建多個學習模塊,為學生的寫作練習提供豐富的資源。[1]
人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的教材中,編排了“便條、單據”“啟事、通知”“書信、計劃”“請柬”“發言提綱”“廣播稿”等多個應用文寫作版塊,涉及了中職學生在日常交流、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雖然教材中的應用文寫作版塊涉及的范圍相對較廣,但是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教材的內容還存在不足。所以,立足于人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中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打破原有的課程體系,依據中職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課內外相融的角度,重新組合和建構應用文課程體系。具體內容見下表1。
如表1所示,在重組課程體系時,教師可按照應用文的屬性和特點,將其劃分為職場類寫作、經濟類寫作、社交類寫作以及宣傳類寫作四個模塊,并針對每一個模塊細化其內容。通過對課程的重組和優化,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開闊眼界,了解應用文的多種分類,還能認識到應用文與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乃至職場生活的關聯,在此基礎上,他們自然能夠加強對應用文寫作的重視。
二、 搭建支架,傳授方法
支架式教學可以激活學生的寫作潛能、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此,教師可以搭建應用文寫作支架,以此驅動學生主動探索、高效建構,從而逐步掌握多樣化的應用文寫作技巧。[2]
在應用文寫作中,“借條”“欠條”和“單據”等存在相似性特征,學生很可能會混淆它們的概念和作用。所以,在“借條”的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點引導學生關注“借條”的概念,還應指導學生準確辨析“借條”“欠條”和“單據”之間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傳授給他們寫作方法。
首先,搭建情境支架。在中職學生的認知范圍內,“借條”這一名詞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并未親眼見證或親自寫過“借條”,所以他們對其概念、功能和具體內容等尚不熟悉。對此,在寫作教學的初期,教師可以搭建情境支架,以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為素材,創設生活化的寫作情境,讓學生初步認識“借條”的功能以及正確書寫“借條”的重要性,并逐步明確如何寫出具有法律效應的“借條”。
其次,搭建問題支架。經過前一階段的積累,學生已經能夠將焦點集中在“借條”上,此時,為了讓學生準確辨析“借條”“欠條”和“單據”的概念,教師可以著手搭建問題支架,引領學生細致解讀它們之間的差異。
問題支架:什么是“單據”?什么是“借條”?什么又是“欠條”?它們之間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單據是_____;借條是_____;欠條是_____。
單據中包含_____,所以它們是_____的關系;借條的對象是_____,而欠條的對象是_____。
在問題支架的導向下,學生明白了單據中包含借條、欠條、收條等,所以“單據”與“借條”、“欠條”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而“借條”和“欠條”則是并列關系。此外,“借條”是借用人所寫的一種字據,“欠條”則是欠物或欠款人所寫的一種文字憑據。
最后,搭建范例支架。當學生能夠準確解析“借條”的概念和功能后,教師要以傳授寫作方法、梳理寫作格式為目的,搭建范例支架,為學生提供“借條”的書寫范例,讓他們了解“借條”的格式、用語標準、落款方式等等。“借條”的范例內容如下所示。
借條
今借到XX學院電子教學設備壹套,用于本學院電子化教學競賽活動,下周四(XX年XX月XX日)歸還。
此據。
XX學院(章)
經辦人:XX
XXXX年XX月XX日
在提供范例的基礎上,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范例,讓他們全面梳理“借條”的結構。經過細致觀察和精準提煉,學生可以確定“借條”的基本組成部分,即標題、正文和落款。教師還要讓學生總結和概述每一個部分的規范格式。比如,標題要寫在正文上方的中間位置,字體應稍大于正文字體;正文部分要在標題的第二行空兩格后寫,應用到“今借到”這一關聯詞,后接向誰借、借了什么、具體數量、何時歸還等等;落款要寫在正文結束的下一行,主要包括借錢或借物的個人或單位。若對象為個人,即寫明“借款人”或“借物人”,若對象為單位,即加蓋公章,且寫明“經辦人”,在署名的下方,要寫清楚年月日。至此,學生便能準確了解“借條”的書寫方式和書寫要點。[3]
三、結語
針對中職語文學科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概述,明確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弱點和問題。在此基礎上,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在應用文寫作中調整和創新了教學方式,從“劃分類別,重組課程”和“搭建支架,傳授方法”兩個角度出發,做好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指導工作,讓學生把握寫作和修改應用文的方法,并能在未來的職場中有效地運用應用文寫作技巧,以此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潘平陽. 淺談中職語文應用文有效性教學[J].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22(1):56-57.
[2]唐紹君. 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探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1(37):72-73.
[3]許? 艷. 中職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 語文課內外,2022(18):100-102.
[作者通聯:福建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