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應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資源中心、知識中心和信息中心。本文基于“雙減”背景,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維度分析了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并從基礎、核心和目標三個方面提出了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職能定位,最后,提出基于“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具體路徑和措施,旨在對做好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中小學;雙減
概述
2018年,教育部出臺《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提出要把圖書館建設納入“學校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要重視“數字資源建設,依托區域數字圖書館和信息資源中心獲取數字圖書和電子期刊等”,把圖書館建設成為中小學教育教學的資源中心、知識中心和信息中心[1]。2021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標志著“雙減”政策的實施。“雙減”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加快實現優質均衡,提升基礎教育教學整體質量,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數字圖書館(Digital library),又叫數字化圖書館,是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圖書、文獻存儲電子化、傳輸網絡化、服務信息化,使圖書閱讀資源數字化、線下圖書館服務線上化。“雙減”政策背景下,作為中小學教育重要平臺的中小學數字圖書館,通過與課堂教學、素質教育密切協作,利用優質圖書和靈活服務實現以文化人、立德樹人效果[2]。
1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必要性
2021年7月出臺的《意見》提出“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的“雙減”目標。“雙減”不僅有效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也有效減輕家庭校外培訓負擔,還有效發揮了學校、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切實讓教育回歸其初衷、本質。
1.1 學校:助力書香校園建設
自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已經連續10年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福州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提出,要推動“雙減”改革、智慧教育改革,打造“互聯網+”智慧教育福州樣本。中小學生是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從小引導他們養成正確的閱讀方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校的重要職責。中小學校承擔著全民閱讀推廣的重要使命。建設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是打造“書香校園”的重要舉措。中小學建設數字圖書館,借助豐富的圖書館電子館藏資源和專業的閱讀推廣服務讓學生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3],有利于推動書香校園建設。
1.2 教師:鞏固素質教育成果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和實施,中小學紛紛開設有課后延時服務,教師有了更多的自主支配時間,學生也有了更多的閱讀精力和需求。教師可以利用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場地,利用線上電子圖書資源,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線上讀書活動。如通過學校數字圖書館宣傳網站開展“讀書小明星”評選、“最美閱讀瞬間”攝影比賽、教師推薦書目、紅色領航專題推薦書目、品讀經典,等等,將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打造成課后服務的“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情操,提升中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涵養知識儲備等等,有利于中小學生素質教育。
1.3 學生:拓寬課外閱讀渠道
“雙減”政策落地及實施后,中小學校均在積極探索課后服務內容和途徑。首先是類型上滿足。數字圖書館不僅收錄了大量文化、文學、藝術、教育、天文、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圖書資料,還收錄了以視聽形式的兒童文學、名師講堂等,資源種類多種多樣。其次是質量上滿足,電子資源都是經過精心篩選后電子化,而且數字圖書館之間通過有效鏈接,可以實現館藏電子圖書資源共享。像超星數字書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學、智立方知識資源服務等平臺的數字資源,都經過相關部門篩選,質量比較有保證,能夠為滿足小讀者閱讀需求。此外,傳統圖書館建設不僅需要場地建設,后期圖書采購及日常維護也需要一筆較大開銷。而數字圖書館則只需要數據平臺,以及計算機、互聯網等,建設及維護成本較低。中小學生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直接在學校圖書館登錄計算機就可以瀏覽電子圖書資料。
2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定位
“雙減”政策落地為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提供了良好發展機遇,也為中小學生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和平臺。據有關部門統計,2020年前中小學生到圖書館閱讀的人次只占閱讀人數的38%—42%,“雙減”政策落地后,2021年中小學生到圖書館閱讀的人次占閱讀人數比例上升到了65%—71%[4]。圖書館又重歸為中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場所之一,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可彌補館藏資源的不足,滿足“雙減”后師生的閱讀需求。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首先需要明確中小學數字圖書館職能定位,職能即為功能[5],明晰職能定位及其關系,構建中小學數字圖書館職能體系,有利于發揮整體職能,實現建設數字圖書館預期目標。
2.1 基礎職能
首要實現的基本職能即收藏、存儲數據文獻資源。數字圖書館文獻收藏注重實體與虛擬融合,從以文獻收藏為主轉化為數據收藏為主,形成以數字文獻集藏中心。數字圖書館可利用其平臺的乘數效應、支配效應和極化效應,將電子、網絡數字資源要素集聚于平臺。數字圖書館在數字文獻資料展示、收集、利用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可通過書名、作者、出版社、ISBN等實現智能檢索、檢索到的資源不需要通過實地查找瞬間可得。
2.2 核心職能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核心職能是其核心業務功能,一般應根據地位、屬性、重要性及發展趨勢,將其劃分為若干不同核心職能。具體來說就是知識供給職能、信息分析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科學智庫職能和文獻組織職能。知識供給就是指數字圖書館承擔著向廣大中小學生提供電子文獻資料,滿足其課外閱讀、拓展知識需要。信息分析職能則是指數字圖書館利用其部分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相應的分析結果。如根據圖書借閱及受眾借閱數據,展示圖書推薦月榜、年榜等。公共服務則是指數字圖書館除了介紹圖書文獻資料外,還可以為廣大師生提供線上參考咨詢、閱讀導引。科學智庫職能則是指通過數字圖書館相關數據分析,為數字圖書館圖書引進、閱讀推廣等決策提供指導。文獻組織職能是將館藏數字文獻、電子期刊按照一定的規律、主題等設置不同專題,如熱門閱讀專題、國學經典專題等,為讀者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閱讀體驗。
2.3 目標職能
目標職能是數字圖書館職能的終極定位,數字化、智能化是數字圖書館職能體系的目標定位。“雙減”背景下,既要考慮學生學業負擔實際,也要兼顧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將數字圖書館打造成集數字感知、智能服務、知識集成為一體的傳播與提供者。要把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成為融合智能理念及服務機制的場地,提升廣大師生閱讀、查閱圖書資料的智能感、便捷化。為此,既要運用先進的數字集成技術、分析技術,還需要運用人工智能、VR、MR、AR等前沿科技,重構數字圖書館智能體系,提高數字圖書館運行效率,優化數字圖書館職能體系。
3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路徑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是利用信息技術將適合基礎教育的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通過局域網絡技術進行存儲、傳播、接收的虛擬化圖書館[6]。
3.1 技術應用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需要應用到的技術包括系統平臺、數字信息生成及存儲、全文檢索等相關技術。首先是網絡平臺。通常會選擇Linux、Windows兩種操作系統。前者安全性、穩定性更高。運用Sybase數據庫開發系統,建立數字圖書館后臺數據庫。數字圖書館子網與因特網之間運用Fire wall Server防火墻技術。其次是系統開發。利用WEB服務器、CGI接口程序、Sybase數據庫、OS/2等開發智能化網絡管理系統,將數字圖書館硬件連接起來,采用Adobe公司開發的Acrobat Reader閱讀器。再次是信息存儲。DAS、NAS、SAN、FAS分別為磁盤陣列、網絡附加存儲、存儲區域網絡、光纖網絡存儲技術架構。與其他存儲技術相比,NAS(網絡附加存儲)具有良好共享性、可擴展性,且易操作、成本低,應為數字圖書館建設首選。最后是全文檢索。目前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大多利用WWW瀏覽器中搭載的各種檢索服務,也開設了專門的檢索功能,如普通檢索、中圖法檢索、圖書高級檢索等。
3.2 欄目設置
與傳統圖書館不同,數字圖書館閱讀、借閱均為線上完成。這就要求數字圖書館門戶網站保持界面簡潔友好、提供檢索入口、在線咨詢等,為廣大中小學師生提供信息檢索服務。因此,欄目設置十分重要。由于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欄目設置存在較大差異。基于“雙減”背景下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需要,呂巷小學數字圖書館欄目設置有:首頁、圖書資源、視聽資源、本館訊息、讀書活動、校本資源、我的圖書館等七個欄目。其中,首頁欄目又包括館藏資源、熱門閱讀專題、檢索等若干子欄目。福州市達明小學數字圖書館欄目有圖書館介紹、新書目錄、新書內容簡介、預約與續借業務、電子地圖、通知通告,等等。總的來說,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應設置的欄目有數字資源欄目(如CNKI系列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信息服務欄目(如圖書檢索)、參考咨詢欄目(如學科導航、咨詢館員)、特別幫助類欄目(如圖書館地址導航、好書推薦、使用指南),通過清晰欄目設置,為圖書檢索、查詢、利用提供便捷。
3.3 機制保障
數字圖書館建、管、用都需要一套完善的機制作為保障。就“建”來說,要成立數字圖書館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建設方案,包括建設目標、建設內容、數字主要任務等,進而籌集建設資金,按照方案分布推動數字圖書館建設。就“管”來說,要重點圍繞數字圖書館運行管理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學數字圖書館管理辦法》,涉及數字圖書館網站維護、資源建設等等。建設數字圖書館要帶頭落實“雙減”要求,建立數字圖書館信息共享機制,探索館際之間數字圖書資源共享。此外,還要制定數字圖書館章程,從人員、經費、物質保障等方面做好制度設計,建立服務、數字圖書館建設外包機制、安全機制、電子圖書購買機制、網站平臺維護機制等,織密完善的建、管、用體制機制,切實增強數字圖書館規范化管理。
3.4 運用推廣
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中技術應用是基礎,欄目設置是重點,機制保障是關鍵,而運用推廣則是目標和根本,只有實際推廣應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字圖書館應有價值。要加強數字圖書館宣傳推廣,讓廣大在校師生了解館藏數字圖書資源,熟悉具體應用的路徑和方法。開展豐富多樣的推廣活動,將數字圖書館打造成文化環境滋養場地。如:數字圖書館網站展示校內舉辦讀書活動如,公布“電子資源閱讀排行榜”“圖書借閱榜單評選”等,吸引學校使用數字圖書館。此外,“雙減”政策下,還可以將數字圖書館打造為“研學”的重要場所,成為中小學校課后延時服務的加油站。可通過數字圖書館平臺舉辦如防溺水安全知識公益講座,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還可以觀看古籍修復視頻短片,科普圖書知識,增強學生愛護書籍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
“雙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千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價值體現,在大力為學生減負的基礎上,也要切實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開展素質教育。通過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及運用,彌補館藏資源的不足,將學生吸引到圖書館中,促使其使用數字圖書館的相關資源,接受文化熏陶。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需要兼顧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利益,把握數字圖書館基礎、核心和目標職能定位,從技術應用、欄目設置、機制保障和運用推廣四個方面做好數字圖書館建、管、用,從小培養學生們的文化自信,激勵他們傳承人類文明,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踐行者。
參考文獻
[1]金學文,李陽陽.中小學圖書館管理:數字圖書館應用研究——以《圖書館法》及《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等為指導[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8(8):115-116.
[2]張改美.“雙減”政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與中小學合作路徑探討[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2(11):29-34.
[3]任瑞華,邱躍.“雙減”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開展館校合作路徑研究——以陜西省圖書館少年兒童館為例[J].當代圖書館,2023(3):50-55.
[4]杞紅梅.借教育“雙減”機遇 促中小學生閱讀增效——石林縣民族圖書館管理服務探索[J].云南圖書館,2022(2):45-47.
[5]劉慧,夏瑩,陸康.智慧圖書館職能體系構建及其實現——以江蘇智慧圖書館發展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22(12):71-76,96.
[6]張宇東.中小學數字圖書館與課程整合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8(12):53-57.
作者簡介:顏嬪俏(1990— ),大學學歷,福州市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助理館員,主要從事中小學圖書管理研究。